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651  659  665  669  675  677  681  687  689  695  701  705  707  711  717  719  725  729  731  735  737  741  743  745  746  747  749  750  751  753  755  759  761  765  767  771  777  779  785  789  791  795  801  807  809  815  819  821  827  831  837  845  3002 

绝密★启用前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南开中学模拟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十五)

  2008-11-29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1卷1至4页,第Ⅱ卷5至14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选择题共21题每题6分共126分)

注意事项:

1.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a23    P 31

 

1.下图①、②、③、④依次表示:内分泌腺与靶细胞的关系、有丝分裂末期和四分体时期的三个重要数值的相对量、C3和C4植物在不同CO2浓度下的光合作用强度、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的相对含量,其中有错误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下图为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关于图解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①②⑩代表CO2的固定

B.X代表NADPH、ATP

C.过程④⑤⑥⑦发生在叶绿体的基粒和基质中

D.图示代表的植物维管束鞘细胞不含叶绿体

 

3.下列有关谷氨酸棒状杆菌的生长和谷氨酸发酵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组成酶是维持菌基本生活的必要条件

B.菌体能合成各处生长因子,不需要从外界补充

C.发酵液PH呈酸性时,就会生成乙酰谷氨酰胺

D.细胞膜透性的改变,可解除代谢产物对有关酶活性的抑制

 

4.下列生理现象不需要其他部位供应生长素的是

   A.杨树顶芽的生长            B.燕麦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的弯曲生长

   C.番茄子房发育成果实        D.梨树侧芽萌发的抑制

 

5.DNA分子杂交技术可以比较不同种生物DNA分子的差异。某人用甲、乙、丙三种生物的DNA单链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图,根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游离的单链所对应的原物种DNA片段均不含遗传信息

B.杂合双链区的存在表示两种生物携带的遗传密码相同

C.甲与乙的亲缘关系比甲与丙的亲缘关系远

D.甲与丙的亲缘关系比乙与丙的亲缘关系近

 

6.如右图所示,种子在吸水萌发时,呼吸作用的速率有显著的变化。风干的种子中所含的水是结合水,呼吸酶的活性降低到极限。此时,种子呼吸极微弱,可以安全贮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据图,花生干种子中含结合水最多         

B.亚麻种子在含水量为14%时呼吸速率最大    

C.种子萌发前一般进行渗透作用吸水            

D.玉米和小麦干种子中含结合水较多

 

 

7.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这表明“嫦娥奔月”计划已进入实质阶段,标志着我国实施绕月探测工程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月球上有丰富的矿藏,如铝、钛和铁等金属,硅、氧等非金属,以及大量的核能源材料3He。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铝不如铁活泼,所以铝制品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

B.硅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其原子半径大于铝

C.铝和铁常温下都可在浓硝酸中钝化

D.3He和4He互为同分异构体

 

8.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31g白磷分子(P4)中含磷原子的数目为4NA

B.1molMg与足量的N2和CO2的混合气体反应失去2NA个电子

C.含NA个N2分子的氮气与含NA个O2分子的氧气的体积比为1:1

D.3.6g NH4+中含有的电子数为2.2NA

 

9.只靠一组镍氢电池驱动,一台试运行的混合动力公交车两年内跑了10万公里。大功率镍氢动力电池及其管理模块,是国家“十五”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专项中一项重要课题。我国镍氢电池居世界先进水平,我军潜艇将装备国产大功率镍氢动力电池。常见镍氢电池的某极是储氢合金LaNi5H6(LaNi5H6中各元素化合价均为零),电池反应通常表示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时储氢合金作正极

B.充电时阳极周围C(OH-)增大

C.充电时储氢合金作阳极

D.放电时负极反应:LaNi5H6+6OH--6e-= LaNi5+6H2O

 

 

 

10.现有aA、bB、cC、dD、e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都是生命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已知它们的原子序数有如下关系:a+b=c,a+c=d,c+d=e,B、D、E都有多种同素异形体。B的化合物种类与A的化合物种类何者更多,目前学术界还有争议,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没有第三种元素的化合物种数会超过它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形成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是C〉D〉B

B.在五种元素中,形成的最高价含氧酸的氧化性最强的是E

C.在五种元素形成的常见单质中,1mol单质含共价键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B

D.从给定的元素中选出若干种组成的离子化合物中,摩尔质量最小的等于19g/mol

 

11.常温下,将Na2CO3溶液、Na2SO3和NaHCO3三种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溶液中下列关系一定成立的是(    )

A.c(Na+) > c(CO32-) > c(HCO3-) > c(OH-)> c(H+) >c(SO32-)> c(HCO3-)

 B.c(Na+) > c(HCO3-) > c(CO32-) > c(SO32-) > c(OH-)> c(H+)

C.c(Na+) > [c(HCO3-) + c(CO32-) + c(H2CO3)+ c(SO32-)+ c(HSO3-)+ c(H2SO3)]

D.c(Na+) + c(H+) = c(HCO3-) +2c(CO32-) + c(OH-)+ c(HSO3-)+c(SO32-)

 

12.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在肿瘤鉴别诊断用核磁共振造影剂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磁性纳米晶体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更广泛的前景。制备纳米四氧化三铁的过程如下:

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吡咯酮属于烃类

B.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的直径比溶液中溶质的直径大

C.FeOOH中铁为+3价

D.纳米四氧化三铁溶于适当溶剂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13.在如图所示的三个容积相同的容器①、②、③中均发生如下反应:

3A(g)+B(g)2C(g); △H<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起始温度相同,分别向三个容器中充入3molA和1molB,则达到平衡时各容器中C物质的百分含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③>②>①

B.若维持温度不变,起始时②中投入3molA、1molB; ③中投入3molA、1molB和2molC,则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B的转化率 ②=③

C.若起始温度相同,分别向三个容器中充入1molA和1molB,则达到平衡时各容器中C物质的百分含量一定相同

D.若起始温度相同,分别向三个容器中充入3a molA和a molB,则达到平衡时各容器中A物质的转化率一定相同

 

14.有关气体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则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B.气体的分子密度增大,则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C.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则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D.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气体的压强有可能减小

 

15.“轨道电子俘获”也是放射性同位素衰变的一种形式,它是指原子核(称为母核)俘获一个核外电子,其内部一个质子变为中子,从而变成一个新核(称为子核),并且放出一个中微子的过程.中微子的质量很小,不带电,很难探测到,人们最早就是通过子核的反冲而间接证明中微子的存在的.下面关于一个静止的原子核发生“轨道电子俘获”,衰变为子核并放出中微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母核的质量数等于子核的质量数      

B.母核的电荷数大于子核的电荷数

C.子核的动量大小等于中微子的动量大小  

D.子核的动能大于中微子的动能

16.图中实线是沿x轴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是这列波在t=0.05s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该波的波速是80c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列波有可能沿x轴正向传播

B.这列波的周期一定是0.15s

 

D.t=0.05s时刻x=6cm处的质点正在向下运动

 

17.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叠放着质量均为M的A、B两块木板,在木板A的上方放着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C,木板和物块均处于静止状态。A、B、C之间以及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若用水平恒力F向右拉动木板A,使之从C、B之间抽出来,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拉力F的大小应该满足的条件是  (     )

A.F > μ(2m+M)g    

B.F > μ(m+2M)g

C.F > 2μ(m+M)g       

D.F > 2μmg  

 

18.1961年德国学者约恩孙发表了一篇论文,介绍了他用电子束的一系列衍射和干涉实验。其中他做的双缝干涉实验,与托马斯?杨用可见光做的双缝干涉实验所得的图样基本相同,这是对德布罗意的物质波理论的又一次实验验证.根据德布罗意理论,电子也具有波泣二象性,其德布罗意波长=h/p,其中h为普朗克常量, p为电子的动量。约恩孙实验时用50 kV电压加速电子束,然后垂直射到间距为毫米级的双缝上,在与双缝距离约为35 cm的衍射屏上得到了干涉条纹,但条纹间距很小。下面所说的4组方法中,哪些方法一定能使条纹间距变大?(  )

A.降低加速电子的电压,同时加大双缝间的距离

B.降低加速电子的电压,同时减小双缝间的距离

C.加大双缝间的距离,同时使衍射屏靠近双缝

D.减小双缝间的距离,同时使衍射屏靠近双缝

 

 

 

 

 

19.银河系的恒星中大约四分之一是双星。某双星由质量不等的星体S1和S2构成,两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两者连线上某一定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天文观察测得其运动周期为T,S1到O点的距离为r1、S1到S2间的距离为r,已知引力常量为G。由此可求出S2的质量为(    )

A.   B.     C.   D.

 

20.2008年1月11日湖南省郴州市的10个电网观冰哨发现结冰现象,开始采用电流短路融冰???让两条导线人为短路,从而使导线发热融冰,或者通过变压器把高压电变成低压大电流,从而达到融冰效果。短路融冰在湖南是防止冰害事故的主要手段,有完整的组织和技术体系。1998年12月《湖南省电力系统防冻融冰规程》开始执行。但如果采用短路融冰,电网会部分停电。电网在正常运行时,却是采用高压输送的,这是因为(   )

A.高压输电,提高输送电压的有效值,使电流传播速率增大

B.由可知,采用高压输送,能增加输电导线上电功率

C.高压输电使导线间、导线与大地间构成的电容器被击穿,从而使容抗造成的电压损失减少

D.高压输电,使导线上电流减少,从而使导线上的电压降减少

 

 

21.紧靠在一起的线圈A与B如图甲所示,当给线圈A通以图乙所示的电流(规定由a进入b流出为电流正方向)时,则线圈B两端的电压变化应为下图中的 (      )

 

 

 

 

 

 

 

 

 

 

 

 

 

 

 

 

 

 

 

 

 

 

 

 

 

 

 

 

 

 

 

 

 

 

 

 

 

 

 

 

 

 

 

 

 

 

 

 

 

 

绝密★启用前

文本框: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南开中学模拟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十五)

2008-11-29

第Ⅱ卷

(共10题共174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2.(1)(6分)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行定则》的实验中,提供的器材有:方木板、白纸、弹簧秤一个、橡皮盘、细绳两条、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几个)下面是主要实验步骤:

①在桌上平放一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②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另一端系着绳套B、C.

                                                                    

                                                                     

                                                                    

⑥按照一定的标度作出两个力F1和F2的图示. 用平行四边行定则求出合力F.

       ⑦用弹簧秤,通过细绳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一结点位置O,读出弹簧的示数

F′,记下细绳的方向,                                              

⑧比较力F′与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得的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中否相等.

⑨改变两个分力的大小和夹角,再做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以上步骤中有的没有写全,请将不全的地方加以补充.

(2)(10分)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中电表内阻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很小,均可以忽略不计。闭合电键S后,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由变阻器的一端滑到另一端的过程中,两电压表示数随电流变化情况分别如图乙中的直线a、b所示。

      

①将实物图中未连接的部分元件,按电路图连接成实验电路;

②通过分析可知,图乙中直线_       __(填a或b)表示电压表V1示数随电流表A示数变化的关系;

③根据U-I图象中坐标轴表示的数据,可求出电源电动势E=______,内电阻r=______。


 

 

 

 

 

 

 

 

 

 

 

 

23.(18分)电动机带动滚轮匀速转动,在滚轮的作用下,将金属杆从最底端A送往倾角θ=30°的足够长斜面上部.滚轮中心B与斜面底部A的距离为L=6.5m,当金属杆的下端运动到B处时,滚轮提起,与杆脱离接触.杆由于自身重力作用最终会返回斜面底部,与挡板相撞后,立即静止不动.此时滚轮再次压紧杆,又将金属杆从最底端送往斜面上部,如此周而复始.已知滚轮边缘线速度恒为v=4m/s,滚轮对杆的正压力FN=2×104N,滚轮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5,杆的质量为m=1×103Kg,不计杆与斜面间的摩擦,取g=10m/s2

求:(1)在滚轮的作用下,杆加速上升的加速度;

(2)杆加速上升至与滚轮速度相同时前进的距离;

     (3)每个周期中电动机对金属杆所做的功;

     (4)杆往复运动的周期.

 

 

 

 

 

 

 

 

 

 

 

 

 

 

 

 

 

 

 

 

 

 

 

 

 

 

24.(18分)如图甲所示,水平边界线MN、PQ之间有一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abcd为一正方形单匝导线框,ab边紧靠下边界PQ,线框的质量m=0.2kg,边长L=1.0m,总电阻R=2.0.图乙是线框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的v-t图象.已知线框在运动过程中始终在竖直平面内,且不发生转动,t1=0.5s,拉力大小F1=10.4N;线框穿过磁场所用的时间t=4.8s;g取10m/s2

(1)求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

(2)在图丙中画出与v-t图相对应的F―t图象(不要求写出解答过程).

 

 

 

 

 

 

 

 

 

 

 

 

 

 

 

 

 

25.(20分)如图所示,粒子源S可以不断地产生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重力不计)。粒子从O1孔漂进(初速不计)一个水平方向的加速电场,再经小孔O2进入相互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区域,电场强度大小为E,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1,方向如图。虚线PQ、MN之间存在着水平向右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2(图中未画出)。有一块折成直角的硬质塑料板abc(不带电,宽度很窄,厚度不计)放置在PQ、MN之间(截面图如图),a、c两点恰在分别位于PQ、MN上,ab=bc=L,α= 45°。现使粒子能沿图中虚线O2O3进入PQ、MN之间的区域。

(1) 求加速电压U1

(2) 假设粒子与硬质塑料板相碰后,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变化遵守光的反射定律。粒子在PQ、MN之间的区域中运动的时间和路程分别是多少?

 

 

 

 

 

 

 

 

 

 

 

 

 

 

 

 

 

 

 

 

 

 

 

 

 

 

 

 

 

 

 

 

 

 

 

 

 

 

 

 

 

 

 

 

 

 

 

 

 

 

 

 

 

 

 

 

 

 

 

 

 

 

 

 

 

 

文本框: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15分)有一化合物X,其水溶液为浅绿色,可发生如下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从略)。其中B、D、E、F均为无色气体,M、L为常见的金属单质,C为难溶于水的红褐色固体。在混合液中加入BaCl2溶液可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H和M反应可放出大量的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的电子式            ,B气体的检验方法为                      

(2)画出元素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电解混合液时阳极反应式为                              

(4)按要求写出上述转化关系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含有L元素的化合反应                                     

②含有L元素的置换反应                                      

(5)L与过量G的稀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物质X的化学式                    

(7)已知a g E气体在D中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放出b kJ 的热量,写出E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27.(17分)侯德榜是我国著名的工业化学家,又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他所发明的制碱法为中国化学工业乃至世界化学工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被誉为“侯氏制碱法”。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1)“侯氏制碱法”中的“碱”其实不是烧碱,而是纯碱,请写出向它的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为了验证NaHCO3和Na2CO3的稳定性,设计了如图1的实验装置,(铁架台、夹持仪器、加热装置等已省略)

你认为在X中应放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模拟侯德榜先生制碱原理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装置。

A.写出有关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

B.实验的操作步骤中,你认为打开旋塞K1、K2的合理顺序应为:

先打开______, 后打开______.(填字母代号)。 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在盛饱和食盐水的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中气胆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工业上若需制备纯碱,则上述原料中除了饱和食盐水外,其它原料用工业常用方法制取,写出工业制备两种原料气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20分)下图表示A-I之间的转化关系。已知E无支链,E、G均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有机物A、B和C在一定条件下可两两发生反应,1molA、B、E、I均可与2molNaHCO3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中所含相同官能团的名称为             ,F、I的结构简式分别为

 

                                                              

 

(2)E→F的反应类型为                ,C→G的反应类型为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E:                                                               

 

C→H:                                                               

(4)写出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且满足下列条件的物质的结构简式:

 

                                                                      

①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②苯环上有2个邻位取代基 ③能发生银镜反应 ④能发生水解反应

 

 

29.(14分)铜是重要的工业原材料,现有Cu、Cu2O和CuO组成的混合物,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其组成情况,向混合物中加入100mL 6mol/L的硝酸溶液刚好使其溶解,同时收集到2240mL NO气体(标准状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u2O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产物中硝酸铜的物质的量            mol。

(3)如果混合物中含0.1molCu,则其中Cu2O和CuO的物质的量分别是:

                 mol,               mol 。

(4)如果混合物中Cu的物质的量为x,求x的取值范围                   

 

 

 

 

 

 

 

 

 

 

 

文本框: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一)(9分)下图表示一个正常女性与一个患血友病男性结婚,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精子H与卵细胞F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为一个患血友病男孩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中A、D、E的名称依次是____________细胞、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和_________________细胞。

(2)图中E、F、H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3)若G与F结合,则后代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这对夫妇没有患白化病,但在家系调查中发现,男方的父亲患白化病而母亲正常,女方的父母均正常而弟弟患白化病,那么这对夫妇生育一个正常子女的几率是__________。

 

 

(二)(5分)下图是体液免疫示意图,据图在括号内填字母,在横线上填相关词语。

 

 

 

(1)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作用的是[      ]              

(2)D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    ]______________,在这个过程中,有一小部分D成为[      ]             ,该细胞可以在体内抗原消失数月乃至数十年后,仍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F就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E。

(3)E产生的物质,其化学本质是               ,该物质主要存在于血清中,效应阶段它能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如果该物质存在于某些组织细胞表面,当相同的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使组织细胞释放              ,引起过敏反应。

 

31. I.(15分)下图是自然界中氮在生物体内以蛋白质形式转化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大气中的N2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                           ,完成①过程的微生物被称为固氮微生物,可以分为两类,其中根瘤菌属于                  ,它的新陈代谢类型是                               

(2)自然界中将NH3转化成的生物叫                   ,该种生物的同化方式是通过                     来实现的,它的生命活动的最初碳源为            

(3)图中⑤为               过程,⑥为                过程,与⑦⑧过程密切相关的细胞器有(写出4个)                                           

(4)人体若只通过⑥过程获得氨基酸,是由于会缺乏某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导致营养不良。

(5)在不增施肥料的情况下,要想使非豆科植物含氮量较大幅度增加,可采取的方法有哪些?试举两例:

                                                               

                                                               

 

II.(7分)研究表明,细胞分裂素可以延缓叶片的衰老。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想通过实验检验生长素是否也具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请你利用离体的叶片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1)实验目的:探究生长素是否具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2)实验原理:离体的叶子会逐渐衰老,叶片变黄,使用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处理之后,可以显著地延长保绿时间,推迟离体叶片衰老。

(3)材料用具:足够数量的植物离体叶片、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所需的相关器材和用具。

(4)实验步骤(写出实验的思路即可):

                                                                           

                                                                            

                                                                           

                                                                           

                                                                            

                                                                    

(5)结果预测和结论:

                                                                  

                                                                   ;③                                                                   

                                                                  

                                                                 

 

 

 

 

 

 

 

 

 

 

 

 

 

 

 

 

 

 

 

 

 

 

 

 

 

 

 

 

 

 

 

 

 

 

 

 

 

 

 

 

 

 

 

 

 

 

 

 

 

绝密★启用前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南开中学模拟卷)

试题详情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南开中学模拟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十三)  2008-11-22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试卷II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共21题,每题6分共126分)

注意事项:

1.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016    Na23    P 31

1. 下面是某生态农场生产流程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量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往复循环的

B.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每一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C.当蚯蚓利用食用菌杂屑并将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三营养级流入第四营养级;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

D.由于生产环节的增多,最终也增加了废物和污染 

 

2.在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反射弧分析的实验中,破坏缩腿反射弧的部分结构,观察双侧后肢对刺激的收缩反应,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破坏左侧感受器或左侧传入神经后能观察到相同的实验结果

B.破坏左侧传入神经或左侧传出神经后能观察到相同的实验结果

C.破坏左侧感受器或神经中枢后能观察到相同的实验结果

D.破坏右侧感受器或右侧效应器后能观察到相同的实验结果

3.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杂交育种

B.基因型为Aabb的类型经过过程 ③,其子一代中AAbb与aabb的数量比是1:1

C.与“①、②、③的育种过程”相比,过程⑤、⑥的优势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D.过程④在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时,必须用到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及运载体

 

4.下列有关微生物营养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作为碳源的物质不可能同时是氮源       B.凡是碳源都能提供能量

C.除水以外的无机物只提供无机盐         D.无机氮源也能提供能量

 

5. 图示由5个物种(U,V,W,X,Y)组成的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网,Z表示分解者,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有:
①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V所固定的太阳能
②该生态系统共有7条食物链
③占有营养级别最多的生物是Z
YU的关系只是捕食关系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 有人曾做过实验,把玉米和小麦的叶子从植株上切下后,立即分别放在保持高温度、光照充足的容器内(保持生活状态),叶子的含水量,由于蒸腾而徐徐减少,然后,测定叶子在发生水分亏缺(相对值)情况下,相对光合作用强度,正确的图示是      


 

7.书法离不开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做笔用的狼毫,研墨用的墨条以及宣纸(即白纸)和做砚台用的砚石的主要成份依次是     

A.多糖、石墨、蛋白质、无机盐          B.塑料、石墨、多糖、无机盐

C.蛋白质、石墨、多糖、无机盐          D.蛋白质、煤炭、多糖、有机机玻璃

 

8.用过量的H2SO4、NaOH、NH3?H2O、NaCl等溶液,按右图所示步骤分开五种离子。则溶液①、②、③、④是

A.①NaCl ②NaOH ③NH3?H2O ④H2SO4

B.①H2SO4 ②NaOH ③NH3?H2O ④NaCl

C.①H2SO4 ②NH3?H2O ③NaOH ④NaCl

D.①NaCl ②NH3?H2O ③NaOH ④H2SO4

 

9.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且氧气中1 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1 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氢气中1mol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

A.920 kJ       B.557 kJ              C.436 kJ       D.188 kJ

10.同位素示踪法可用于反应机理的研究,下列反应或转化中同位素示踪表示正确的是

    A.2Na218O2 + 2H2O == 4Nal8OH + O2

    B.2KMnO4 + 5H218O2 + 3H2SO4 == K2SO4 + 2MnSO4 + 518O2↑+ 8H2O

    C.NH4Cl + 2H2ONH3?2H2O + HCl

    D.K37ClO3 + 6HCl == K37Cl + 3Cl2↑+ 3H2O

 

1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错误的是

A.钢铁腐蚀时可能发生的正极反应:2H2O+ O2+ 4e=4OH

      B.明矾水解的离子方程式:Al3++3 H2OAl(OH)3+3H+

      C.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OH+ HCO3=H2O+ CO32

D.表示氢气燃烧热的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l);H=-571.6kJ?mol1

 

12.右图中a、b、c、d、e为周期表前4周期的一部分元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元素除0价外,只有一种化合价

       B.五种元素中,c元素的性质最稳定

       C.b、d气态氢化物溶于水,溶液的酸性:b > d

       D.e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和不同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反应,可能生成三种盐

13. 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 X(g) +3Y(g) 2Z(g)达到平衡时,测得Y的转化率为37.5%,X的转化率为25%,则反应开始时充入容器中的X和Y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3           B.3∶1             C.3∶2           D.1∶2

 

