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  4  10  16  20  22  26  32  34  40  44  46  50  52  56  58  60  61  62  64  65  66  68  70  74  76  80  82  86  92  94  100  104  106  110  116  122  124  130  134  136  142  146  152  160  3002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历史比较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世界近代史上发生的两大思想解放运动。它们都反对封建蒙昧主义、来世主义,都是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中开展的反封建斗争,都为了新兴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作了思想准备。因此,两大运动的本质上是一致的。她们产生在西欧朝气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受资本主义发展程度的影响,其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斗争形式、指导思想、成就的侧重点、产生的影响等都是有所不同。现就这几点谈谈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不同:

一、从产生的背景看:

文艺复兴于14世纪发源于意大利,它是伴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而兴起的一场新文化运动。14―15世纪,资本主义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孕育成长。居意识领域支配地位的教会对西欧文化的垄断,僵化了人们的思想,这与商品货币关系的兴起和社会经济的进步格格不入,成为社会发展的重大障碍。新兴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政治利益,要求在意识形态上打破教会神学世界观, 改变为会教会制度的各种传统观念,创立为自己服务的新文化、新思想体系。以彻底摆脱封建制度的束缚,自由地发展资本主义。于是展开了在意识形态里反对封建制度的新文化运动。

启蒙运动发源于英国,18世纪时,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17―18世纪。欧洲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日益强大,在政治上也日趋成熟,封建专制制度是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巨大障碍。反对封建专制和反对教权主义的斗争已成为时代的要求,这种要求推动了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家们对封建意识形态和专制制度本身发起全面的批判。因此,启蒙运动的兴起,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制度的时代要求而性车工的声势舆论,宣传运动。还有,17―18世纪,自然科学进一步发展,从各个方面为启蒙运动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二、从斗争形式上看:

文艺复兴时,新兴资产阶级作为刚登上历史舞台的新阶级,没能够产生和形成一套成熟的理论和完整的思想体系。从斗争形式上,文艺复兴是从收集、发掘和研究被湮没的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借古典文化中有利于新兴资产阶级的因素来作为同封建王权作战斗的思想武器。

启蒙运动是根据人的“理性”来思索和判断世间事物的思潮,矛头直接封建特权、王权、神权。

三、从指导思想看:

文艺复兴以“人性”为中心,形成了人文主义思潮。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新兴资产阶级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形成的世界观、历史观;提倡“人性”,反对“神性”;提倡“人权”,反对“神权”,提倡科学和理性,反对蒙昧主义、神秘主义,崇尚个性自由。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打破封建神学束缚,否定神的绝对权威强调发展人的“人性”、价值和力量的愿望。

启蒙运动以“理性主义”为指导思想,矛头直指封建特权、王权、神权。启蒙思想家们宣扬天赋人权思想,人民主权论,强调人生自由,不分等级地位,有自由权利,包括人身、言论、宗教、信仰与自由,这就否定了等级特权。他们认为人权自由只能靠法律来保障,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有比法律更高的权力,提倡法制论,这就否定了王权的至高无上。启蒙运动对神权的批判比文艺复兴时期更彻底,他们提供了无神论的思想,从根本上否定了宗教神权。

四、从成就的侧重点看:

文艺复兴时期,成就最大的当属文学和艺术,出现了“文学三杰”和“艺坛三杰”他们几乎成了文艺复兴的代名词。

但丁的《神曲》虽重复了中世纪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的观念,但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开始形成的市民阶级的新思潮倾向,揭露了教会的黑暗和腐朽,反映了人文主义世界观和新的思想。被誉为“人文主义之父”的彼特拉克充分表现了以个人幸福为中心的新的人生价值观。显示了人文。薄伽丘的《十日谈》强调人人平等,反封建特权,具有浓重的现实生活气息和人文主义色彩。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有许多不同于中世纪的特点,艺术家们反映现实生活的人,歌颂人的力量,刻画人体的健美、赞扬人性的复苏,体现了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人文主义在艺术作品中得到了完满的体现。

在启蒙运动中,思想家们在政治、经济、历史、文学等都要较大的成就,但最为突出的是以政治学,启蒙思想家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并为未来社会描绘了美好的蓝图,提出了“自然状态”和国家起源学说,大胆揭露专制制度的黑暗,批判和否定一切不合理可现象,按照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阐明经济自由、政治平等及国家机构,政体、法制等方面的要求和主张,勾画出未来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立国原则。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伏尔泰提倡开明的制宪甚至对整个世界都有重大影响。

五、从产生的影响看:

文艺复兴是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度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内进行的一场反封建、反宗教的思想文化革命,是西欧封建社会解体并走向资本主义过度时期所出现的伟大事件,无论对西欧历史发展还是对世界文明的进程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从意大利开始,逐渐扩大到西欧的德意志、英国、法国和西班牙等国,它冲破了封建社会的精神束缚,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推动了新兴资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反封建斗争,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的壮大成长,加速了欧洲历史的发展进程。文艺复兴创造了人类史上灿烂无比的思想文化,为后来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奠定了基础。促进了以新天文学和实验科学为代表的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文艺复兴是人类文化史上一次空前变革。在某种程度上对中国等东方国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启蒙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启蒙思想家们以“法”为中心,有力地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和精神支柱――天主教会,描绘了未来“理想王国”的蓝图,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启蒙运动思想家们共同吹响了法国大革命的口号,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准备,被推翻的法国国王路医十六曾感叹:“是伏尔泰和卢梭灭了法国”。启蒙运动跨越了时代,跨越了国界,在更宽广、更长远的领域和时间里发挥了巨大深远的作用,推动了欧洲和北美的资产阶级革命,期间产生的哲学、政治学与理论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作了重要指导作用,在政治上导致了美国的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的确立。

六、小结: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是人类史上两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对人类的发展有着深重的影响,也不可避免的存在时代的局限性。如:文艺复兴的反对蒙昧主义、禁欲主义但并不反对宗教和上帝本身,反对封建制度和等级特权,但又希望自己得到某种特别保护……,而启蒙运动的人文对政治和宗教暴政的自由常常变成强者的权利。他们为了满足经济上的贪婪而牺牲弱者的利益,财富与权力总与他者的血泪连在一起。尽管如此,这两次运动的贡献在人类史上总是熠熠生辉的,是人类史的里程碑。

