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  3  9  13  15  19  21  25  27  29  30  31  33  34  35  37  39  43  45  49  51  55  61  63  69  73  75  79  85  91  93  99  103  105  111  115  121  129  3002 

10  咬文嚼字

 

教学目的

    一、在理清文意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二、深人体会作者“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主张。

    三、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

 

教学设想

    一、本文是一篇文学论文,也可看作是一篇文艺随笔,重点内容要放在对文意的理解及借鉴上,因此可以把教学安排为两部分,先对文意深入理解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启发学生改变“套板反应”的通病,从而在今后对语言的理解运用时自觉养成谨严的习惯。

    二、对文意理解可以让学生自己借助于注释及工具书在上课之前充分预习,课上老师对个别难点做适当点拨。

    三、如条件允许,利用计算机可把板书制作成多媒体演示文稿,以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四、知识应用能力训练。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对文意深入理解分析并做简要评价

教学步骤

    一、导人新课

    一提到“咬文嚼字”这个词,人们往往会觉得这是对有些人为了卖弄学问而在某些字句上故意纠缠的极大讽刺,很少会想到有什么积极意义。的确,如果你查词典,你会发现词典上的三个解释无一不含贬义。而今天,当你读过了朱光潜先生这篇《咬文嚼字》,你会发现,这个成语被赋予了一种新的含义,它对我们养成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作者介绍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早年曾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香港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并获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香港大学名誉教授等职。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诗论》、《谈文学》、《西方美学史》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光潜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试图以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学术研究,成为美学界一个重要流派的代表。此外,还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在批判继承美学遗产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西方美学史》成为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三、感知课文内容,积累重点词语

    学生浏览课文,画出下列词语:

1.援例    2.锱铢必较    3.斟酌    4.镞  词藻

7.蕴藉    8.付梓    9.尺牍    10.陈言务去

请同学们借助工具书准确掌握上述词语的音、形、义。

四、阅读全文,理清整体思路

学生为各自然段标号,分组讨论。

教师明确:全文一共8段,大致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举例说明文字和思想的密切关系。共有三个例子,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论述。

第二部分,运用正反对比论证语言要想跟着情感走,就要“惟陈言之务去”。这一段共有两个例子,一正一反。

    第三部分,在论证“咬文嚼字”道理的基础上,指出只有“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美”。

    五、研习作品

    1.学生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思考:课文第一部分各自然段之间什么关系?

学生讨沦。

教师明确:

    第一部分:用三个例子.分别从不同角度举例说明文字和思想的密切关系。

    第一段,第一个例子,体会“你这”与“你是”两种句式的区别。(学生讨论,试组一些句子,逐个体会,再看课文中的论述。)教师明确:从表面上看,两个句子的区别只有一个字,但表达效果不大相同,初步说明文字与思想是有关系的。另外,文章从一个例子引入正题,使得作者观点更具有说服力。

    第二段:又举了《水浒传》和《红楼梦》里的例子,对“你这”句式进行进一步推敲(让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明确:这一段从表面上看是在辨析“这”与“是”的区别,

为下一部分引出作者观点作必要铺垫。

步推。

第三、第四段,论述了咬文嚼字的真正内涵,并以《史记》为例。指出要重视思想和情感的需要。

    以上三个层次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2.学生朗读课文第二部分。

    思考:课文笛二部分与第――部分之间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

    第二:部分是在课文第一部分的基础之上具体谈作法。

    第五段?举“推敲”的例子论证“炼字”要注意思想情感。并指出“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第六段,指出“炼字”的难处在于字义的把握,尤其是它的联想意。

    第七段,从反面论证联想的误区。即所谓“套板反应”。

    如果说第一部分是在讲述“咬文嚼字”的内涵及为什么要“咬文嚼字”,那么第二部分则主要沦述如伺“咬文嚼字”,在“咬文嚼字”的过程中要避免哪些问题。

2.学生朗读课文第三部分。

思考:课文第三部分(第八段)强调的是什么?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课文第三部分(第八段)在前两部分论证的基础上,指出了阅读与写作所要追求的最高目标――一“达到艺术的美”,并进一步强调为了达到此目标应养成的习惯――“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

4.学生讨论:

(可用计算机制作演示文档,在屏幕上放映。)

本文的中心沦点是什么?

A.必须“惟陈言之务去”

    B.推敲文字是为―厂语句通晓漂亮

    C文学是艰苦的事

    D.无沦阅读或写作,都必须有――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教师明确:答案应为D.C基未切入正题,B项不是本文要阐述的主要问题,A项是推敲文字的具体方法,只有D项是作者反复沦证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

    六、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1.如何评价“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这种观点?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作者在文中反复强调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是从根本上抓住了文字的实质。指出了推敲文字的根本途径,即“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也就是说,真正意义上的“咬文嚼字”应先从思想感情人手,以表达最恰当的思想感情为最终目的,再去进一步斟酌文字,而不能一味地追求形式,搞表面文章,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

    思考练习:(多媒体文稿演示)

    对下面文字进行对比,体会其思想感情的不同。

    A.“敢于这样做的人,肯定是个英雄。”

    D.“敢于这样做的人,难道不是一个英雄吗?可以肯定说是一个英雄,一个大大的英雄。”――《内蒙访古》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两句话要说明的内容是一致的,但A句是个一般陈述句。B句则采用了反问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大大增强了感情色彩,增强了赞美的语气。

    2.如何评价“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越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这种观点?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这段话是对文字在不同领域里具有不同特点的客观评价。科学领域的文字需要准确的,相对稳定的意义框架,越明显越好,越确实越好;而文学的语言则需要借助联想,使文字具有活生生的特殊意义,越有特色越好,越鲜活越好。当然,这需要阅读和写作的人都具有较深厚的文化积淀,否则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

    思考练习:(多媒体文稿演示)

    对下面文字进行对比,体会科学文字与文学语言在表达上的不同。

A.银杏,落叶乔木.雌雄异株,叶片扇形。种子椭圆形,外面有橙黄色带臭味的种皮,果仁可以吃,也可以人药。木材质密,可供雕刻用。是我国的特产。也叫公孙树。

                                                      ――《现代汉语词典》

    B.你的株干是多么的端直,你的枝条是多么蓬勃,你那折扇形的叶片是多么的青翠,多么的莹洁,多么的精巧呀!在暑天你为多少的庙宇戴上了巍峨的云冠,你也为多少的劳苦人撑出了清凉的华盖。梧桐虽有你的端直而没有你的坚牢;白杨虽有你的葱笼而没有你的庄重。……当你那解脱了一切,你那槎桠的枝干挺撑在太空中的时候,你对于寒风霜雪毫不避易。那是多么的嶙峋而又洒脱呀,恐怕自有佛法以来再也不曾产生过像你这样的高僧。你没有丝毫依阿取容的姿态,但你也并不荒伧;你的美德像音乐一样洋溢八荒,但你也并不隐遁。我是怎样的思念你呀,银杏!我可希望你不要把中国忘记吧。这事情是有点危险的,我怕你一不高兴,会从中国的地面上隐遁下去。在中国的领空中会永远听不着你赞美生命的欢歌。银杏,我真希望呀,希望中国人单为能更多吃你的白果,总有能更加爱慕你的。

                                                             ――郭沫若《银杏》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作为词典上的科学文字,A句的语言准确.精密,没有任何感情色彩,而在B段文字中,郭沫若笔下的银音,已经不仅仅是银杏本身了,它象征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象征?了中华民族所具有的优秀品质.这是只有文学作品才会具有的深广内涵,也只有这样的文字;广称得―L是文学的文字。

    七、布置作业

    1.读课文.仔细体会作;旨的创作主张。

    2.积累重点词浯。

3.从学过的文字中,举一两个例子说明“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在对文意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借鉴吸收。

教学步骤

    一、复习上一节课学过的知识内容。

    二、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试举两例说明“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的观点

(多媒体文稿演示)

    例一: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一飞荷塘月色》

    其中―个“泻”字,既写出了月光的清幽、  明净,又与“流水”相配合,加强了流动感。更重要的是。衬托出了作者希望通过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借眼前之景摆脱内心苦闷的思想感情。

    例二: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黠然至于泣下。――《记念刘和珍君》

    这句话中的“才”字如改为“就”“则”一类词语,虽语意基本相同,但无法体现刘和珍的乐观与坚强.鲁迅先生在此文中.对烈士从始至终流露出由衷的敬意,时刻不忘用文字准确传达这种思想感情。

    二、探讨本文可以吸收借鉴的观点,并联系实际做些练习。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

    1.通过本文的学习,在今后阅读和写作的时候,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

    朱光潜先生在本文中用大量事实论证了“咬文嚼字”的重要意义,其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对语言文字与思想情感之间的密切关系充分认识,从而对更能准确表情达意的“炼字”给予足够重视。

朱光潜先生在他的《谈作文》一文中曾经指出:“文章是可以练习的吗?迷信天才的人

须依靠语言的渲染。福楼拜对他的学生莫泊桑说:‘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而你必须把这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这说的正是同样的道理。我看古今中外,在文学语言的运用上,都不能离开这一条:刻苦的追求和严格的选择。”

学生讨论:从上面两篇文章你受到哪些启发?作为一名中学生应如何学好浯言?