14.铁路提速要解决许多具体的技术问题,机车牵引功率的提高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已知在匀速行驶时,列车所受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f kv2。列车要提速,就必须研制出更大功率的机车。那么当列车分别以120 km/h40 km/h的速度在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时,机车牵引功率大小的比值为         

A.3∶1          B. 9∶1         C. 27∶1          D. 81∶1 

 

15.手电筒的两节干电池已经用了较长时间,灯泡(灯泡电阻与温度无关)只能发出很微弱的光,把它们作为一台式电子钟(电子钟可认为是纯电阻)的电源,电子钟能正常工作。某学生为解疑惑,做了UI图象,并在其中划出了Ⅰ、Ⅱ、Ⅲ、Ⅳ四条线,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Ⅰ是用了较长时间干电池的外电压与电流关系图线,Ⅲ是台式电子钟的电压和电流关系的图线;

B.Ⅱ是用了较长时间干电池的外电压与电流关系图线,Ⅲ是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关系的图线;

C.Ⅳ是较新干电池的外电压与电流关系图线,Ⅰ是台式电子钟的电压和电流关系的图线;

D.Ⅳ是较新干电池的外电压与电流关系图线,Ⅱ是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关系的图线;

 

16.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高二某班学生进行了如下实验:从入口S处送入某一频率的声音,通过左右两条管道路径SATSBT,声音传到了出口T处并可以从T处监听声音。右侧的B管可拉出或推入以改变B管的长度,开始时左右两侧管关于ST对称,从S处送入某一频率的声音后,将B管逐渐拉出,当拉出长度为l时,第一次听到最小的声音。令声速为v,则该声音的频率为:

A.       B.       C.      D.   

17.太阳的能量来源于轻核的聚变,太阳中存在的主要元素是氢,核聚变反应可以看作是4个氢核结合成1个氦核同时放出2个正电子,由下表中数据可以算出该核聚变反应过程

中释放的能量为(取1u=×10-26kg): 

粒子名称

质量/u

质子p

1.0073

α粒子

4.0015

电子e

0.00055

中子n

1.0087

A.1.33×10-20J     B. 1.33×10-12J     C.4.0×10-20J     D. 4.0×10-12J

 

18.如图所示,AB两条直线是在AB两地分别用竖直向上的力F拉质量为MAMB的两个物体时,得出的加速度a与力F的关系图线,分析图线可知:

①比较两地的重力加速度有gAgB          

②比较两物体质量有МAМB

③比较两地的重力加速度有gA=gB           

④比较两物体质量有МAМB

A.②③         B.①②    

C. ①④         D.③④

 

19.如图所示,虚线abc表示O处点电荷的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设相临两等势面间距离相等。一带正电的粒子射入电场后的运动径迹如图实线所示,其中1、2、3、4分别表示运动径迹与等势面的一些交点,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O处的点电荷一定带正电

B.粒子在1、2、3、4各位置处的动能与电势能的总和一定相等

C.粒子由1位置到2位置的动能减少,电势能增加

D.粒子由位置1到位置2和由位置3到位置4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的大小关系为W12=2W34

 

 

 

 

 

 

 

 

20.如图所示是电视机的显像管的结构示意图,荧光屏平面位于坐标平面xOzy轴是显像管的纵轴线。位于显像管尾部的灯丝被电流加热后会有电子逸出,这些电子在加速电压的作用下以很高的速度沿y轴向其正方向射出,构成了显像管的“电子枪”。如果没有其它力的作用,从电子枪发射出的高速电子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打到坐标原点O,使荧光屏的正中间出现一个亮点。当在显像管的管颈处的较小区域(图中B部分)加沿z轴方向的磁场(偏转磁场),亮点将偏离原点O而打在x轴上的某一点,偏离的方向和距离大小依赖于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为使荧光屏上出现沿x轴的一条贯穿全屏的水平亮线(电子束的水平扫描运动),偏转磁场的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下列情况中的哪一个

21.在如下甲、乙、丙三图中,除导体棒ab可动外,其余部分均固定不动,甲图中的电容器C原来不带电。设导体棒、导轨和直流电源的电阻均可忽略,导体棒和导轨间的摩擦也不计。图中装置均在水平面内,且都处于方向垂直水平面(即纸面)向下的匀强磁场中,导轨足够长。今给导体棒ab一个向右的初速度v0,在甲、乙、丙三种情形下导体棒ab的最终运动状态是                                         (   )

  

 

 

 

 

 

A.甲、丙中,ab棒最终将以不同的速度做匀速运动;乙中, ab棒最终静止?

B.甲、丙中,ab棒最终将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运动;乙中,ab棒最终静止??

C.三种情形下导体棒ab最终均做匀速运动

D.三种情形下导体棒,ab最终均静止?

 

 

 

 

 

文本框: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南开中学模拟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十三)  2008-11-22

第Ⅱ卷

(共10题共174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2. (16分)(1)发光二极管是电视遥控器上一种必要的电子元件,在电路中的符号为    ,只有电流从所标“+”号的一端输入,从所标“-”号的一端流出时,它才可能发光。厂家提供的某种发光二极管的U―I图线如下图所示。

(a)若使用电动势12V,内阻可以忽略不计的电源供电,且二极管正常工作时,(工作电压为2.0V,可看作纯电阻)则需要在电源和二极管组成的电路中          (填写“串联”或“并联”)上阻值为         Ω的电阻。

(b)二极管允许的最大电流为56mA,选用下列器材可验证这种元件的曲线与厂家提供的数据是否一致:

A.1.5V的干电池两节

B.0~50Ω的滑动变阻器一个

C.量程15V,内阻50kΩ的电压表一只

D.量程3V,内阻20kΩ的电压表一只

E.量程3mA,内阻0.01Ω的电流表一只

F.量程100mA,内阻5Ω的电流表一只

G.待测发光二极管一只

H.导线、开关等

为准确、方便地进行测量,电压表应选用        ,电流表应选用     (填写字母符号)

(c)在方框内画出电路图

 

 

 

 

 

 

 

 

(2)在用示波器观察正弦波的实验中,图为所用示波器面板示意图,屏上显示的一条亮度很低,线条较粗且模糊不清的波形。

(a)若要增大显示波形的亮度应调节(只写旋纽旁的数字,以下同)         旋纽。

(b)若要将波形调至屏中央,应调节          与___________旋纽。

(c)若波形水平方向太长,部分图象已到屏幕外边,应调节          旋纽,使图象都在屏幕内。

(d)若想观察本机内提供的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电压图象,应把_______纽置于___________挡,同时把      旋纽置于        挡,调节______旋纽使屏上出现完整、稳定的正弦曲线。

 

23.(16分)如图所示为一皮带运输机,现在令皮带上只允许有一袋水泥,将一袋水泥无初速度的放到皮带底端,水泥袋在运行过程中与皮带达到共速,以后上升到最高点,已知,一袋水泥的质量为m,皮带运行速度为v ,皮带斜面的倾角为θ,水泥袋与皮带间动摩擦因数为μ,水泥袋从底端上升到最高点总高度为H,总时间为t,带动皮带转动的电动机功率为P,取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在这一过程中电动机要消耗的电能E1;  

(2)一袋水泥机械能的增加量E2; 

(3)摩擦所产生热量Q;            

 

 

 

 

 

 

 

 

 

 

 

 

 

 

 

 

24.(18分)如图所示,MN和PQ是竖直放置相距1m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导轨足够长,电阻不计),其上方连有R1 = 9Ω的电阻和两块水平放置相距d =20cm的平行金属板,A、C,金属板长L =1m,将整个装置放置在如图所示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 =1T,现使电阻R2=1Ω的金属棒ab与导轨MN、PQ接触,并由静止释放,当其下落h = 10m时恰能匀速运动(运动中ab棒始终保持水平状态,且与导轨接触良好),此时将一质量m1 = 0.45g,带电荷量q =1.0×10-4C的微粒放置在A、C金属板的正中央,微粒恰好静止,(g=10m/s2,设两板间的电场为匀强电场),求:

(1)微粒带何种电荷?ab棒的质量m2为多少?  

(2)金属棒自静止释放到刚好匀速运动的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多少?

(3)若使微粒突然获得竖直向下的初速度v0,但运动过程中不能碰到金属板,对初速度

v0有何要求?该微粒第一次发生大小为的位移,需多长时间? 

 

 

 

 

 

 

 

 

 

 

 

 

 

 

 

 

 

 

 

 

 

 

 

 

 

 

25.(20分)有人设想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选择密度相同、大小不同的球状纳米粒子。粒子在电离室中电离后带正电,电量与其表面积成正比。电离后,粒子缓慢通过小孔O1进入极板间电压为U的水平加速电场区域I,再通过小孔O2射入相互正交的恒定匀强电场、磁场区域II,其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如图。收集室的小孔O3与O1、O2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半径为r0的粒子,其质量为m0、电量为q0,刚好能沿O1O3直线射入收集室。

不计纳米粒子重力。(

(1)        试求图中区域II的电场强度;

(2)        试求半径为r的粒子通过O2时的速率;

(3)        讨论半径r≠r2的粒子刚进入区域II时向哪个极板偏转。



 

 

 

 

 

 

 

 

 

 

 

 

 

 

 

 

 

 

 

 

 

 

 

 

 

文本框: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15分)已知A为常见金属,X、Y为常见非金属,X、E、F、G常温下为气体,C为液体,B是一种盐,受热极易分解,在工农业生产中用途较广(如被用作某些电池的电解质)。现用A与石墨作电极,B的浓溶液作电解质,构成原电池。有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

(注意:其中有些反应的条件及部分生成物被略去)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反应④为A在某种气体中燃烧,生成单质Y和A的氧化物,其反应方程式为

                                                                  

(2)从D溶液制备D的无水晶体的“操作a”为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5)原电池反应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7.(17分)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A,相对分子质量为102,含氢的质量分数为9.8%,分子中氢原子个数为氧原子的5倍。

(1)A的分子式是                   

(2)A有2个不同的含氧官能团,其名称是                   

(3)一定条件下,A与氢气反应生成B,B分子的结构可视为1个碳原子上连接2个甲基和另外2个结构相同的基团。

       ①A的结构简式是                              

         ②A不能发生的反应是(填写序号字母)          

         a.取代反应        b.消去反应          c.酯化反应           d.还原反应

(4)写出两个与A具有相同官能团、并带有支链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5)A还有另一类酯类同分异构体,该异构体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两种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化合物,其中一种的分子中有2个甲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6)已知环氧氯丙烷可与乙二醇发生如下聚合反应:

 

 

 

 

 

B也能与环氧氯丙烷发生类似反应生成高聚物,该高聚物的结构式是

 

                                                      

 

 

 

 

 

 

28.(19分)已知某重金属化合物能催化H2O2的分解。氨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在一定的组成范围内点燃时能剧烈燃烧而发生爆炸。下图是氨的催化氧化的实验装置。试管中加入适量浓氨水并滴入2ml 5%AgNO3溶液;B为胶头滴管,预先吸有25%的H2O2溶液;A是一只气球;C为一段废温度计的玻璃柱,内有很细的小孔,能让气体限量通过;D中装有铂石棉催化剂。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将B中的H2O2溶液慢慢地滴入试管,试管中产生大量气体使气球鼓起。不久,锥形瓶内出现红棕色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浓氨水中滴AgNO3溶液,无明显的沉淀现象,生成的含银的阳离子是           

(2)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C的作用是                       

(5)本实验还可以用其他药品,例如在试管中加                        ,胶头滴管预先吸入                        

(6)此实验装置的缺点是缺少                               装置。

 

 

 

 

 

 

 

 

29.(15分)以天然气为原料合成氨是新的生产氮肥的方法,它具有污染小、成本低等诸多特点,其过程大体如下:

 

 

 

 

        某工厂以标准状况下的含CH4 89.6%的天然气100 m3为原料经过上述过程,生产尿素和硝酸铵。(提示:尿素结构简式为:CO(NH2)2)

⑴ 合成氨生产过程中氨的产率为60%,假设其它各步反应均完全且不考虑副反应,求100 m3的天然气可生产尿素的质量。(注:产率为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之比)_____________

⑵ 为使硝酸生产过程中不再补充空气,假设各步反应均完全且氨中氮元素全部转化为HNO3,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设为20%,求由氨气和空气组成的原料气中 (不包含被硝酸吸收的氨气)氨气与空气的体积比。____________

⑶ 实际生产中,若氨的产率为60%,硝酸的产率为80%,求100 m3的天然气最多可生产硝酸铵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本框: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Ⅰ、(9分)有一种能生产食品香料的细菌,其生长速率、代谢产物的产量与培养液中的温度、pH、溶氧量等关系如下图所示

   

 

 

 

 

 

 

 

 

文本框:  在生产实践中,人们设计 了高效、自控、产品质量较稳定的两级连续培养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根据曲线图与甲装置的用途可知,甲装置内的温度、pH应分别调节为       

A.33℃和4.3   

B.33℃和5.5   

C.37℃和5.5   

D.37℃和4.3

(2)发酵过程中,通气装置控制阀应         

(3)在生产实践中,当甲装置内的细菌处于___________期时,可让甲装置中的培养基大量流入乙装置,这样有利于乙装置中细菌较快进入____________期,达到缩短生产周期的目的。

(4)甲装置中,最初取样是每毫升10个细菌,培养一段时间后,再次取样是每毫升320个细菌,则细菌至少繁殖     代。 

 

 

 

 

(5)表解为该菌生产食品香料的代谢途径,若要大量合成食品香料,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8分)、下面是一组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问题:

(1)荠菜受精卵至少经过_______次有丝分裂,可形成16个细胞组成的球状胚体。

(2)将一基因型为EeFf的接穗,嫁接在基因型为eeff的砧木上,几年后所结果实的一粒种子中种皮、胚、胚乳的基因型可能为  (      )

A.EeFf 、EeFf 、Eeefff             B.EeFf 、EEFf 、EEEFFf

C.EeFf 、Eeff 、EeeFff             D.eeff 、EeeFff 、Eeefff

(3)近年来随着科学的发展,用人工的方法在鱼类和两栖类成功实现了两性生殖细胞不经过结合就可以直接发育成新个体,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单性生殖。例如,我国著名实验胚胎学家朱洗教授,经过多年的实验,采用玻璃细丝刺激上海蟾蜍卵细胞①的方法,先后获得了25只无父亲的小蟾蜍②,其中一只小蟾蜍在次年3月顺利的产出3000多枚卵细胞③,经受精作用和个体发育,最终获得了新一代蟾蜍④800多只,这是世界上第一批没有外祖父的蟾蜍。

a、小蟾蜍②的性别是________,新一代小蟾蜍④的性别是_________。

b、若新一代小蟾蜍④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那么它父、母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工种子是指通过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获得的具有正常发育能力的材料,外面包被着特定的物质,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发芽成苗的植物幼体。概念中包含的“具有正常发育能力的材料”是指具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结构,是由______________直接产生的。“外面包被着特定的物质”是指人工种皮,它是保证包裹在其中的胚状结构顺利生长成小植株的关键部分,请探讨人工种皮中应该包有的有效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为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不同器官生长的影响。有人进行了以下实验:

Ⅰ、将燕麦幼苗的胚根末端4mm切去,再将剩余的10mm的胚根每10条一组分别放入保持在25℃的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2天。(生长素溶液的浓度单位为mg/L,浓度分别为0、1.0、2.0、3.0、4.0、……)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胚根的末端4mm切去的目的:                 

                               。 

   (2)为什么要用10条一组而不是1条一组放入生长素溶液中进行实验          

                  

(3)实验得到下表结果:

请结合表中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开展了“探究生长素类似物(萘乙酸)促进苹果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研究活动。他们已配制好了浓度单位为100mg/L的萘乙酸水溶液,如果你是其中一员,请回答:

(1)采用何种测定指标来确定某浓度是促进苹果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____________。

(2)材料和用具:

生长旺盛的苹果一年生枝条、蒸馏水、量筒、烧杯、花盆、细沙、剪刀。

(3)写出实验的主要步骤

①用蒸馏水稀释单位为100mg/L的萘乙酸水溶液,配制成不同浓度梯度的溶液;。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整理数据得出结论。

(4)设计一张表格用于实验时记录数据。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南开中学模拟卷)

试题详情

绝密★启用前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南开中学模拟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十二)

2008-11-18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14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选择题共21题每题6分共126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016    Na23    P 31

 

1.蛋白质分子能被肽酶降解,至于哪一肽键被断裂则决定于肽酶的类型。肽酶P能断裂带有侧链R4的氨基酸和相邻氨基酸的氨基基团之间的肽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肽酶P可以催化3处的化学键断裂

    B.在肽酶P的作用下,经过脱水缩合可以形成两条肽链

    C.上图所示肽链由四种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

    D.在有丝分裂间期的细胞核中不可能会发生1、3键的形成

 

2.请仔细观察下图1中蔗糖水解为葡萄糖的机理,分析与图2所示化学反应无关的分子:

A.A                B.B                     C.C                    D.D

 

3.如图所示,茎a侧生长素在B点以下的浓度范围内,下列对b侧生长素浓度范围的描述哪项较为准确?

A.在OA段范围内   B.在BC段范围内

C.在BD段范围内   D.在BA段范围内

 

4.当动物缺乏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或“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人为补充,下列可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

①生长激素   ②甲状腺激素   ③胰岛素    ④性激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5.可以成为人体第三道防线的结构或物质是:

     ①骨髓 ②扁桃体 ③淋巴细胞 ④抗体 ⑤红细胞 ⑥吞噬细胞 ⑦抗原决定簇

A.①③④⑤⑥    B.③④⑥⑦    C.①②③④⑥    D.①③⑤⑥

 

6.右图中曲线Ⅱ表示的是牛被引入某孤岛后的种群数量变化。如果当初被引入的是羊,则羊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为:

A.I          B.Ⅲ        C.IV          D.V

 

7.下列指定微粒的个数比为2:1的是(    )

A.  Be2+离子中的质子和电子

B.    2H原子中的中子和质子

C.  NaHCO3晶体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D.  BaO2(过氧化钡)固体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

 

8.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200mL1mol/LAl2(SO43溶液中,Al3+和SO42-总数为NA

B.在标准状况下,含4nmolHCl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生成Cl2分子的个数等于nNA

C.6g金刚石所含碳碳键数为2NA

D.电解食盐水若产生2g氢气,则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NA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编号

实验目的

操作

研究钠与水的反应

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绿豆粒大小的钠,小心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

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钾溶液1000mL

准确称取氯化钾固体,放入到1000mL的容量瓶中,加水溶解,振荡摇匀,定容

欲除去乙醇中混有的苯酚

向混合液中加入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再将反应后溶液蒸馏

鉴别KCl、AlCl3和MgCl2溶液

取三种溶液少许,分别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证明SO2具有氧化性

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比较氯和溴的氧化性强弱

将Cl2通入NaBr溶液中

欲配制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酸

将浓硝酸沿器壁慢慢加入到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研究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影响

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再向其中加入少量MnO2

A.①②⑥      B.④⑤⑥     C.⑥⑦⑧      D.③④⑥

 

10.将足量的CO2不断通入KOH、Ba(OH)2、KAlO2的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与通入CO2的量的关系可表示为


A.              B.             C.               D.

 

11.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A、B两种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2A(g)+B(g)2C(g);△H<0。当达到平衡后,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条件X,则相应量Y的改变一定符合图中曲线的是(    )   

 

X

Y

A

温度

C的体积分数

B

充入稀有气体

A的物质的量

C

再加入A

B的转化率

D

再加入C

A的百分含量

 

 

 

12.某溶液中大量存在以下五种离子:NO3、SO42-、Fe3+、H+、M,其物质的量之比为

   n(NO3):n(SO42):n(Fe3+):n(H+):n(M)=2:3:1:3:1,则M可能是

A.Fe2+             B.Mg2+            C.Cl               D.Ba2+

 

13.二甲醚(CH3OCH3)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它清洁、高效、具有优良的环保性能;二甲醚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轻微的醚香味,其燃烧热为1455kJ/mol;工业上用合成气(CO、H2)直接或间接制取二甲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二甲醚分子只含有极性键

  B.二甲醚为可再生能源

  C.以二甲醚、空气、氢氧化钾溶液为原料,石墨为电极可构成燃料电池。

该电池中负极上的电极反应是:CH3OCH3 -12e-+12OH-=2CO2+8H2O

  D.二甲醚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CH3OCH3(g)+3O2(g)=2CO2(g)+3H2O(g);△H=-1455kJ/mol

 

14.一列以速度v匀速行驶的列车内有一水平桌面,桌面上的A处有一小球.若车厢中的旅客突然发现小球沿如图(俯视图)中的虚线从A点运动到B点.则由此可以判断列车的运行情况是(   )

A.减速行驶,向北转弯

B.减速行驶,向南转弯

C.加速行驶,向南转弯

D.加速行驶,向北转弯

 

15.如图所示,两个等大的水平力F分别作用在物体B、C上.物体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各接触面与水平地面平行.物体A、C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1,物体B、C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2,物体C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3,则(   )

A.   B.

C.   D.

 

16.如图所示,让小球P一边贴水面每秒振动5次,一边沿x轴正方向匀速移动,O点是它的初始位置.图示为观察到的某一时刻的水面波,图中的实线表示水面波的波峰位置,此时小球P处于波峰位置,激起的第一个波峰刚好传到40 cm处.那么水面波的传播速度及小球P匀速移动的速度分别是                              ( )

A.0.05 m/s,0.025 m/s        B.0.1 m/s,0.1 m/s

C.0.15 m/s,0.125 m/s        D. 0.2 m/s,0.1 m/s

17.2007年我国发射了“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一个重要的目的是描绘月球表面的三维立体地貌,“嫦娥一号”的绕月轨道为椭圆,下列关于“嫦娥一号”绕月卫星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完成上述任务,“嫦娥一号”的绕月轨道不能为月球的极地轨道

B.为了完成上述任务,“嫦娥一号”的绕月轨道为月球的赤道轨道

C.“嫦娥一号”在绕月轨道上运行时离月球越近,运行的速度越大

D.“嫦娥一号”在绕月轨道上运行时离月球越近,运行的速度越小

 

18.现代汽车中有一种先进的制动机械,可保证车轮在制动时不是完全被刹死滑行,而是让车轮仍有一定的滚动。经研究这种方法可以更有效地制动,它有一个自动检测车速的装置,用来控制车轮的转动,其原理如图所示。铁质齿轮P与车轮同步转动,右端有一个绕有线圈的磁体,M是一个电流检测器,当车轮带动齿轮转动时,线圈会有电流,这是由于齿靠近线圈时被磁化,使磁场增强,齿离开线圈时磁场减弱,磁通量变化使线圈中产生了感应电流。将这个电流放大后去控制制动结构,可有效地防止车轮被制动抱死,在齿a转过虚线位置的过程中,关于M中感应电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M中的感应电流方向一直向左

B.M中的感应电流方向一直向右

C.M中的先有自右向左,后有自左向右的感应电流

D.M中的先有自左向右,后有自右向左的感应电流

 