 

 

 

参考书目:

《世界近代史》、《历史学卷》、《世界文明史》

 

试题详情

消除学生紧张心理,从容应对历史高考问答题

 

历史高考问答题在整个试卷中每题所占分值较大,大多数学生一看到题目,就容易被它十几分甚至几十分的分值吓住.由于心理紧张,答题时不得要领,废话连篇,使得基础不好的学生失分较多,好的学生得高分的可能性也相对减少,对此考生们可能都有所感受。虽然每年相关的教辅资料、杂志、 报刊上谈有关历史高考问答题的破解方法和解题技巧的文章很多,老师们也大多把它们整理了出来,这对参加高考备考的同学们的确有很大启发帮助,但据我了解学生看到问答题时的紧张心理还是难以消除。所以结合自己多年高三历史教学的实践经验,我专门从消除学生紧张心理方面下手,总结出了好记好学,简单易行的破解历史高考问答题的“十二字方针”:定时空、明线索、看分数、成文字。从参加高考后的同学反馈情况看,易于操作,效果不错,并且和标准答案的解题思路差距不大。下面就把我的具体方法与操作步骤写出来与各位交流,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试题详情

新课改下中学历史教师的对策

 

新一轮的课改,是对传统教学观念的一次挑战。因此,历史教师必须以全新理念采用最优化的对策以适应新一轮教改的需要。

 

对策一:更新教育理念

教师不仅要认识到历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既要让学生了解、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历程,又要通过各种有效方法和途径让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的基础方法―――学会学习历史,培养正确的历史思维习惯,从而为学生人格、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学习潜力的发掘打下坚实基础,而绝不仅仅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上。

 

对策二:实现角色转变

历史教师由学生一切活动的包办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引路人、促进者角色转变。

首先要平等对待学生,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学生依分数高低被分为好生和后进生,教师更多地关注“好生”,而忽视后进生。而今天我们强调师生间平等合作、真诚地对话,促进全体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再也不能把传授知识作为主要任务和目标,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上,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成为学生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中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

其次,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一方面教师不能仅仅传播知识,而应引导学生沿着正确道路前行,并且不断在其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引导其向更高目标前进;另一方面,教师要从过去“道德说教者”的传统角色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引导学生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

 

对策三: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要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满堂灌的方法,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由传统的学习方式“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如把音乐引入历史教学。在讲《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师生高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让学生进入学习佳境,教师提问: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成立的?其成立有何历史意义?讲到建国后新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时,再重温一遍歌曲,收到画龙点睛效果,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如果说主动性学习表现为我要学,那么独立性表现为我能学,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积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并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如撰写历史小论文,成立历史课外活动学习小组,也可根据历史题材进行小品表演、上网搜集资料、观看电视、电影等活动。

在教学中打破“一刀切”、“一锅煮”的做法,可采用多层次教学法,针对部分“吃不饱”的学生可适当加大难度,提高层次;针对“吃不了”或“不知如何吃”的学生可适当降低难度。尤其要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尊重学习成绩不良的学生。

把历史教学与人格培养有机结合,让学生从历史知识里学习做人的道理,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保持积极的自我意识,勇于表现自我、展示自我。如学习“新航路开辟”时培养学生勇敢的探索精神。同时历史教学也是培养爱国主义浓厚情感的极好课堂。通过中国古代史教学,让学生领略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增加民族自豪感,通过中国近现代史学习,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

同时还需要历史教师有团结合作精神,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群体优势,彼此尊重、相互学习、团结互助。历史教师还可以与其他学科的老师合作,不断进行跨学科知识的渗透。

试题详情

中日近代化过程的启示

 

近代化,是指人类社会在近代化工业、科技的推动下实现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大变,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具体表现为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领域的理性和科学性等

所谓的近代化,对中日两国来说,都是制两国的资本主义化、工业化。我认为中国的近代化应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所谓同治中兴的洋务运动算起,因为中国到了洋务运动,才开始较大规模的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设备等,近代化的表现较为明显。而日本的近代化,一般以明治维新为契机。

我们都知道,中日两国在地理上非常接近,有人称为一衣带水之隔。在古代的时候,中日两国关系亲密,中国是日本的老师,日本的许多东西都是从中国学来的,所以,中日两国的风俗习惯、政治、经济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两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几乎同时开始。而且,从表面上看,中日近代化过程所采取的方法也是几乎相同的,然而,在近代化这厂比赛中,中国输得一塌糊涂,从一个被学习的先进国度论为被动挨打的弱国,而日本却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从一个小国跻身于世界列强之列。我们不禁会问:为何两个条件如此相似,近代化开始时间又差不多的国家在近代化过程中所得到的结果截然不同呢?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重温中日两国的近代化过程,我们将可以得到宝贵启示:

一、改革要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指导思想

缪凤林在《中日氏族论》中指出:“其第一特殊之现象,则日本之独立自尊与吾之依赖自得异也”。中国的洋务运动从国家大事到个人事务,一切均唯外力是赖,这种看法是正确的,中国在洋务运动中,一切洋务惟以总税务司赫德以下的集团是赖,赫德他们不但可操纵和指挥总理衙门,而且可代替它向各地发号施令;各地的税务司、洋顾问也可以这样。甚至,连保卫国家的军队,其指挥权也在“洋弁”手中。

可日本在聘外籍专家方面,其指导思想是利用他们的专长和知识,并用他们培养出来的人才不断地替代他们,因此,日本人决不会把决策权轻易交给外籍专家。据计,1874年日本公立学校中,外教师103名,30年后的1907年只剩55名。