2.运用语言要力求创新。

朱光潜先生在文章中指出:“惟陈言之务去’。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遇事要朝深一层去想,“不能懒,不能粗心”,“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你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由于语言与思想情感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要想追求语言的新,首先要寻求思想的新,而要寻求思想的新,则要从深度上人手,即凡事都要抓住事物特点,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样写出来的文字才能是新鲜的,有特色的,不流于俗套的。

从新的角度探讨――些旧的或有――定思维定式的话题,看能不能想出新意来。

3.学习作者为写好文章勤于积累的精神。

我们看名家作品,除了可以学到――些知识上的内容,还可以从文章本身得到很多写法上的启示,读过此文,我们在慨叹朱光潜先生渊博学识的同时,也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即渊博的学识来源于哪儿,如何才能使自己也逐渐丰富起来,充实起来?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以勤补拙,坚持积累。

学生讨论:文学语言积累的方法可以有哪些?

教师总结:文学语言积累的方法可以有记卡片、摘抄等方式。

四、布置作业

学习制作材料卡片,围绕某一主题准备素材。

提示:可利用图书馆进行资料查询,有条件者也可利用确定“关键词”在网络上进行搜索,按类下载资料。

 

试题详情

                            琐      忆

 

【教学目的】

    1、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体会课文中起概括作用的语句。

    2、学习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

    3、鉴赏本文在选材上以小见大的特点。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解题;理清结构;理解主题。

【教学方法】读,讲,写。

【教学过程】

1、解题:琐。

2、解释“横眉”两句诗。

3、介绍《自嘲》。

4、掌握本课的词汇。(指出文中哪些成语应掌握,结合注释解释。)

5、理清结构与理解中心。

    ①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理解有关内容;概括段意。

〖板书〗

        ┌首次晤见────平易近人

“俯首”│        ┌批评┐

        └三件小事│鼓励│爱护青年

                  └补靴┘

        ┌“故事”─讽刺奴颜媚骨  幽默的智慧

“横眉”│“建议”─嘲笑假道学    讽刺的威力

        └“建议”─预言灭亡趋势  非凡的观察力

    ②讨论“补靴”一段中某些句子的含义

    ①什么是“进化论”?结合语境理解。

    ②鲁迅先生现在对“补靴”持何种认识?

    ③“鲁迅先生沉默了,眼睛望着远处”一句中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何种心情?请细加体会。

【练习】

    掌握成语,以及某些成语的出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鉴赏写作特点,完成练习。

【教学方法】讲、读、讨论。

【教学过程】

1、分析写作特点

    选材:以小见大。

    表现手法:┌议论开头,抒情结尾

    ①叙议结合│

              └主体部分,叙述为主。

                        ┌升华题旨(言行小事反映伟大思想)

    ②故事前后议论的作用│

                        └承上启下、照应

2、组材(结构)特色──先写“俯首”后写“横眉”,原因何在?                        能否倒置?

    “能憎,才能爱”,而对敌人的刻骨仇恨,正是出自对人民的深沉的爱。作为鲁迅先生的学生和战友,作者更多地感受到鲁迅先生的亲切关怀;作者把侧重面放在表现“俯首”,即对青年的关心爱护这一面──即使是表现鲁迅“横眉冷对”的战斗风格,也是从“我”受到教育的角度来写──这就使文章的感情特别真挚,更能激起读者对鲁迅先生的缅怀,激发人们向鲁迅先生学习,更深切地去爱人民,恨敌人。

3、完成练习。

4、写作练习

    把下列成语连成一段话。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睚眦必报、指桑骂槐、

    入木三分、游刃有余、居高临下、如坐春风。

5、介绍课外有关文章

    陈白尘  《战士的葬仪》

 

试题详情

                        胡 同 文 化

                     ―――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序

【教学目的】

概括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

体会作者对北方胡同文化流露的感情。

【教学难点】

    本课学习的难点是对全文中心意思的概括。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设想】

    概括要点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它需要具备相当的分析、综合能力,还需要有一定的归纳、抽象能力。它涉及文章的整体,也涉及局部。概括的是内容,需要理解的含延及语言、结构等方面。最终以把握作品写作意图为目的,并用恰当的语言予以表述。

    本课中心意思的表现比较含蓄,内容要点不易概括,但各段落的意思比较清楚,可利用段落的关键语句或语句的共有含义,先概括段落的要点,然后梳理段落间的关系,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再概括全文要点。

    从标题看,“胡同”是表象,“文化”是内涵,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发现“胡同”的特征,进而认识到它对“胡同居民”的影响。最后,还要品咂作者对有着“胡同”色彩的心态的审视和批判,完成本文要点概括的思维步骤,并用尽可能精当的语言加以表述。

【资料引用】

    近几年(也就是二三年吧),散文忽然悄悄兴起。散文有读者。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在流行歌曲、通俗小说、电视连续剧泛滥的时候,也还有一些人愿意一个人坐下来,泡一杯茶,看两篇散文,这是为什么?原因可能是:一、生活颠簸,心情浮躁,人们需要一点安静,一点有较高文化味的休息;二、在粗俗文化的扰攘之中,想寻找一种比较精美的艺术享受。这些年,把语言看成艺术,并从中得到愉快的人逐渐多起来,这是我们这个民族文化素养正在提高的可喜的征兆。

    散文天地中有一现象值得玩味,即散文写得较多也较好的有两种人,一是女作家,二是老头子。女作家的感情、感觉比较细,这是她们写散文的优势。有人说散文是老人的文体,有一定道理。老年人阅历较多,感慨深远。老人读的书也较多,文章有较高的文化气息,多数老人的散文可归入“学者散文”。老年人文笔大都比较干净,不卖弄,少做作。但是往往比较枯瘦,不滋润,少才华,这是老人文章一病。

    小说家的散文有什么特点?我看没有什么特点。一定要说,是有人物。小说写人的,小说家在写散文的时候也总是要想到人。即使是写游记,写习俗,乃至写草木虫鱼,也都是此中有人,呼之欲出。

                                             (汪曾祺《散文应是精品》)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本文作者汪曾祺在《散文应是精品》中说:

    “近几年(也就是二三年吧),散文忽然悄悄兴起。散文有读者。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在流行歌曲、通俗小说、电视连续剧泛滥的时候,也还有一些人愿意一个人坐下来,泡一杯茶,看两篇散文,这是为什么?原因可能是:一、生活颠簸,心情浮躁,人们需要一点安静,一点有较高文化味的休息;二、在粗俗文化的扰攘之中,想寻找一种比较精美的艺术享受。这些年,把语言看成艺术,并从中得到愉快的人逐渐多起来,这是我们这个民族文化素养正在提高的可喜的征兆。

    “散文天地中有一现象值得玩味,即散文写得较多也较好的有两种人,一是女作家,二是老头子。女作家的感情、感觉比较细,这是她们写散文的优势。有人说散文是老人的文体,有一定道理。老年人阅历较多,感慨深远。老人读的书也较多,文章有较高的文化气息,多数老人的散文可归入“学者散文”。老年人文笔大都比较干净,不卖弄,少做作。但是往往比较枯瘦,不滋润,少才华,这是老人文章一病。

    “小说家的散文有什么特点?我看没有什么特点。一定要说,是有人物。小说写人的,小说家在写散文的时候也总是要想到人。即使是写游记,写习俗,乃至写草木虫鱼,也都是此中有人,呼之欲出。”

    下面我们就体会一下作者写的散文的风格特点,看他属于哪一种风格。

二、自读课文,分析,讨论。

    按照课文由表及里的行文顺序和由简易到繁难的思维规律,让学生先阅读、分析、讨论前半篇课文的段落大意比较合理,可以逐段概括它们的要点,也可只做有代表性的段落,视时间充裕与否而定。

    (课文第五段是将“胡同”的城建特点与其文化特点挂起钩来的段落,可以选作课堂学习的起点。通过让学生寻找最先写到“胡同文化”字样的段落等方法,帮助他们发现这一段在文章思路上的作用。问:最先写到“胡同文化”字样的段落是哪一段?)