19.近年来高速发展的PDP(Plasma display Panel)等离子显示屏,可以制造出大屏幕壁挂式彩色电视机,使电视屏幕尺寸更大,图像更清晰,色彩更鲜艳,而本身的厚度只有8cm左右。等离子显示屏PDP是一种以等离子作为发光元件,并由大量的等离子管排列在一起构成的屏幕。每一个等离子管的透明玻璃管内都充有低压的氖氙气体,管的两端各有一个电极,在两个电极间加上高电压后,封在管内气体便产生某种看不见的光,它激发平板显示屏上红、绿、蓝三基色荧光粉发出可见光,每个等离子管作为一个像素,这些像素的明暗和颜色变化的组合,便形成了各种灰度和色彩的图像。那么等离子管发光的微观机理是通过高电压使低压氖氙气体原子的    ;等离子管发出的光可以激发显示屏发出可见光是利用了光的    。理由:①外层电子受到激发而发光的;②内层电子受到激发而发光;③荧光效应;④化学作用;⑤热作用。能正确地解释上述两个问题是下列的选项:

A.①①          B.①③          C.②③           D.②⑤

 

 

 

 

 

 

 

 

20.2007年10月4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本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两名美国科学家和一名德国科学家。美国科学家约翰?霍尔和德国科学家特奥多尔?亨施之所以获将,是因为对基于激光的精密光谱学发展作出了贡献。另一名美国科学家罗伊?格劳伯因为“对光学相干的量子理论”的贡献而获将,目前一种用于摧毁人造卫星或空间站的激光武器正在研制中,如图所示,某空间站位于地平线上方,现准备用一束激光射向该空间站,则应把激光器

A.沿视线对着空间站瞄高一些

B.沿视线对着空间站瞄低一些

C.沿视线对着空间站直接瞄准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21.如图所示,密闭绝热容器内有一绝热的具有一定质量的活塞,活塞的上部封闭着气体,下部为真空,活塞与器壁的摩擦忽略不计。置于真空中的轻弹簧的一端固定于容器的底部,另一端固定在活塞上。弹簧被压缩后用细绳扎紧,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弹簧处在自然长度时弹性势能为零)。现细绳突然断开,弹簧推动活塞向上运动,经过多次往复运动后活塞静止,气体达到平衡状态,经过此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EP全部转换为气体的内能

B.EP一部分转换成活塞的重力势能,其余部分仍为弹簧的弹性势能

C.EP全部转换成活塞的重力势能和气体的内能

D.EP一部分转换成活塞的重力势能,一部分转换为气体的内能,其余部分仍为弹簧的弹性势能

 

 

 

 

 

 

 

 

 

 

 

 

 

 

 

 

文本框: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南开中学模拟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十二)

2008-11-18

第Ⅱ卷

(共10题共174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2.(20分)

1)(10分)某同学在实验室用如图6所示的装置来研究牛顿第二定律和有关做功的问题。

 

 

 

 

 

 

 

(1)为了尽可能减少摩擦力的影响,计时器最好选用______________(填“电磁式打点计时器”或“电火花式计时器”),同时需要将长木板的右端垫高,直到在没有沙桶拖动下,小车拖动纸带穿过计时器时能________。

(2)在____________条件下,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近似等于沙和沙桶的总重力,在控制___________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探究加速度与合力的关系。

(3)在此试验中,此同学先接通计时器的电源,再放开纸带,如图7是在m=100g,M=1kg情况下打出的一条纸带,O为起点,A、B、C为过程中的三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没有标出,有关数据如图7,则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_m/s2,打B点时小车的动能为EK=____________J,从开始运动到打击B点时,绳的拉力对小车做功W=_______J。(保留2位有效数字)(g=9.8m/s2

(4)在第(3)中绳的拉力对小车做功W和小车获得的动能EK不相等,请你举出导致不等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0分).有一根细长而均匀的金属管线样品,横截面如图所示.此金属材料重约1~2 N,长约为30 cm,电阻约为10Ω.已知这种金属的电阻率为,密度为.因管内中空部分截面积形状不规则,无法直接测量,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测量中空部分的截面积S0,现有如下器材可选:

A.毫米刻度尺

B.螺旋测微器

C.电流表(600 mA,1. 0Ω)

D.电流表(3 A,0. 1Ω)

E.电压表(3 V,6 kΩ)

F.滑动变阻器(2 kΩ,0. 5 A)

G.滑动变阻器(10 Ω,2 A)

H.蓄电池(6 V,0.05Ω)

I.开关一个,带夹子的导线若千.

(1)除待测金属管线外,还应选用的器材有                      (只填代号字母).

(2)在图中画出你所设计方案的实验电路图,并把所选仪器连成实际测量电路.

(3)实验中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计算金属管线内部空间截面积S0的表达式为S0=

              

 

 

23.(12分). 如图1所示,一细线的一端固定于倾角为45°的光滑楔形滑块A的顶端P处,细线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当滑块以2g加速度向左运动时,求:线中拉力T?

 

   

 

 

 

 

 

 

 

 

 

 

 

 

 

 

 

 

 

 

 

 

 

 

 

 

 

 

 

 

24.(18分).据有关资料介绍,受控热核聚变反应装置中有极高的温度,因而带电粒子将没有通常意义上的容器可装,而是由磁场约束带电粒子运动将其束缚在某个区域内,现按下面的简化条件来讨论这个问题,如图所示,有一个环形区域,其截面内半径为,外半径为R2=1. 0 m,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已知磁感应强度B=1.0 T,被束缚粒子的荷质比为=4.0×107C/kg,不计带电粒子在运动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不计带电粒子的重力.

(1)若中空区域中的带电粒子沿环的半径方向射入磁场,求带电粒子不能穿越磁场外边界的最大速度v0.

(2)若中空区域中的带电粒子以(1)中的最大速度v0沿圆环半径方向射入磁场,求带电粒子从进入磁场开始到第一次回到该点所需要的时间t.

 

 

 

 

 

 

 

 

 

 

 

 

 

 

 

 

 

 

 

 

 

 

 

 

 

 

 

 

25.(22分)410年前,意大利的比萨大学年轻教授伽利略通过落体实验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H=gt2/2①,同时伽利略还创立了加速度的概念,提出自由落体的速度满足关系式v=gt②。①②两式结合,即可得出mgH=mg2t2/2=mv2/2,即Ep=EK③。

后来人们由此得出了重力势能EP(今天所说的重力势能)转换为动能EK的规律。离如今的41年前,有人根据爱因斯坦的思想,用光子作“落体”,在塔上做竖直下“抛”实验,发现在重力场中运动着的光子同样遵循③。

(1)已知光子的质量m=EK/c2=hγ/c2,如果从高度为H的塔顶竖直向下发射的光子频率为γ0,那么当光子到达塔底时,其频率γ变为多少?在此过程中,光子的颜色是向红端移动还是向紫端移动?

(2)如果从质量为M、半径为R的天体表面沿径向向外辐射出频率为γ0的光子,那么该光子到达无穷远处时频率变为多少?(提示:以无穷远处为零势能点,质量为m的质点在上述天体表面的引力势能为EP=-GMm/R)

(3)如果定义上述天体由万有引力造成的光子频率的红移量,那么请写出天体质量与半径的比(M/R)跟引力红移(z)的关系式。

(4)已知太阳的引力红移z=2×10-6,半径为R;天狼星的伴星(一颗白矮星)的引力红移z=3×10-4,半径为R=0.0073R。求这颗星的密度是太阳密度的多少倍?(要求小数点后仅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文本框: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15分)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及元素性质如表所示:

元素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A

液态单质A作为“嫦娥一号”卫星的燃料,可以利用E单质与C的氧化物的水溶液制取A单质

B

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x,电子层数为y,x=y(y+1);B与C元素能形成原子数之比为1:1和1:2的化合物

C

C元素的焰色反应能被蓝色钴玻璃片吸收,它的化合物是常见的家用品

D

A、D中哪一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科学界还在争论。D单质有分子晶体和与原子晶体

E

工业采用电解法冶炼E单质,且E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F

F有多种氧化物,只有一种呈红棕色。单质F与A2B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

 

(1)F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第        族。

(2)由A、B、D元素组成的物质与下列物质反应:

①溴水;②氢气;③碳酸氢钠;④钠;⑤浓硫酸;⑥KI淀粉溶液,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的有          (填序号);

(3)在A、B、D元素组成的物质中,选一种物质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条

 

件自选),写出化学方程式:                                  

(4)1g单质A与氧气完全燃烧,若生成气态产物放出热量为akJ,若生成液态产物放出热量为bkJ,写出表示A单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27.(19分)已知:D、E、F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气体,A、C、G、H中含有同一元素R,C溶液的焰色反应为黄色,D为平面形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为28,M是有香味的有机物。物质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和产物已略去):

 

 

 

 

 

 

 

 

 

 

 

试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              

(2)若M的相对分子质量比I的相对分子质量大42,则M的结构简式为      

 

(3)E的电子式为:                      

 

E可在空气中燃烧,其燃烧现象是                               

   

(4)证明A中含有R元素的操作为:取一支试管,滴入10滴~15滴A,再加入1mL5%的B溶液,充分振荡后静置,待液体分层后,用滴管小心吸取10滴上层溶液,转入另一盛有10mL稀HNO3溶液的试管中,然后加入2滴~3滴2%的AgNO3溶液,有浅黄色沉淀产生。在上述操作中稀HNO3的作用是:

 

                                           ,能说明该反应中A已经作用完

 

全的实验现象是                                             

(5)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8.(17分)人类用品和塑料中含有的R被发现与人类的大肚子和胰岛素减少有关,R的分子式为C10H10O4,可由有机物X与乙醇发生如下反应制得:

 

X+CH3CH2OH                  R+H2O

化合物X存在如下的转化关系:

 

 

 

 

 

已知:

 

②B的溶液能使pH试纸变红,还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X苯环上一溴代物只有两种。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R的结构简式为:                            

 

(2)E→F的反应类型为:                          

   

 A的结构简式为:                            

(3)E的芳香族类同分异构体有很多种,其中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且含有两个支链的有               种(注:分子中不存在“―CH=CH―O―” )。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D→E:                                        

 

F→X:                                        

 

 

 

 

 

 

 

29.(15分)某草酸亚铁样品(FeC2O4?xH2O)中含有少量硫酸亚铁,现用滴定法测定该样品中FeC2O4的含量,滴定反应是:

5Fe2++5C2O42-+3MnO4-+24H+=5Fe3++10CO2↑+3Mn2++12H2O

实验方案设计为:

①将准确称量的a g草酸亚铁样品置于250mL锥形瓶内,加入适量2mol/L的H2SO4溶液,使样品溶解,加热至70℃左右,立即用浓度为0.020mol/L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内液面读数为bmL。

  ②向上述滴定混合液中加入适量的Zn粉和过量的2mol/L的H2SO4溶液,煮沸

  5~8min,经检验溶液合格后,继续用0.020mol/L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内液面读数为c mL。

  ③……

  ④数据处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方案中的步骤③的内容是                             

(2)应选用        滴定管(填“酸式”或 “碱式” ),洁净的滴定管在滴定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Ⅰ.检验活塞是否漏水。

    Ⅱ.                                                      

    Ⅲ.加入高锰酸钾标准溶液,赶走尖嘴部位的气泡,调节起始读数。

(3)步骤②中检验溶液是否合格的操作是:取1滴煮沸后的溶液滴入装有

 

         溶液的试管中,如                                          ,则说明溶液合格。

(4)某小组的一次测定数据记录如下:

a/g

起始读数/mL

b/mL

c/mL

0.1970

0.00

31.30

42.40

 

根据数据计算0.1970g样品中:n(Fe2+)=            

n(C2O42-)=                      

FeC2O4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01%)

                

 

文本框: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16分)羊的有角(A)对无角(a)显性,但雌羊只有在显性基因纯合时才表现出有角。白毛(B)对黑毛(b)显性,不分雌雄都是如此。两对基因分别位于2对常染色体上。

(1)纯种有角白毛公羊与纯种无角黑毛母羊交配,F1代表现型是                   。

(2)现有一只有角黑毛公羊,许多基因型相同的无角白毛母羊;让该公羊与多只无角白毛母羊交配,产生了足够多的子代;子代中,雄羊:1/4有角白毛,1/4有角黑毛,1/4无角白毛,1/4无角黑毛;雌羊1/2无角白毛,1/2无角黑毛。则亲本的基因型是:公羊

        母羊         

(3)现用上述第(2)题中的子代有角白毛公羊与多只基因型为Aabb的母羊交配,能产生足够多的子代,预测子代雌雄个体表现型及比例,并写出遗传图解。

 

 

 

 

 

 

 

 

 

 

 

 

 

 

 

 

 

 

31.Ⅰ(14分)右图是某生物细胞内部分代谢示意图,

构,示例[①]):

   (1)与根尖分生区细胞相比,该细胞在结构上的                          

主要特点是              ;由该细胞构成

的生物新陈代谢类型是                

   (2)b增加膜面积是通过                ;在

a中发生的能量转换包括三个步骤,其中第二

步是                   ;在该细胞中产生

ATP的场所有            

   (3)④是            ,在有氧的情况下,转移到[   ]              中彻底分解;其中,CO2产生于第              阶段。

   (4)农业生产中,常采用疏松土壤的措施,增大土壤透气性,以提高[    ]           的含量,直接促进K+的吸收。当土壤中缺乏K+时,植株中K+的含量老叶        (多于、等于或少于)新叶。

   (5)在高温干旱的环境里,绿色植物从空气中的吸收的CO2会减少,主要原因是     

                        ;若该植物为玉米,此种环境对其光合作用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原因是                          。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生态因素除图中所给出的信息外,主要还有                         

   (6)若用仪器检测该细胞释放的CO2与吸收的CO2的量相等时,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Ⅱ.(6分)科学研究发现,植物之所以能够显示出向光性,是因为在单侧光线的照射下,生长素在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从而使背光侧生长加快,弯向光源。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的原因是生长素的横向运输。为探索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还是尖端下一段还是两者都可发生,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请补充实验步骤,预测结果并得出结论。

(1)材料与用具:直立生长的燕麦胚芽鞘若干、不透水的

云母片若干(可插入胚芽鞘)、台灯、开孔的不透光纸

盒。

(2)实验步骤:(请补充步骤②乙组与丙组的处理)

①将生长状态相同的燕麦胚芽鞘分成数量相等的四组,标号为甲、乙、丙、丁。

②甲组在胚芽鞘的尖端插入云母片(如上图3),乙组                        ,丙组                               ,丁组不做处理作为对照。

③将甲、乙、丙、丁四组材料置于纸盒中,给以单侧光照,适宜条件下培养。

(3)结果的预测及结论: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十二)

答案

第Ⅰ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A

C

C

C

C

A

A

D

D

C

C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B

A

B

B

D

C

D

B

C

D

 

 

 

第Ⅱ卷

22  1):(1)电火花式计时器  匀速运动

(2)M>>m   小车的质量

(3)由Δs=aT2,解得a=0.95m/s2

VB=AC/2T=1m/s,动能EK=mv2/2=0.50J  

绳对小车的拉力近似等于沙和沙桶的总重力,W=mgh=0.51J

(4)摩擦没有能完全抵消 或 沙与沙桶的重力大于绳的拉力

 

2)答案:(1)ABCEGHI  (2)如图所示(3)横截面边长a、管线长度l、电压表示数U、电流表示数I    

23.解析:当小球和斜面接触,但两者之间无压力时,设滑块的加速度为a'

    此时小球受力如图2,由水平和竖直方向状态可列方程分别为:

   

    解得:

 

    由滑块A的加速度,所以小球将飘离滑块A,其受力如图3所示,设线和竖直方向成角,由小球水平竖直方向状态可列方程

   

解得:,tanβ=2

24.解:设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最大半径为r,则r=,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得

故带电粒子进入磁场绕圆转过3600 -(1800一600)=2400又回到中空部分.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故粒子从P点进入磁场到第一次回到P点时,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为

粒子在中空部分运动时间为,

粒子运动的总时间为=5.74×10-7s.

 

 

25.(1)以塔底为零势面,根据能量守恒有: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南开中学模拟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十一)

                                                    2008-11-15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试卷II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共21题,每题6分,共126分)

注意事项:

1.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0:16   S:32   Cl:35.5   Na:23   Fe:56

1.取三粒质量和储藏时间相同的大豆种子,一粒在黑暗中萌发成豆芽甲,另两粒在光下萌发成幼苗乙、丙。测定甲、乙的鲜重和丙的干重,并与大豆种子比较,增加的重量分别为a、b、c,则a、b、c的主要增重因素分别为

A.H2O;CO2;H2O和CO2              B.CO2;H2O和CO2;H2O
C.CO2;H2O;H2O和CO2              D.H2O;H2O和CO2;CO2

 

2.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工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用胰蛋白酶处理一方面是为了使动物细胞分散开来,另一方面使细胞从瓶壁上脱离

B.细胞工程是在细胞整体水平或细胞器水平上定向地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C.用取自烧伤病人的皮肤健康细胞进行培养,可获得大量自身的皮肤细胞。这体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D.胚胎移植或核移植技术是动物细胞工程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

 

3.自然界中存在的许多微生物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微生物包括病毒界、原核生物界、真菌界和原生生物界的生物。其中除病毒及真菌外,都是由原核细胞构成的

B.圆褐固氮菌能将空气中的N2转化为NH3,硝化细菌能将NH3氧化为NO2及NO3,因此它们在生态系统中都属于生产者

C.在谷氨酸发酵过程中当C∶N为3∶1时,有利于细菌细胞的增殖,而谷氨酸产生较少

D.中耕松土有利于防止土壤中NO3被还原为N2而流失到空气中

 

4.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和用于无土栽培的营养液相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都必须含有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②都必须含有一定数量的有机物 

③都需要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溶液   ④溶液浓度都必须小于细胞液浓度

A. ①④        B. ①③④        C. ②④        D.①②③

 

5.下列有关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抗生素、抗毒素和干扰素都是效应B或效应T细胞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

B.抗生素、维生素和干扰素都是微生物细胞所产生的代谢产物,其中维生素是初级代谢产物

C.抗毒素是一种能与细菌的外毒素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抗生素、抗毒素、凝集素和干扰素在体内杀灭抗原的过程都属于人体的同一种免疫功能

 

6.下列对人体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对于较重的糖尿病患者,除了控制饮食外,还需按照医生的要求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②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在对症下药治疗的同时,还可以采用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来辅助降低体温  

③当人体摄取食盐较多时,肾可通过尿排出多余的钠,摄取食盐少时,尿中几乎不含NaCl,

因此人体的钠的排出量几乎等于摄入量

  ④如果支配某一肢体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肢体受到针刺时没有感觉但能运动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7.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

B.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4%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

C.pH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

D.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

8.IUPAC(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推荐原子序数为110的元素的符号为Ds,以纪念该元素的发现地(Darmstadt,德国)。下列关于Ds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Ds原子的电子层数为7         B.Ds是超铀元素

  C.Ds原子的质量数为110         D.Ds为金属元素

 

9.热水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的反应为:

  3Fe2+ + 2S2O32- +O2 +xOH- = Fe3O4 +S4O62- +2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纳米Fe3O4分散在水中没有丁达尔现象

  B.将纳米Fe3O4分散在水中Fe3O4能透过半透膜

  C.每生成1molFe3O4,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mol

  D.反应物OH-的化学计量数x =2

 

10.化学学科中经常使用的下列物理量,其中与阿伏加德罗常数(NA)无关的组合是(   )

  ①相对原子质量(Mr);②摩尔质量(M);③原子半径(r);④溶质的质量分数(ω);⑤物质的量(n);⑥化学反应速率(v);⑦气体摩尔体积(Vm);⑧溶液pH;⑨燃烧热(△H)

  A.③④     B.②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⑤   D.⑥⑦⑧⑨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一定正确的是(    )

  A.用惰性材料作电极,电解饱和金属氯化物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2Cl- +2H2O       Cl2↑+H2↑+2OH-

   B.用铂作电极,在KOH溶液中,甲烷-空气构成燃料电池,负极反应式:

     CH4+8e-+10OH-=CO32-+7H2O

  C.在明矾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至沉淀量最大:

     Al3++2SO42-+2Ba2++4OH-=AlO2-+2BaSO4↓+2H2O

  D.碳酸钠溶液中滴加苯酚溶液至过量:

     CO32-+2C6H5OH→2C6H5O-+CO2↑+H2O

 

12.莫尔盐[(NH4)2Fe(SO4)2?6H2O]常作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基准物质,在0.1mol/L的该盐的溶液中,下列有关比较不正确的是

A.c(SO)> c(NH)>c(Fe2)>c(H)>c(OH)

B.c(NH3?H2O)+c(NH)= 0.2mol/L

C.2 c(SO)+ c(OH)= c(NH)+2 c(Fe2)+c(H)

D.c(H)= c(OH)+c(NH3?H2O)

 

 

 

13.利尿酸在奥运会上被禁用,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的分子式是C13H10Cl2O4 

B.利尿酸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1 mol利尿酸能与5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利尿酸分子内处于同一平面的原子不超过10个

 

14.一列机械波沿直线ab向右传播,ab=2m,a、b两点的振动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波速可能是         B.波长可能是

C.波长可能大于                  D.波长可能大于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用给定的单色光照射金属表面发生光电效应时,一般来说,若被照射的金属不同,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同

B.        用不同频率的单色光照射同一种金属表面,若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其最大初动能相同

C.       发生光电效应时,最大初动能的最小值等于金属的逸出功

D.       用某单色光照射某金属表面时,没发生光电效应. 若用多束这样的单色光同时照射表面同一处,则只要光束足够多,就有可能发生光电效应

 

16.如图一物体恰能在一个斜面体上沿斜面匀速下滑,可以证明出此时斜面不受地面的摩擦力作用,若沿斜面方向用力向下推此物体,使物体加速下滑,则斜面受地面的摩擦力是(     )

A.大小为零              B.方向水平向右

C.方向水平向左         D.无法判断大小和方向

 

 

 

 

17.一个原来静止的原子核,发生α衰变,它的两个产物在垂直于它们速度方向的匀强磁场中运动,它们的轨迹和运动方向(图中用箭头表示)可能是下图中哪一个所示?(图中半径大小没有按比例画)(     )

 

18.在力的合成实验中,用两弹簧秤拉橡皮筋的结点至0点,今保持F1的读数不变,而逐渐减少α,仅要使橡皮筋的结点拉至0点,则可用的方法(    )

A.使F2的读数变大,β变小     B.使F2的读数变大,β不变

C.使F2的读数变小,β变小     D.使F2的读数变大,β变大

19.一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把电源断开,再用绝缘的工具把电容器的两金属板稍为改变一下相互间距离,(   )

A.       若两板间距离变大,则电容器中的电量增加

B.        若两板间距离变大,则电容器的电容变的大

C.       若两板间距离变小,电容器的电压增大

D.       不论两板间距离怎么变,电容器中的电量都不变

 

20.用理想变压器给负载供电,在输入电压不变的情况下,(       )