这种独立自主的方式和中国的洋务运动乃至以后的变法中所采取的有根本性的不同。

另一个是自力更生。在近代化过程中,中日两国都派遣留学生到国外深造,其目的是很明显的,无非就是吸取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后来改造利用。由于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所以任何外国经验都不能拿来直接应用,而是要经过吸收、消化改造。中国和日本在建设军队时不但训练制度都从外国照搬,连武器也一样。但中国人和日本人的体格不同与外国人,在武器的使用上当然会感到困难,中国人并不是没有这种感觉,可是没有想到要去改造,使之适合中国人的体格,而日本在输入后不久的明治13年(1880年),地主就改造适合日本人体格的“村田统”,在行政上也是如此。

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第一个启示:任何改革,没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指导思想都不能、也不会取得成效。

二、改革者要掌握有政权并有坚定的改革信念

中国的洋务派并没有象日本的维新派一样掌握有中央的大权,可以以天皇之名行令全国。中国的政权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这为当权者并没有把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作为自己并不合法的统治,如何争权夺利作为毕生追求的目标,哪管什么洋务不洋务,即使有时候同样洋务派的主张也是处于维护其统治的需要。在她眼中,庆祝她的大寿比建设国家军队更重要,把个人利益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而明治维新的维新派大权在握,有利于政令的有效推行。

任何改革都会遇到阻力。中日两国由于都有较长的封建社会,所以他们都形成了一定的惯性。明治维新时期,一些武士因失去特权而不满,叛乱了;一些农民因没有得到他们想得到的土地心怀愤恨,起义了,但明治政府并没有因人民的不满而停下变日本为世界强国的步伐。他们不仅给个的目标宏伟,他们前进的步伐也异常坚定。没有丝毫的犹豫和彷徨。这和中国人民在自强和求富之路上的犹豫,彷徨和动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改革者要对世界情况和国情十分清楚的了解

明治维新的维新派对世界情况和国情有十分清醒的认识,并且对改变日本贫弱状况的前景充满信心。提出了“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口号。三个口号其实是全面学习西方的纲领。就像古代学习中国一样,日本人现在开始全方位地追随西方了。“殖产兴业”是要在经济上学习西方,兴办资本主义企业,着也就是承认日本在经济上落后西方。“文明开化”是要在政治文化上模仿西方,而“富国强兵”就是总目标,是核心。提出这样的口号需要很大的政治勇气。中国的封建统治者一向以天朝上国自居,以自我为中心,在经济、军事不如人的情况下,还硬要说中国在政治、文化上要比别人强。中国走在世界前列的时间太长了,他们根本不相信中国回走在世界潮流的后面。中国封建统治者由于不了解世界和本国的发展情况,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却又不懂利用。在被撞开国门后才略有觉醒,却已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中日近代化过程早已完成,今天的中国在改革开放的指引下已在世界和平崛起,但是中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要发展就必须改革,反思历史,借鉴历史,才能使我们走好改革的道路,才能发展。

 

试题详情

中学历史教材应重视民国史在中国近代历史中的地位

 

我国公民的历史知识主要来源于他们在中学时代对历史的学习,离开中学以后,绝大多数人不再系统地学习历史了。中学历史教材对日后我国公民历史知识的占有、历史观的形成以及相应的情感价值观的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些都构成公民人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学历史教材的编写和历史教学是事关国民整体素质的大事,编者的笔与民族素质的培养联系在一起,不可不慎重!

中学生能接受怎样的历史,基本上仰仗于中学历史教材。尽管新课程改革给了历史教学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但众所周知,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其主体地位是无法撼动的。笔者多年从事中学历史教学,感到教材对中华民国(1912-1949)这段历史某些重要内容处理不当,不够重视。各种版本的教材或多或少的存在这样的问题,而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下谈到的教材是指人教版)尤为明显。

中华民国历史前后38年,大致经历了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1912)、北洋军阀政府(北京政府1912-1928)、南京国民政府(1927-1949)三个阶段,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近代史是一部遭侵略受屈辱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御外侮求解放的历史。在民国38年里,中国屡遭受帝国主义欺凌和侵略,同时中国政府和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一浪高过一浪,取得了北伐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从一个落后挨打,任人宰割,要不断通过割地赔款来苟延残喘的弱国逐步变成一个与英美等国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政治大国,最后获得新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在这38年里完成的。民国史的史学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尽管教材对民国史重大历史事件有所述评,然而,还有相当重要的历史没有编入;有些内容轻描淡写,或有述评欠妥当的。

对民国初年的政治极少介绍。民国初年政治是我国近代化进程中政治民主化的一个起始阶段,也是非常重要的阶段。史学界普遍认为,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洋务运动是我国近代化探索的开端,学习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近代化探索的发展。孙中山始创的中华民国是政治近代化探索的直接结果,也是我国近代化国家的开始。民国初年的政治涉及民主共和国政治体制确立、地方政权机构设置、职能部门体制形成、外交使节派驻等诸多内容,尽管中华民国之初民主政治曲曲折折,政局动荡,社会混乱,战乱连年,但是它毕竟是我国近代化国家制度确立的开始和最初的发展,具有开拓性,也为后来的国民政府的政治制度提供了蓝本,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或多或少要在中学教材中介绍一些。