第一段的关键句是“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要使学生在自读时就能发现这些句子的价值,必须提醒他们分析段落时应该有全文意识,不能只孤立地看一段。进一步对要点概括可以表述为:用方正的方向切割北京的大街、胡同,影响着北京人的生活和思想。这种概括,首先是对全段思想要旨的提炼、提纯,其次也是对有关话语化繁为简的语言推敲,这比勾画关键句要来得困难。应该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老师不要越俎代庖,同时老师还要注意掌握好宽严尺度,学生的表述,主要意思基本正确完整就可以了,不要要求过高而吓退他们。

第二段关键一句是“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因为下面的全部举例,都是说明胡同得名缘由的,例子很多,足见胡同取名的来源之广。

    第三段写了胡同的宽窄、多少,恐怕目的是要谈胡同的数量之大。

    第四段为读者描绘了胡同的安静,这已经隐约有了生活―――文化的影子。

    第五段的关键句是“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从而结束了对胡同在城市建筑方面的特点的介绍,开始转入对胡同所连带的地方文化性质的思考。

    第六段的主要意思不是第一句“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而在第二句“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因为本段下面的材料都是写北京人不愿“挪窝儿”的。“安土重迁”只是“封闭文化”的一种表现,并非惟一表现,这可以从下面的段落中找到根据。

    第七段写北京人追求住家要“独门独院”,其本质也是自我封闭,他们宁愿把自己关进比胡同更小的盒子一般的四合院里。

    第八段继续从物质生活方面写北京人的封闭文化。他们满足现有的一切,拒绝外界事物到了固执的程度,当他们说“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时,天知道他们与多少“别处”的优长和进步失之交臂。

    第九段写了北京人在政治方面的封闭,他们生为“民主运动策源地”的“民”,却对民主运动漠然视之,其思想本质仍是满足于现有的生活。

    第十到第十二段对“胡同文化”的封闭性质作更深入的剖析,指出其精义是“忍”。封闭的胡同文化所期望的是一种低水平低层次的心理满足,当这种期望的水平或层次被人为地不断压低时,满足会变得愈来愈不容易,这时“忍”就成了维持这种文化不可或缺的心理基础。在这三段中,作者各选取一个典型材料来表现“忍”。所以说它们典型,是因为这些材料都是通过北京人在忍无可忍的情境中逆来顺受忍气吞声,来暴露正是“忍”在支撑着胡同文化。

    最后三段(第十三至十五段)写了胡同文化的发展趋向,随着胡同的衰败、没落,胡同文化也在走向消亡。这个层次的难点在于对作者感情的把握,应该说,有着悠久历史的胡同文化曾长久地体现着北京市民的生态和心态,它的衰落确实带给了作者怅惘和忧伤。但是,作者更看到了胡同文化已经走完了它的生命历程,向它告别是时代的要求。

三、全文的中心意思归纳

:以封闭保守为表现,以“忍”为精义的胡同文化,曾长期支配北京人的生活和思想,现在这一切正在不可逆转地走向过去。

    四、在完成上述学习的过程中,应注意引领学生总结概括要点的规律,如勾画关键语句、从具体材料中分析写作意图等等。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从四个方面解读“忍”。

    1.“忍”是胡同文化的精义。

    2.“精义”是相对于“表现”而言,胡同文化的表现是封闭。

    3.“封闭”渗透于北京人生活的许多方面,如安土重迁,如渴望独门独院,如对物质生活容易满足,如对民主运动漠然视之。

    4.作者对“忍”的态度基本是否定的。理解这层意思后可向学生提供下面材料:

    “我是写过一些谈风俗,记食物,写草木虫鱼的文章,说是“悠闲”,并不冤枉。但我也写过一些并不悠闲的作品……

    “我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不动感情的人。我不喜欢那种口不臧否人物。绝不议论朝政,无爱无憎,无是无非,胆小怕事,除了猪肉白菜的价钱什么也不关心的离退休干部,这种人有的是。

    “中国人有一种哲学,叫做“忍”。我小时候听过“百忍堂”张家的故事,就非常讨厌。现在一些名胜古迹卖碑帖的文物商店卖的书法拓本最多的一是郑板桥的“难得糊涂”,二是一个大字“忍”。这是一种非常庸俗的人生哲学。

    “周作人很欣赏杜牧的一句诗“忍过事则喜”,我以为这不像杜牧说的话。杜牧是凡事都忍么?请看《阿房宫赋》:“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汪曾祺全集?六》116页)

      二、分析以封闭和忍为特征的北京市民文化为什么冠以“胡同”之名。

    1.正南正北方向的胡同把北京城切割成方正的小块,传达着封闭的思想。

    2.众多的胡同在北京城市建筑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从而对北京市民的思想拥有深广的影响。

    3.胡同一端连着大街闹市,一端通向四合院,但它在本质上不属于车水马龙的大街,而同闭合的四合院成为一体。

试题详情

11.我与地坛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残疾后在地坛的启示下对生命产生新理解、新感悟的历程。

2、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和孩子痛悔。

3、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笔下地坛宁静肃穆、生机盎然的美。

2、咀嚼母爱对我的影响,体悟母亲与地坛之间的同构性。

【教学设想】

这是一片课内自读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速读把握文章概要,通过细读与反复吟诵重要语段体味语言的深沉绵密和领会思想的深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试题详情

12  《宽容》序言

教学目的

―、把握文章大意,联系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充分理解宽容的内容。

二、深入思考文中为什么不能够“宽容”的原因?品味、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分析文体的特点,注重写作文体的创新。

教学设想

本文是――篇自读课文,且又是一篇序言.在讲渎这篇课文时,充分体现它自读课文的特点,让同学了解,把握这篇文章的大意;它不同于―‘般的自序,而是以一种新颖的形式,以诗化的语言通过叙述一个寓言故事来表明《宽容卜―书的主旨,它倡导思想自由,主张对异见的宽容,让同学们在把握文章大意的同时,赏析、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领悟其内在含意。同时,展开思想的翅膀,以具体可感的历史知识来丰富文章的内涵,来阐释课文的主旨。

教学时数。

第一课时:朗读课文,体味诗化般的语言美,理情思路,把握文章大意,掌握文章

第二课时:再次朗读课文,揣摩、分析文章的语言,理解其内在含义。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配乐朗诵课文。

二、理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大意。

三、联系历史的发展,深入理解,把握宽容的内涵

 

教学步骤

一、作者介绍

请同学们用“宽容”造一句话。“宽容”一词的意思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导入作者介绍)

“宽容”一词的含义是宽大有气量,计较或追究。作者房龙用《宽容》为书名,详述了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畅言思想自由,主张对异见的宽容,谴责了反动分子镇压新思想的罪恶行径。这本书.最初出版于1925年,1940年重版,在1940年准备出版此书第二版时,正是法西斯势力在全世界猖獗之日,这是对他的“宽容”理想的严重打击。由此也看到,我们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是多么地需要宽容。

房龙,荷裔美国人,善于用极其轻巧俏皮的文字撰写通俗历史著作,而为无数青年读者喜爱。他从本世纪20年代以来,发表了一系列这样的作品,大多成为美国的畅销书,并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著名的如《人类的故事》、《房龙地理》、《发明的故事》、《圣经的故事》等,早已有了中文译本,对我国一整代年轻人有过深刻影响。

下面我们来阅读、品味这篇文章,欣赏一下房龙的文章特色

二、配乐朗诵课文。

三、理清思路,概括文章大意。

1. (第一小节)宁静的无知山谷,闭塞落后,愚昧守旧。

2. (第二至第四小节)漫游者要把人们引向新的幸福的世界,守旧老人却根据法律杀死了他。

3.(第五至第九小节)在死亡的威胁下,人们把守旧老人推到一边,沿着漫游者开辟的道路走进新的世界,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们开始怀念先驱者。

4.希望这样的事将来不要发生。

本文的主旨:以寓言故事的形式形象地说明《宽容》一书的精髓,这就是提倡思想自由,提倡宽容,反对以愚昧无知顽固凶残的态度扼杀真理。

四、联想历史事例,举出禁锢思想,排除异己的例子,谈谈你的看法。注意结合课文中作者的思想,也可以谈谈对作者的理解、认识。

例子不拘多少,在于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发展中确实需要提倡思想自由,提倡宽容,避免以顽固凶残的态度扼杀真理的做法。如中世纪中葬身火海的布鲁诺,二次大战中屠杀犹太人的法西斯暴行……

五、找出体现人们所生活的环境特点的词语,分析其内在含义并进行总结。

词语:宁静的无知山谷  知识的小溪缓缓地流着  需求浅薄的村民  绰有余裕  守旧老人  神秘莫测的古书  神圣而不可亵渎  古老的东西总是受到尊敬  谁否认……冷落等。

这是―‘个无知、愚昧、闭塞的环境。统治者是“守旧老人”,村落是“无知I山谷”,人们的视野狭窄、知识浅薄,他们可怜的一点点知识像一条窄窄的小溪,流经的地方是深邃破败的溪谷,根本没有新知识的汇流,它流得那么缓慢,  与死水无异.可是,人们却很满足.他们满足自己狭窄的生存空间,满足自己原始的生活方式,满足于这“宁静”的死水般停滞的生活,满足于这种麻木不仁的“幸福”生活。

可悲的不仅是他们满足于这种闭塞、贫乏、落后的生活,更可悲的是他们尊奉“守旧老人”,以一部千年古书为经典、法律。他们把固执与偏见视为天经地义,神圣不可亵渎,而且用律法规定,不得离开山脚一步,使自己封闭在令人窒息的世界里,迷信和闭塞导致落后,使人们拒绝任何新知,并且走上极端,把真理视为异端,把先驱者一棍子打死。

结论:封闭导致落后,开放重获新生。历史的进步要靠知识的进步,要靠真理的发展。

六、作业:朗读课文。

思考课后练习。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

二、从文中找出叙述先驱者的词句,先驱者给人们的启示是什么?

