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68860  268868  268874  268878  268884  268886  268890  268896  268898  268904  268910  268914  268916  268920  268926  268928  268934  268938  268940  268944  268946  268950  268952  268954  268955  268956  268958  268959  268960  268962  268964  268968  268970  268974  268976  268980  268986  268988  268994  268998  269000  269004  269010  269016  269018  269024  269028  269030  269036  269040  269046  269054  447090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物质的比热容越大,吸热能力反而越弱

C.燃料与空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充分

D.锌被称为智力之花,多饮口服液补锌,喝的越多越好

试题详情

8.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是

A.打开汽水瓶有气体逸出           B.10ml水与10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20ml

C.加热氧化汞得到银白的汞和氧气     D.水蒸发为水蒸气

试题详情

7.归纳和总结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但要注意严谨、全面、科学。下列总结出的规律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含氧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没有晶体析出的溶液一定是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D.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都是碱性溶液

试题详情

4.下列实验操作不当的是

A.将烧碱放在已知质量的烧杯里用托盘天平称量

B.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C.利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

D.滴加液体时,滴瓶滴管的尖端不能触及已加过其它试剂的试管内壁

5.已知某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而原子的个数改变了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6.下列关于实验现象和结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试管①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试管②中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碳具有还原性

B.铝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无色,说明金属活动性铝强于铜

C.烧杯中的红色溶液逐渐变浅最后变成无色,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反应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氧化铁固体,说明氧气具有氧化性

试题详情

3.咖喱是一种烹饪辅料。若白衬衣上撒上咖喱汁,用普通肥皂水洗涤时,会发现黄色污渍变成红色,浸泡在水中后红色又变成黄色。据此判断可能与咖喱有相似化学性质的试剂是

A.活性炭         B.石蕊试液       C.氯化钠溶液       D.铁粉

试题详情

2.下列各组物质按氧化物、混合物、有机物顺序排列的是

A.干冰、空气、乙醇               B.煤、石油、食盐水

C.水、汽水、纯碱                 D.铁合金、大理石、金刚石

试题详情

1.为保障公民的食品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化学与食品安全密切相关,下列作法中符合食品卫生安全的是

A.销售过期、变质的食品            B.禁止在食品中添加工业用盐 

C.用福尔马林浸泡水产品            D.销售三聚氰胺含量超标的奶粉

试题详情

12. 1)(2)

试题详情

11. 解:(Ⅰ)平面

平面.                  

(Ⅱ)与平面平行,理由如下:作,连结,则

 ,又,从而

 再由,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平面.  

试题详情

10. [解](1)由,得,…………………………

于是,∴,即

(2)∵角是一个三角形的最小内角,∴0<,,

,则(当且仅当时取=)故函数的值域为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