对国民政府经济建设(1927-1936)的成就的表述和评价不够中肯。从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建立起,国民政府就致力于国家经济建设。30年代,国民政府在财政经济方面做了:第一,整理了财政,统一了财政制度和财政政策,改革了税制,整顿了三税(关税、盐税、统税),废除了制约商品流通的厘金制度。第二,实行改订新约的运动,实现了关税自主。第三,实施币制改革,废两改元,统一国家货币,限制白银外流。第四,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936年工农业总产值比1927年增长了80%,在1931年经济危机席卷世界的情况下,工农业产值以每年平均8%速度递增是非常难得的。这十年经济的发展(尤其是1935年开始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为即将到来的全国抗日战争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对中华民国的外交成果轻描淡写。民国外交中的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改订新约运动、开罗会议等事件教材中都有介绍,但是对外交成就或描述过简,肯定不够,或评论不妥。事实上华盛顿会议、改订新约运动、开罗会议都有不小的成就,尤其是开罗会议成就至伟。改订新约运动是1928年国民政府完成国家统一以后,借助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反帝的热情发起的全面修改不平等条约的活动。自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通过大量的不平等条约所攫取的各种特权,在中国横行霸道、胡作非为、肆意掠夺,残酷剥削,使中华民族倍受侵凌。八十多年来,这些不平等条约一直是国人心中的诟痛,也是制约中国发展、导致中国贫穷落后的根源。在1928-1931年短短的时间里,国民政府通过与美、英、法、意、西、葡等国签订《关税条约》、《友好通商条约》,公布《海关进口税则》、《管辖外国人在华实施条例》等,收回了关税自主权,取消了领事裁判权,在废除不平等条约道路上迈出了极有成果的一步。这也是清政府想做而不敢做,北洋政府敢做却没有结果的事在国民政府手中完成了。应该说,改订新约运动是从国家民族利益出发,废除了帝国主义在华的部分特权,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开罗会议是1943年美、英、中三国为了协调反法西斯的行动而在开罗召开的国际会议。会上三国就联合对日作战和战后对日本的处置问题达成共识,并发表著名的《开罗宣言》。《宣言》规定了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包括台湾在内要归还给中国。这是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法理依据,为国际社会所公认。开罗会议表明中国与英美平等参与国际事务,为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和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出席会议,第一次在世界面前展示了中国领导人的风采,开罗会议标志着中国走向世界政治大国的行列。

对民国科技文化教育的编写忽略了某些重要内容。教材(可能是篇幅的限制)对民国的科技文化教育的介绍很不完整,几乎没有对这一时期科技发展、文化成就、教育成就和状况进行完整的介绍,对名人大家个人成就也忽视过多。1928年在国民政府领导下成立的中央研究院,是当时最高学术机构,由蔡元培出任院长,下设十个研究所。在这里聚集了民国思想界科技界的名人大家,像张玉哲、李四光、竺可桢、涂长望、王家楫、姜立夫、丁燮林、胡适、严济慈、赵承嘏、经利彬、李书华、刘慎谔等,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内取得了很多的成就,不少的科技成就浸透着抗战爱国的情怀,可以适当的介绍一下。民国的教育体制也值得一提,对我们今天如何办好教育有借鉴意义。“西南联大”的诞生很特别,它是1938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大学内迁于昆明时联合创办的。在抗日战争极其艰苦的环境下,“联大”的教师严谨治学的态度、学生爱国求学的精神是对中学生进行人文思想教育的极好素材,不应该让学生错过学习这一历史的机会。
现行教材对历史的选编是编者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给中学生学习阅读历史的一个范本,体现了编者对中学生总体历史水准的一个要求,也含有编者对历史素材的取舍的理解,反映出编者的指导思想和史学观念。内容的选编有原则和方向,不一定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模式,但是对中华民国这段历史中的一些重要内容不容忽视,述评也要中肯合理,这是给学生完整近代史所要做到的。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教材要秉承客观中肯的态度,摒弃政党之争的偏见,拿出大家风范,重视民国史的地位,给学生更为完整的中国近代历史是勿容置疑的责任。

试题详情

中学历史教学中重难点突破方法例谈

在兵法上,地有所不争,城有所不取,不争、不取,正是为了取得更大的胜利。教学亦然,教学中必须把握主次、轻重、详略、缓急,而突出重点、破解难点正是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在十多年的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笔者简单概括了如下几种突出重点、破解难点的常用方法,以期抛砖引玉,求教于方家。

一、历史假设法:

就历史科学本身来说,是不容许假设的,但从历史教学来说,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可以进行假设性的提问。例如《美国内战》中南北双方的经济制度矛盾、内战的爆发是课文的重难点,笔者在教学中曾这样假设:假如有一个北方的资本家在美国的南方开了一家织布厂,这家工厂有没有发展的可能性呢?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后进行交流,有的说“他买不到原料,因为棉花控制在南方的奴隶主手中,他们要把棉花卖到欧洲去”,有的说“他织出来的布没人买,因为南方大量的奴隶买不起棉布”,还有的说“他找不到干活的自由劳动力工人,因为南方实行的是奴隶制”,这样,通过一个假设性的问题,使学生在讨论中对美国内战的原因和性质就理解得更加具体了。

二、材料分析法:

高中《中国近现代史》有关共产党建立“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问题,教师可出示相关材料:陕甘宁边区1941年11月召开第二届参议大会,所选举的18名边区政府委员中共产党员有7人,当时共产党员徐特立立即声明退出,换上一名党外人士。在遵循了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进行讨论为什么要采取三三制这一做法,为学生揭示抗日民主政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使之真正认识这一政权在团结人民、调动一切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阶级和阶层的积极性方面所起的作用。

三、分设台阶法:

如何帮助学生认识近一百多年前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政权性质,是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因为世界史中的国体与政体、议会和政府、国家政权的性质等问题本身就超过了学生现阶段的知识水平,教师可以将这一大问题分解成几个台阶:(1)3月18日革命是哪两个阶级面对面的生死搏斗?(2)巴黎公社组织机构的组成成分怎样?(3)公社采取了哪些措施?措施为哪个阶级服务?(4)为什么说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这样学生沿着台阶步步深入,从而学得顺利,记得深刻。

四、列表对比法:

比较是人们通常运用的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正如俄国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世界近代史上亚洲有两次性质相同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然而,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了,中国的戊戌变法却失败了,这一内容对学生来说显得难以接受,如果教师将两次改革的内部条件、社会背景、力量对比、政策实施、国际环境等方面内容列成表格加以对比的话,那么上述结果的出现也就极自然了。这种对同一特征或性质相近的历史事件进行的对比,在同中求异,在异中求同,去粗取精,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从而能帮助学生找出历史事件之间的必然联系,教师如果在教学中经常采用比较的方法,那么无疑可以启发学生思维,促使他们向知识的广度、深度发展。

五、直观图示法:

此法适用于理论性较强和较抽象的教学内容。如:“奴隶制的确立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这一内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产力水平发展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依次展现如下的一组内容:(1)原始社会时人们制造的粗糙石器(2)我国商代的精美青铜器、陶器、玉器(3)殷墟平面图和古巴比伦城(4)大规模奴隶劳动的场面和生产中精密分工的场景。教师同时根据直观的画面进行讲解,在历史画面的不断再现中,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了理论知识和较抽象的道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同时这种直观教学法也较符合中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 。

六、揭示矛盾法:

世界近代史上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漫长斗争过程中,圣雄甘地曾倡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其中的“手纺车运动”这一内容可帮助学生来认识印度人民反抗斗争的正义性,教学中可以利用教材的插图提出问题“游行群众队伍中推的是什么模型?20世纪30年代的印度人民还在提倡手纺车运动是不是社会的倒退?从而在设置矛盾的情境中引发学生的思考,最终理解运动是保卫印度民族工业抵制英货的爱国运动这一性质。

七、数字计算法:

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却是个短命的王朝,在学习这一段内容时,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用数字计算的办法来说明问题:“打匈奴、筑长城,约征发了30万人;攻打越族、开发南方,约征用了50万人;筑阿房宫、骊山陵,约征用了70万人,这样就是约150万人了,而当时秦国总人口大约2000万,如果男子占人口半数的话,那就是1000万人,再减去老的、少的、病的、残的,青壮年劳动力最多也就四、五百万人光景,男子劳力不够用的时候,甚至妇女也被征调……”这些数字对学生具有极大的启示性,通过数字的计算比较,进一步深化了教材,使学生能够深刻地认识到:秦末农民起义决非偶然,而是秦的暴政引起社会矛盾尖锐化的必然结果,因此秦王朝的短命也就极自然了。

八、形象类比法:

打开初、高中任何一册历史教科书,你都会发现为数不少的插图。众所周知,图画是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图画对理解和掌握抽象的、复杂的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所学的历史内容并形成概念,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在无疑处设疑,则无疑能够推动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内驱力,为教材重难点的突破作铺垫。如“洋务运动为何未能使近代中国走上富强道路”是中国近代史学习的一个重点又是一大难点,使用高中《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洋务运动”内容中的“天津机器制造局”插图就可形象地浅化这一重难点,教师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从而可以清楚地看到天津机器制造局在外观上是中国封建传统宫殿式建筑为主,又加上了一些西洋式厂房和高大烟筒,对此教师可加以启发,由学生思考这一建筑的特点是什么以及与洋务运动在本质上的相似点,即洋务派只不过是将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生产力的枝芽嫁接到了满清封建主义腐朽的病枝上,又怎能“师夷长技以自强”,学生在这种形象类比的轻松一笑中,深刻地认识了洋务运动的本质所在,可以说这一插图正是教材深层次的隐性内涵所在,也是编者插图编配的意图所在。

试题详情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19C中晚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说:“大洋洲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在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这段材料反映了哪些问题?

世界市场是世界范围内通过对外贸易联系起来的各国市场的总和。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世界范围内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其它非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而形成的统一经济整体。

一、形成过程与阶段特征

世界市场的形成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资本主义创造了世界市场,世界市场的形成满足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那么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怎样形成的?

时期 推动因素 主要资本 显著特点 主要途径 影响(世界市场进程)
工场手工业时期(16C-18C中) 新航路的开辟 商业资本 暴力手段残酷掠夺 殖民扩张和掠夺 初显端倪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18C-19C中后) 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业资本 凭工业优势以炮舰开路行不平等贸易 初步形成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9C中后期以来) 第二次工业革命 垄断资本 资本输出瓜分世界 最终形成

说明:当今经济全球化是资本在全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可以说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

1、你认为资本主义市场初步形成的表现有哪些?其形成的进程为什么越来越快?

2、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是怎样发展世界市场的?你怎样评价?

3、马六甲海峡,素有东方“十字路口”之称,当前中国的石油运输通道面临严重的“马六甲困局”,现在中国进口石油80%要经过马六甲海峡,而美国在泰国和新加坡的海军基地,使其处于美国海军军力直接覆盖范围内。试问:

①在16C初,马六甲海峡为哪国所占领,该国侵略的特点是什么?
②在20C70年代,新加坡是怎样利用其优越的地理位置的,该国的崛起有何启示?
③面对“马六甲困局”你有何良策?今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如果
要你写一篇《郑和下西洋600年祭》,其主题词有哪些?

试题详情

“课改后学生真吵”的思考/课改困惑

 

实施新课程改革已经一个多学期了,可到现在还有部分一年级的老师与学校领导在说“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学生很难管理,学生很吵,要不是课改,就不会这样了”。

课堂教学中何为“吵”?学生为何而“吵”?学生吵闹的原因是因为课程改革吗? 

事实上,走入我们一年级的课堂,这种表面的“热闹”现象确实存在,且较往年突出。尤其是新课程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转变,如交流讨论成为了他们的重要的学习方式。因此,有的课堂确实“热闹”异常。也难怪老师们说了,真吵!也有个别人认为,这就是“课改”! 

我想这些现象其实一分为二,我认为一种是教师缺乏组织能力,没有组织好教学。很多老师在教学时不能顾及全班而围绕几个学生进行教学,也就是俗称打乒乓球式的教学,而现实中我们是大班教学,不可能实施像美国那种比较自由的教学,且现在的教材(包括新教材)还是很重视知识教学的,因此必须组织好课堂教学,完成相关的任务。一年级的老师不要以为学生都会做就没关系了,因为现在很多幼儿园违规教学,有的甚至在大班就教乘法了,但这种教学是不系统的,机械的,急功近利的!我们不能把我们的教学的起点完全建立在这个水平之上的。其实那些现在做不太来的学生者是真正的水平,是事实上的教学起点,但在我们老师眼里,他们已成了差生,这是人为制造的差生。在上课时这部分学生不能跟上学习进度,上课只好吵了!同时其他学生觉得又太简单,上课也不能专心了,所以又吵了。这也是现今我们很多一年级老师的困惑。怎样缩小两极分化现是我们实验教师要思考的重要课题。 