先驱者是山民中的精英形象,是山谷里多少代人试图找到通往外界出路的探索者代表。作者对他的正面描写不多。但他的事迹却震撼人心。无知山谷尽管实行严酷的思想专制,用律法和迷信把人们禁锢得死死的。但是人类要生存,要发展,追求真理的努力不可阻挡的,严酷的律法挡不住,岩石高墙也挡不住。早就有一些男男女女敢于怀疑祖先的智慧,敢于提出问题,“后来走了,再也没有回来”。先驱者更是杰出的代表。他为真理而奋斗,为真理而献身,他是“一个首先向未知世界的黑暗和恐怖挑战的人,他把人们引向了新的自由”。

他给人们的启示是:真理是一定要发展的,人们追求真理的努力是不可阻挡的。而他的行为更是使人们感到探索者、先驱者的可贵、可敬。

三、“不过将来(我们希望)这样的事不再发生了”。讨论分析,这样的事不再发生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教师总结:真理开初在少数人手里,如果像无知山谷那样,对先驱者不但不予保护鼓励支持,反而倒行逆施,只能造成先驱者的悲剧,也造成无知者自身的困境,也造成真理发展道路上的曲折。学术自由是思想发展的绝对必要的条件。真理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传统观念不是神圣的,对于新的思想,必须采取宽容政策,容许其发展,让实践来检验真理性。只有这样,真理才能顺利发展,社会才能迅速发展。而这样的悲剧也才不可能发生。

四、揣摩语言,加深理解课文内容。

1. 知识的小溪沿着深邃破败的溪谷缓缓地流着。“知识的小溪”指的是山谷里人们的文明程度仅像一条小溪。

 “深邃破败的溪谷”象征无知山谷历史悠久,封闭落后,走向衰落。

“缓缓地流着”是说无知山谷发展非常缓慢。

2.对于敢于离开山脚的人,等待他的是屈服和失败。

屈服和失败的原因:一是守旧老人用“律法”进行镇压;二是群众受守旧老人的欺骗,助纣为虐,反对“敢于离开山脚的人”;三是“敢于离开山脚的人”太少,孤军奋战。这三个原因,使“敢于离开山脚的人”最终“屈服和失败”。

3。失望把勇气赋予那些由于恐惧而逆来顺受的人们

人们为什么“恐惧”?由于人们害怕“得不到园中果实中应得的份额”。

    为什么“失望”?由于特大干旱使得半数以上的人死亡,活着的人把希望寄托在山脉那边,而律法却说“不行”,因此人们彻底失望。    ?

    为什么“失望”会带来“勇气”?为了求得生存,人们终于产生了叛乱的勇气。

    4.“对这件事我们的确很内疚,不过,假如当时我们知道的话,当然就…,

    在不知不懂的情况下,应当怎么办才不至于事后内疚呢?不盲从守旧老人、紧跟他充当打手,对于先驱者的新知,即使一时觉得无法接受,也要采取宽容的&g。

    5.文章最后一句,为什么要加上“我们希望”四个字?

    这样的事将不要发生,仅仅是希望,实际上还是要发生的,至多发生得少一些。这是因为,顽固的守旧势力总是镇压创新者;有些善良的人们为认识所局限,有意无意地难免伤害创新者,所以加上“我们希望”四个字以表示人们的心愿。

    五、郁达夫说过:房龙的笔“有一种魔力”,分析总结其“魔力”何在。

生动、形象,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引人思考。作者将人类历史上无数的事实典型化了。虚构成一个寓言式的故事。这样的故事比实际的历史事件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强烈,因而更带普遍性。读这个故事能唤起许许多多联想,觉得那些专制主义者的嘴脸跟守旧老人何其相似,那些愚民的嘴脸跟山谷中人何其相似,而历史的演变跟这个故事又何其相似。故事富有文学性,形象生动地阐述了道理,不仅不枯燥,反而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六、如有条件,在课堂上阅读《宽容》片段。

布置下一课书的预习。

板书设计

                             《宽容》序言

      环境:愚昧  落后  闭塞  无知

      守旧老人:顽固  迷信  专制  残忍

      先驱者:勇敢  探求  不畏惧死亡

      启示:提倡思想自由,对异见宽容

试题详情

高考话题作文模拟训练一例(附考场作文四篇)

 

四川省金堂中学    童华池

试题详情

第一部分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一.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A)

[考点释要]

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是我们充分交流的前提。本考点考查的就是在掌握汉语拼音方案的基础上正确拼读汉字、确定汉字字音的能力。声母、韵母、声调符号和隔音符号的了解和使用是这种能力形成的基础。难度较大的是汉字读音的识记。历年高考的重点在:多音字字音、形近字字音、音同(近)字字音、成语中的难读字字音。如1994年考查成语中的难读字“怙恶不悛”的“悛quān”, “义愤填膺”的“膺yīng”(同赝品的“赝yàn”区别),2001年的“饮鸩止渴”的“鸩zhèn”“称心如意”的“称chèn”。1998年卷、2002年全国春季卷考的全是多音字,如“差chā   差错    误差    差强人意   差可告慰”。2002年考的全是形近字,如“滇diān池     嗔chēn怒    缜zhěn密     精卫填tián海   谨小慎shèn微”一组。从考查方式上看在简化,由原来的形、音、义综合考查,到行、音、义组合考查,再到字音的单一认读。语音的考查为照顾不同地区的考生,一般只要求辨认而不要求拼写。因此,语音的复习重点在掌握规则,多读,学会辨认区别。

[备考指津]

要正确识记现代汉字的语音,先要清楚造成语音认读错误的原因。1.拼写规则没掌握好,还受方言影响。如“晚安wǎn  ān”拼写时要么两个音隔开一点,要么在之间加隔音符号。云、贵、川、湘、鄂这一带的方言,有的n、l不分,有的  z、c、s同 zh、 ch、 sh(卷舌)不分,有的en、eng 或  in、 ing不分(前鼻音和后鼻音不分)。解决办法是掌握拼音方案,方言地区注意以形类推,记住特殊。如“谨 馑 廑 瑾 槿”韵母都是“in”;“ 劲、径、经、胫、痉、茎、径、泾、经、刭、颈”都含相同韵母“ing”,但是“劲”是一个多音字,发“jìn”指“力气,力量,精神,情绪”,这就是一个特殊读音,应该记住。2.因一字多音多义读错。3.受声旁影响,如“吮shǔn吸”受“允”影响易读成“yǔn”;按声旁读或按声旁类推读错,如“要挟xi锓联袂mèi”受各自的声旁影响分别易读成“jiᔓjué”。4.字形分辨不清(形近字)读错,如“一?póu黄土”“肄yì业”“鬼鬼祟祟suì”,分别易读成“杯”“肆”“崇”。5.受成语中某些带有通假现象的文字和读音、旧读、专用人名地名的影响读错,如“燕yān山”“易读成“yān ”“事迹”统读jì,原来还可读jī。

正确识记现代汉字读音,虽然只是考查记忆能力,但也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的问题,正确识记汉字读音,也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1.注意复习范围。绝大部分出自2500个常用字,极少部分出自次常用字1000个。复习时要以《容易读错的字》、《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和高中语文课本(1---6册)后面的《现代汉语词语表》为线索。2. 筛选记忆。对易读错的字词,在其下面用铅笔划线,记忆后再筛选,再记忆筛选,直到最后记完。还可以建立自己易读错的词库。注意上面讲到的几种易读错的情况。 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碰到读不准或不会读的字,千万不可放过,也不要想当然地去读。3.以常见的多音多义字、形近字、读音与声旁不一致的形声字的读音作为考查重点。如“畜”,作为名词表示物的意义(畜力、牲畜、家畜)时,读“chù”,表示动作意义时(畜养、畜牧)读“xù”;“聒噪”的“聒”与“恬”形近,但它读“guō”,不读“tián”;“租赁”的“赁”,声旁是“任”,但“赁”不读rèn而读lìn;音随义移“气喘吁吁”的“吁”读“xū”,“呼吁”的“吁”才读“yù”。上述内容,都是常见易错的。4.考查的难度有所降低。表现在题型上从选由字形、字音和字义综合考查、任意组合考查到单一的语音考查,再到选正确项改为选错误项,减少了辨音的干扰;语言材料选择尽量不涉及因方言不同而造成的声调问题,如果涉及也多是多音字、易读错的字;设题的错误项重点在声母和韵母,但是仍会包括常用常错的字和多音字。1996年的“踪迹(jì)”“璞(pǔ)”应该读“pú”“乳臭(xiù)未干”;再如“诽谤、殉葬、抨、纨绔、酗酒、岿然、瞠目、鞭笞”等。 5.  2002年的考题词语比以往增加了4个,说明高考对语音的重视。

[经典例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2002全国高考题)

A.盐    言    呼    员增效    激涕零

B.述    药    让    肆无忌    精竭虑

C.束    荷    簿册    赤上阵    大精深

D.池    怒    密    精卫海    谨小

2. 下列各组相同汉字与所给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dù   测   假   量   德量力

B.zhuó 陆   眼   想   不边际

C. bó   船   泊   血   淡明志

D.luò  后   草   伍   丢三

3.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jī查   jī形   jī私    mán怨

B.感kuì   摇yè   游yì    发xiào

C.jù傲   jiān灭 jū击    shàn让

D.诚dǔ    职dú    针biān   yì事

  4. 下列对加点字词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屡见不xiān  xiān为人知   济济jǐjǐ一堂   面面相