A.       减少副线圈的匝数,其余保持不变,可增加变压器的输入功率

B.        增加副线圈的匝数,其余保持不变,可增加变压器的输入功率

C.       减小负载的电阻值,其余保持不变,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不变

D.       增大负载的电阻值,其余保持不变,可增加变压器的输入功率

21.若原子的某内层电子被电离形成空位,其它层的电子跃迁到该空位上时,会将多余的能量以电磁辐射的形式释放出来,此电磁辐射就是原子的特征X射线.内层空位的产生有多种机制,其中的一种称为内转换,即原子中处于激发态的核跃迁回基态时,将跃迁时释放的能量交给某一内层电子,使此内层电子电离而形成空位(被电离的电子称为内转换电子).214Po的原子核从某一激发态回到基态时,可将能量E0=1.416MeV交给内层电子(如K、L、M层电子,K、L、M标记原子中最靠近核的三个电子层)使其电离.实验测得从214Po原子的K,L、M层电离出的电子的动能分别为Ek=1.323MeV、EL=1.399MeV、EM=1.412MeV.则可能发射的特征X射线的能量为(          )

A. 0.089MeV           B. 0.017MeV           

C. 0.076MeV         D. 0.093MeV

文本框: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南开中学模拟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十一) 2008-11-15

第Ⅱ卷

(共10题共174分)

注意事项:1.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2.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文本框: 报警器22. (16分)Ⅰ、(6分)传感器担负着信息的采集任务,在自动控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传感器能够将感受到的物理量(如温度、光、声等)转换成便于测量的量(通常是电学量),例如热敏传感器,主要是应用了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热敏电阻,热敏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图线如图甲所示,图乙是由热敏电阻Rt作为传感器制作的简单自动报警器线路图。问:

(1)为了使温度过高时报警器铃响,c应接在     (填a或b)。

(2)若使报警的最低温度提高些,应将P点向     移动(填左或右)。

(3)如果在最低报警温度下无论如何调节P都不能报警器工作,且电路无故障,造成工作电路不工作的原因可能是                                         。

 

Ⅱ、(10分)①黑箱中有一个理想二极管(正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无穷大),还有两个阻值均为1kΩ的电阻,它们与黑箱的接线柱1、2、3接成电路。再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对三个接线柱间的电阻进行测量,得到的数据如表格所示。那么黑箱中的线路应该是如图所示电路中的哪一个(    )

黑笔触点

1

1

2

红笔触点

2

3

1

表头读数

0

0.5 kΩ

2 kΩ

 

뿷契b?bᡭ뿷ᨧ苊

 

 

 

 

②如果用欧姆表测电阻时,因表内电他用久,使其电动势变小,内阻变大,但我们仍可转动“调整旋钮”使表针调到零欧姆刻度,调零后测电阻时,欧姆表的总内阻将         ,测出的电阻值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3.(18分)地球周围有磁场,由太空射来的带电粒子在此磁场中的运动称为磁漂移。以下描述的是一种假设的磁漂移运动。一带正电的粒子在x=0、y=0处沿y方向以某一速度v0运动,空间存在垂直于图中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在y>0的区域中,磁感强度为B1,在y<0的区域中磁感强度为B2B2 >B1,如图所示。

⑴  把粒子在出发点x=0处作为第0次过x轴,试求粒子到第n次过x轴整个过程中,在x轴方向的平均速度vv0之比,n只取奇数。

⑵  若B2 B1= 4,当n很大时,vv0趋于何值。

 

 

 

 

 

 

 

 

 

 

 

 

 

 

 

 

 

 

 

 

 

 

 

 

 

 

 

 

 

 

24.(18分)如图所示,长为L的木板A右边固定着一个挡板,

包括挡板在内的总质量为1.5M,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

有一质量为M的小木块B,从木板A的左端开始以初速度v0

木板A上滑动。小木块B与木板A间摩擦因数为μ,小木块B

滑到木板A的右端与挡板发生碰撞。已知碰撞过程时间极短,且碰后木块B恰好滑到木板A的左端就停止滑动。

(1)若μL=3v02/160g,在小木块B与挡板碰撞后的运动过程中,摩擦力对木板A做正功还是负功?做了多少?

(2)讨论木板A和小木块B在整个过程中,是否有可能在某一段时间内相对地面运动方向是向左的。如果不可能,说明理由;如果可能,求出至少可能向左滑动、又能保证木板A和小木块B刚好不脱离的条件。

 

 

 

 

 

 

 

 

 

 

 

 

 

 

 

 

 

 

 

 

 

 

 

 

 

 

 

 

25.(20分)如图所示,长为L、电阻r=0.3欧、质量m=0.1千克的金属棒CD垂直跨搁在位于水

平面上的两条平行光滑金属导轨上,两导轨间距

也是L,棒与导轨间接触良好,导轨电阻不计,

导轨左端接有R=0.5欧的电阻,量程为0-3.0安的电流表串接在一条导轨上,量程为0~1.0伏的电压表接在电阻R的两端,垂直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向下穿过平面.现以向右恒定外力F使金属棒右移.当金属棒以v=2米/秒的速度在导轨平面上匀速滑动时,观察到电路中的一个电表正好满偏,而另一个电表未满偏.问:

(1)此满偏的电表是什么表?说明理由.

(2)拉动金属棒的外力F多大?

(3)此时撤去外力F,金属棒将逐渐慢下来,最终停止在导轨上.求从撤去外力到金属棒停止运动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量.

 

 

 

 

 

 

 

 

 

 

 

 

 

 

 

 

 

 

 

 

 

 

 

 

 

 

文本框: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16分)已知A、C、D、F均是溶液,其中A、C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C可使酚酞试液变红。B、G、I、J、K是固体,其中B是常见的金属单质,G是常见的非金属单质。E、H是气体,且E是单质。H、J、K、L均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L常温下为液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B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J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

 

(2)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工业上可通过电解熔融的J来制取B的单质,当有6mol电子发生转移时,可得到

 

___________g单质B。

 

 

 

 

 

 

 

 

 

 

 

 

27.(16分)某化学研究小组以铜为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探究过程如下:

【实验1】:如右下图装置,电源接通后,与电池负极相连的铜丝上有大量气泡产生;与电池正极相连的铜丝由粗变细。电解开始30s内,阳极附近出现白色浑浊,然后开始出现橙黄色浑浊,此时测定溶液的pH约为10。随着沉淀量的逐渐增加,橙黄色沉淀慢慢聚集在试管底部,溶液始终未出现蓝色。

【实验2】:将实验1中试管底部的橙黄色沉淀取出,分装在两支小试管中,以后的操作和现象如下:

序号

操作

现象

滴入稀硝酸溶液

沉淀溶解,有无色气泡产生,最终得到蓝色溶液。

滴入稀硫酸溶液

橙黄色沉淀转变为紫红色不溶物,溶液呈现蓝色

阅读资料:常见铜的化合物颜色如下:

物质

颜色

物质

颜色

氯化铜

固体呈棕色,浓溶液呈绿色,稀溶液呈蓝色

氢氧化亚铜

(不稳定)

橙黄色

碱式氯化铜

绿色

氢氧化铜

蓝色

氧化亚铜

砖红色或橙黄色

氯化亚铜

白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铜的常见正化合价为___  _、_______,最终试管底部橙黄色沉淀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2)阴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阳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3)写出实验2中①、②的离子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8分)利用芳香烃X和链烃Y可以合成紫外线吸收剂BAD,已知G不能发生银镜反应,BAD结构简式为:

BAD的合成路线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结构简式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

(2) 属于取代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 。

(3) 1molBAD最多可与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olNaOH的溶液完全反应

(4) 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反应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G→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6分)化合物A[KxFe(C2O4)y?zH2O]是一种重要的光化学试剂。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A的化学式,依次做了如下实验探究:

 (A)取样品溶于水,向其中滴加KSCN试液,溶液呈血红色。

 (B)准确称取A样品0.491 g,于110℃干燥脱水至恒重,质量为0.437 g

 (C)另取A 0.491 g置于锥形瓶中,加人足量的3 mol?Lˉ1的H2SO4溶液和适量蒸馏水,微热且加人0.050 mol?Lˉ1的KMnO4溶液24.0 mL,恰好完全反应。

 (D)将(B)所得固体溶于水,加入还原铁粉至0.028 g时,恰好反应完全。

 若已知:①A中铁元素只呈一种价态,

         ②

  试完成下列问题:

 

(1)0.491 g A中所含结晶水的物质的量为                              

 

(2)A中n(Fe):n(C2O4)=                                       

 

(3)A 的化学式                                  

 

 

 

 

 

 

 

 

 

 

 

 

 

 

 

 

 

文本框: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I.(9分)右图是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的示意图,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A、C所示细胞的名称分别是                    

⑵步骤①向小鼠体内注射的物质在免疫学上叫             

⑶步骤②涉及到细胞工程的技术手段是              ,可用的诱导剂是                         

⑷在步骤②中需要对细胞进行筛选,对细胞进行筛选的原因是             

①细胞群体中有各种不同的融合细胞      ②细胞群体中存在没有发生融合的细胞      ③细胞群体中存在能产生不同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⑸D的名称是                   ,在其上面连接上抗癌药物可以制成                   

 

Ⅱ.(13分)右图曲线A、B分别是藓类植物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速率曲线图。根据此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⑴植物表观光合速率是指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速率的代数和。请在原图上画出2~20℃范围内表观光合速率的变化曲线。(3分)

⑵假设白天光照时间为10小时。在白天温度18℃,晚上温度为10℃的情况下,植物在一天中积累的有机物(葡萄糖)量是                   

⑶其它条件不变,白天在下列        温度条件下最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A.4℃    B.6℃    C.10℃    D.16℃

⑷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是因为                            

                                                                     

 

 

⑸右图是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关系曲线,有关该曲线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d点处的光反应速度大于a点

B.b点处的暗反应速度大于a点

C.同一叶绿体内a点与c点比较, c点处ATP和〔H〕的数量较多

D.同一叶绿体内b点与d点比较,b点处 C3化合物的数量较多


31.(14分)肺炎双球菌体内存在如下的代谢途径:

磺胺是在青霉素应用之前治疗许多细菌性传染病的最有效的化学治疗剂。它可以抑制该代谢途径中某种酶的活性,使得二氢蝶啶不能转化为四氢叶酸(一种维生素)而抑制细菌的生长,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⑴为了研究磺胺的作用部位,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实验材料及用具:培养皿三个、基本培养基(含有肺炎双球菌生长的各种营养条件,但不含二氢蝶啶、二氢蝶酸、二氢叶酸和四氢叶酸)、接种环、酒精灯、磺胺、二氢蝶啶、二氢蝶酸、二氢叶酸、四氢叶酸、肺炎双球菌菌种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                                                         

第二步:将A、B、C三份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第三步:向A、B、C三个培养皿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蒸馏水、二氢蝶酸和二氢叶酸溶液,并向三个培养皿中都加入等量少许的磺胺。

第四步:                                                         

培养24小时后,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结论分别是:

①A、B、C都不能生长,说明                                           

②A、B不能生长,C能生长,说明                                      

③A不能生长,B、C都能生长,说明                                     

⑵四氢叶酸属于细菌营养成分中的              。上述基本培养基依据其化学成分,属于          培养基。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南开中学模拟卷)

试题详情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南开中学模拟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十)  2008-11-8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试卷II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共21题,每题6分共126分)

注意事项:

1.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016    Na23    P 31

1.以下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癌细胞是能连续分裂的细胞

   B.小分子物质都能通过细胞膜,大分子物质则不能

C.人体内所有体细胞中都有与癌变有关的基因

D.控制细胞器进行物质合成、能量转换等的指令,主要是通过核孔丛细胞核到达细胞质

 

2.下列对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性行为是以性激素为生理基础的行为,因而动物在完成性行为时主要靠性激素调节

B.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C.已获得免疫的机体,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即发生过敏反应

D.在血糖调节过程中,甲状腺激素与胰岛素之间表现拮抗作用

 

3.根据现代生物技术原理,为解决如下四个问题:①快速培养名贵花卉  ②克服远缘植物有性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③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  ④干扰素的工业化生产。依次可以应用的技术手段是

技术

组织培养

基因工程

发酵工程

体细胞杂交

A

B

C

D

4.下列对人体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对于较重的糖尿病患者,除了控制饮食外,还需按照医生的要求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②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在对症下药治疗的同时,还可以采用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来辅助降低体温

③当人体摄取食盐较多时,肾可通过尿排出多余的钠,摄取食盐很少时,尿中几乎不含NaCl,因此人体的钠的排出量几乎等于摄入量

④如果支配某一肢体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肢体针刺没有感觉但能运动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5.乙肝疫苗是将乙肝表面蛋白抗原基因在酵母菌中克隆和表达得到的乙肝表面抗原,实际上是中空的病毒颗粒。请判断以下选项不正确的是

A.乙肝属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B.乙肝疫苗需要低温保存

C.乙肝病毒内部的核酸储存着病毒的全部遗传信息,控制着病毒的一切性状

D.感染乙肝病毒后通常需要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发挥作用

 

6.已知二倍体水稻的某一对相对性状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能独立遗传,并且只要有显

性基因存在,就会表现显性性状。现用纯种显性水稻与纯种隐性水稻作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那么如果F2中各个体随机交配,则其后代中显性个体与隐性个体的比例是

A.13 :3    B.3 :1      C.7 :1      D.5 :3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都可用(C6H10O5n表示,它们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B.金属钠着火时可用泡沫灭火器进行灭火

C.用硫酸铜溶液使蛋清液发生盐析,进而分离、提纯蛋白质

D.医疗上的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而土壤保肥与胶体的性质无关

 

8.某溶液中含有HCO3-、SO32-、Na+、CH3COO-等四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O2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   )

A.Na+        B.SO32-      C.HCO3-     D.CH3COO-

 

9.已知硫酸锰(MnSO4)和过量的过硫酸钾(K2S2O8)两种盐溶液在Ag+催化下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高锰酸钾、硫酸钾和硫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后溶液呈无色

B.反应中有水参加反应

C.该反应的还原剂为K2S2O8

D.MnSO4和K2S2O8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5和2

 

10.现有溶质为Ba(OH)2、AlCl3、NH4HCO3和H2SO4的四种无标签溶液,分别取其中三种溶液于三支试管中,再依次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少许剩下的另一种溶液,并稍加热,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若只有一支试管中产生沉淀,一支试管中无明显现象时,则滴加的是AlCl3溶液

B.若只有一支试管中产生沉淀,一支试管中无明显现象时,则滴加的是H2SO4溶液

C.若有两支试管中都只产生白色沉淀时,则滴加的是Ba(OH)2溶液

D.若有两支试管中既产生沉淀又出现气体时,则滴加的是NH4HCO3溶液

 

11.在防治禽流感疫情中大量使用的氯胺是一种长效缓释有机氯消毒剂,具有强氧化性,其杀菌能力是一般含氯消毒剂的4-5倍,下列有关氯胺(NH2Cl)的说法中一定不正确的是(   )

A.氯胺的电子式为

B.氯胺晶体 属于分子晶体,氯化铵晶体属于离子晶体

C.氯胺水解产物为NH2OH(羟氨)和HCl

D.氯胺的消毒原理与漂白粉相似

 

 

 

 

 


12.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以固体氧化物作为电解质。其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下列关于固体燃料电池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极b为电池负极,电极反应式为O2+4e=4O2

B.固体氧化物的作用是让电子在电池内通过

C.若H2作为燃料气,则接触面上发生的反应为H2+2OH-4e=2H+H2O

D.若C2H4作为燃料气,则接触面上发生的反应为C2H4+6O2-12e=2CO2+2H2O

 

13.温度为T℃,压强为1.01×106Pa条件下,某密闭容器下列反应达到化学平衡

A(g)+ B(g)3C(?),测得此时c(A)=0.022 mol?L-1;压缩容器使压强增大到2.02×106Pa,第二次达到平衡时,测得c(A)=0.05 mol?L-1;若继续压缩容器,使压强增 大到4.04×107Pa,第三次达到平衡时,测得c(A)=0.075 mol?L-1;则下列关于C物质状态的推测正确的是(   )

A.C为非气态                      B.C为气态 

C.第二次达到平衡时C为非气态     D.第三次达到平衡时C为非气态

 

14.一段时间一来,“假奶粉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奶粉的碳水化合物(糖)含量是一种重要指标,可以用“旋光法”来测量糖溶液的浓度,从而测定含糖量,偏振光通过糖的水溶液后,偏振方向会相对于传播方向向左或向右旋转一个角度α,这一角度α称为“旋光度”,α的值只与糖溶液的浓度有关,将α的测量值与标准值相比较,就能测量被测样品的含糖量了.如图所示,S是自然光源,AB是偏振片,转动B,使到达O处的光最强,然后将被测样品P置于AB之间,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到达O处光的强度会明显减弱         

B.到达O处光的强度不会明显减弱

C.将偏振片B转动一个角度,使得O处光的强度最大,偏振片转过的角度等于α

D.将偏振片A转动一个角度,使得O处光的强度最大,偏振片转过的角度等于α

15.长度均为L的平行金属板AB相距为d,接通电源后,在两板之间形成匀强电场。在A板的中间有一个小孔K,一个带+q的粒子PA板上方高h处的O点自由下落,从K孔中进入电场并打在B板上K点处。当P粒子进入电场时,另一个与P相同的粒子Q恰好从两板间距B处的O点水平飞入,而且恰好与P粒子同时打在K处。如果粒子进入电场后,所受的重力和粒子间的作用力均可忽略不计,判断以下正确的说法是(   )

A.P粒子进入电场时速度的平方满足(a为粒子在电场中所受电场力产生的加速度大小)

B.将PQ粒子电量均增为+2q,其它条件不变,PQ粒子同时进入电场后,仍能同时打在K

C.保持PQ原来的电量不变,将O点和O点均向上移动相同的距离;且使PQ同时进入电场,则P粒子将先击中K

D.其它条件不变,将Q粒子进入电场时的初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将电源电压也增加为原来的2倍,PQ同时进入电场,仍能同时打在K

 


16.某人在一星球上以速度v0竖直上抛一物体,经t秒钟后物体落回手中,已知星球半径为R,那么使物体不再落回星球表面,物体抛出时的速度至少为(           )

 

17.如图所示绘出了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和μ2时,紧急刹车时的刹车痕(即刹车距离s)与刹车前车速V的关系曲线,则μ1和μ2的大小关系为(    )   

A. μ12              B. μ12   

C. μ12          D. 条件不足,不能比较

 

18.一列波沿直线传播,某一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质点A的位置与坐标原点O相距0.5 m,此时质点A沿y轴正方向运动,再经0.01 s第一次达到最大位移处,则关于这列这列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波长是2 m         B.波速是50 m/s

C.频率是50 Hz      D.传播方向为x轴的负方向

19.一个氘核()与一个氚核()发生聚变,产生一个中子和一个新核,并出现质量亏损.聚变过程中(   )

A.吸收能量,生成的新核是    B.放出能量,生成的新核是

C.吸收能量,生成的新核是    D.放出能量,生成的新核是

 

20.夏天,如果将自行车内胎充气过足,又放在阳光下受暴晒,车胎极易爆裂.关于这一现象有以下描述(暴晒过程中内胎容积几乎不变)

①车胎爆裂,是车胎内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分子间斥力急剧增大的结果.

②在爆裂前的过程中,气体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加剧,气体压强增大.

③在爆裂前的过程中,气体吸热,内能增加.  

④在车胎突然爆裂的瞬间,气体内能减少.  描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1.如图所示,直线A为电源的U-I图线,曲线B为灯泡电阻的U-I图线,用该电源和小灯泡组成闭合电路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和电路的总功率分别是(   )

A.4W、8W                      B.2W、4W

    C.4W、6W                      D.2W、3W

 

 

 

 

 

 

 

 

 

 

 

 

 

 

 

 

 

文本框: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南开中学模拟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十)   2008-11-8

第Ⅱ卷

(共10题共174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2. (1)(4分)利用双缝干涉测定光的波长实验中,取双缝间距d=0.5mm, 双缝光屏间距离L=0.5m,用某种单色光照射双缝得到干涉图象如图,分划板在图中A、B位置时游标卡尺读数如图,则单色光的波长为                

 

(2)(12分)某同学准备测定一只量程已知的电压表的内阻.器材如下:

A.待测电压表   (量程3V,内阻未知)

B.定值电阻R0(阻值2KΩ,允许通过最大电流50mA)

C.多用电表

D.直流电源E(电动势小于3V,内阻不计)

E.单刀双掷开关S

F.导线若干

该同学利用上述所给的器材,进行如下操作:

(?)用多用电表进行粗测:多用电表电阻档有三种倍率,分别是×100Ω、×10Ω和×1Ω.该同学选择×100Ω倍率,用正确的操作方法测量,刻度盘上的指针如图所示,那么测量结果是       Ω.


(?)为了更准确地测量这只电压表的阻值,请你在方框中帮该同学设计一个实验电路.

(?)假设你已经连接好实验电路,请你简要写出你的测量步骤:

                                                           

                                                           .

(?)利用已知和所测的物理量表示电压表的内阻,其表达式为                .

 

23.(16分)如下图所示,C是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的一块木板,木板的质量为3m,在木板的上面有两块质量均为m的小木块A和B,它们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最初木板静止,A、B两木块同时以方向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和2v0在木板上滑动,木板足够长,A、B始终未滑离木板。求:

⑴木块B从刚开始运动到与木板C速度刚好相等的过程中,木块B所发生的位移

⑵木块A在整个过程中的最小速度。

 

 

 

 

 

 

 

 

 

 

 

 

 

 

 

 

 

 

 

 

 

 

 

 

 

 

 

24.(18分)如图所示,P、Q为两根相距为L且互相平行的长直光滑的金属导轨,其左端与电容为C的电容器和阻值分别为R1、R2的电阻连成图示电路,质量为m的金属棒ab与导轨垂直放置,且接触良好,其电阻为r(导轨电阻不计),整个装置放在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现闭合开关S,用大小为F的水平力拉棒ab,使它水平向右运动。求:

  (1)棒ab的最大速度;

  (2)棒ab达最大速度时电容器的带电量;

  (3)在棒ab达最大速度后,断开开关S、并同时撤去水平拉力F,此后电阻R1产生的热量多大?

 

 

 

 

 

 

 

 

 

 

 

 

 

 

 

 

 

 

 

 

 

 

 

 

 

 

 

 

25.(22分)如图所示,x轴上方有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大小为B,x轴下方有一匀强电场,电场强度的大小为E,方向与y轴的夹角θ为450且斜向上方。现有一质量为m电量为q的正离子,以速度v0由y轴上的A点沿y轴正方向射入磁场,该离子在磁场中运动一段时间后从x轴上的C点进入电场区域,该离子经C点时的速度方向与x轴夹角为450. 不计离子的重力,设磁场区域和电场区域足够大。求:

(1)C点的坐标;

(2)离子从A点出发到第三次穿越x轴时的运动时间;

(3)离子第四次穿越x轴时速度的大小及速度方向与电场方向的夹角.