第二种是一般的时候不吵,到了合作学习(交流讨论)这个环节时就失去了控制,课堂中大吵大闹,教师去制止怕打击了积极性,不去管则显得很吵。我说这个“吵”有可喜的一面,采用了新教材和课改的一些理念后,我们的学生确实活了(本来就是活的),但传统的教学和千百年来形成的观念实难改变的。 

在这里强调的是有序的合作(讨论),建立必要的讨论规范,刚开始时可一步一步的安排,如轮流当小组长,小组发言人,或给学生编号,这次一号回答,下次二号回答。有的小组先安排学困生先发言,不要让小组成为优生的舞台。辅导一些优秀的学生怎样帮助其他同学,绝对不能一讨论就让一些优生发言,而其他学生鹦鹉学舌。让学生个人的竞争变成小组竞争。

 现在问题是学生在讨论的时候不能围绕主题,所以变得很是吵闹,实际上小组讨论合作不应该很吵闹的,而是应该照顾大家,轻声发言,当然就围绕一个问题真的争论那也是可以,一般的时候应该做到“顾全大局”,这个要求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较高的,但我们要求这样做起来,一步一步养成好习惯。 

我的想法是训练学生讨论不要马上用学科的问题(语、数),而可用平时的一些小问题练习,如“乱丢纸屑对不对”等,通过这种简单的问题讨论训练他们讨论的规范,必须人人发言,以后在课堂上可尽量压缩与讨论本质无关的时间,延长真正的讨论时间。 

教师一定要注意布置的讨论的时候要求要明确,问题不宜太多,而是一至两个问题,让每个学生知道这个主题,必须围绕主题进行讨论。让他们有准备的时间。 

因为很多时候是我们老师自己没把握好学生的讨论,让他们自由发挥,要求不清楚,目的不明确,所以吵了。所以不怪课程改革,而是怪我们自己。学生是无辜的。

试题详情

德育为首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面对新形势,我们对普通中学如何搞好德育工作、尽快提高教育质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逐步找到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新路子。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下面谈谈我们的具体做法和体会:

   一、提高认识,确立德育为首的地位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人生道路的基石能否在这个阶段筑得牢固、扎实,关系到一个人一生今后几个阶段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德育是关系到办什么学校、培养什么人的大事。

那种智育是硬指标,德育是软任务、片面追求升学率,一俊遮百丑的做法只会与我们办社会主义学校的指导思想背道而驰,是要不得的。我校党支部及行政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由政教主任、团委书记、政治课教师和级段长参加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学校德育开展情况并指导贯彻实施,多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通过学习提高认识。大家一致认为:提高升学率是必要的,但如果不重视德育工作,就不会有良好的校风和学风,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提高教育质量。因此,必须坚持德育为首的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认识统一了,目标明确了,我校党支部及行政领导班子明确指出:全校的教职员工都是德育工作者,各个部门都要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真正做到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时时想着育人,事事为着育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和一切活动之中。几年来,我校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规律,把德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从内容、形式、考核、评估等方面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体系。这都充分体现在我们制定的《德育大纲实施细则》和《信阳市九中实施“中学德育大纲”的整体规划》之中。

二、建立德育系统工程,克服随意性

1.德育内容系列化

我们坚持从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的原则,把德育工作的广泛性和先进性、阶段性和全程性结合起来,由低到高循序渐进,实行各年级全程系列教育。

各阶段的德育任务是:对初一学生主要进行集体主义教育。通过召开“迈好中学第一步”、“我爱班集体”、“我为集体添光彩”等主题班会,把德育落到实处,教育学生从爱班集体、爱学校、爱同学、爱老师、爱父母、爱家乡做起,从小就培养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祖国的思想意识。每年招收的初中一年级新生,刚进校就开始军训,增强他们的集体组织观念和纪律性,教育学生好好学习解放军的好思想、好作风,懂得珍惜集体荣誉。同时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进行养成教育,由政教处组织检查落实,开展争创“文明班集体”和“先进班集体”竞赛。以行为常规训练为起点、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基储以集体主义教育为核心,不断强化德育工作。

对初二学生主要进行革命理想教育,并结合进行青春期教育和法制教育。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团委创办了“中学生团校”,有组织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对学生进行入团前的轮训,学习共青团基础知识,热爱共青团,争取加入共青团。我校还实行了预备团员制,注重搞好团队衔接。同时,政教处组织力量,对学生开展青春期教育,分男、女生进行青春期生理知识、生理卫生及心理卫生教育,对这一复杂年龄段的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让学生懂得自尊、自爱、自强,用雷锋等榜样来激励学生,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坐标,谱写好青春的序曲。以身心发展和个性发展教育为基础,以道德修养和理想教育为核心搞好德育工作。

对初三学生主要进行民主法制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初三是学生在初中阶段的最后一年,这一学年的结束,也就意味着学生受九年义务教育的结束。面临学生的分流,我们强化爱国主义和国情教育、近现代史教育,使学生明确自己所担负的历史重任,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命运结合在一起,激发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成建国之才。进行民主法制教育,使我们的中学生学法、知法、懂法、守法,成为遵纪守法、全面发展、学有专长、有理想有抱负的合格中学毕业生。总之,使学生走出校门之后,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都要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通过三个阶段的德育工作,形成了我校中学生由低到高的一条思想品德成长轨迹,实现了德育内容的系列化。

 2、管理考核制度化

德育工作既然是一项系统工程,就必须建立健全与之相应的管理体制和考核办法,使之逐步规范化、制度化。1991年我校根据《中学德育大纲》制定了“信阳市九中实施《中学德育大纲》的整体规划”和一整套德育管理系列考核制度。

其中包括“德育领导小组工作条例”、“教务处德育工作考核条例”、“班主任德育工作考核条例”和“班级综合考核条例”等。每个条例都有具体的要求和标准,100分,由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进行检查考核。并把达标和评先结合起来,凡德育工作达标的个人,可优先评为先进工作者;达标的班级可优先评为“文明班集体”或“优秀班集体”。考核结果记录存档,作为今后各项工作考核的主要依据。