B.含情脉mò    chéng风破浪  中流dǐ柱     同仇敌kài

C.宁缺wù滥   自怨自yì      味同jiáo蜡   mó棱两可 

D.望风披mǐ    风尘仆pú     封妻yìn子     如法páo制

5.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同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2002年全国春季高考题)

A.数shǔ  数说  数伏 不可胜数   数典忘祖

B.识 shí  识别  识破  博闻强识  远见卓识

C.横 héng 纵横  横行  妙趣横生  专横跋扈

D.模mó   模型  模具  模棱两可  装模作样

[高考预测]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chǔ   理   世   相   泰然

B.jiě   除   送   元   迷惑不

C.jìng  遒   旅   敌   疾风

D.塞sè    堵   要  车   敷衍

2.下列加点字形字音有误的一项是[    ]

A.lèi台   qiāng害   卷zhì浩繁    zǐ妹

  B.yān红  jū击      guī依       bǐng除

C.整chì   干hé       chuò号       shǎng午

D.布jīn   公mǔ       chēn怪       chēng目

3.下列成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身陷囹圄línyú    心怀测pǒ   苗助长yà     官野史bài

    B.强人意chā      刚自用bì   海市楼shèn   鳞次比zhì

    C.暴天物tiǎn     鞭入里pì   德量力duó    高屋建líng

  D.惑人心gǔ      良不齐yǒu   极泰来pǐ     相形见chù

4.下列句子中多音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宵禁(jìn)的消息说,任何人都被禁(jìn)止在下午5点以后出城,弱不禁(jīn)风的她知道自己无能为力为别人掩护,禁(jīn)不住哭了。

   B. 我们俩(liǎ)这么好还耍伎俩(liǎng),能好吗?

C.  你不要像哄(hǒng)小孩似的应付大家,你的表演只会引起哄(hōng)堂大笑,大伙不买你的帐一哄(hòng)而散或者起哄(hōng),我看你怎么收场。

D. 你们还在瞎折(zhē)腾什么?生意买卖折(shé)了本,你再有百折(zhé)不挠的精神又怎么样?市场不相信蛮干。

5.下列成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妄加测chuǎi   扑迷离shuò   沱大雨pāng      草人命jiān  

B.济一堂jǐ      以千里miù    自惭形huì       如法制páo

C尺天涯zhǐ      饿遍野piǎo  日西山bó         风流倜傥.tìtǎng

D.繁文节rǔ      宁缺勿wù     以效尤jìng      为虎作chāng

6.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和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星宿xiù      本shé     发人深xǐng       长短叹yū

     B.骨hái      邻pí      齿不忘mò         积居奇tún

     C.干hé       样mú      词夺理qiǎng      三其口jiān

D.计kuài     觎jì      戎马倥偬zǒng       曲高寡hè  

7.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漂   林    魂    不分仲    形同

B.清    荟    憔    鞠躬尽    层峦耸

C.尽    儿    藓    鞭天下    毫不懈

D. 咛    洲    阅    酩大醉    孤苦伶

 

二. 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A)

[考点释要]

写规范的汉字,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功。本考点考查的就是汉字的书写规范,不写错字、别字,不写繁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近年高考对字形的考查主要是从四个选项中选一两个书写全对的选项,给出的多为词语和成语。重点在于辨别容易混淆的同音字和形近字。如2001年C项中“气概”误为“气慨”,为形近而误。选项中真正错的字并不多,但干扰性比较大。有时提供阅读语境,将错别字隐藏在句子中,这就增加了难度;有时规定选出错别字的数目,难度会更大。因此要善于识别。

[备考指津]

正确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首先要明白形成错别字的原因。1.同音(近音)而误。如“一筹莫展”的“筹”误为“愁”。2.形近而误。如“掂量”误为“惦量”。3.音同(近)形近而误。如“披星戴月”“戴”误为“载”。4.使用不规范的简化字而误。如“韭菜”写成“九菜”。5.字义不明而误。如“针砭时弊”中的“砭”误为“贬”。

汉字是表意文字,字形与字义紧密相关,要正确识记并准确辨析字形,备考的对策是要把字的形义结合起来理解识记,这样同音(近音)的字往往能根据意义区别而不会用错。要做好以下几点:1.抓形旁,明字形。很多音近或形近的字往往是声旁相同,易混淆点在形旁上,注意辨析形旁,就会正确判断字形。如“趋之若鹜”的“鹜”同“好高骛远”的“骛”,“鹜”形旁是“鸟”,本义是鸭子,描述的动作与鸭子有关;而“骛”,形旁是马,本义是纵横奔驰,引申为追求,描述的动作与马有关,明白了两个字形旁的区别,就不会将两个成语弄错位。2.据义辨形。要认真分析字的含义,根据字义辨形。如辨清“代”和“贷”的字义区别,就不会在“责无旁贷”(贷:推卸)中混淆了。3.对成语应探究其来源以了解它的基本意思,才能更好地辨析出其中的错别字。如“破釜沉舟”中的“釜”(本义:古炊器。置于灶,上置甑以蒸煮。盛行于汉代),弄清它的本意,就不会误写成“斧”。4.结合语境辨形。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将字形放在具体的语境中细心分析,推敲斟酌,捕捉有效信息,就能帮助判断。5.复习中,可以收集平常容易出错的词语(尤其形似字),按他们的出错类别进行分析,加以比较,如“灸”与“炙”,“戊”“戌”“戍”,这样便于帮助记忆,加强积累。6.识记规范的简化字,避免乱写。7. 字形考查的趋势。以考查常见的别字为主,如把“谈笑风生”成“谈笑风声”就是错的。“风生”指的是风趣幽默、形象生动;“风声”指风吹的声音或指传出来的消息。考查社会流行语中的字形,主要是已经规范的现代汉字,但是常被人们误用混用的,这些字源于生活,考查目的是注重实用,提倡规范。2002年3月31日试行的《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目的是规范用字,异形词暂时不作为考点,如96年的“家俱店”应为“家具”、“莹光屏”应为“荧光屏”、1999年的 “冷寞”应为“冷漠”。重视成语字形考查,且频率较高。每年高考题都涉及到成语字形的考查,如97年的“不径而走”(不胫而走,胫,本义是小腿,此处是“长小腿”的意思))。2000年的“娇生贯养”(娇生惯养,惯,纵容;迁就)。考查形式,1998―2002年均是采用词 + 语(成语短语)方式,有时设干扰项如1998年(具备-万事俱备等)。

 

[经典例题]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幅圆广大  呕心沥血  脍炙人口  义愤填膺

  B.欢度节日  远渡重洋  度过难关  虚度光阴

  C.计日程功  出奇致胜  迫不及待  直截了当

  D.莫衷一是  疾恶如仇  言简意赅  一幅中药

2.下列各组词语中都有错别字,其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磋商  分辨  常年累月  置若惘闻

  D.衷肯  札记  扑朔迷离  融汇贯通

  C.事绩  伸张  博闻强识  骄健多姿

  D.脉搏  像册  赈灾济民  徇私舞弊

3.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给你一条鱼,你吃光了没有了,给你一根鱼杆,你自个儿钓鱼去。

  B.凭心而论,尽管他仍然有不少缺点,但毕竟进步不小。

  C.梁实秋先生曾说过:“过去的文学家,靠了阿谀当道而青云直上跻身庙堂者比比

    皆是,而他们的作品之流芳百世者大概都是人世酸辛的写照。”

  D.军需署委托土布工厂代为织布,但从中作弊,<<商务日报》为之仗义直言。

 4.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篮球  娇生贯养  渎职   走头无路

B.     肄业  蓬荜生辉  温磬   纵横捭阖

C.     截止  幅员辽阔  惶恐   永葆青春

D. 窥测  变本加厉  装祯    明察秋毫.

5.下列四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1998全国高考题)

   A.具备  万事俱备  风声  谈笑风生

   B.求实  实事求是  世故  人情事故

   C.陈规  墨守成规  精心  漫不经心

   D.直接  直截了当  剧增  与日俱增

 [高考预测]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我们农村,一到冬天,就有不少闲瑕,不过日子要过得有闲情溢致,这还要丰富文化生活才行。

B.相当部分父母因为自己经常早出晚归,无法照顾孩子,心里老觉得欠着孩子什么,总是想方设法补尝。

C.我们做任何事情,要有轻重缓急,要把握好节奏,在学习上尤其如此,会学习的人也是会把握轻重缓急节奏的人,文武之道一张一驰嘛。

D.写文章,演讲,谈事情,尽量做到言简意赅,做到有针对性,该说则说,不该说则不说,不要把什么都和盘托出。

2. 选择恰当的字填入括弧内,正确的一组是[     ]

①  在工作中,按[   ]就班能够让我们的工作有条有理,有效率,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却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工作效率,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因此我们也要有打破常规的意识,灵活处理特殊情况下发生的事情。