 

 

 

 

 

 

 

 

 

 

 

 

 

 

 

 

 

 

 

 

 

 

 

 

 

 

 

 

 

文本框: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19分)已知A为酸式盐,B为某二价主族金属的化合物,C、D、F、G、I在常温常压下均呈气态,且D燃烧时产生的氧炔焰常用来焊接或切割金属。等物质的量A、B与少量的水充分混合能恰好完全反应。图中反应条件(除高温外)均已略去。

 

(1)写出B的电子式                 ,D的结构简式                

(2)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将I气体通入溶有饱和C气体的NaCl溶液,是侯氏制碱法的一步关键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在A溶液中加入M                                             

②在A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并加热:

                                                                

③已知Fe3O4能溶于M溶液并产生F气体,该离子反应为:

                                                                 

 

 

 

 

 

27.(18分)磷化氢(PH3)是无色剧毒气体(沸点-89.7℃,其中含微量P2H4而易自燃)。其制取原理类似于实验室制氨气,现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PH3并验证其性质。请回答:

(1)用碘化磷(PH4I)和烧碱反应制取磷化氢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开始时,先从分液漏斗中往盛有碘化磷的烧瓶A中加入过量乙醚(无色液体,沸点34.5℃,微溶于水,不与硫酸铁反应),微热数分钟后再从分液漏斗中向烧瓶里加入一定量的浓NaOH溶液继续加热。在B处用电热器控制温度在300℃左右,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①用水冷却的C中有白色蜡状固体生成。②D试管中硫酸铁溶液的颜色由棕黄色变为淡绿色,同时也有白色蜡状物生成。③E处点燃尾气,呈淡蓝色火焰。C中的白色蜡状固体是(填分子式)       ,能说明PH3具有          的性质。试管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说明PH3具有          的性质。

(3)实验时E处尾气须点燃,原因是                                   

(4)实验开始时,先向烧瓶中加入乙醚并微热,其目的是:

 

                                                                    

(5)D中液面上有少量乙醚层出现,其原因是:

 

                                                                      

 

 

28.(17分)已知:一定条件下碳碳双键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乙炔可与羰基发生反应,具有双键交替结构的烃可以发生1,4-加聚反应。例如:

④现有化合物A(C5H10)发生如下反应(反应条件略去),已知B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有机酸,1molE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2mol最简单的有机酸和1mol丙酮酸(结构简式为CH3COCOOH)。

试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                           ,反应⑤属于            反应,反应⑥属于          反应。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 → G                                                       

 

E → F                                                        

(3)若某化合物能使溴水褪色,也能与过量酸性高锰酸钾作用得到下列三种化合物,

       

 

试推断该化合物可能的结构简式                              

29.(12分)有一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0.4的CO、C2H4和O2的混合气体,经点燃完全反应后,测得反应后混合气体中不再含有CO和C2H4。试通过计算填空:

(1)原混合气体中氧气所占的体积分数为                

(2)原混合气体中CO的体积分数(x)的取值范围为                    (用百分数表示);

(3)原混合气体中C2H4的体积分数(y)的取值范围为                    (用百分数表示)。

 

 

 

 

 

 

 

 

 

 

 

 

 

 

 

 

 

 

 

 

 

 

 

 

 

文本框: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 (18分每空1分) (一)下图一示某森林植物的景观,图二示物种数与面积的关系。请分析回答:

 

                        

 

 

 

(1)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的最重要因素。为了登记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在群落的中心部位选取样地,用随机法取样,首先要确定样方面积。.系列取样统计结果如上图二。

①试写出该研究的课题名称                           。这种研究方法叫做              

②图二显示:在一定范围内,随样方面积的增大,               。调查该森林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           m2

③若选取3个合适的样方对某种乔木计数的结果分别是n1、n2、n3,则该乔木的种群密度为                     株/m2

(2)导致景观图中植物分层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森林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农田的主要原因是森林具有复杂的________结构。若要调查景观图中森林群落的结构,请写出主要的调查项目(调查设备略):

                                                                     

                                                                    

 

 

 

(二)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硫循环和碳循环及其相互关系的简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图示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图中标号       所代表的内容能体现出这个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的大小。

(2)如果该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增重2kg,至少需要生产者提供          kg。

(3)若要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般可采用 的措施为                      

(4)在硫循环中,除图中所示过程外,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来源还应有                    |                        

(5)碳和硫在生物群落中流动形式依次为                        

(6)若短时间内大气中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迅速增加,会造成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依次是                         

 

31.(18分)根据下图动物呼吸作用强度测定装置、下列实验材料用具,完成哺乳动物呼吸作用强度与外界环境温度关系的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一、实验目的

    验证哺乳动物随外界环境温度升高呼吸强度降低。

    二、实验原理

1.哺乳动物的体温能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相对的恒定,这种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由于完善的调节制。所以能实现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当处于炎热环境中,皮肤里的

接受刺激后,将兴奋传入___________中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中枢的调节,使皮肤血管舒张,增加皮肤的血流量,从而使散热量增加,保持体温相对恒定。

   

2.动物产热的主要方式为细胞的有氧呼吸,请写出细胞有氧呼吸过程的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动物有氧呼吸作用强度可以通过单位时间耗氧量作为标定,耗氧量可用动物呼吸作用强度测定装置进行测定并按内筒与外筒高度差计数。

    三、实验材料与用具

            动物呼吸作用强度测定装置4套、恒温培养箱4个、大小生理状态相近的小白鼠4只、计时器、标签纸等。

试题详情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南开中学模拟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八)  2008-11-1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试卷II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共21题,每题6分共126分)

注意事项:

1.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016    Na23    P 31

1.下列生物学研究选择的技术(方法)不恰当的是            (    )

       A.利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

       B.利用射线处理从自然分离的菌种进行发酵工程的菌种选育

       C.利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中O2的来源

       D.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

2.下列各项中,能够用右图所示的曲线表示的是(    )

       A.植物茎的生长速率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

       B.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

       C.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浸入清水中后的质量变化

       D.恒定容积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随时间的推移种群大小的变化趋势

3.右图为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在一定时间内让细胞吸收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放射性同位素在图中出现的部位依次是①②③④⑤。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物质⑤是在①上合成,并在③中加工后分泌到细胞外的蛋白质

B.在此过程中,结构②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细胞内物质运输的通道

C.①②③④的膜结构有一定的连续性,可以相互转换共同完成细胞生理功能

D.若⑤是某种抗体,则此细胞为B淋巴细胞或记忆B细胞分化而来的效应B细胞

 

4.一个健康人一次进食较多的食盐和糖,所排出的尿液中盐增多,但没有糖。其原因是(    )                           

A.摄入较多糖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

B.摄入较多糖时,胰岛素分泌增加,促使血糖分解、合成糖元和转化为非糖物质

C.摄入较多盐时,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促进排出多余的盐和水

D.摄入较多盐时,血浆渗透压降低,促进大量饮水并排出多余的盐

5.有关自然界中微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葡萄糖是所有微生物正常生长、发育必需的碳源

B.只有附着在豆科植物根部的微生物才能进行生物固氮

C.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有的属于分解者,有的属于消费者,有的属于生产者

D.所有微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6.对下列有关遗传和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产生的雌雄两种配子的数量比为1:1

②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③遗传学上把转移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

④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A.四种说法都对                  B.四种说法都错  

C.只有一种说法对                D.只有一种说法错

7.花青苷是引起花果呈颜色的一种花色素,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它的主要结构在不同pH条件下有以下存在形式:

 

 

 

 

 

下列有关花青苷说法正确的是

   A.花青苷可作为一种酸碱指示剂                   B.I和Ⅱ中均含有二个苯环

   C.I和Ⅱ中除了葡萄糖基外,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D.I和Ⅱ均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8.莫尔盐[(NH4)2Fe(SO4)2?6H2O]常作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基准物质,下列有关该盐溶液比较不正确的是

A.c (SO42) > c (NH4+)>c (Fe2+)>c (H+)>c (OH)

B.c (SO42) = c (NH4+)>c (Fe2+)>c (H+)>c (OH)

C.2c (SO42)+ c (OH) = c (NH4+) + 2c (Fe2+)+ c (H+)

D.c(H+) = c(OH) + c(NH3? H2O) + 2c( Fe(OH)2 )

9.对P4S3分子的结构研究表明,该分子中不存在不饱和键,且各原子最外层均已达到8个电子稳定结构。则一个P4S3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个数为

A.7个          B.9个             C.19个              D.不能确定

10.在怛容条件下化学反应: 2SO2 ( g ) + O2 ( g )ㄐ2SO3( g ) ; △ H =-QkJ?mol-1

在上述条件下分别充人的气体和反应放出的热量 ( Q )如下表所列:

容器

SO2 (mol)

O2(mol)

N2(mol)

Q(kJ?mol-1)

2

1

0

Q1

1

0.5

0

Q2

1

0.5

1

Q3

       根据以上数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上述条件下反应生成 lmolSO3 固体放热 Q/2 kJ        B.2Q1 <2Q2=Q1<Q

       C.Ql =2 Q2= 2Q3 = Q                                       D.2Q2 = 2Q3 < Q1 < Q

11.用酸碱中和滴定的方法测定NaOH和Na2CO3的混合液中的NaOH含量时,可先在混合液中加过量的BaCl2溶液,使Na2CO3完全变成BaCO3沉淀,然后用标准盐酸滴定(用酚酞用指示剂),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向混有BaCO3沉淀的NaOH溶液中滴入盐酸,不会影响NaOH含量的测定

B.滴定时,若滴定管中滴定液一直下降到活塞处才达到滴定终点,则不会影响计算结

C.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则测定结果偏小

D.可以不用将Na2CO3完全变成BaCO3沉淀,直接滴加标准盐酸,至不再有气泡产生

12.高铁酸钾     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是比Cl2、O3

 

ClO2、KMnO4氧化性更强,无二次污染的绿色水处理剂。工业上是先制得高铁酸钠,然后在低温下,在高铁酸钠溶液中加入KOH至饱和就可析出高铁酸钾(K2FeO4)。

湿法制备的主要反应方程为:2Fe(OH)3 +3ClO + 4OH =2FeO42 +3Cl +5H2O  ,

干法制备的主要反应方程为:2FeSO4 +6Na2O2 = 2Na2FeO4 +2Na2O +2Na2SO4 +O2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铁酸钾中铁显+6价

B.湿法中每生成1mol Na2FeO4 转移3mol电子

C.干法中每生成1mol Na2FeO4 转移4mol电子

D.K2FeO4处理水时,不仅能消毒杀菌,还能除去水体中的H2S、NH3等,生成的Fe(OH)3还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

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电解

B.电解硫酸铜溶液    2Cu2++2H2O      2Cu +SO42+O2↑+4H+

      C.SO2通入KMnO4溶液 SO2 +MnO4 +H2O = SO42+ 2H+ +Mn2+

      D. 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至溶液显中性:

Ba2+ + OH + H+ + SO42 =BaSO4 ↓+H2O

14.如图所示,两个半球拼成的球形容器,内部被抽成真空,球形容器半径为R,大气压强为P,要使两半球分开两侧拉力至少为:

A.  B.  C.  D.

15.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以白光为光源,在屏幕上观察到了彩色干涉条纹。若在双缝的一缝前放一红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红光),另一缝前放一绿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绿光),这时(    )

       A.只有红色和绿色的双缝干涉,其他颜色的双缝干涉纹消失

       B.任何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都不存在,但屏上仍有光亮

       C.红色和绿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其他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依然存在

       D.屏上无任何光亮

16.瑞典皇家科学院2002年10月8日宣布,将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戴维斯、贾科尼和日本科学家小柴昌俊,以表彰他们在天体物理学领域中的贡献。该奖表彰了两项成果,一项是在探测宇宙中微子方面取得的成就,另一项是发现了宇宙X射线源,这两方面的成就导致了中微子天文学、X射线天文学的诞生。你知道X射线产生的物理原理是(     )。

A.原子中自由电子的运动产生        B.原子的外层电子跃迁产生

C.原子的内层电子受到激发后产生    D.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核跃迁产生

17.下表记录了某受迫振动的振幅随驱动力频率变化关系,若该系统固有频率为,则[ ]

驱动力频率/Hz

30

40

50

60

70

80

受迫振动振幅/cm

10.2

16.8

27.2

28.1

16.5

8.3

A.=60Hz         B.60Hz<<70Hz

C.50Hz<<60Hz     D.以上三个答案都不对

18.雨滴自屋檐静止滴下,每隔0.2秒滴下一滴,第一滴落下时第六滴恰欲滴下,此时第一滴、第二滴、第三滴、第四滴之间的距离依次为1.62m1.26m0.90m,设落下的雨滴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则此时第二滴雨滴下落的速度为:(    )

  A.8.00m/s              B.7.84m/s              C.7.20m/s              D.7.00m/s

19.一个带电小球从空中的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重力做功3J,电场力做功1J,克服空气阻力做功0.5J,则小球(    )

①在a点的重力势能比在b点大3J       ②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小1J
③在a点的动能比在b点小3.5J          ④在a点的机械能比在b点大0.5J
A.①②正确   B.①③正确   C.②④正确    D.③④正确

20.如图D是一个二极管,它的作用是只允许电流从a流向b,不允许电流从b流向a。平行板电容器AB内部的带电体P处于静止状态。下列关于因极板A的移动而引起的带电体P的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板稍向上平移,P向上移动

  B.A板稍向下平移,P向下移动

  C.B板稍向上平移,P向上移动

D.B板稍向上平移,P向下移动

2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L是自感系数很大的、用铜导线绕成的线圈,其电阻可以忽略不计,开关S原来是闭合的,当开关S断开瞬间,则(      )

① L中的电流方向不变

② 灯泡D要过一会儿才熄灭

③ LC电路将产生电磁振荡,刚断开瞬间,磁场能最大

④ 电容器将放电,电场能将变为磁场能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文本框: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南开中学模拟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八)   2008-11-1

第Ⅱ卷

(共10题共174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2.(18分) ⑴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①图乙中的____________是力F1F2的合力的理论值; ___________是力F1F2的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②在实验中,如果将细绳也换成橡皮筋,那么实验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变”或“不变”)

 

⑵现有下列器材:

A.6V蓄电池一组(内阻约0.1Ω)

B.直流电流表(0~0.2A) 一只

C.直流电流表(0~0.02A) 一只

D.直流电压表(0~3V) 一只

E.直流电压表(0~100V) 一只

F.滑动变阻器(0~10Ω) 一只

G.滑动变阻器(0~500Ω) 一只

H.电阻箱(0~9999.9Ω,Im=0.1A) 一只

I.电键一只

现在要比较准确地测量一只约0.6Ω电阻的阻值:

①        在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的原理图;

②       实验中除了电源、电键和导线处,还需要的器材是                          

(用器材前面的字母表示)

③写出测量电阻的表达式Rx =            。表达式中各符号的物理意义是

                                                                           

                                                                         

                                                                                                                              


⑶下面4图反映“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的4个步骤,将它们按操作先后顺序排列应是_____________(用符号表示)。若图中坐标纸中小方格的边长为,滴入水面的油酸酒精溶液是一滴,一滴溶液含纯油酸的体积为,则油酸分子的直径约为__________

 

23.(14分)一种半导体材料称为“霍尔材料”,用它制成的元件称为“霍尔元件”。这种材料有可定向移动的电荷,称为“载流子”,每个载流子的电荷量大小为1元电荷,即q=1.6×10-19 C。霍尔元件在自动检测、控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录像机中用来测量录像磁鼓的转速、电梯中用来检测电梯门是否关闭以及自动控制升降电动机的电源的通断等。在一次实验中,一块霍尔材料制成的薄片宽ab=1.0×10-2 m、长bc=L=4.0×10-2 m、厚h=1×10-3 m,水平放置在竖直向上的磁感应强度B=1.5 T的匀强磁场中,bc方向通有I3.0 A的电流,如图所示,沿宽度产生1.0×10-5 V的横电压。?

(1)假定载流子是电子,ab两端中哪端电势较高??

(2)薄板中形成电流I的载流子定向运动的速率是多少??

 

 

 

 

 

 

 

 

 

 

 

 

 

 

24.(16分)如图所示,是一大型玩具“过山车”的装置原理图。光滑弧型轨道末端与一个半径为R的光滑圆轨道平滑连接,两辆质量均为m的相同小车A与B(大小可忽略),中间夹住一根被压缩的轻弹簧后连接在一起两车从弧形轨道上的某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当两车刚好滑至圆环最低点时连接两挂钩突然断开,弹簧将两车弹开,其中B车刚好停在原处,A车沿圆环轨道运动恰能越过圆弧轨道最高点。求:

⑴A车被弹开时的速度

⑵把A车弹出过程中弹簧释放的弹性势能;

⑶初始时,A、B两车下滑的高度h

 

 

 

 

 

 

 

 

 

 

 

 

 

 

 

 

 

 

 

 

 

 

 

 

 

 

25.(24分)如图所示,两根质量均为2 kg的金属棒ab、cd静止放在光滑的水平导轨上,左、右两部分导轨间距之比为1:2,导轨间有强度相等、方向相反的匀强磁场,两棒的电阻之比Rab∶Rcd=1:2,导轨足够长且电阻忽略不计。若用250 N的水平力向右拉cd棒,在cd棒开始运动0.5m的过程中,cd棒上产生的焦耳热为30 J,cd棒运动0.5m后立即撤去拉力,这时两棒速度大小之比vab:vcd=1:2,求:

(1)撤去外力时两棒的速度是多大?

(2)电路中产生的总的焦耳热是多少?

 

 

 

 

 

 

 

 

 

 

 

 

 

 

 

 

 

 

 

 

 

 

 

 

 

 

 

文本框: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一)(8分)X、Y、Z为三种短周期元素,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且X、Y、Z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和为5。已知X是原子结构最简单的元素,Y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Z元素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营养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推断X、Y、Z的元素:X         ,Y         ,Z        

     (2)Y元素的单质中有一种称为足球烯的分子Y60,它可能最易发生的反应是        

        A.消去反应      B.取代反应      C.加成反应    D.聚合反应

(3)最近科学家们合成了Zn+5,电子式为则n值为             

(4)Z与X可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ZX3的结构式为         ,Z2X4的电子式为

         。(用判断出的元素符号表示)

 

(二)(8分)气体A只含X、Y两种短周期元素,X的原子序数大于Y的原子序数。A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两种物质。B、D、E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气体。各物质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

 

 

 

 

回答下列问题:
 ?

(1)若气体A中,X与Y的质量比小于3,则气体A中肯定有(写化学式)______。

(2)若气体A为单一气体,且分子是直线型结构。又知X与Y两元素的质量比数值上等  于X的相对原子质量。A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

  (3)C与固体单质甲在高温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体乙为常见化合物,写出一种固体乙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7.(18分) 三氧化二铁和氧化亚铜都是红色粉末,常用作颜料。某校一化学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来探究一红色粉末是Fe2O3、Cu2O或二者混合物。探究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Cu2O是一种碱性氧化物, 溶于稀硫酸生成Cu和CuSO4, 在空气中加热生成CuO

提出假设

假设1:红色粉末是Fe2O3

假设2:红色粉末是Cu2O

假设3:红色粉末是Fe2O3和Cu2O的混合物

设计探究实验

取少量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在所得溶液中再滴加 KSCN 试剂。

(1)若假设1成立,则实验现象是                       

(2)若滴加 KSCN 试剂后溶液不变红色,则证明原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三氧化二铁。你认为这种说法合理吗?          简述你的理由(不需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          

                                                     

(3)若固体粉末完全溶解无固体存在 , 滴加 KSCN 试剂时溶液不变红色 , 则证明原固体粉末是           ,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探究延伸

经实验分析,确定红色粉末为Fe2O3和Cu2O的混合物。

(4)实验小组欲用加热法测定Cu2O的质量分数。取a g固体粉末在空气中充分加热,待质量不再变化时,称其质量为bg( b > a),则混合物中Cu2O的质量分数为       

(5)实验小组欲利用该红色粉末制取较纯净的胆矶 (CuS04 . 5H20) °经查阅资料得知 ,

在溶液中通过调节溶液的酸碱性而使Cu2 +、Fe2+、Fe3+分别生成沉淀的pH 如下:

物质

Cu(OH)2

Fe(OH)2

Fe(OH)3

开始沉淀pH

6.0

7.5

1.4

沉淀完全pH

13

14

3.7

实验室有下列试剂可供选择:A. 氯水  B. H2O2    C. NaOH   D. Cu­2(OH)2CO3


实验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试回答:

① 试剂I为       ,试剂II为       (填字母)。

② 固体X的化学式为          

③ 操作I为                 

28.(18分)200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3位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化学家。烯烃复分解反应实际上是在金属烯烃络合物的催化下实现C=C双键两边基团换位的反应。如下图表示了两个丙烯分子进行烯烃换位,生成两个新的烯烃分子――丁烯和乙烯。


现以石油裂解得到的丙烯为原料,经过下列反应可以分别合成重要的化工原料I和G。I和G在不同条件下反应可生成多种化工产品,如环酯J。

 

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

①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④、⑤中有一反应是与HCl加成,该反应是________(填反应编号),设计这一步反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E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⑩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4分)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位置的元素在结构和性质上有许多相似的地方。第二周期的碳、氮、氧、氟都可以形成氢化物,氧元素的氢化物除H2O外,还有H2O2;碳元素的氢化物除CH4外,还有C2H6等,与之相似的氮元素的氢化物除NH3外,还有N2H4等。

⑴碳原子之间可以结合成链状结构,氮原子之间也可以形成链状结构,假设氮原子间只以氮氮单键形式连接成链状,并形成氢化物,则该系列氢化物的通式为

 

                                            

 

⑵该系列中的N2H4是“神六”发射时火箭所用的液体燃料,液态的四氧化二氮作氧化剂,此液态燃料的优点是产生的能量大并没有污染。已知4gN2H4在上述反应中放出71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⑶该系列物中NH3对农业、化学、国防工业具有重要意义。其合成原理为:

N2(g) + 3H2(g)  2NH3(g),DH= - 92kJ/mol。

I.在一定温度下,将1.5molN2和6molH2通入到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为起始时的80%,此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II.保持温度不变,在相同的容器中,将起始时的物质的量改为a mol N2、b molH2、c mol NH3,使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分数为25%,则:

①达到平衡时,I和II放出的热量               (填字母代号)

A.一定相等                         B.前者一定小于后者

C.前者等于或小于后者               D.前者等于或大于后者

②欲使开始时反应正向进行,a的取值范围为                      

 

 

 

 

 

 

文本框: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一)(7分)下表是对某水生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营养级生物,E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体内未被呼吸消耗的能量(Pn=Pg-R),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单位:102kJ/m2/年)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Pg

Pn

R

A

15.9

2.8

13.1

B

870.7

369.4

501.3

C

0.9

0.3

0.6

D

141.0

61.9

79.1

E

211.5

 

 

   

(1)此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从表中的_________生物开始的,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量从第Ⅱ营养级传递到第Ⅲ营养级的效率是_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3)从能量输出和输入角度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将会__________(增加、减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测定此生态系统中鲢鱼的种群密度时,研究人员选择了40m×20m的区域,放置了40个捕鱼器,两次在相同时间段内捕获的鲢鱼数量如下:

 

捕获鲢鱼数量

被标记的鲢鱼数量

第一次

55

55

第二次

53

5

       

 

 

 