 同时,我校还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纳入学生德育行为量化考核之中,制定了学生德育量化考核办法。把德育成绩和操行等级纳入评寻三好学生”、“文明学生”、“进步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和发展团员的条件。学校做到了德育考核有章可循,评估有标准可依,克服了过去德育工作的随意性。

三、开放搞活,形成网络,全方位开展德育工作

当今世界上,争夺接班人和新技术革命两大挑战,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渗透到家庭、学校、社会各个方面,因此,德育工作就显得要为重要。我校领导班子深刻认识到在新形势下要抓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只靠学校单枪匹马干是不行的,必须紧紧依靠社会和家庭的力量,齐抓共管才行。要打破从前封闭式的教育体制,开放搞活德育,建立德育工作网络,把家庭和社会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整体教育轨道,把校内教育延续到家庭和社会。

在学校德育工作主阵地上,德育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会议,研究德育工作。全校教职工人人做德育工作,尤其是班主任,更是要负责定期或不定期的召开由副班主任、科任教师参加的班级教导会,分析交流学生的学习、思想、纪律等各方面的情况,努力使学生的思想品德、纪律、学习都达到班级目标管理的要求,各年级由级段长负责定期召开级段教导会和工作会,结合学校德育实施细则中对各级段的目标要求,检查落实情况,并及时向学校德育领导小组汇报。学校各处室都要结合各自的工作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形成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格局。

我校于1988年建立了“家长学校”,各年级各班选择关心教育事业,关心学校,关心孩子的家长成立了家长委员会,经常与班主任联系,及时提供德育工作信息,并总结推广家教经验,让所有家长,共同关心孩子健康地成长。我们还给每位家长订了“家长学校”教材《家教之友》,深受学生家长的喜爱,也给家庭中开展德育工作提供了一个好帮手。在抓好“家长学校”的同时,我校又成立了有机关干部、部队首长、劳动模范、居委会负责人参加的“校外教育委员会”,研究指导德育工作以及协调备方面的关系。充分发挥他们的宏观指导和家长、教师的微观教育作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德育工作新局面。

我校还与解放军154医院和信阳陆军学院与信阳市公安局结为“警民共建”单位,大大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深入和发展。同时,我们还专门建立了社会实践基地。不定期地组织学生参加基地活动,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为今后走上社会、报效祖国打下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矗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紧密配合,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的德育工作网络。

四、抓住主渠道、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和一切活动之中

几年来,我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逐步形成了“四条线、三级段”的全方位管理体系。学校的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具体计划,由政(政教处)、教(教务处)、总(总务处)、团(团委、少先队)四条线贯彻下去,建立了以党支部为核心,以级段为主与教研组并存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加强了科任教师与班主任的联系,有利于互通情况,及时得到信息反馈,有利于把教书和育人紧密结合起来,收到较好的效果。建立了课堂教学的“22231111制度”。即在坚持常规教学的基础上,要求教师做到:备课备两纲(教学大纲、德育大纲);备出两点(知识点、育人点);两反对(内容上反对单纯传授知识,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上反对满堂灌);提倡三主教学(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

 四个“一”:一个结合(教书与育人相结合);一个联系(理论与实际相联系);一个中心(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中心);一个反馈(教学效果要及时反馈)。

由于这项制度的落实,充分发挥了课堂教学这个德育主渠道的作用,使德育工作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

有计划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每学年我校都要开展文明礼貌月、“两史一情”教育月、传统教育月、法制教育月、交通安全教育月、行为规范教育月、科学创造活动月、军训周、社会实践周。去年我校又制定了“3345”系统工程,具体说就是进行三个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树立三个榜样:雷锋、徐洪刚、蔡建;做四好少年: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团队组织里做个好成员,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开展“五心”教育活动: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这项系统工程的实施,对于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和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们每年还举行春游、运动会、艺术节等大型活动,努力为师生创造一种积极向上、发挥特长、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德育氛围,使学生在良好的育人环境中学习、生活、健康成长。

五、依靠教师和群团组织,实现德育工作的最佳功能
   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和教育者。学校主要是通过教师实现对学生的管理的。

在学校管理中,教师管理是学校人员管理的核心、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我校着重抓了教师岗位职责管理和工作考核管理、对教师晋遍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业务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文明教育。对教师充分信任、大胆依靠、热情关心、真心实意地为教师办实事。大大调动了全校教职工的教书育人积极性。

学校提倡“敬业、爱生、求实、奉献”精神,鼓励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一流的成绩。为此,我校特意邀请了几位全国教育系统的劳动模范、省优秀教师给全体教师做报告,在教师中开展学劳模、见行动、讲文明、献爱心活动。

 本学年,我校又推出“教师忌语50句”和“文明用语50句”,教师们在教育学生过程中,注意使用文明语言,不说“忌语”,掌握学生的心理,尊重学生的人格,做到以高尚的师德影响学生,以敬业的精神感染学生,以严谨的态度指导学生,以文明的言行对待学生,真正发挥了教师教书育人的主导作用。

 我校还注重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等群众组织的作用,积极争取吝方面的有力支持和密切合作,创造条件,优化环境。除上好劳技课外,教师们还充分利用双休日积极开辟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如开设培优班,请富有经验的教师对学生进入辅导,使学生智力能够得到超前的发展。举办文学写作讲座,中外名著欣赏会,辅导学生参加各类作文竞赛,成立科技小组,美术小组。电子琴演奏队,舞蹈队,每学期开展一次书法、绘画、演讲比赛。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开发了学生的智力,陶冶了他们的情操,锻炼了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为学生提供了大显身手的机会和舞台。真正做到了寓德育于各类活动之中,实现了德育工作的最佳功能。

试题详情

忌体罚,更忌“心罚”

 

对于教师来说,不能对学生施行“体罚是众人皆知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就有明确的规定。然而,不能对学生施行“心罚”也许有部分教师就没有注意到了。

首先谈谈“心罚”指什么。“心罚”通常指教师用不适当的语文或行为方式对学生施行的心灵惩罚。通常有四种表现:

一、冷嘲热讽,过多的指责。

表现为挖苦学生在学习、纪律、活动等方面的不尽如人意。比如对好动的学生说:“简直是长了猴子屁股,一刻也坐不住。”

二、置之不理,视若无物。

表现为把有过错的学生当作“透明人”,视若无物,用冷漠的态度告诉他:“我已经放弃你了。再也不管你了。随你怎么样。与此类“心罚”相伴的常常是教师对学生取得的一些成绩、进步,不闻不问,或者轻视这些成绩、进步。

二、隔离学生,不让其它同学与之交往。

对有不良习性的学生,有的教师断然采取“隔离”的方法。在班级中制造舆论,不让其它同学与之交往。若有发现与之交往较密的,则找和他交往的同学作思想工作:“不要受他影响,不要被他带坏了、不要和那种人混在一起。“和他玩在一起,你还想学好吗?”想办法孤立有不良习性的学生。

四、粗暴威吓。

表现为用“严重后果”来威吓学生。比如对不够努力用功的学生说。“再这样下去,你就完蛋了。”“以后准备干什么?在家给父母养着吗?

“心罚”还有其它的表现,在这里不―一赘述。不管哪一个心罚都会给学生的心理带来影响产生一定危害。

“冷嘲热讽,过多的指责”给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学生在嘲笑、挖苦下逐渐失去自信,成为一个自卑的弱者,在外界的负面心理暗示下,承认自己是“笨的”、“无能的”。另一种是激起学生对教师的极大反感。这种反感成形固定下来以后,学生就成了名符其实的“刺头儿”了。时时处处和学校、教师对着干。

 “置之不理,视若无物”看似没有什么危害性、其实不然。著名心理学家梅拉比在实践的基础上曾提出这一个公式:

 “交流效果=7%言语+38%音调+55%情感”

可见情感交流的作用要远远大于语言交流。教师摆出“看不见”的态度也就是断绝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最主要的交流渠道被中断了是相当危险的。因为作为学生,潜意识都想引起教师的注意,这是人通过外界反应来肯定自我存在的需要。一旦教师不理个别学生,他们很可能会不知所措,进而想通过有意的举动引起老师的注意。如果他们的举动是好的:比如为班级做好事,学习更加努力。老师对此若还是装作“没看见”,那么这类学生的“努力”很可能就转向,变性为出格的、带破坏性的了。

 “心罚”的第三种做法亦不可取。人,是社会的动物,某要朋友,需要交往。被“孤立”的“坏学生”的交往需求无法在班级内得到满足,就可能转向外部寻找朋友,或者到其他班级,其他年段找“气味相投”的朋友到社会上找流氓地痞、不良少年作朋友。“久居鲍鱼之肆,不闻其臭”、这些学生找到他们的“鲍鱼之肆”以后,就变成真正的“坏学生”了。“病入膏盲”再挽救就更难了。

粗暴威吓”对未成年人是极有害的。学生还未完全成熟,并不完全具备分辨哪些是夸张的威吓,哪些是预言性的结论的能力。幼小的心灵可能被伤害,失去对未来的信心,变得自暴自弃,这多么可悲。

总而言之,不论哪一种“心罚”都可能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把学生推向更糟的地步。我们教育工作者,一言一行都是为了教育学生,没想到有时也会适得其反。有些教师可能会说“嘲笑、指责是为刺一刺那些无动于衷的学生,让他清醒;“冷处理”是给那些学生一段时间让他们反省一下自己。至于隔离有不良习性的学生,是为了不要让“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担心他们像传染病一样传染其他同学。至于威吓,也有理由;破锣必须用重锤,不用重锤敲不响。出发点似乎都是好的,可是造成的后果都不一定好。

从教师本身来说:施行“心罚”的根源有以下几点:

一、潜意识觉得自已身为教师的尊严受到挑战,于是对有个性的学生挖苦、嘲笑、威吓或是“冷处理”、实质上是对学生心灵上的报复。

二、急于求成、对接受能力差、反应慢的学生挖苦、讽刺。这样做实质是违反了”有教无类”的原则。没有充分地承认学生差别的存在,用大多数学生的水平标准来衡量少数基础较差的学生。这样做对那些“差学生”是很不公平的。

三、忽视学生需要关注、需要朋友、需要交往等心理需求。有些教师认为:学生还是‘小孩子’呢,‘小孩子’要什么社交,让他一个人呆着,就会老实。

总的说来,教师施行“心罚”的根源还在自身,或是修养有待进一步加强,或是教书育人过程中忽视教育心理学。一旦有外因――“问题学生”出现,自身的弱点就暴露出来,无意中对学生进行了“心罚”

可见,要避免对学生“心罚”,对教师自身素质来说也是一个更高次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而培养教师自身心理方面的素质也是高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此,笔者建议教师在以下几个方面共同努力,帮助学生更加健康地成长,完善学生的人格。

一、加强自身修养,对学生的错误更有耐心。

遇事不要急躁,告诉自己,学生完全改正错误是需要时间的。如果学生的过失是属于少年天性的自然流露,并不涉及人格。教师可不必理会。重要的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

二、坚决避免使用挖苦讽刺、威吓等负面心理暗示的语言。

苏联教育家布卢姆斯基说过:“允许错误,但不存在嘲笑与责骂。”就是因为学生幼小的心灵一旦遭受触及自尊的伤害,往往会留下很深的烙印、为人师者,在此点上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细心呵护学生的心灵。

三、善于运用“罗森塔尔”效应,即“爱的效应”。

美国教育家罗森塔尔通过大量实验证明:用良性心理暗示能使不起眼的学生、表现差的学生产生巨大的变化。我们应该用自身的爱、班集体的爱,感化那些有不良习惯的学生,用自己的态度、语言、行动明确地告诉他:“我一直期待着你改过,你一定能改过,你本来是很不错的孩子,只要努力,一定能做得更好。”良性心理暗示的巨大作用已经在罗森塔尔的许多实践中得到证实。让我们把它用在我们的学生身上,收获教育的硕果。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