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11375  311383  311389  311393  311399  311401  311405  311411  311413  311419  311425  311429  311431  311435  311441  311443  311449  311453  311455  311459  311461  311465  311467  311469  311470  311471  311473  311474  311475  311477  311479  311483  311485  311489  311491  311495  311501  311503  311509  311513  311515  311519  311525  311531  311533  311539  311543  311545  311551  311555  311561  311569  447090 

3.南宋词人______在《扬州慢》中用“过春风十里,________”描绘了战争洗劫后扬州城的荒芜景象,令人感叹。

试题详情

2.王勃《滕王阁序》中用“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两句描写深秋的景色。

试题详情

此种考查方式交代篇目、作者和内容,要求考生在分析判断的同时准确默写出名句。

1.陆游曾用“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来表达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

试题详情

4.《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异曲同工。

试题详情

3.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同样是菊花,在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看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今有谁堪摘”(《声声慢》)。而在领袖毛泽东笔下则是“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_________,__________”(《采桑下·重阳》)。

试题详情

2.白居易的《琵琶行》和柳永的《雨霖铃》中,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和《雨霖铃》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此种考查方式单刀直入或用一个“主题”引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异曲同工的诗句,要求考生在揣摩题旨和细细回忆诗歌内容的前提下,对名句进行准确默写。

1.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他的《登高》和《登岳阳楼》两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和《登岳阳楼》中的“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4.鸟是一种常见的动物,在古诗文中常被用来表达复杂的情感。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_______,著有《归去来兮辞》《饮酒》等。他写的《归田园居》中有“ _______,池鱼思故渊”,用鸟表达自己的归隐之情。李白在《蜀道难》中感叹“_______,雄飞雌从绕林间”,表达了蜀道艰难,行程孤独之情。杜甫在《登高》中写道:“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在《_______》中写道:“飘飘何所似?_______。”这寄寓了飘泊不定老病孤独的情感。李密在《陈情表》中有“_______,愿乞终养”,用乌鸦反哺表现自己对祖母的孝顺之情。

试题详情

3.古代诗词常用“空、自”等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杜甫《蜀相》中的“_______,_______”。陆游《_______》中的“_______,镜中衰鬓已先斑”。李清照《一剪梅》中的“_______。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岳飞《满江红》中的“莫等闲,_______,_______”。李白的“人生得意须尽欢,_______”。这些句子都用一“空”字抒写了怀才不遇之情。

试题详情

2.愁,是人类一种特定的情绪,但在古代诗人的笔下,这种情绪却异彩纷呈。李煜《_______》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李白《_______》中的“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_______”。张继《_______》中的“月落呜啼霜满天,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