②  这个建筑建成的年代久远,建筑吸收了西方的一些建筑风格,同时融入了我们传统建筑的精髓,可称得上是中西合[     ]。

③  [    ]今为止,还没有查出这起事件的肇事者是谁。

④  在这个艺术品展示交易中心,要做到没有[     ]品,太难了。

A. ①步②壁③起④赝    B. ①部②闭③讫④膺     

C. ①部②璧③迄④赝    D.①步②璧③迄④膺

3.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逆来顺受   莫名其妙   鞠躬尽瘁   故伎重演

B. 粗制滥造   宁缺勿滥   大相径庭   怦然心动

C. 别出心裁   兴高彩烈   金榜提名   全宜之计

D. 鹤立鸡群   功亏一篑   汗流浃背   物极必反

4.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     和蔼  暮霭  举旗不定  无则加免

B.      憋气  蒙蔽  远大抱负  蓄意报复

C.      反光  返工  再接再励  运筹唯握

D.     蔚蓝  篮球  违犯纪律  违反法律

5. 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    ]

  A. 折叠   辐射   站岗   愤慨

  B. 严峻   疏浚   箴言   匮乏

  C. 诀别   诀窍   笼络   泯灭 

D. 缭乱   掺望   呕歌   枢纽

6.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A. 渣滓   中流砥柱    敷衍   海角天涯

  B. 鞭笞   相形见拙    捶炼   明辩是非

  C. 妨碍   世外桃园    遭殃   民生凋弊

  D. 赡养   斧底抽薪    气慨   直言不诲

7.下列词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仗义直言  出人投地  退化变质   挺而走险    

  B.文过是非  蜂涌而至  陈词滥调   淋漓尽至

  C. 离经叛道  留芳百世  诡计多端   名列前矛

  D. 无可置疑  浮想联翩  意气用事   委曲求全

8.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或词,字形、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貌神离(和谐,融洽)讳疾医(禁忌;忌讳) 歪风气(不正当,不正派) 语无伦次(条理,次序)

B.情不自(尽头) 人才济济(众多的样子) 兵秣马((磨砺,使锋利) 杞人忧天(杞国的人)

C. 恪守不(改变)气凌人(骄横傲慢)至义尽(仁爱,仁义)相反相(继承)

D. 前后继(向前跌倒)礼往来(注重,崇尚)欲盖弥(显著,明显)图穷匕(显露)

 

 

三.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D)

     1999―2002四年的全国高考语文考试说明都保留了这一项要求,但是说的是“暂时”不考查。从趋势看,标点符号的考查将趋于淡化,并不是每年都要考。上海于1997年起取消了这项要求。加上削减客观试题的数量,命题者对是否考查标点符号就更慎重,考的可能性比较小,但是在平时的学习中,作为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应该重视。

 

四.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D)

[考点释要]

词语(包括成语)是理解句子含义乃至全篇文章内容的基础,是每年必考的知识点,它着眼考查理解和运用,不纠缠于词性语法的分析。根据语境正确辨析词语的意义,或者判断词语使用是否准确、恰当是常见的题型。考查同音词、近义词、同义词是重点,成语是重点也是难点。运用是以理解为基础的,所以2002年考了词语中具体字词的解释。考查是以单项选择的题型出现,对容易混淆的近义词的细微差别进行比较、辨析,能根据上下文的语言环境,正确使用词语。

[备考指津]

正确理解和运用词语,首先要明白不能正确理解和运用词语的原因。1. 词语意义理解不准确、正确或者根本不理解。如“空穴来风”被理解为“没有根据的消息或传言”他的本意却是“比喻消息或传言并非完全没有根据” ;“制订”和“制定”常常被混为一谈。2. 没掌握对近义词和同义词的音与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区分的办法。如“怨天忧人”应该写作“尤”:“责备、怪罪”。“家徒四璧”应写作“壁”:墙壁。同音字混淆,使得对意义的理解出现错误。又如“经送公安局辨认,这两本护照正是这对英国夫妻失落的珍本!” "珍本"为"珍贵而不易获得的书",不能用于“失掉的护照”。3. 词语色彩不能辨别。如“日元贬值势如破竹,亚洲经济灾难深重”,“势如破竹”指的是“形容节节胜利,毫无阻碍”,褒义词,用于此出与语境不合。4.没有结合语境。如“他门门功课在班里名列前茅,还发表了几首小诗,可见文学造诣很深。”“造诣”一词就没有考虑语境。

复习时注意以下方面。1.注重平时积累,以用带学,要细心,形、音、义结合,使学的东西更牢固,不理解的地方要及时查词典解决。2.掌握词语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这需要积累。如"汤"的本义是"热水"'(赴汤蹈火),"汤"的基本义是"烹调后汁儿特别多的副食"。"兵"的本义是“武器”,基本义是"军人""军队"。 3.掌握几种区别运用近义词、同义词的方法,注重同义词、近义词的辨析。①明确词的色彩。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语体色彩主要表现为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如 “聊天―谈话”“妈妈―母亲” “生日―诞辰”。②词义范围大小不同。如“年代―年月”“书籍―书”“河流―河”“战争―战役―战斗”,前边的词语比后边的词语的指代的范围要大。③词义侧重点不同。如“赔偿”侧重“赔”,“对损失、损坏或伤害的补偿; “补偿”,侧重“弥补”,“在某方面有所亏失,而在另方面有所获得的叫补偿”。④词义的轻重不同。如“批评--批判”“固执--顽固”“希望--期望--渴望”,前边的词语比后边的词语语义轻。⑤适用的对象不同。如“爱护”用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或同级同辈之间 ;“爱戴”用于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⑥词语的习惯搭配。如“改进--工作、方法、技术”,“改善--生活、关系、条件”等。⑦词性和在句子中的功能的不同。如“公开”与“公然”。“真相早已公开了”就不能用“公然”。“公然”是副词,只能修饰动词,做状语;“公开”是动词兼形容词,可以做谓语。学习时,要词不离句,也就是运用要注意语境。5.成语考查是重点,也是复习的难点。主要是考查社会使用频率高,往往容易引起读者误解的成语,增大了辨析难度。如“万人空巷”“想入非非”(有两个意思)“炙手可热”等。3.语言材料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前两年的与足球有关的词语,2000年的“西部大开发”“风险投资”“互联网”等,2001年的“日本歪曲历史教科书”“撞机事件”“电子保安报警系统”等。2002年语文基础知识词语运用一项中,就出现了“中美关系”、“机关作风变化”、“WTO”、“电子邮件”、“造假者”等与社会改革、变化密切相关的字眼。6.设题角度常见常用,避陌生感;当年社会新闻材料,增可读性、模糊性;利用望文生义,区分难度加大。如:“一劳永逸”“殚精竭虑”“弹冠相庆”“篡改、窜改”“溶解、融解”等。7.回归到语义的理解,减少投机得分。如2002专设词语解释判断。

 [经典例题]

 1.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002年全国卷)

 A.过错(过失、错误)    过犹不及(过头或不够都不好)

   过瘾(满足癖好)    闻过则喜(听到以后就感到高兴)

  B.道义(道德、正义)    道听途说(在道路上听到并传说)

   道歉(表示歉意)      能说会道(善于言辞、很会说话)

   C.工会(职工团体)      适逢其会(恰巧碰上了那次聚会)

   会谈(多人商谈)     心领神会(不用明说就已经领悟)

   D.张望(向远处看)      剑拔弩张(拔出刀剑、把箭射出)

   张榜(贴出文告)     虚张声势(假装、夸大自己的气势)

2.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3.填入句中横线处最恰当的词语是[    ]

  ①国家预算中消费支出增加了,就应该相应地_____积累,_____基建,保持国民收入中生产和分配之间的平衡。
  ②我们______村的时候,看见一位中年农民正跟不少人_____第二天买化肥的______。
  A.减   压   进   商谈  问题
  B.减少  压缩  进   商量  事
  C.减少  压缩  进入  商谈  问题
  D.减   压   进入  商量  事

4.填入下列句子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请他帮忙搬东西,他      了一下,还是跟我走了。

②我请他帮忙搬东西,他      了一下,同意了。

③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      的作品来的。
  ④这位发言人      指出,美方对这次撞机事件必须承担全部责任,向中国人民作出交代,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A.犹豫      迟疑    品位    庄重

B.迟疑      犹豫    品味    郑重

C.迟疑      犹豫    品位    郑重

D .犹豫     迟疑    品味    庄重

5.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

A.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常。

B.全兴队这场比赛虽未取胜,但队员在场上的表现还差强人意

C.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D.电影中有几处看似闲笔,实际上却是匠心独运,受到观众一致好评。
[高考预测]

1. 依次填入横线上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一个人坚强还是懦弱,诚实还是虚伪,文明还是       ,文雅还是        ,慷慨还是自私,温柔还是        ,好学还是懒惰,……都是我们职能部门不大好管,不便多管的。

A.粗暴     粗俗     粗野      B粗暴    粗野     粗俗

C.粗野     粗俗     粗暴      D.粗野    粗暴    粗俗

 

 

2.依次填入下文空白处的最恰当的关联词语是:[     ]

有的假大屏幕彩电也带有画中画功能,        这种画中画功能没有采用改善清晰度、亮度等五种先进电路,      小画面清晰度较差,画面暗淡或彩色不纯,       他们在播放激光影碟或接受强信号时,其清晰度差等缺陷不易被察觉,如果将该类电视买回家,接受正常电视信号时,其缺陷就会暴露无遗,      这种机器的画中画的功能单一。

A.不过    以致    只是    而且

B. 因为    因而    即使    因此

C. 由于    因而    但是    而且

D. 不过    所以    即使    而且

3.下列加点成语用错的一句是[     ]

A.我们厂长在大会上说一万多人的大厂就你一个人当上了全国劳模,无论怎么说你也是凤毛麟角了!”

