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11319  311327  311333  311337  311343  311345  311349  311355  311357  311363  311369  311373  311375  311379  311385  311387  311393  311397  311399  311403  311405  311409  311411  311413  311414  311415  311417  311418  311419  311421  311423  311427  311429  311433  311435  311439  311445  311447  311453  311457  311459  311463  311469  311475  311477  311483  311487  311489  311495  311499  311505  311513  447090 

32.(8分)去年世界上发现了能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甲型H1N1流感病毒。我国参与了抗击甲型H1N1流感的国际性合作,并已经研制出甲型H1N1流感疫苗。下图所示为甲型H1N1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一些变化以及相关反应。

(1)侵入到人体内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往往先通过图中___________过程(填标号)阻止病毒的散播,再通过图中____________过程(填标号)予以消灭。

(2)图中b的作用是     ▲    ,c的作用是    ▲   

(3)人体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与甲型H1N1病毒蛋白质的合成过程相比,主要区别是   ▲ 

(4)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可预防甲型H1N1流感,疫苗作用的原理是    ▲     。对鸡蛋过敏者不宜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其原因是     ▲      

(5)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探究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请简述该实验的设计思路:          ▲        

试题详情

31.(7分)下图为反射弧的模式图。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结构4是反射弧组成中的     ▲   

(2)5处的细胞与2处的细胞在形态结构上有较大的差异,造成这一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3)若该图是完成人处于寒冷环境时的体温调节反射弧,则结构1为    ▲   

(4)若在3处给予一适宜刺激,则在1、2、3、4处可发生钠离子内流现象的是   ▲   

(5)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为了证明这种药物“在反射弧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请利用图中的A、B、C三处实验点,提出你的实验设计方案:  

        ▲       

试题详情

30.(5分)某哺乳动物棒状尾(A)对正常尾(a)为显性;黄色毛(Y)对白色毛(y)为显性,但是雌性个体无论基因型如何,均表现为白色毛。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请回答:

(1)如果想依据子代的表现型判断出性别,下列各杂交组合中,能满足要求的是  ▲  

①Aayy×AAYY   ②AAYy×aayy    ③AaYY×aaYy     ④AAYY×aaYY

(2)如果一只黄色个体与一只白色个体交配,生出一只白色雄性个体,则父本、母本的基因型分别是         ▲     (只写与毛色有关的基因)。

(3)现有足够多的棒状尾白色雌雄个体(纯合杂合都有),要选育出纯合棒状尾白色的雌性个体,请简要写出步骤:

  第一步:        ▲       

  第二步:         ▲       ,后代只出现一种表现型的亲代即为纯合棒状尾白色的雌性个体,该个体的基因型是    ▲  

试题详情

29.(9分)研究表明,全球平均气温若再上升,将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某研究小组为研究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进行了多次如下实验并获得相应结果,请分析回答:

材料
冬小麦幼苗
处理方法
未经低温处理
经低温处理
先低温处理后高温处理
检测结果
没有某些特殊蛋白质
有某些特殊蛋白质
X
 现象
不能抽穗开花
抽穗开花
不能抽穗开花

(1)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最主要措施是      ▲      

(2)低温诱导了冬小麦抽穗开花,该信息所属类型是   ▲   ;生物学上检测某种蛋白质是否存在常用的方法是   ▲  。表中X处的检测结果最可能是    ▲   

(3)右上坐标曲线图表明:  ▲  。该研究结果可说明生物性状的表现是  ▲  的结果。

(4)研究小组某成员发现供试小麦中的部分植株与其它植株相比茎杆粗壮、叶片较大,你认为其原因最可能是         ▲     

(5)请提供对温室效应造成不良后果的另一个研究课题       ▲     

试题详情

28.(8分)下图表示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及其去向。其中①-⑦表示细胞结构,甲-丁表示结构中的物质。请据图回答:

(1)图中不含有磷脂分子的结构是   ▲  (填序号)。

(2)图中合成的蛋白质进入⑤与进入⑥⑦的方式不同之处是     ▲     

(3)结构①中进行的过程是    ▲   ,甲表示的物质是    ▲  

(4)能进行DNA复制和转录的结构有    ▲   (填序号)。

(5)若图左侧表示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则乙、丙、丁三种物质中最可能具有降血糖作用的是  ▲ 。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中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的关系是   ▲  

试题详情

27.(7分)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两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他们的研究成果揭示:端粒变短,细胞就老化;如果端粒酶活性很高,端粒的长度就能得到保持,细胞的老化就被延缓。下面是与此相关的某项研究记录,该实验为在体外分别培养人的正常肝细胞和人的宫颈癌细胞,细胞起始数量都为10个。分析资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培养10天
培养20天
培养30天
培养40天
培养50天
培养60天
可培养代数
人的肝细胞
9.8×103
9.9×106
1.0×1010
9.6×1012
8.9×1012
2.3×102
40~50
人的宫颈癌细胞
9.8×103
9.9×106
1.0×1010

1.0×1013

1.0×1016

1.1×1019

无限

(1)根据表中数据,请在答题卡上的坐标图中画出两种细胞在培养过程中的数量变化曲线图,并作适当标注。

(2)该细胞的培养过程包括   ▲   二个阶段。培养时给培养液中通入的气体中需含有5%的CO2,其目的是   ▲   。为统计培养液中细胞的数量,需用到的特殊器材是   ▲  

(3)若通过制片观察培养了50多天的两种细胞中的端粒,其结果最可能是    ▲   ,由此说明癌变细胞中端粒酶的特点是     ▲   

试题详情

26.(8分)依据教材回答与实验有关的问题:

(1)实验原理

①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   ▲  

②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   ▲  

(2)实验试剂的作用

①脂肪鉴定中的酒精   ▲  

②提取叶绿体色素中的CaCO3   ▲  

③酵母细胞固定化中的CaCl2溶液   ▲  

(3)实验结果的分析

①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培养离心后,沉淀物中有少量放射性   ▲  

②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所得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值偏高   ▲  

试题详情

25.下列有关现代生物技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植物体细胞杂交、基因工程都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

B.纤维素酶、果胶酶、胰蛋白酶、限制酶、DNA连接酶是生物工程的工具酶

C.试管婴儿培育过程涉及到动物细胞核移植、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

D.人们利用细胞工程可以大量生产特异性强、纯度高的抗体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65分)

试题详情

24.如图所示,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用范围。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曲线与正常范围之间所夹的面积可以作为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T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正常作用范围内,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保持不变

B.在遭到干扰时,x、y值的大小与生物种类有关,与数量无关

C.对同一个生态系统来说,y值和x值之间呈正相关

D.TS值越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大

试题详情

23.下列过程一定能够导致DNA分子结构发生改变的是

A.基因突变                B.基因工程 

C.染色体变异               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单体互换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