专题十:数列的极限与函数的导数

瓶窑中学     童国才

【考点审视】

极限与导数作为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的衔接点,新课程卷每年必考,主要考查极限与导数的求法及简单应用。纵观近年来的全国卷与各省市的试卷,试题呈“一小一大”的布局,“小题”在选择、填空题中出现时,都属容易题;“大题”在解答题中出现时,极限通常与其它数学内容联系而构成组合题,主要考查极限思想与方法的灵活应用能力;导数的考查常给出一个含参的函数或应用建模,通过求导、分析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考查“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力。从2004年各地的高考试卷看,考生在备考时,应从下列考点夯实基础,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1)从数列或函数的变化趋势了解极限概念,理解三个基本极限:

1)是常数),2),3).

(2)明确极限四则运算法则的适用条件与范围,会求某些数列和函数的极限。

(3)了解函数连续的意义,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有最大值和最小值。

(4)了解导数的概念,掌握函数在一点处的导数定义,理解导函数的概念。

(5)熟记八个基本导数公式,掌握求导的四则运算法则,理解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会求简单函数的导数。

(6)掌握导数的几何意义与物理意义,理解可导函数的单调性、极值与导数的关系,强化用导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疑难点拨】:1,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只有当两数列或两函数各自都有极限时才能适用。对型的函数或数列的极限,一般要先变形或化简再运用法则求极限。例如(2004年辽宁,14)=      

【分析】这是型,需因式分解将分母中的零因子消去,故

==

2,极限的运算法则仅可以推广到有限个数列或函数,对于无穷项的和或积必须先求和或积再求极限;商的极限法则,必须分母的极限不为零时才适用。例如:

(2004年广东,4)…+ )的值为…(  )

)-1          ()0           (            ()1

【分析】这是求无穷项的和,应先求前项的和再求极限=,∴原式==-1,故选

 3,无穷等比数列的公比,当||1时,各项的和及重要应用。例如(2004年上海,4)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且=,则      

【分析】数列是首项为,公比是的等比数列,∴==,解得=2。

  4,当且仅当时,可有定义也可无定义。例如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若,则,则,则, (D)若,则

【分析】()中无定义,()中无定义,而(D) ,故是正确的。

     5,函数处连续是指,注意:有极限是连续的必要条件,连续是有极限的充分条件。

     6,导数的概念要能紧扣定义,用模型解释,记住典型反例。例如在()处的导数存在吗?为什么?

【分析】

在()处的导数不存在。

     7,导数的求法要熟练、准确,须明确(1)先化简,再求导,(2)复合函数灵活处理,(3)有时要回到定义中求导。

8,导数的几何意义是曲线切线的斜率,物理意义是因变量对自变量的变化率。导数的应用应尽可能全面、深入,注重掌握以下几方面的问题:曲线切线方程的求法、函数单调性与函数作图、函数极值与最值求法、有关方程与不等式问题、有关近似计算问题、实际应用题。

【经典题例】

【例1】求下列数列的极限:

(1);(2));

(3)

(4)已知,数列{}满足,若{}的极限存在且大于零,求的值。

【例2】求下列函数的极限:

(1)              (2)

(3)            (4)

 

【例3】求下列函数的导函数:

(1);   (2)

 (3);    (4)已知,求

【例4】设),+

)。(Ⅰ)用表示;(Ⅱ)当时,

的值;(Ⅲ)在(Ⅱ)的条件下,求的取值范围。

 

【例5】过点(2,0),求与曲线相切的直线方程。

 

【例6】(2004全国卷二,22)已知函数

(Ⅰ)求函数的最大值;

(Ⅱ)设,证明

 

【例7】(2004广东卷,21)设函数=,其中常数为整数。

(Ⅰ)当为何值时,

(Ⅱ)定理:若函数在[]上连续,且异号,则至少存在一点使。试用上述定理证明:当整数时,方程=0,在[]内有两个实根。

 

【例8】溶液自深18,顶直径12的圆锥形漏斗中漏入一直径为10的圆柱形容器中,开始时漏斗中盛满水,已知当溶液在漏斗中之深为12时,其水平下落的速度为1,问此时圆柱形容器中水面上升的速度是多少?

 

 

【热身冲刺】

一、选择题:

1、下列数列极限为1的是…………………………………………………………(  );                  

试题详情

;              

试题详情

2、已知,则常数的值为…………………………………(  )

试题详情

        (                 

试题详情

3、]的值是………………………………………………(  )

试题详情

                                     不存在;

试题详情

4、若在点处连续,则(   )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5、若为偶函数,且存在,则……………………(   )

试题详情

 ()0                        1         -1;

试题详情

6、设是函数的导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的图象最有可能的是…………………………………………………………………(   )

试题详情

 

 

 

 

 

                           (A)        (B)       (C)        (D)

 

试题详情

7、函数有极值的充要条件是……………………………(   )

试题详情

                            (

试题详情

8、(2004江苏卷,10)函数在区间[-3,0]上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是………………………………………………………………………………(  )

(A)1,-1          (B)1,-17          (C)3,-17           (D)9,-19

试题详情

9、分别是定义上的奇函数和偶函数。当时,,且,则不等式的解集是(  )

试题详情

)(-3,0)(3,)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10、三次函数=在[1,2]内恒为正值的充要条件为………… (  )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二、填空题:

11、曲线在交点处的切线夹角是         (以弧度数作答);

试题详情

12、,则        

试题详情

13、已知的一个三次多项式,若==1,

试题详情

=         

试题详情

14、如图,是一块半径为1的半圆形纸板,在的左下端剪去一个半径为的半圆后得图形,然后剪去更小的半圆(其直径为前一被剪掉半圆的半径)得图形,……,,……,记纸板的面积为,则=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试题详情

三、解答题:

15、已知函数在定义域上可导,设点是函数的图象上距离原点0最近的点。

试题详情

(Ⅰ)若点的坐标为,求证:=0;

试题详情

(Ⅱ)若函数的图象不经过坐标原点0,证明直线与函数的图象上过点的切线互相垂直。

试题详情

16、证明:(1)当时,

试题详情

(2)当时,

 

 

 

 

 

 

 

 

试题详情

17、已知函数处取得极值。

试题详情

(Ⅰ)讨论是函数的极大值还是极小值;

试题详情

(Ⅱ)过点作曲线的切线,求此切线方程。

 

 

 

 

 

试题详情

18、已知函数,将满足的所有正数从小到大排成数列{}

试题详情

(Ⅰ)证明:数列{}为等比数列;

试题详情

(Ⅱ)记是数列{}的前项和,求

 

 

 

 

 

 

 

试题详情

19、是定义在[0,1]上的增函数,且在每个区间上,的图象都是斜率为同一常数的直线的一部分。

试题详情

(Ⅰ)求的值,并归纳出的表达式。

试题详情

(Ⅱ)设直线轴及的图象围成的梯形的面积为

 

 

 

 

 

 

 

 

 

试题详情

20、已知函数

试题详情

(Ⅰ)求函数的反函数的导数

试题详情

(Ⅱ)假设对任意,不等式||+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