B.男尊女卑的思想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已成为明日黄花,逐渐在人们的头脑中消失了。

C. 台湾回归祖国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是任何人都阻挡不了的。

D. 我们应该向先进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

4.下列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手机单向收费政策呼之欲出,大家正等着呢。

B.我们只有强化舆论监督力度,才能使不法分子感到人言可畏

C.新的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我们希望能抓这一机会,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扬眉吐气。

D.我们这些十七八岁的中学生,正值豆蔻年华,要努力学习才是。

5. 下列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亲自耳闻目睹了这次事故的经过,我现在向大家一五一十地讲述清楚。

B.      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杂着一些外语词汇,使得外语尚未过关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

C.      在前进的道路上谁都会碰到困难,有志气的青年在困难面前一定要敢于向前,而不是畏首畏尾

D.      新产品的试验已到了关键时刻,大家做好点火验证准备,功败垂成就在此一举了。

6.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的苦衷。

B.大街上,商场里,到处是游玩、购物的人,熙熙攘攘,不绝如缕

C.对灾区人民,首先是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然后就是组织他们搞生产自救。

D.南京大屠杀铁证如山,有口皆碑,不容抹杀。

7.对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有可查(案件)善甘休(停止)共商国(对的)莫其妙(称呼)

    B.横征敛(残酷)并行不(相反)博闻强(知识)锋芒露(完全)

    C.两小无(疑心)相形见(不足)锐不可(抵挡)一见如(朋友)

    D.风卷云(剩余的)笔从戎(扔)弄玄虚(故意)过饰非(纹路)

五.             辨析并修改病句(D)

[考点释要]

 辨析、修改病句是每年高考都要考查的知识点,要求“能够辨析不通顺的语句,并加以改正”不符合语言规范的句子就是病句。高考要求辨识的语病类型有六类:1.语序不当;2.搭配不当;3.成分残缺或赘余;4.结构混乱;5.表义不明;6.不合逻辑。修改方法可以概括为:调 、换、 改、 增、删。从命题方式看,大致有四种:①在原句上修改病句;②判断句子是否有语病;③判断对病句的分析是否正确;④判断对语病的修改是否得当。从题型看,有文字表述、单项选择、多项选择,近几年单项选择居多,第Ⅱ卷都有一道语段修改题。总之,不考术语分析,重在运用。

[备考指津]

         要辨析和修改病句,就要弄清病因。形成考点所说六种类型病句,其原因是不一样的。1.语序不当。常见的错误:定语和中心语倒置;主语对象弄错;定语和状语错位;多层定语(状语)语序不当;词语间逻辑顺序、分句间词序不当、对应不当。如:博物馆正展出唐代新出土的文物。(词语间逻辑顺序不当)。我们要在政策上同世界接轨,让我们的企业和人才发挥充分作用。(定语同状语错位)。毛泽东这个伟人的名字对孩子肯定是陌生的。(主语对象弄错)。2.搭配不当。主谓搭配不当,如:她从小就读了很多书,所以她的阅读能力比我强烈;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如:这批蔬菜上市,对解决春季蔬菜具有重要作用;定语(状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如:我们西南地区山多地少,但是蕴藏着威力无比水利资源。3.成分残缺或多余。缺主要成分---主语、谓语、宾语或者各自的中心语,如:在我们加入WTO后,使所有企业都有加入国际竞争的机会;缺附加成分----状语、定语,如:今年暑假,我们不少同学到农村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同吃同住同劳动;成分多余,如:我们参加入世谈判的代表们,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对谈判的每一个问题都非常认真得很。4.结构混乱。把两种句式或意思杂糅在一起就会产生结构混乱。法官法庭上受审的贪污犯是否想到过他的贪污行为给当地经济和投资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陈述句与疑问句混用。)5. 表义不明。修饰限制不当、语序不当、缺必要背景等都会造成不同的理解。如:这次文化生态旅游活动,受到了游客的一致好评,两个宾馆的负责人更是备受称赞。6.不合逻辑。误用否定、并列不当、词类误用、语序不当等都会造成不合逻辑的毛病。(这次会议再三强调,执法部门要依法办事,遇问题要及时研究,尽量防止不发生违法办案的事故。修辞不当和对词语的错误理解或理解不准确也会导致上述类型的语病产生。 辨析病句的方法:通读语句,先找主干(主谓宾及各自的中心语),再理枝叶(定状补);六种病状,辨析依据;直觉感知,依境分析。7.考试主要从不合语法、不合逻辑角度设题,具体到六种类型,又偏重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表义不明。如2001年考题“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话剧《蔡文姬》定于51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分值增加,题干要求基本上是选“没有错误”的一项,文字表述题趋于灵活,不是单纯的改错,常与修辞结合,如2001、2002考题。语言材料结合学生实际,来自熟悉的社会生活。如“扩大招生”“雷峰塔地宫”发掘,专业“机器人”(2001)“终身教育制度”“知识经济”“校园宽带网”“多媒体教室”等。

[经典例题]

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1999年全国卷)
  A.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
  B.《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C.她把积攒起来的400元零花钱,资助给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赵长波,确保他能够支付读完小学的学费。
  D.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面试开始了。按照抽签顺序,站在我前面的1号候选人率先被招进了外企老总的办公室。

B.记者问刘永行:“去年美国《福布斯》杂志把你排名为国内第二首富,称刘氏家族的资产为8亿美元,这个评估正确吗?”

  C.赖沙生病之后,世界各国的领导人向她发去了唁电,还有很多人以匿名的方式为她捐款。

D.一些国家已经造出了许多性能各异的机器人,他们多用于汽车、加工、炼铁、搬运等行业。

3.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由于文字本身就很浅易生动,教师实在无需再苦心孤诣,越庖代厨,逐字逐句,绘声绘色地讲析……”

B.每次菜农施肥灌粪便时,一阵阵令人掩鼻的秽恶臭气随风飘进室内,搅得大家关门闭窗,好不开心。                                                                                                                                                                                                                                                                                                                                             

C.绍兴现在有很多名人,如陆游、蔡元培等。

D.我国将于五月十二日至六月十日由本土向以太平洋南纬七度零分,东经一百七十一度三十三分为中心,半径七十海里圆形海域范围内的公海上,发射运载火箭。

4. 请修改下面的病句。

主持人恰好就是这个战场的指挥官,你既可以按事先导演已经布置好的战术打,也可以根据实战出现的新的情况自作主张,确实有点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潇洒。

改:                                                                        。

[高考预测]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美国,提供各种不同主题房间的酒店客栈每年都在增加,或是高贵古典的宫廷式房间,或是乡村山野的小茅房。

B. 教书匠与教育家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是否研究学生心理。。

C. 2月26日夜10点,我区公安分局会同市局治安处组织数十警力,对我区的几家娱乐中心进行突击检查。

D.近年来,不少体坛新秀崭露头角,一次又一次地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清华大学采用网络测试的方式,让考生在网上与教授“高谈阔论”,然后由多名教授投票推荐,最后学校决定是否录取。   

    B.中国要加入WTO,参与国际竞争,急需把保护知识产权和执行商标法管理好。

    C.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因为人口基数大,劳务市场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长期存在。

    D.前不久有一篇文章,具体地讲述了一个流氓恶棍在伏法前16年横行乡里的罪恶,其行径实在令人发指。       

    3. 指出下列一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       ]

    A.手机价格降得最厉害,同一型号的手机,年末和年初的价格悬殊一半多。

    B.中国在这几年可以说是正掀起了学电脑高潮。

C.我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首枚运载火箭圆满成功。

D.小王经过三年的艰苦拼搏,高考取得了优异的成就。

4.指出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   ]

A.老师们认真研究听取了同学们的意见,认为同学们的意见是正确的。

B. 因为我的形象思维发达,对数字一类东西天简直是先天反应慢,数学对于我就不感兴趣。

C. 今年元旦,早晨六点左右,广场上就站了上万名观看升旗仪式的人群。

D. 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的精神,终于夺得了冠军。

5.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对不起,请你等一下,我们单位正在活动,活动完后我就同你联系。

B. 对结婚大操大办风气是顺应还是抵制,是关系到能否移风易俗的大问题。

C. 广大球迷和新闻媒体并未对实德队有奢望……

D. 欣逢这个伟大的日子,我谨代表我国政府、人民和我本人向阁下并通过阁下向贵国政府及人民致以热烈的祝贺。

六.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D)