此生态系统中鲢鱼的总数量是_________尾,鲢鱼的种群密度是___________。   

 

 

 

 

 

 

 

(二)下图是高等动物和人体内蛋白质代谢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序号表示有关代谢过程)

      (8分)

 

 

 

 

 

 

 

 

 

据图并结合你已有的生物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动物冬眠后期形体消瘦,与此有关的蛋白质代谢过程主要是(填图中序号)           

 

(2) 与①、②过程直接相关的细胞器依次:                          。通过②过程到细胞外的蛋白质也有许多重要生理功能,如(答出两种功能蛋白质的名称和生理作用):①                              ;②                             

 

(3)肥胖者尽管不食油腻食物,仍然肥胖,与蛋白质代谢相关的可能原因

:                                                   

 

(4)④过程可称为                   ,仅通过该过程产生的大量氨基酸仍满足不了人体自身蛋白质合成的需要,主要原因是                                      

 

(5)在实验动物小肠末的肠腔中提取内容物,经检测一般不含游离氨基酸。由此可见,小肠吸收氨基酸的方式是               

 

 

 

 

 

 

 

 

 

31㈠(7分)家蚕的性别由ZW型性染色体决定,其方式与XY型刚好相反,即雌性个体的体细胞含2个异型的性染色体,用ZW表示。

          家蚕中存在肤色正常(Os)和油纸样透明皮肤(os)(其他各项生命活动指标均正常)两个品种,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基因均位于Z染色体上,W染色体无相应等位基因。雄蚕吃的桑叶少,蚕丝产量高,质量好。

         现有正常肤色和油蚕两个品种的雌、雄尚未交配的纯种蚕蛾若干,请你以遗传图解的方式设计一种杂交方案,目的是在幼龄阶段就能区分雌、雄个体,以便分别喂养和缫丝,提高蚕丝的产量和质量。

答:

 

㈡赤霉素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其主要作用是调节植物生长。(14分)

I.已知豌豆矮蔓植株的形成与缺少赤霉素有关。没有赤霉素就不能刺激茎蔓伸长,如果用赤霉素处理,矮生植株也可以长得和高蔓植株一样高,矮株没有赤霉素是因为缺少了合成赤霉素的一种关键酶。

(1)高蔓植株合成此种酶要经过“翻译”的过程,进行“翻译”的条件除核糖体外还需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形成矮生植株的原因是由于编码合成赤霉素的酶的基因发生了隐性突变,如果让基因型为Aa的植株自交,其后代再分别自交,这样自交三代,请在坐标轴上绘出自交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非矮化个体所占的比例与自交代数的数量变化关系的直方图,并将比例值注明在直方图的上方:

 

Ⅱ.玉米矮化病毒能显著抑制玉米植株的生长,因而感染这种病毒的玉米植株非常矮小。推测病毒的作用可能是抑制了赤霉素的合成。请用被矮化病毒感染的玉米幼苗、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刻度尺、喷壶等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一假设。

(1)实验步骤:

 

 

 

 

(2)右表是某生物小组所做实验的结果记录: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南开中学模拟卷)

试题详情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南开中学模拟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七)  2008-10-25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试卷II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共21题,每题6分共126分)

注意事项:

1.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016    Na23    P 31

1.水稻草丛矮缩病是一种危害水稻生长发育的病毒性疾病,很难防治。后来科学家发现了一个野生水稻种群,这个种群对草丛矮缩病具有比较强的抗性,从而为培育抗草丛矮缩病的水稻新品种找到了必要的基因。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

A.生态价值       B.间接价值       C.潜在价值       D.直接价值

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х,物镜为10х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32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х,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

A.4个          B.8个           C.16个         D.32个

3.大象是植食性动物,有一种蜣螂则专以象粪为食。设一大象在某段时间所同化的能量为107KJ,则这部分能量中可流入蜣螂体内的约为(  )

 A.0KJ        B.106KJ       C.1×107KJ     D.106―2×106KJ

4.右图表示用云母片(不透水性)插入掩埋胚芽鞘的尖端的不同部位,从右边用光照射,胚芽鞘的生长状况将是(    ) 

  A.甲和乙都向右弯曲        B.甲和乙都向左弯曲

   C.甲向左弯曲、乙向右弯曲   D.甲向左弯曲、乙不弯曲

5.下图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在实施害虫防治过程中,害虫种群密度变化情况示意图(经济阈值是指害虫种群密度影响农田经济效益的最低值)。在A、B、C、D点进行了农药防治,在E点引入了天敌进行生物防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A~D过程中,农药的作用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突变

B.一般认为农田害虫防治就是控制并完全消灭害虫

 C.在F、G、H、I、J点,还必须引入天敌才能控制虫害

 D.常利用生物的种间关系在E点进行生物防治

6.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                                                       

    ①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全部位于染色体上 ②自然选择使基因发生定向变异  ③某基因的频率就是该基因在种群基因库中所占的比例  ④人体内的肝脏细胞和血红细胞所含的基因相同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7.下列说法可以实现的是

       ①酸性氧化物均能与碱发生反应,②弱酸盐溶液与酸反应可以生成强酸,③发生复分解反应,但产物既没有水生成,也没有沉淀和气体生成,④两种酸溶液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呈中性,⑤有单质参加反应,但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A.②③④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⑤

8.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①CH3OH(g)+H2O(g)=CO2(g)+3H2(g);  △H= + 49.0 kJ?mol1

  ②CH3OH(g)+1/2O2(g)=CO2(g)+2H2(g);△H=-192.9 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3OH的燃烧热为192.9 kJ?mol1

  B.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

  C.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

  D.根据②推知反应: CH3OH(l)+1/2O2(g)=CO2(g)+2H2(g)的△H>-192.9kJ?mol1

9.已知氧化还原反应:2Cu(IO3)2+24KI+12H2SO4=2CuI↓+13I2+12K2SO4+12H2O

    其中1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

A.10mol         B.11mol       C.12mol         D.13mol

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NH4Al(SO4)2溶液中滴人Ba(OH)2使SO反应完全:

2Ba2++4OH+Al3++2SO2BaSO4↓+AlO+2H2O

B.以石墨作电极电解氯化铝溶液:2Cl+2H2O 2OH+H2↑+Cl2   

C.硫酸亚铁溶液与稀硫酸、双氧水混合:2Fe2++H2O2 +2H+=2Fe3++2H2O

D.硫酸氢钠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混合:2H++SO42+Ba2++2OH=BaSO4↓+2H2O  


11.向一定量的K2CO3溶液中缓慢地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随着盐酸的加入,溶液中离子数目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如下图所示,各条曲线与溶液中离子数目的大致对应关系相对正确的是    

12.室温下,下列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A.pH=12的氨水溶液与pH=2的盐酸溶液等体积混合

 c(NH4)>c(Cl)>c(OH)>c(H+)

B.浓度均为0.1mol?L1的硫酸氢铵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

c(Na)>c(SO42)>c(NH4)>c(H+)>c(OH)

C.浓度均为0.1mol?L1的小苏打溶液与烧碱溶液等体积混合

c(Na)+c(H+)=2c(CO32)+c(OH)

D.浓度均为0.1mol?L1的醋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

 c(Na)=c(CH3COO)>c(OH)=c(H+)

13.糖类、油脂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糖类和蛋白质是天然的有机化合物

       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C.蛋白质溶液遇硫酸铜后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

       D.油脂是混合物,能溶解一些脂溶性维生素

14下列关于热学现象和热学规律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热量能够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但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B.用活塞压缩气缸里的空气,对空气做功2.0×105J,同时空气的内能增加了1.5×105J,则空气从外界吸收热量0.5×105J

C.物体的温度为0℃时,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为零

D.一定质量的气体,保持温度不变,压强随体积增大而减小的微观原因是: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减小

15.天黑4小时在赤道上的某人,在头顶上仍然可观察到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飞行。设地球半径为R,下表列出卫星在不同轨道上飞行速度v大小:

轨道半径r

R

1.5R

2R

2.5R

3R

v(km/h)

7.9

6.5

5.6

5.1

4.6

则这颗卫星飞行速度大小v一定是

A.v≤5.6km/h         B.5.1km/h≤v<6.5km/h

C.v=5.6km/h         D.5.6km/h≤v<7.9km/h

16.甲、乙双方同学在水平地面上进行拔河比赛,正僵持不下,如图所示,如果地面对甲方所有队员的总摩擦力为6000N,同学甲1和同学乙1对绳子的水平拉力均为500N,绳子的A、B两点分别位于甲1和乙1,乙1和乙2之间,不考虑绳子的质量,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地面对乙方队员的总摩擦力可能大于6000N? B.A处绳上的张力为0?

C.B处绳上的张力为500N?         D.B处绳上的张力为5500N

17.如图所示,实线为不知方向的三条电场线,从电场中M点以相同速度飞出a、b两个带电粒子,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则

A.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

B.a的速度将减小,b的速度将增大?

C.a的加速度将减小,b的加速度将增大?

D.两个粒子的电势能一个增加一个减小

18.为了测量某化工厂的污水排放量,技术人员在该厂的排污管末端安装了如图所示的流量计,该装置由绝缘材料制成,长、宽、高分别为a、b、c,左右两端开口,在垂直于上下底面方向加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在前后两个内侧固定有金属板作为电极,污水充满管口从左向右流经该装置时,电压表将显示两个电极间的电压U.若用Q表示污水流量(单位时间内排出的污水体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污水中正离子较多,则前表面比后表面电势高

B.污水流量Q与U成正比,与a、b无关

C.污水中离子浓度越高,电压表的示数将越大

D.前表面的电势一定高于后表面的电势,与哪种离子多无关

19.如图所示,边长为a正方形ABCD为一玻璃砖的横截面,此玻璃的折射率n>。一束强光从AD的中点O以入射角θ射向玻璃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改变θ的大小,可以使光线在AD面发生全反射而不能射入玻璃砖

   ②改变θ的大小,可以使光线在BC面发生全反射

   ③改变θ的大小,可以有部分光线能到达CD面

④θ无论取何值,都有光线从BC面射出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20.处在E1=-13.6eV能级的氢原子吸收某个光子后,其核外电子绕核旋转的动能变为Ek=1.51eV,已知核外电子势能的绝对值是其动能的两倍,则(    )

A.该光子的能量一定是12.09Ev    B.该光子的能量可能大于12.09eV

C.在跃迁过程中电子克服原子核的引力做功12.09eV

D.在基态时电子绕核旋转的动能一定小于1.51eV

21.等离子气流由左方连续以v0射入Pl和P2两板间的匀强磁场中,ab直导线与Pl、P2相连接,线圈A与直导线cd连接。线圈A 内有随图乙所示的变化磁场。且磁场B 的正方向规定为向左,如图甲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O~ls内ab、cd导线互相排斥   ②.1~2s内ab、cd导线互相吸引

③.2~3s内ab、cd导线互相吸引   ④.3~4s内ab、cd导线互相排斥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文本框: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南开中学模拟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七)   2008-10-25

第Ⅱ卷

(共10题共174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2、(1)有一种新式游标卡尺,它的刻度与传统的游标卡尺明显不同。新式游标卡尺的刻线看起来很“稀疏”,使得读数显得清晰明了,便于使用者正确读取数据。通常游标卡尺的刻度有10分度、20分度、50分度三种规格;新式游标卡尺也有相应的三种,但刻度却是:19mm等分成10份,39mm等分成20份,99mm等分成50份,以“39mm等分成20份”的新式游标卡尺为例,如图所示.

    (a)它的准确度是____________mm;

    (b)用它测量某物体的厚度,示数如图所示,正确的读数是____________cm.

 

 

 

 

(2)用圆弧状玻璃砖做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时,先在白纸上放好圆弧状玻璃砖,在玻璃砖的一侧竖直插上两枚大头针P1、P2,然后在玻璃砖的另一侧观察,调整视线使P1的像被P2挡住,接着在眼睛所在的一侧插两枚大头针P3和P4,使P3挡住P1和P2的像,P4挡住P3和P1、P2的像,在纸上标出大头针位置和圆弧状玻璃砖轮廓如下图所示(O为两圆弧圆心;图中已画出经P1、P2点的入射光线)。

①.在图上补画出所需的光路图

②.为了测出玻璃砖的折射率,需要测量

入射角i和折射角r,请在图中标出这两个角.

③.用所测物理量计算折射率的公式是n =__________

④.为了保证在弧面CD得到出射光线,实验过程中,

光线在弧面AB的入射角应尽量___________(小一些,无所谓,大一些)  

 

 

 

(3)伏安法测电阻,当被测电阻不知估计值时,在连接测量电路时可采用以下试接的方法:电压表一端连接于电路中C点,另一端分别接电路中a点或b点(图中用单刀双掷开关K进行变换),观察两电表读数变化情况,来选择电流表的接法。设两表的量程及所接电源都合适。

(1)当K分别接a和接b时,发现电流表读数比电压表计数变化明显,则应采用K接

      点的方法

(2)用上述接法测出的Rx值比它的真实值          。误差是由于             造成的。

(3)若已知电压表内阻RV,电流表内阻RA,测量时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分别为U和I,则被测电阻真实值计算表达式Rx                 

(4)要描绘出该被测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除上面图示中测量电路中已有的器件外,还有电源、开关、导线和                。并把测量电路的E、F两点接入完整的电路中(画出虚线内的电路图)

 

23.弹簧在不受作用力时所具有的长度称为自然长度记为l0;弹簧受到拉力作用后会伸长,受到压力作用后会缩短,如果受力作用时的长度称为实际长度,记为l;而l与l0之差的绝对值称为形变量,记为x,x=|l-l0|,有一弹簧振子如图甲所示,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M静止在O位置,一质量为 m=20g的子弹,以一定的初速度v0射入质量为M=1980 g的物块中,并留在其中一起压缩弹簧,振子在振动的整个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随弹簧的形变量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

 (1)根据图线可以看出,M被子弹击中后将在O点附近振动的振幅为多大??

(2)子弹的初速度v0为多大??

(3)当M运动到O点左边离O点2 cm的A点处时,速度u多大??

(4)现若水平面粗糙,上述子弹击中M后同样从O点运动到A点时,振子的速度变为3 m/s,则M从开始运动到A点的过程中,地面的摩擦力对M做了多少功?弹簧的弹力对M做了多少功?

 

 

 

 

 

 

 

 

 

 

 

24.如图所示,坐标空间中有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和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Y轴为两种场的分界面,图中虚线为磁场区域的右边界,现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从电场中坐标位置(-l,0)处,以初速度v0沿x轴正方向开始运动,且已知l = (重力不计),试求:使带电粒子能穿越磁场区域而不再返回电场中,磁场的宽度d 应满足的条件.

 

 

 

 

 

 

 

 

 

 

 

 

 

 

 

 

 

 

 

 

 

 

 

 

 

 

 

 

 

 

 

 

25.如图所示,固定于水平桌面上足够长的两平行导轨PO、MN,PQ、MN的电阻不计,间距为d=0.5m.P、M两端接有一只理想电压表,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向下的磁感应强度B=0.2T的匀强磁场中.电阻均为r=0.1Ω,质量分别为m1=300g和m2=500g的两金属棒L1、L2平行的搁在光滑导轨上,现固定棒L1,L2在水平恒力F=0.8N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加速运动,试求:

(1)当电压表的读数为U=0.2V时,棒L2的加速度多大?

(2)棒L2能达到的最大速度vm.

(3)若在棒L2达到最大速度vm时撤去外力F,并同时释放棒L1,求棒L2达到稳定时的速度

(4)若固定棒L1,当棒L2的速度为v,且离开棒L1距离为S的同时,撤去恒力F,为保持棒L2做匀速运动,可以采用将B从原值(B0=0.2T)逐渐减小的方法,则磁感应强度B应怎样随时间变化(写出B与时间t的关系式)?

      

 

 

 

 

 

 

 

 

 

 

 

 

 

 

 

 

 

 

 

 

 

文本框: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15分)A、B、C、D、E为短周期元素,A~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质子数之和为40,B、C同周期,A、D同主族,A、C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A2C和A2C2,E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试回答:

(1)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2)将D的单质投入A2C中,反应后得到一种无色溶液。E的单质在该无色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A、C两元素可组成10电子粒子。Y与具有相同的原子种类及数目,且不带电,Y的电子式为                                                   

(4)废印刷电路版上含有铜,以往的回收方法是将其灼烧使铜转化为氧化铜,再用硫酸溶解。现改用如A2C2和稀硫酸浸泡,既达到了上述目的,又保护了环境,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我国首创的海洋电池以E的单质为负极,铂网为正极,空气做氧化剂,海水做电解质溶液。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                                              ,电池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7.(15分)羟基磷灰石[Ca5(PO4)3OH]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无机材料。其常用的制备方法有两种:

方法A:用浓氨水分别调Ca(NO32和(NH4)2HPO4溶液的pH约为12;在剧烈搅拌下,将(NH4)2HPO4溶液缓慢滴入Ca(NO32溶液中。

方法B:剧烈搅拌下,将H3PO4溶液缓慢滴加到Ca(OH)2悬浊液中。

文本框: lgc(Ca2+) 

 

 

 

 

 

 

 

 

 

3种钙盐的溶解度随溶液pH的变化如上图所示(图中纵坐标是钙离子浓度的对数),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方法A和方法B中制备Ca5(PO4)3OH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 5 Ca(NO3)2 + 3(NH4)2HPO4 + 4NH3?H2O = Ca5(PO4)3OH↓+         +        

② 5Ca(OH)2 + 3H3PO4 =                         

  (2)与方法A相比,方法B的优点是                                   

  (3)方法B中,如果H3PO4溶液滴加过快,制得的产物不纯,其原因是

                                                  

  (4)图中所示3种钙盐在人体中最稳定的存在形式是                 (填化学式);

  (5)糖沾附在牙齿上,在酶的作用下产生酸性物质,易造成龋齿。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其原因                                                         

                                                        

28.(19分)奶油中有一种只含C、H、O的化合物A 。A可用作香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8,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2:4:1 。

⑴.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

⑵.写出与A分子式相同的所有酯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

  A中含有碳氧双键,与A相关的反应如下:

⑶.写出A → E、E → F的反应类型:A → E ___________、E → F ___________。

 

⑷.写出A、C、F的结构简式:A _____________、C ____________、F ___________。

 

⑸.写出B →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在空气中长时间搅拌奶油,A可转化为相对分子质量为86的化合物G,G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写出G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A → G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

 

 

 

 

 

 

 

29.(19分)二氯化二硫(S2C12)在工业上用于橡胶的硫化。为在实验室合成S2C12,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了有关资料,得到如下信息:

① 将干燥的氯气在110℃140℃与硫反应,即可得S2C12粗品。

② 有关物质的部分性质如下表:

物质

熔点/℃

沸点/℃

化学性质

S

112.8

444.6

S2C12

-77

137

遇水生成HCl、SO2、S;

300℃以上完全分解;

S2C12 + C12  2SCl2

设计实验装置图如下:

⑴.   上图中气体发生和尾气处理装置不够完善,请你提出改进意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改进后的正确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⑵.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C、D中的试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仪器A、B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的作用是___________。

⑸.如果在加热E时温度过高,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F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S2C12粗品中可能混有的杂质是(填写两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提高S2C12的纯度,关键的操作是控制好温度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本框: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一)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薇甘菊是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入侵外来物种之一。它主要通过覆盖、缠绕其它植物,致使树木枯枝、枯茎,甚至枯死。深圳是国内受薇甘菊侵害的重灾区。深圳有关部门近年已找到了对付薇甘菊的有效方法。专家发现一种叫田野屈丝子的植物能吸收薇甘菊的营养并将其致死,使薇甘菊的覆盖度由大约85%降低到21%,并使受害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明显增加,而不会致死其它植物。在陆地上,使用田野屈丝子对付薇甘菊的试验十分奏效。

   问题:

 (1)屈丝子与薇甘菊是    关系,这种关系具有一定的     

 

 (2)在陆地上使用田野屈丝子对付薇甘菊的试验十分奏效,而用于防治红树林中的薇甘菊效果并不理想,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红树林属于     生态系统,这类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薇甘菊之所以能肆虐横行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5)薇甘菊造成的主要生态危害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     

 

 

 

 

 

 

 

 

 

 


(二)甲图表示某地20年间大气CO2浓度的变化,乙图表示温度对该地某种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7分)

 

(1)在这20年间,引起大气CO2浓度变化的可能原因是                           

                                                                        

(2)甲图反映每年冬季CO2浓度与夏季不同,其主要原因是                          

                                                                          

(3)乙图A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该植物长期处于400C恒定温度条件下,能否正常生长?理由是                   

                                                                   

 

 

 

 

 

 

31、(一)(8分)为了观察叶绿体、细胞质流动、质壁分离现象以及进行生物组织中有机物的鉴定,

       现按下表进行各组实验:

组别

材料

实验条件

观察内容

A

新鲜黑藻

清水、光照、5℃

细胞质流动

B

新鲜黑藻

清水、光照、25℃

细胞质流动

C

新鲜黑藻

清水、黑暗、25℃

细胞质流动

D

紫色洋葱鳞片叶

0.3g/mL蔗糖溶液

质壁分离

E

紫色洋葱鳞片叶

3g/mL蔗糖溶液

质壁分离

F

菠菜叶

清水

叶绿体

G

浸泡过的花生种子

清水、苏丹III染液、50%酒精

细胞中着色的颗粒

         将上述各组实验材料按表中实验条件进行相关处理后,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分析回答:

   (1)黑藻是观察细胞质流动的理想材料,原因是①                          ,②                                   ;若观察时发现细胞质不流动,或者流动很慢,应立即采取措施,加速细胞质流动,可采取的措施是                                         。(试举一例)

   (2)上述实验中需要的材料用具除显微镜外,还需刀片、镊子、滴管、吸水纸、                          

   (3)如果将B组材料作D组处理后再观察,则与原B组实验相比,显微镜下细胞质的流动情况是                                        :E组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一般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原因是                                  

                                                                       

   (4)G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F组实验中,要选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表皮,原因是

                                                                 

 

(二)为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11分)

(1)取3支试管并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2ml;

(2)向各试管中加入1ml唾液;

(3)将3支试管分别放在37℃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两支试管中的pH=6.8,一支试管中pH=2,摇匀后各自维持温度5min;

(4)各试管滴加1滴斐林试剂;

(5)观察实验现象。

   (1)你认为该方案存在哪些问题?指出并加以纠正或补充。

 

 

 

 

 

   (2)已知唾液中含有淀粉酶,淀粉酶可以催化淀粉的水解;又知鸡蛋被加热到65℃后会变性,但不知唾液淀粉酶被加热到65℃后是否影响其生物活性。为探究此问题,请依据所给材料和用具,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以表格形式呈现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结论。

材料用具:稀释的唾液、稀释并煮熟的淀粉糊、碘酒、酒精灯或其他加热设备、试管若干、量筒、滴管、大烧杯、温度计等。

方法步骤(用表格的形式表示出来):

 

 

 

 

 

 

 

 

 

       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                                                             

       ②                                                             

       ③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南开中学模拟卷)

试题详情

绝密★启用前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南开中学模拟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六)

2008-10-21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14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选择题共21题每题6分共126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016    Na23    P 31

