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14809  214817  214823  214827  214833  214835  214839  214845  214847  214853  214859  214863  214865  214869  214875  214877  214883  214887  214889  214893  214895  214899  214901  214903  214904  214905  214907  214908  214909  214911  214913  214917  214919  214923  214925  214929  214935  214937  214943  214947  214949  214953  214959  214965  214967  214973  214977  214979  214985  214989  214995  215003  447090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竟跃。实是欲界之仙都①。自康乐②以来,未复有能与③其奇者。

   (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注释:①欲界:佛教所谓的三界之一,这里实指人间。②康乐:谢灵运,袭康乐公,世称谢康乐。③与:参与,即置身其中。奇:山水的奇妙。

13、下面对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今共谈(一起谈论) B.夕阳欲颓(正要落山)

C.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D.晓雾将歇(将要散尽)

试题详情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试题详情

11.桃花源中人“与外人间隔”的原因是“         ”。

试题详情

10.选出下列各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项( )

A、悉如外人  咸来问讯

B、屋舍俨然  便舍船,从口入

C、武陵人捕魚为业   一一为具言所闻

D、问今是何世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试题详情

9.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 )

A.阡陌交通  B.无论魏普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落英缤纷

试题详情

8.选出加线字的意义有错的一项( )

A.便要还家(要:邀请)

B、鸡犬相闻(闻:听见)

C.土地平旷(旷:空阔,宽阔)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属于)

试题详情

7.“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境界,既然不存在,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呢?

读选文,回答问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泰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遵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令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试题详情

6.通过课文中描写,你觉得“桃花源”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试题详情

5.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⑴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⑵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试题详情

4.文中哪句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虽“叹惋”却仍然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