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15955  215963  215969  215973  215979  215981  215985  215991  215993  215999  216005  216009  216011  216015  216021  216023  216029  216033  216035  216039  216041  216045  216047  216049  216050  216051  216053  216054  216055  216057  216059  216063  216065  216069  216071  216075  216081  216083  216089  216093  216095  216099  216105  216111  216113  216119  216123  216125  216131  216135  216141  216149  447090 

(六)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通过我们的合作学习,我们基本上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并学到了不少文言实词、虚词。让我们一步一个脚印随着古人去寻幽访古,感受祖国文化的美丽和伟大。

试题详情

(五)课堂作业(出示小黑板)

1、给划线的字注音: 便(   )船    屋(   )俨然   (   )隔

2、解释词义:向所志 (     )   病终 (     )

3、理解古今异义词:交通    妻子   绝境    无论     鲜美

4、补充省略的成分:(   )见渔人,(   )乃大惊,(    )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做食。

设计意图:

能正确区别多音字,多义词并初步树立古今汉语存在差别的意识,掌握文言句式,通过练习一来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二来加深印象、巩固知识的作用。

试题详情

(二)设置情景导入

现在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音乐《天仙配》------(曲终)你从歌曲中听见了什么?看见了什么?(待学生回答后归结)歌曲描绘的是一副环境优美、夫妻怡然自乐、男耕女织的社会生活美景。这种美景过去有吗?现在有吗?将来有吗?(学生作出回答后)不会,这只是幻想中美好的世界。谁能用一个成语来比喻?--“世外桃源”。是的,这个成语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现在我们一起跟陶先生走进世外桃源吧。

设计意图:

以音乐渲染情境,美好的音乐能吸引学生,激起学生对审美的感知和想象。

试题详情

(一)教学准备

布置预习、准备课文录音带、录音机,并准备好《天仙配》音乐磁带,小黑板。

试题详情

2、为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语言感受能力,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多读。

试题详情

1、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养成查阅资料、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课前布置学生预习,了解作者、掌握新出现的字词的含义,并能翻译全文。

试题详情

3、边读边译,反复朗读增强语感。

设计意图:

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学习规律并形成习惯。

试题详情

2、运用归纳教学法学习实词、虚词,引导学生学会归纳同类知识点。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