 

1.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了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现代生物技术是利用这一原理来改变生物遗传性状,以达到人们所期望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转基因技术造成的变异,实质上相当于人为的基因重组,但却导致了自然界没有的定向变异产生
B.体细胞杂交技术是人为造成染色体变异的方法,它突破了自然生殖隔离的限制
C.人工诱变没有改变突变的本质,但却因突变率的提高而实现了定向变异
D.经过现代生物技术的改造和人工选择的作用,许多生物变得更适合人们的需要

 

2.下列关于人体新陈代谢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A.人体内细胞可以通过脱氨基作用形成非必需氨基酸

B.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在人体细胞中氧化分解后,最终产物都是CO2 和水

C.活细胞中的线粒体能将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ATP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正常人体内能源物质的消耗,一般都是按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顺序发生

 

3.若右图为三个神经元,则受刺激后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为(   )

A.a――>b ――>c               B.a――> c――>b 

C.均由可能                     D.均不可能

 

4.右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和氮循

环的一部分,A、B、C三类微生物

参与其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类细菌是自养需氧型,B类细

菌是异养厌氧型

B.C类微生物有的是自生的有的是共生的

C.A和C的共同活动可以增加土壤肥力

D.B的活动导致土壤氮元素丧失,没它更好

 

5.噬菌斑(如图1)是长满细菌的培养基上,由一个噬菌体侵染细菌后不断裂解细菌产生的一个不长细菌的透明小圆区,它是检测噬菌体数量的重要方法之一。现利用培养基培养并连续取样的方法,得到噬菌体在感染大肠杆菌后的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图2),对该曲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曲线a―b段噬菌体数量不变,说明噬菌体还没有侵染细菌

B.曲线a―b段,细菌内正旺盛地进行细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C.曲线b―c段所对应的时间内噬菌体共繁殖了10代

D.限制c―d段噬菌斑数量增加的因素最可能是绝大多数细菌已经被裂解

 

6.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①生物的细胞壁都可以通过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把它分解掉

②蓝藻在生物进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因为蓝藻具有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③线粒体中的基因在遗传时表现为母系遗传,不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④在植物的叶肉细胞中,能够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⑤线粒体、叶绿体内可以合成DNA、RNA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7.2008年北京举行奥运会时,北京市区90%的公交车和70%的出租车将使用清洁燃料,为全球奥运选手和北京市民提供舒适、快捷、清洁的交通服务。上海将使用1000辆以上清洁汽车和电动汽车,包括20-30辆燃料电池车。通常用的清洁燃料是指压缩天燃气和液化石油气。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压缩天燃气和液化石油气都属于碳氢化合物

②使用清洁能源主要是考虑防止沙尘暴

③电动汽车和氢燃料电池车可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

④用固体氧化物陶瓷做电解质(传递O2-)的燃料电池车,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H2+O2--2e-=H2O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8.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 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酸分子与甲酸甲酯分子中的共价健数相等

B.等温等压下,3 mol C2H2(g)和1 mol C6H6(g)的密度相等

C.标准状况下,22.4 L甲苯所含的分子数约为6.02×1023

D.常温常压下,18.0 g重水(D2O)所含的电子数约为10×6.02×1023

 

9.据最新报道,科学家发现了如下反应:O2+PtF6=O2(PtF6),已知O2(PtF6)为离子化合物(其中Pt为+5价),对于此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O2(PtF6)中不存在共价键

B.在此反应中,O2是氧化剂,PtF6是还原剂

C.在此反应中,每生成1mol O2(PtF6)则转移1mol电子

D.由O2(PtF6)形成的晶体为分子晶体

 

10.下列各组离子中,在指定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能使红色石蕊试纸显蓝色的溶液:K+、Fe2+、SO42-、NO3-

B.能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色的溶液:Na+、NH4+、S2-、Br-

C.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的溶液:Ba2+、Na+、NO3-、Cl-

D.加入铝条有氢气放出的溶液:Na+、NH4+、HCO3-、NO3-

 

11.常温下将c1 mol/L  V1 mL的氨水滴加到c2 mol/L  V2 mL的盐酸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若混合溶液的pH=7,则c1V1>c2V2

B.若V1=V2,c1=c2,则混合液中c(NH4+)=c(Cl-)

C.若混合溶液的pH=7,则混合液中c(NH4+)>c(Cl-)

D.若V1=V2,且混合溶液的pH<7,则一定有c1<c2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pH=3的酸溶液稀释100倍后pH=5?

B.在相同温度下,pH=3的溶液和pH=5的溶液相比,前者氢离子浓度是后者的100倍?

C.相同温度相同浓度的钾盐溶液中,酸式盐的pH一定等于正盐的pH?

D.碳酸钠溶液在室温时的pH一定大于60℃时的pH?

 

13.据报道,最近摩托罗拉公司研制了一种有由甲醇和氧气以及强碱作电解质的新型手机电池,电量可达到现用镍氢电池的10倍,有关此电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溶液中的阳离子移向正极

B.负极反应式:CH3OH + 8OH - 6e= CO32- +  6H2O

C.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c(OH)不变

D.当外电路通过6 mol电子时,理论上消耗1.5 mol O2

 

14.夏天,海面或沙漠中上下层空气温度不同,水平空气层的折射率不同,使得远处的景物发出的光线由于不断的被折射,越来越偏离原来的方向,以致发生全反射,人们逆着光线看去就出现了蜃景。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海市蜃楼”是由于海面上的下层空气温度比上层低,密度比上层大,折射率也比上层大,人们看到远方的景物悬在空中成正立的虚像。

②“海市蜃楼”是由于海面上的下层空气温度比上层高,密度比上层小,折射率也比上层小,人们看到远方的景物低于海平面成倒立的实像。

③“沙漠蜃景”是由于接近沙面的下层空气温度比上层高,密度比上层小,折射率也比上层小,人们看到远方的景物低于水平面成倒立的虚像。

④“沙漠蜃景”是由于接近沙面的下层空气温度比上层低,密度比上层大,折射率也比上层大,人们看到远方的景物悬在空中成正立的虚像。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5.堵住打气筒的出气口,下压活塞使气体体积减小,你会感到越来越费力。其原因是(   )

A.气体的密度增大,使得在相同时间内撞击活塞的气体分子数目增多

B.分子间没有可压缩的间隙

C.压缩气体要克服分子力做功

D.分子力表现为斥力,且越来越大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铀238只要俘获中子就能进行链式反应

B.世界现有的多数核电站是利用太阳内部的裂变反应原理建造的

C.太阳不断地向外辐射大量能量,太阳质量应不断减小,日地间距离应不断增大,地球公转速度应不断减小

D.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证明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17.某一列简谐横波中的质点a的振动图象如图甲所示,这列简谐横波在t=1.0s时的波形图如图10乙所示,则:(   )

A.这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速度v=0.02m/s

B.这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速度v=0.5m/s

C.t=0至t=1s的时间内,质点a的位移始终在增大

D.t=4s时刻,a质点经平衡位置向下振动

 

18.如图所示,L 为电阻很小的线圈,G1G2为内阻相同且很小、零点在表盘中央的电流计.当开关 K 处于闭合状态时,两表的指针皆偏向右方,那么,当K 断开时,将出现(  )

A.G1G2 的指针都立即回到零点

B.G1 的指针立即回到零点,而G2 的指针缓慢地回到零点

C.G1 的指针缓慢地回到零点,而G2 的指针先立即偏向左方,然后缓慢地回到零点

D.G1 的指针先立即偏向左方,然后缓慢地回到零点,而G2的指针缓慢地回到零点

 

19.我国发射的饶月卫星“嫦娥一号”已于2007年下半年发射,她敬爱能够在距离月球高为h处绕月作匀速圆周运动。已知月球的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则其绕月运行的周期为(  )

A   B   C   D 

 

20.一个边长为的正方形金属线框置于区域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中,线框平面与磁场垂直,此线框的电阻为。磁感以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线框中感应电流有效值为(  )

A.    B.

C.    D.

 

 

 

21.如图所示,一个电子由静止经过加速电压U的加速后,水平进入一平行板偏转电场,进入电场时电子速度与极板平行,最后打至荧光屏上的P点,若无偏转电场时电子打至O点.设OP=x, 则x与U的x一U图象为(     )

 

 

 

 

 

 

 

 

 

 

 

 

 

 

 

 

 

 

 

 

 

 

 

 

 

 

 

 

 

 

 

绝密★启用前

文本框: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南开中学模拟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六)

2008-10-21

第Ⅱ卷

(共10题共174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2.(18分)

(一)  (6分)[1] 如图为研究碰撞中动量守恒

的实验装置,实验时两小球的质

量分别为m1和m2,半径为r1和r2,  

则应满足m1______m2 , r1______r2 ,

(填“<”、“=”或“>”),某次实

验得出小球的落点情况如图,假设

碰撞动量守恒,则碰撞小球质量m1

和被碰小球质量m2之比

m1:m2=_______

 

(二)(12分)影响物质材料电阻率的因素很多,一般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则与之相反,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某课题研究组需要研究某种导电材料的导电规律,他们用该种导电材料制作成电阻较小的线状元件Z做实验,测量元件Z中的电流随两端电压从零逐渐增大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1)他们应选用下图所示的哪个电路进行实验?答:(      )

 

 

 

 

(2)按照正确的电路图连接下图的实物图

 

 

 

 

 

 

 

 

(3)实验测得元件Z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判断元件Z是金属材料还是半导体材料?答:                  

U(V)

0

0.40

0.60

0.80

1.00

1.20

1.50

1.60

I(A)

0

0.20

0.45

0.80

1.25

1.80

2.81

3.20

 

(4)把元件Z接入如下左图所示的电路中,当电阻R的阻值为R1 = 2Ω时,电流表的读数为1.25A;当电阻R的阻值为R2 = 3.6Ω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80A .结合上表数据,求出电池的电动势为      V,内阻为      _____________Ω.(不计电流表的内阻,结果保留两个有效数字)

 

(5)用螺旋测微器测得线状元件Z的直径如上右图所示,则元件Z的直径是        mm.

 

 

 

 

 

 

 

23.(16分)如图所示,质量M=1.0kg的木块随传送带一起以v=2.0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当木块运动至最右端A点时,一颗质量m=20g的子弹以v0=3×102m/s水平向左的速度击穿木块,穿出木块时的速度v1=50m/s。设传送带的速度始终恒定,子弹击穿木块的时间极短,且不计木块质量变化,g=10m/s2。求:

⑴木块在被子弹击穿后,向左运动离A点的最大距离

⑵子弹击穿木块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⑶从子弹击穿木块到最终木块相对传送带静止的过程中,木块与传送带间由于摩擦产生的内能

 

 

 

 

 

 

 

 

 

 

 

 

 

 

 

 

 

 

 

 

 

 

 

 

 

 

 

 

 

 

24 .(18分)水平固定的光滑U型金属框架宽为L,足够长,其上放一质量为m的金属棒ab,左端连接有一阻值为R的电阻(金属框架、金属棒及导线的电阻均可忽略不计),整个装置处在向下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现给棒一个初速v0,使棒始终垂直框架并沿框架运动,

 

(1)金属棒从开始运动到达稳定状态的过程中求通过电阻R的电量和电阻R中产生的热量

(2)金属棒从开始运动到达稳定状态的过程中求棒通过的位移

(3)如果将U型金属框架左端的电阻R换为一电容为C的电容器,其他条件不变,如图所示。求金属棒从开始运动到达稳定状态时电容器的带电量和电容器所储存的能量(不计电路向外辐射的能量)

 

 

 

 

 

 

 

 

 

 

 

 

 

 

 

 

 

 

 

 

 

 

 

 

 

 

 

 

25.(22分)2007年3月1日,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引"EAST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在合肥顺利通过了国家发改委组织的国家竣工验收.作为核聚变研究的实验设备,EAST可为未来的聚变反应堆进行较深入的工程和物理方面的探索,其目的是建成一个核聚变反应堆,届时从l升海水中提取氢的同位素氘。在这里和氚发生完全的核聚变反应,释放可利用能量相当于燃烧300公升汽油所获得的能量.这就相当于人类为自己制造了一个小太阳。可以得到无穷尽的清洁能源.作为核聚变研究的实验设备,要持续发生热核反应,必须把温度高达几百万摄氏度以上的核材料约束在一定的空间内,约束的办法有多种.其中技术上相对较成熟的是用磁场约束核材料.

    如图所示为EAST部分装置的简化模型:垂直纸面的有环形边界的匀强磁场b区域,围着磁感应强度为零的圆形a区域,a区域内的离子向各个方向运动。离子的速度只要不超过某值,就不能穿过环形磁场的外边界而逃逸,从而被约束.设离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q,环形磁场的内半径为  ,外半径  .

(1)将下列核反应方程补充完整,指出哪个属于核聚变方程.并求出聚变过程中释

    放的核能  .已知  的质量为,  的质量为粒子的质量为

    的质量为  质子质量为  ,电子质量为,光速为c

   

 

(2)若要使从a区域沿任何方向,速率为v 的离子射入磁场时都不能越出磁场的

  外边界,则b区域磁场的磁感应强度至少为多大?

 

(3)若b区域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离子从a区域中心o点沿半径OM方向

    以某一速度射入b区域,恰好不越出磁场的外边界.请画出在该情况下离子在

a b区域内运动一个周期的轨迹,并求出周期.

 

 

 

 

 

 

 

 

 

 

 

 

 

 

 

 

 

 

 

 

 

 

 

 

 

 

 

 

 

 

 

 

 

 

 

 

 

 

 

 

 

 

文本框: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20分)A、B、C、D是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C及B,D分别是同一主族元素,B,D元素的原子核中质子数之和是A,C两元素原子核中质子数之和的两倍,又知四种元素的单质中有两种气体、两种固体。
(1)写出四种元素的名称: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
(2)写出两种均含A,B,C,D四种元素的化合物相互间发生反应,且有生成气体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C、D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A元素的单质和B元素的单质可以制成电池,电池中装有KOH浓溶液,用多孔的金属惰性电极浸入KOH溶液,两极均有特制的防止透过的隔膜,在一极通入A的单质,另一极通入B的单质,写出该电池发生的电极反应式: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21分)下图为某实验者设计的验证银元完全溶解于一定量的浓硝酸后生成二氧化氮气体中含有一氧化氮的实验装置图。常温时,NO2与N2O4同时存在,在低于0℃时,几乎只有无色的N2O4晶体存在。

(1)反应前先打开A中的活塞K1,持续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其理由是:

                                                              

(2)若装置中缺B,其后果是                                   

(3)反应结束后,打开D中的活塞K2,并通入氧气,D瓶内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通入的是热氧气,则瓶内气体的颜色比以前更深,其原因是                       

                                                        。(用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4)C装置的作用是                                          ,E中a仪器所起的作用是               

(5)为测定该银元中银的质量分数,还需进行的主要实验操作是:将A中溶液倒入烧杯中,然后加入过量的氯化钠溶液,随后进行的操作为          

(用ABCD字母排序),最后测定溶液中的Ag+的质量。

A.洗涤     B.过滤     C.称量      D.烘干

 

28.(16分)瑞香素是一种具有抗菌、抗凝血等生物活性的香豆素化合物,其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

已知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瑞香素的化学式为                    

(2)瑞香素含有的官能团有                                     (写名称)。

(3)瑞香素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一种最新的制备瑞香素的方法为以连苯三酚(俗名焦性没食子酸,结构简式为)与丙炔酸(结构简式为)为原料,经过两步反应,其过程如下:

 

①丙炔酸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A.加成反应          B.取代反应          C.氧化反应

D.与三氯化铁溶液反应显紫色       E.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无色气体

②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反应类型为                 

 

29.(9分)土壤中有机物含量的高低是判断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通常通过测定土壤中碳的含量来换算。方法如下:准确称取一定量的风干土样2.00g,加入10mL某浓度的K2Cr2O7溶液,使土壤中碳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2Cr2O7+3C+8H2SO4=2K2SO4+2Cr2(SO4)3+3CO2↑+8H2O

用0.200mol/L的硫酸亚铁溶液,滴定溶液中剩余的K2Cr2O7,用去硫酸亚铁溶液19.5mL,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K2Cr2O7+FeSO4+H2SO4→K2SO4+Cr2(SO4)3+ Fe2(SO4)3+H2O(未配平)

另取一份等量相同浓度的K2Cr2O7溶液,用相同的硫酸亚铁溶液滴定,用去硫酸亚铁溶液49.5mL。试回答:

(1)配平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K2Cr2O7+      FeSO4+      H2SO4=

      K2SO4+      Cr2(SO4)3+      Fe2(SO4)3+      H2O

(2)K2Cr2O7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3)土壤中碳的质量分数                   

 

 

 

 

 

 

 

 

文本框: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回答Ⅰ、Ⅱ小题。

Ⅰ.(5分)某学生研究小组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根尖分生区细胞后,提出以下问题,请分析回答:

(1)将两种细胞分别置于0.3g/mL蔗糖溶液中,则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细胞是_____________,与另一细胞相比,细胞器_________________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2)两种细胞共同具有的双层膜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各种生命活动现象,正常情况下表皮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尖分生区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人编号)

a.不能继续增殖    b.能继续增殖    c.细胞核DNA只转录不复制

d.出现染色体结构    e.有mRNA经核孔进入细胞质中

 

Ⅱ.据动物细胞示意图回答(9分)。

(1)图中结构[1]在功能上具有的特性

                                  。                    

(2)若该细胞是人体肾小管管壁细胞,当醛固酮的分泌量增加时,在该细胞中活动会明显增强的细胞器是[        ]_________。

(3)若该细胞是某人体的精原细胞,其所在器官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最多为__________条。

(4)若该细胞是胰岛B细胞。用含有3H-胸苷(合成DNA的原料)和15N-氨基酸的营养液处理活的该种细胞(其他条件满足)。半小时后,洗去细胞表面的浮液,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自显影技术,连续检测细胞结构[3]、[8]、[11]和[细胞核]是否具有放射性,结果不能检测到放射性的结构是                                     ;若某人的胰岛B细胞受到损伤,则他最可能患                       病。

(5)水稻叶肉细胞与该细胞相比,除了无图中的[13]而有细胞壁和液泡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结构,在该结构的囊状薄膜上所完成的能量形式的转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用含14C的CO2来追踪水稻和玉米光合作用过程中碳原子的转移过程,则14C最先分别出现在

                                                         中。

(6) 若该细胞是医院对患者肿瘤进行细胞培养的细胞,以确定是否为恶性增殖细胞,培养前,要将肿瘤组织用        进行处理,获得单个细胞;若开始取一滴培养液观察有100个肿瘤细胞,经过24小时培养后,取一滴稀释100倍后,再取一滴观察(重复多次),发现每滴有64个肿瘤细胞,则此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约为     小时。

 

 

31.(一)(10分)下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

请据图回答: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            

(2)若Ⅱ3和Ⅱ8两者的家庭均无乙病史,则乙病的遗传方式是            

(3)Ⅲ11和Ⅲ9分别与正常男性结婚,她们怀孕后到医院进行遗传咨询,了解到若在妊娠早期对胎儿脱屑进行检查,可判断后代是否会患这两种病。

①Ⅲ11采取下列哪种措施      (填序号),原因是                              

②Ⅲ9采取下列哪种措施       (填序号),原因是                             

A.染色体数目检测              B.基因检测

C.性别检测                    D.无需进行上述检测

(4)若Ⅲ9与Ⅲ12违法结婚,子女中患病的可能性是         

 

(二)(12分)某校生物兴趣小组进行的研究性学习的题目是:利用微生物制造酸奶。该兴趣小组的准备活动的记录如下:

活动目的:学习制造酸奶,体验微生物食品的加工条件及过程,验证氧气对乳酸发酵的影响。

活动准备:容积分别为1000毫升和500毫升的无菌带盖大口瓶;1杯不加糖的酸奶(成果冻状);1L牛奶(恒温箱);炉灶、3L容量的锅、恒温箱、搁架;铅笔、量匙、手套、温度计、小勺。

已知微生物的催化温度为38~44℃间,当牛奶凝固成果冻状便说明酸奶已经做好了。请你帮这个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一个完整的活动方案,并对活动结果进行预测和简单分析。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南开中学模拟卷)

试题详情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南开中学模拟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五)

                                                   2008-10-18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试卷II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共21题,每题6分,共126分)

注意事项:

1.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0:16   S:32   Cl:35.5   Na:23   Fe:56

1、正常情况下,某色盲男性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分裂后期时,细胞中可能含有(    )

  A.两个Y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

  B.一个X染色体,一个Y染色体,一个色盲基因

  C.两个X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

  D.一个Y染色体,没有色盲基因

 

2、有关右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若Y表示胰岛素,则该细胞在血糖浓度过低时活动会加强

B.若Y表示抗体,则该细胞是由B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C.若Y表示生长激素,则该细胞为下丘脑中的细胞

D.若Y表示单克隆抗体,则该细胞是由效应T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的

3、实验证明,光照可以影响生长素的分布,但不会使生长素分解。现切取甲、乙、丙三个相同大小且生长状况相似的胚芽鞘尖端,其中甲、乙纵向插入不透水的云母片,将三者分别放置于a、b、c、d四个琼脂块上(如图所示,c、d两琼脂块不接触)。然后将甲装置放进不透光的暗盒中,乙、丙装置给予右侧单向光照射。经一段时间后,测定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为(   )

A. a>b>c>d                      B. b>a>c>d                  

C. a=b>c>d                             D. b>a>d>c

 

4.我国科学家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导人棉花细胞并成功表达,培育出了抗虫棉。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重组DNA分子中增加一个碱基对,不一定会导致毒蛋白的毒性丧失

B.棉花细胞导入了抗虫基因后,在无菌、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置于只加入了必需矿质元素离子和激素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可以培养成植株。

C.抗虫棉的抗虫基因可通过花粉传递至近缘物种,从而造成基因污染

D.种植抗虫棉时,须同时种植普通的不抗虫棉,主要目的是减缓棉铃虫抗性基因频率增加的速度

 

5.Tilman等人研究了两种淡水硅藻的种群增长。硅藻需要硅酸盐作为其细胞壁的原料。实验中不断地定期加硅于培养液中。实验中同时记录了硅藻密度和硅浓度的变化。两种硅藻单独培养(a、b图)和混合培养(c图)的种群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与单独培养相比,混合培养时两种硅藻的种群指数增长时间缩短了

B.当种群密度不再上升时,硅藻的数量就是该种群在该实验条件下的环境容纳量

C.单独培养的两种硅藻相比较,硅藻A对硅的利用量多

D.混合培养时,由于硅藻S对硅的利用,使培养液中硅浓度低于硅藻A所能生存和繁殖的水平,竞争的结局是硅藻S取胜,硅藻A被淘汰掉

 

6.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下列属于种群的是(    )

A.池塘中的一群鱼

B.培养基被污染后除大肠杆菌外,又滋生了别的细菌和真菌

C. 培养皿中的大肠杆菌菌落

D.在一棵枯树枝上生活着蚂蚁,长满了苔藓

 

7.下列有关生活中化学叙述正确的是(   )