[考点释要]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是高考长考内容之一。为表达得更充分、更丰富、更形象、更严密,这就需要对简单的语句进行扩展。扩展的形式大概有:扩展单句、扩展复句、扩展情景。压缩语段,也是为了简明扼要的表达关键的、重要的信息。因此其实质是:筛选和提取重要信息。按要求,提取主要内容,舍弃次要内容。压缩语段考查方式:①给事物下定义;② 处理新闻,如:加导语、改写为一句话新闻、加标题;③概括语段内容。

 

 [备考指津]

     扩展语句是按要求合理扩展,扩展的情景符应符合要求,想象合理。1.单句的扩展,就是添加“枝叶”(定语、状语、补语),情景要求不同,添加内容就不同。如:(淡淡的)月色笼罩(着阴森森的几棵)老树。(金秋的纯净的)阳光[从透明的空中]洒<向那一大片红枫林>,(整个)枫林[就像在]燃烧。[清晨],(柔嫩的)阳光[从参差不齐的树巅和一切孔隙]漏进(似梦非梦的)的树林里<来>。2.复句的扩展,主要是扩展分句,充实内容,往往同排比、对偶、对比等修辞手法结合,有的同仿写差不多。如:(在有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环境需要的奴隶;(在无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自己心灵的主宰。3.扩展情景,就是按要求情景,紧扣中心,合理想象,使情境细致具体,更生动形象可感。如2000年全国卷第27题:  根据两种情景,以“歌声”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  情景一:毕业典礼上/同学们/歌声  ;情景二:考试前夕/我/歌声。扩展语句的步骤:弄清扩展要求――发现隐含信息――思考扩展角度―――选择最佳方案――通读并修改。第一步搞清楚扩展什么;第二步搞清楚按什么形式扩展(单句、复句、情景、修辞);第三步考虑几个扩展的角度;第四步把前三步结合起来,形成方案,选择最佳。扩展语句注意:符合要求,句式是否一致,语句的语意连贯,不同场景要有区别。
    压缩语段的关键是分清主次,信息的重要程度就像新闻类文稿的倒金字塔,一般文段可用抽取典型词语的方法。压缩语段的步骤:辨清体裁―――审明要求―――细读原文――找出要点―――决定去留―――按字数加工。辨清体裁,有助于快速抓住内容要点,不盲目。记叙性质的语段,抓“时、地、人、事、因、果”这些要点;议论类语段抓“问题(现象)、观点、结论(解决办法)”;说明类抓“对象、特点(原理)、应用(用途),找出要点、决定去留,有两种办法:①逐步舍弃次要内容,舍弃到要求字数为止;②先找最关键词句,再进行添加,按重要、次重要、不重要、多余的顺序添加,添到要求字数为止。

 

[经典例题]

1.根据以下规定的情景,以“起跑线”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个字。(2001全国春季卷)
      情景一:田径场上

                                                                            
      情景二:人生某阶段

                                                                            

2.     扩展下列划线的句子,使之形象具体。要求适当运用修辞方法,不少于20个字。

长在野外山石上的酸枣树高不足尺,叶疏花迟。它生长的条件恶劣。然而,酸枣树并没有被征服。它不低头,不让步于无数的不尽的反击------

                                                                              。

3.下面是发掘杭州雷峰塔地宫的一段报道。请将关于地宫开启过程的文字进行压缩,不出现具体时间,不超过35个字。(2001全国卷)

    上午9时整,考古队进入现场开始发掘。打开地宫并不容易,直到9时45分,考古人员才将挤压在地宫洞口的750公斤重的巨石移开,露出93厘米长宽、 13厘米厚的大理石盖板。盖板上没有任何文字,但考古人员在紫红色的泥土中发现了10枚唐开元通宝铜钱。10时5分盖板基本清理完毕。10时30分盖板绘图完毕。11时整盖板还没有打开,发掘现场发现越来越多的钱币。11时11分,最激动人心的时候到了,考古人员开始用撬杠撬开盖板。11时18分,考古人员翻开大理石盖板,地窗口终于打开了!

 

 

 

 

 

 

 

 

 

 

 

 

 

 

 

 

 

 

 

 

 

 

 

 

 

 

 

 

 

 

 

 

 

 

 

 

4.将下面一段文字的内容进行压缩。

    据有关部门统计,福建省知识密集型行业妇女职工人数的增长速度很快,如:妇女在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视业的职工人数1998年较1995年增长了23.44%,速度快于男子15个百分点,妇女在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的职工人数1998年较1995年增长18.36%,较同期男子增长速度快11个百分点。在分析其原因时,省妇联主席王美香说,1998年全省各种文化程度妇女人数达到1531.8万人,占全省妇女总人口的93.3%。从文化程度构成来分析:大学、高中、初中文化程度妇女人口在增加,小学文化程度妇女人口与文盲、半文盲妇女人口比重下降。(不超过54个字)

 

 

 

 

 

 

 

 

 

 

 

 

 

 

 

 

 

 

 

 

 

 

 

 

 

 

 

 

 

 

 

 

 

 

 

 

 

 

 

 

 

 

 

 

 

 

 

 

 

 

 

 

 

 

5.下面一段话的中心意思是什么?(30字以内)

“我们有远大的高尚的理想,这自然是很好的。可是,任何远大的理想没有细小的工作来充实,那么它只能是一个空洞的理想。巍峨的宫殿,是由无数小石块建筑起来的。一切科学的伟大发现,都不知要经过多少麻烦琐屑的工作。要完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大业,更是非有无数的人来作无数细小的事情不可的。

 

 

 

 

 

 

 

 

 

 

 

 

 

 

 

 

 

 

 

 

 

 

 

 

 

 

 

 

 

 

 

 

    6.根据以下的文字,给“创造想象”下一个定义。

  创造想象是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不像再造想象那样,要依据现成的描述(包括语言、图样、图解、符号记录等)来产生新形象,它是独立进行的。创造想象的结果将有可能产生一种独创的有价值的产物,如文学艺术的创作、科学发明、技术革新等。

  答:                                                    。

 

[高考预测] 

1.      根据下列两种情景,以“激动”为重点,分别扩展成一段话。每段不少于40字。

情景一:在某一风景点  多年未见的老朋友见面  内心感受

情景二:在某公共场合  你受了巨大委屈    你抑制不住

2.      请将“一江春水向东流”扩展一段话,不少于50字。

3.请各用四个字概括后面长句中的四个要点:

由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主办的中国函授大学是一所校部设在北京的具有群众性、社会性特点的,以培养品学兼优、具有大专水平的书画人才为宗旨的艺术学校。

A.            B            C             D.          

4.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

浩然高科技大厦今天在上海交大徐汇区落成。它是由台湾大陆工程公司原董事长、世界著名建筑业企业家殷志浩先生生前捐资1000万美元建造的。殷先生是交大第36届校友。他的后辈也捐资200万美元。浩然高科技大厦,高106米,24层,为全国最高的科技大厦。大厦将与校园网联结,成为交大电子通讯、光纤等尖端学科的科研基地。

 

 

 

 

 

 

 

 

 

 

 

 

 

 

 

   5.把下面这则材料的主要意思用一句话表述出来。(80字以内)

  在工业统计学中,按照泊森分布理论,应允许有2%左右的产品失控,然而,如果允许0.1%的缺陷存在,那么对于象瑞典这样的小国家而言,每月就有1小时的水不能饮用,医院每年开错60万张处方,邮局每天丢失26000封电信,银行每天发生22000张错支票,这失控的部分仅是0.1%,如果按泊森分布理论的允许值2%计算,差错将扩大20倍,其结果可想而知。1962年,美国佛罗里达州的马丁?马丽埃塔公司创立了“0缺陷”管理理论;其核心是企业内每一职工把工作中可能发生的差错降低为零。该公司第一年实行这种管理办法,产品不良率减少25%,节约费用165万美元。“0缺陷”理论,要求人们在质量心理方面突破“缺陷不可避免”的传统心态,最大限度地保证产品质量,树“尽善尽美”的质量观。如今,“0缺陷”理论已盛行欧美,并不断得到完善。

 

 

 

 

 

 

 

 

 

 

 

 

 

 

 

 

 

 

 

 

 

 

 

 

 

 

 

 

 

 

 

 

 

 

 

 

 

 

 

 

 

 

 

 

 

 

 

 

 

 

 

 

 

 

 

 

 

 

 

 

 

 

 

 

 

 

 

 

 

 

 

 

 

 

 

 

 

 

 

 

 

   6.根据提供的材料,为“点到点技术”下定义。

“点到点”(也称P2P,英文为Peer to Peer)技术,实际上是一种PC之间的互联共享技术,其应用类似于目前QQ个人聊天室,网民们下载P2P软件后,即可将其终端电脑组成相互共享的P2P网,其中每个PC都可成为信息发布站点,信息在这种P2P网的用户间以分散的方式复制、传播,由此导致网络上的信息扩散越来越多,从而无法进行有效管理。

                                                                              

    7.辨析下面物理科学上的一些重大发明、发现与应用之间的时间间隔,我们得出怎样的结论,用一句话加以总结概括。

发明、发现项目

发明年份

出产品年份

发明到投产间隔

电话

1820

1876

56

无线电          

1867

1902

35

电视

1922

1934

12

核反应

1932

1942

10

原子弹 

1939

1945

激光器&n

试题详情

高考语文试题解答技巧
教学目标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