A.双氧水可在医疗上做消毒杀菌剂

B.提倡使用乙醇汽油主要是为了提高汽油的燃烧效率

C.纤维素和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D.变质的油脂难闻的特殊气味,是由于油脂发生了水解反应

 

8.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最外层有1个电子的微粒构成的单质与1molO2反应时转移电子数4NA

B.6gSiO2晶体中,含有Si-O键数为0.2NA

C.17g氨气溶于水,得到NH3?H2O的分子数为NA

D.0.5mol羟基中含有的电子数为4.5NA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两支惰性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当有1´10-3molOH-放电时,阴极上析出标况下氢气11.2mL

B.能使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存在Fe2+、Cl-、NO3-、Na+、SO42-离子

C.将固体Si放入NaOH溶液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Si + 2OH- + H2O=SiO32- + 2H2­

D.碳酸钠溶液显碱性的原因为:CO32- + H2O = HCO3- + OH-

 

10.已知某溶液中只存在OH-、Cl-、NH4+、H+四种离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溶液中c(NH4+)=c(Cl-),则该溶液一定显中性

B.若溶液中c(NH4+)>c(Cl-)>c(OH-)>c(H+),则溶液中一定含有NH4Cl和NH3?H2O

C.若溶液中c(Cl-)>c(NH4+)>c(H+)>c(OH-),则溶液中可能含有NH4Cl或可能含有NH4Cl和HCl

D.若溶液中c(Cl-)>c(H+)>c(NH4+)>c(OH-),则溶液中含有大量的NH4Cl和少量的HCl

 

11.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除去苯中溶有的少量苯酚的方法是加入适量浓溴水,充分反应后,静置、过滤

B.除去FeCl3酸性溶液中少量的FeCl2可以采取的措施为加入稍过量双氧水后放置

C.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原溶液中可能含有或HCO3-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原溶液中可能含有Ba2+或Ca2+

 

12.聚乙炔导电聚合物的合成使高分子材料进入了“合成金属”和塑料电子学时代,当聚乙炔分子带上药物、氨基酸等分子片段后,就具有了一定的生物活性。以下是我国化学家近年来合成的聚乙炔衍生物分子M的结构式及M在稀硫酸作用下的水解过程如下图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M与A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

B.B中含有羧基和羟基两种官能团,B能发生消去反应和酯化反应

C.1molM与热的烧碱溶液反应,可消耗2n mol的NaOH

D.A、B、C各1mol分别与金属钠反应,放出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

13.已知在一定条件下有CO(g)+H2O(g)CO2(g)+H2(g)在某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加入0.2mol的CO和0.2mol的H2O,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高温加热,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CO2(g)+H2(g);△H=a kJ/mol反应达平衡后,测得c(CO):c(CO2)=3: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放出的热量为0.04a kJ

B.平衡时H2O的转化率为40%

C.若将容器的体积压缩为1L,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D.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的依据是CO、H2O、CO2、H2的浓度都相等

 

1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与分子的运动无关

B.分子力做正功时,分子间距离一定减小

C.在环绕地球运行的空间实验室里不能观察热传递的对流现象

D.通过热传递可以使热转变为功

 

15. 经典波动理论认为光的能量是由光的强度决定的,而光的强度又是由波的振幅决定的,跟频率无关,因此,面对光电效应,这种理论可以解释以下哪种说法

A.入射光频率vv0(极限频率)时,不论入射光多强,被照射的金属不会逸出电子

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只与入射光频率有关,而与入射光强度无关

C.从光照射金属到金属逸出电子的时间一般不超过 10-9 s

D.当入射光频率 vv0 时,光电流强度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

16. 一个原来静止的原子核,发生α衰变,它的两个产物在垂直于它们速度方向的匀强磁场中运动,它们的轨迹和运动方向(图中用箭头表示)可能是下图中哪一个所示?(图中半径大小没有按比例画)(      )

17. 一列简诸横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4 m/s,已知坐标原点(x=0)处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a所示,在下列4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t=0.15s时波形的图是

图a

18. 动物园的水平地面上放着一只质量为M 的笼子,笼内有一只质量为 m 的猴子.当猴以某一加速度沿竖直柱子加速向上爬时,笼子对地面的压力为F1;当猴以同样大小的加速度沿竖直柱子加速下滑时,笼子对地面的压力为 F2,关于 F1F2 的大小,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F1 = F2>(M + m)g          B.F1>(M + m)g,F2<(M + m)g

C.F1F2>(M + m)g           D.F1<(M + m)gF2>(M + m)g

 

19. 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在同一光滑水平轨道上相向运动,乙上连有一段轻弹簧,甲乙相互作用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若甲的初速度比乙大,则甲的速度后减到 0

B.若甲的初动量比乙大,则甲的速度后减到0

C.若甲的初动能比乙大,则甲的速度后减到0

D.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的速度后减到0

 

20. 如图所示,虚线abc代表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即Uab= Ubc,实线为一带正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Q 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据此可知

A.三个等势面中,a的电势最高

B.带电质点通过 P 点时电势能较小

C.带电质点通过 P 点时的动能较大

D.带电质点通过 P 点时的加速度较大

 

21. 电阻R1R2交流电源按照图1所示方式连接,R1=10,R2=20。合上开关后S后,通过电阻R2的正弦交变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2所示。则

A.通过R1的电流的有效值是1.2A

B.R1两端的电压有效值是6V

C.通过R2的电流的有效值是1.2A

D.R2两端的电压有效值是6V

 

 

 

 

 

 

 

 

 

 

 

 

 

 

 

 

 

 

文本框: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南开中学模拟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五) 2008-10-18

第Ⅱ卷

(共10题共174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2.(1)(4分)在"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已画好玻璃砖界面的两条直线 aa′和bb′,无意中将玻璃砖平移到图中的虚线所示位置.若其他操作正确,则测得的折射率将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4分)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有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A.适当加长摆线

B.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摆球,应选用体积较大的

C.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

D.当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经过一次全振动后停止计时,用此时间间隔作为单摆振动的周期

其中对高测量结果精确度有利的是        

(3)(8分)有一电注表A,量程为1mA,内阻rg约为100Ω。要求测量其内阻。可选用器材有,电阻器R0,最大阻值为99999.9Ω;滑动变阻器甲,最大阻值为10kΩ;滑动变阻器乙,最大阻值为2kΩ;电源E1,电动势约为2V,内阻不计;电源E2,电动势约为6V,内阻不计;开关2个,导线若干。

采用的测量电路图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a.断开S1和S2,将R调到最大;b.合上S1调节R使A满偏;c.合上S2,调节R1使A半偏,此时可以认为A的内阻rg=R1,试问:

(?)在上述可供选择的器材中,可变电阻R1应该选择      ;为了使测量尽量精确,可变电阻R应该选择     ;电源E应该选择     

(?)认为内阻rg=R1,此结果与rg的真实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23.(16分)如图所示,虚线上方有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方向竖直向下,虚线上下有磁感应强度相同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a b是一根长的绝缘细杆,沿电场线放置在虚线上方的场中,b端在虚线上,将一套在杆上的带正电的小球从a端由静止释放后,小球先作加速运动,后作匀速运动到达b端,已知小球与绝缘杆间的动摩擦系数μ=0.3,小球重力忽略不计,当小球脱离杆进入虚线下方后,运动轨迹是半圆,圆的半径是/3,求带电小球从a到b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与电场力所做功的比值。

    

 

 

 

 

 

 

 

 

 

 

 

 

 

 

 

24.(18分)如图所示,质量为 M = 3.0 kg 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D 部分是表面粗糙的水平导轨,DC 部分是光滑的 圆弧导轨,整个导轨由绝缘材料做成并处于 B = 1.0 T的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今有一质量为 m = 1.0 kg的金属块(可视为质点)带电量 q = 2.0×10-3 C的负电,它以v0 = 8 m/s 的速度冲上小车,当它将要过 D 点时,它对水平导轨的压力为 9.81 N(g9.8 m/s2)

求:(1)mAD 过程中,系统损失了多少机械能?

(2)若 m通过D点时立即撤去磁场,在这以后小车获得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25.(22分)   图中A、B之间为一峡谷,相距d=10.0mC为固定在悬崖上的一根横梁,一箩筐D通过两根轻绳挂在横梁上,当箩筐静止时,它正好处在峡谷AB的正中央,且和峡谷两边的平地差不多在同一水平面上. 已知筐的质量M200kg,每根绳的长度都是l=50.0m,筐的大小和d相比可忽略不计. 现有一人位于峡谷的一边A处,他想到达峡谷的对岸B处,在他身边有很多质量差不多都是m=2.00kg的石块,于是他便不断把石块抛入箩筐,使箩筐动起来,当筐摆到A处时,他就跨入筐中,当筐摆到B处时,再跨出筐到达B处. 如果此人每次只向筐中扔一个石块,当石块击中筐时,筐恰好都位于峡谷的正中央,石块击中筐后随即落在筐内并和筐一起运动,石块击筐的时刻,其速度的大小v0=4.0m/s,方向都是水平的,试求:          

(1)    此人需向箩筐中扔的石块数.

(2)    从扔出第一个石块起到此人到达B处所经过的时间.

 

 

 

 

 

 

 

 

 

 

 

 

 

 

 

 

 

 

文本框: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物质A、B、C、D为中学常见单质,其组成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减小,且其中只有三种是短周期元素,B为黄绿色气体;物质A、E、F、G、J中含相同元素X。试根据下图中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X为___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在的转化中,A的作用是                      ;在①~⑥的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多填或少填无分)

(3)A在高温下与H反应产生产生E和D,每产生 0.4 mol D至少消耗物质A

            mol。

(4)写出反应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在101 kPa 条件下,2 mol D的完全燃烧生成气态H放出483.6 kJ热量;1 mol H(液态)汽化时吸热 44 kJ。请书写表示D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根据下图分析下列转化关系并回答问题:

其中B能与银氨溶液反应,E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1)化合物C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④发生时,常需要的无机试剂是                 

(3)写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

                      ;⑥                         ;⑦                           

(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                                                             

 

反应⑦                                                                    

 

 

 

 

 

 

 

 

 

 

 

28.硫酸亚铁铵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实验室制备方法如下:

已知三种盐的溶解度(单位为g/(100gH2O))数据如下表:

温度

FeSO4?7H2O

(NH4)2SO4

(NH4)2SO4 ?FeSO4?7H2O

10°C

20.0

73.0

17.2

20°C

26.5

75.4

21.6

30°C

32.9

78.0

28.1

硫酸亚铁晶体的制备:

①将5%Na2CO3溶液加入到盛有一定量废铁屑的烧杯中,加热数分钟,用倾析法除去Na2CO3溶液,然后将废铁屑用蒸馏水洗涤2~3次;

②向洗涤后的废铁屑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控制温度在50°C ~80°C之间直到铁屑耗尽;

③趁热过滤,将滤液转移到密闭容器中,静置,冷却、结晶;

④待结晶完毕,滤出晶体,用少量冰水洗涤2~3次,再用滤纸将晶体吸干;

硫酸亚铁铵晶体的制备:

⑤在室温下将称量的硫酸铵配成饱和溶液,然后倒入上面制得的FeSO4?7H2O 晶体上,混合均匀,并调节溶液的pH为1~2,在水浴锅上蒸发浓缩至溶液表面刚出现薄层的结晶时为止(蒸发过程不宜搅动),从水浴锅上取下蒸发皿,放置,冷却,即有硫酸亚铁铵晶体析出。待冷至室温时,用特殊装置过滤,最后用少量的乙醇洗涤晶体,将晶体取出。

⑥将制得的硫酸亚铁铵晶体放在一个小的广口瓶中,密闭保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①的目的是               ;加热的作用是               

                                                                      

(2)实验步骤②明显不合理,理由是                                    

(3)实验步骤④用少量冰水洗涤晶体的目的是                          

                                                                    

(4)实验步骤⑤中调节溶液pH为1~2之间,即溶液维持较强的酸性,其原因是                         ;加热时能否将溶液蒸干         ,为什么?

                                                                   。析出晶体是(NH4)2SO4 ?FeSO4?7H2O而不是(NH4)2SO4或FeSO4?7H2O,原因是

                                                 ;纯净的晶体是浅蓝色,若晶体略带黄色是由于生成了[Fe(OH)2]2SO4,写出硫酸亚铁铵在溶液中转化为该物质的离子方程式                                                      

(5)检验产品的纯度(或杂质的存在)常用比色法(与标准液体比较液体颜色的深浅),检验硫酸亚铁铵中Fe3+的存在最好选用的无机试剂为           (填化学式)。

 

29.下图中A、B均为固体,其中B为单质。下图可用于工业生产F。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分子式为                             

(2)反应①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发生时,每生成4mol气体C,转移电子           mol;

(3)写出D与铝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反应②是可逆反应,在2L的密闭容器中投入4molC和3molX,10分钟后反应达到平衡,平衡时混合气体共6mol,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写序号字母);

A.工业制取F时,C和X生成E的反应是在吸收塔进行

B.这10分钟内,X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1mol/(L?min)

C.当C和X的消耗速率比为2:1时,标志着反应 达到平衡

D.平衡时C的转化率是50%

E.在工业生产中可以通过增加X浓度来提高C的转化率

F.工业生产中直接用水来吸收E

(5)写出过量气体C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将5mL0.02mol/L的F溶液与5mL0.02mol/L的NaOH溶液充分混合,若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10mL,则混合液的pH是             

 

文本框: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一) (7分)甲、乙两图是红枫叶肉细胞和根尖生长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根尖生长点细胞的是图            ;若将两种细胞分别置于30%蔗糖溶液中,则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细胞是图            ,图中结构[   ]         起重要作用。([ ]中填标号)

(2)图中标号6所示结构的主要成分是       

(3)甲、乙两图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名称是      

(4)对标号4和标号5所示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理活动中都产生水    B.前者有片层结构,后者有嵴

C.黑暗条件下,生理活动中都消耗O2  D.前者不产生ATP,后者产生ATP

(5)细胞进行下列各种生命活动,正常情况下,上图甲细胞            ,图乙细胞___________(填入编号)

①不增殖    ②能继续增殖    ③细胞核DNA只转录不复制

④出现染色体结构        ⑤有mRNA经核孔进入细胞质中

 

(二)(8分)下图为一段神经纤维的未受刺激时的电荷分布及相关处理。据图回答:

 

 

 

 

 

 

 

(1)神经元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结构特点具有

              性;功能特点具有                      性。

(2)如果在电极a左侧给一适宜刺激,则a~b之间神经冲动的瞬间传导方向是                  ,刺激点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变化                               

(3)图中未表示出的,与下一神经元之间形成的结构是             ,在该结构处决定了神经冲动传递的                 特性。

 

 

 

 

 

 

 

 

 

 

 

 

 

 

 

 

31(一)(10分)人体骨骼肌细胞中ATP的含量仅够激烈运动时3秒以内的能量供应。某运动员参加短跑比赛过程中,肌细胞中ATP的相对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请根据图回答:

(1)a-b的变化过程可用方程式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整个曲线看,肌肉细胞中ATP含量不会降为零,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动物体内能产生ATP的细胞结构有____________,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合成的ATP是供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马拉松比赛过程中,运动员获得能量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如果只是消耗人体血液内的葡萄糖仅能维持0.8~~1.2 min。实际在运动过程中,运动员体内血糖的含量仍能保持在90mg/dL左右,此时补充血糖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会大量出汗,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比赛结束后,运动员要及时补充__________________,以维持机体___________的稳态。

 

(二)(11分)动物代谢过程中细胞内会产生H2O2,在过氧化氢酶的作用下,会快速分解;无机物中的Fe3+也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请根据以下实验材料,设计一组实验来验证:土豆中含有过氧化氢酶,且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实验材料:新鲜马铃薯打碎后制成的提取液、FeCl3溶液、3%H2O2溶液、清水、试管若干、滴管

    (1)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三支干净的试管,编号A、B、C,各加入3mL3% H2O2溶液;

        第二步:A试管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试管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试管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预期实验结果:A试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试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试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结果的分析:比较________试管,可证明马铃薯中有过氧化氢酶。

                       比较________试管,可证明酶具有高效性。

    (4)欲鉴定过氧化氢酶是蛋白质,可在过氧化氢酶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试剂,如果溶液出现____________,说明过氧化氢酶是蛋白质。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南开中学模拟卷)

试题详情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南开中学模拟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四)  2008-10-14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试卷II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共21题,每题6分共126分)

注意事项:

1.答第1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1.右图表示某种细菌在恒定容积的液体培养基中细菌群体的生长

       曲线,下列各项与第4段曲线下降无关的是(    )

       A.营养物质的不断消耗   B.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

       C.细菌天敌数量的增加   D.pH值等生存条件的变化

2.用紫色洋葱表皮细胞进行质壁分离试验时,不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

       A.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B.液泡的颜色变深,体积变小

       C.能区分原生质层外界面的位置            D.蔗糖分子进入细胞壁

3.马铃薯在空气中贮藏了一周,然后在纯氮中贮藏一周,最后又置于空气中贮藏。在实验中测定释放的CO2,结果如右图。在第三周多产生和释放的CO2可能来自(    )

       A.酒精  B.淀粉  C.乳酸  D.葡萄糖

4.将2株同样健壮的植物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处理,假设2株植物的溶液以上部分大小完全

       A.2植株蒸腾速率和离子吸收速率相等

       B.2植株蒸腾速率和离子吸收速率不同

       C.2植株蒸腾速率相同,离子吸收速率不同

       D.2植株蒸腾速率不同,离子吸收速率相同

5.近年来科学家报导大气圈的臭氧层严重受损,造成紫外线增强的现象。紫外线为高能量的光线,在生物体内易激发超氧化物的形成,致使脂质氧化而破坏其功能。据此前提,植物短暂的暴露在高紫外光条件下,其光合作用能力立即显现受抑制的原因主要是因为

       A.光合作用酶受到破坏 B.囊状膜受到破坏 C.暗反应受抑制 D.DNA受到破坏

6.用生长素处理获得无子番茄和用多倍体育种获得无子西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番茄无子的变异属于不能遗传的变异

       B.无子番茄植株扦插后长出的植株仍结无子果实

       C.三倍体西瓜无子的变异属于不能遗传的变异

       D.无子番茄属于单倍体植物

7.生活中碰到的某些问题,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蒙古牧民喜欢用银器盛放鲜牛奶有其科学道理:用银器盛放鲜牛奶,溶入的极微量的银离子,可杀死牛奶中的细菌,防止牛奶变质。

B. 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丝织物和毛织物。                                            

C. 某雨水样品采集后放置一段时间后,pH值由4.68变为4.28,这是因为水中溶解了较多的CO2

D. 钢铁在海水中比在河水中更易被腐蚀,主要原因是海水含氧量高于河水

8.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两容器内分别充满由14N、13C18O三种原子构成的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两容器含有的

A.分子数和气体质量均不同       

B.分子数和电子数均相同

C.质子数和中子数均相同           

D.分子数、原子数和中子数均相同

9.室温下有下列四种溶液:

①0.1 mol?L1氨水;

②0.1 mol?L1 NH4Cl溶液;         

③含有0.1 mol?L1盐酸和0.1 mol?L1 NH4Cl的混合溶液;    

④含有0.1 mol?L1 NaOH溶液和0.1 mol?L1氨水的混合溶液。

四种溶液中C(NH4)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③④①          B.④①②③        C.①④②③        D.③②①④

10.反应(1)、(2)分别是从海藻灰和智利硝石中提取碘的主要反应:

2NaI+MnO2+3H2SO4ㄔ2NaHSO4+MnSO4+2H2O+I2                       (1)

2NaIO3+5NaHSO3ㄔ2Na2SO4+3NaHSO4+H2O+I2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反应中NaHSO4均为氧化产物

B.I2在反应(1)是还原产物,在反应(2)中是氧化产物

C.氧化性:MnO2>>>I2

D.反应(1)、(2)中生成等量的I2时转移电子数比为1∶5

11.2006年中国防治禽流感药物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从中药材提取的金丝桃素对人工感染的H5N1亚型禽流感家禽活体具有良好的治愈率。已知金丝桃素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金丝桃素的分子式为C17H22O3N

B. 金丝桃素能在NaOH溶液中加热反应得到两种芳香族化合物

C. 在加热条件下金丝桃素能与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液反应

   D. 1mol金丝桃素最多能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

12.A-D是含同一元素的四种物质,相互之间有如图的转化关系,其中A是单质,D是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合物。那么A不可能是(    )              

 

 

A. S      B. Si      C. Al       D. Fe      

13.将 4 mol A 气体和 2 mol B 气体在 2 L 的密闭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g)+B(g) 2C(g);△H <0。4 s(秒)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测得 C 的浓度为0.6 mol?L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A 、B、C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2:1:2时,反应即达到平衡状态      

B.4s内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75 mol?L1?s1

C.达平衡后若通入一定量氦气,A的转化率降低

D.达平衡后若升高温度,C的浓度将增大

14.在光滑水平面上,动能为E0、动量的大小为P0的小钢球1与静止小钢球2发生碰撞,碰撞前后球1的运动方向相反。将碰撞后球1的动能和动量的大小分别记为E1、P1,球2的动能和动量的大小分别记为E2、P2,则不可能有:(    )

A.E1<E0         B.p1<p0           C.E2>E0        D.p2>p0

15.如图所示的LC振荡电路中电容器极板1上的电量随时间变化的q―t曲线如图所示,则(   )

A.t1、t3两个时刻电路中电流最大,且方向相同    

B.t1、t3两个时刻电路中电流最大,且方向相反

C.t2、t4两个时刻电路中电流最大,且方向相同   

D.t2、t4两个时刻电路中电流最大,且方向相反

 

16.如图,一简谐横波在x轴上传播,轴上ab两点相距12mt =0时a点为波峰,b点为波谷t =0.5s时,a点为波谷,b点为波峰。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波一定沿x轴正方向传播      B.波长可能是8m;

C.周期可能是0.5s              D.波速一定是24m/s.

17.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支架质量为M,支架顶端用细线拴着的摆球质量为m,现将摆球拉至水平位置,而后释放,摆球运动过程中,支架始终不动。以下说法正确的应是(  )

A.在释放瞬间,支架对地面压力为(m+M)g

B.在释放瞬间,支架对地面压力为(m-M)g

C.摆球到达最低点时,支架对地面压力为(m+M)g

D.摆球到达最低点时,支架对地面压力为(3m+M)g

18.如图所示,圆O在匀强电场中,场强方向与圆O所在平面平行,带正电的微粒以相同的初动能沿着各个方向从A点进入圆形区域中,只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从圆周上不同点离开圆形区域,其中从C点离开圆形区域的带电微粒的动能最大,图中O是圆心,AB是圆的直径,AC是与ABα角的弦,则匀强电场的方向为(     )

A.沿AB方向   B.沿AC方向   C.沿OC方向    D.沿BC方向

19.有一块质料均匀、厚度一定的透明玻璃平板,一束单色光由空气中照射到玻璃板上,第一次沿垂直于板面方向入射,第二次沿与板面成某一倾角方向入射。(     )

A.   第一次入射时光的方向未发生偏折,说明此时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与空气中相同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