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68831  268839  268845  268849  268855  268857  268861  268867  268869  268875  268881  268885  268887  268891  268897  268899  268905  268909  268911  268915  268917  268921  268923  268925  268926  268927  268929  268930  268931  268933  268935  268939  268941  268945  268947  268951  268957  268959  268965  268969  268971  268975  268981  268987  268989  268995  268999  269001  269007  269011  269017  269025  447090 

127.他总认为语文难学,其实无论哪一科,不经过刻苦努力,决不会一气呵成的。 (“一气呵成”:①比喻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②比喻整个工作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

试题详情

126.这些传闻纯属空穴来风,毫无根据,希望大家能理智对待。(“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

试题详情

125.三人成虎,人多为王;这似乎成了宗派主义者们的信条。 (“三人成虎”比喻谣言传播多了,就会使人信以为真。比喻谣言重复多次,就能使人信以为真。)

试题详情

124.最近,各大传媒纷纷报道本公司将并入华龙公司,这些纯属流言蜚语。 (“流言蜚语”指没有根据的,多在背后议论、诬蔑或挑拨的话,用在这里有攻击、指责新闻媒体的意思,显得不够大方、公正。)

试题详情

123.去年,申奥成功、加入世贸、男足出线,对中国人来说真可谓是多事之秋。(“多事之秋”是指事故、事变,造成一种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

试题详情

122.兄弟俩原来关系亲密,好得不可开交,但是自从弟弟结了婚,不知怎么,两兄弟渐渐形同路人。 (“不可开交”是无法摆脱或结束。前面加”忙得””打得”等。)

试题详情

121.在前进的道路上一定会碰到困难,有志气的青年在困难面前一定十分沉着,而不会诚惶诚恐。(“诚惶诚恐”封建时代奏章中的套话,表示惶恐不安。今泛用以形容小心谨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样子。)

试题详情

(17)(本题满分12分)已知

    I、求的最小正周期.

    II、当时,求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18)(本题满分12分)

“好运道”商店举行抽奖促销活动,规定一位顾客可以从0、1、2、、9这10个号码中抽出5个不同的号码,若有4个以上的号码与中奖号码相同(不计顺序),则有现金奖励,如方框中广告所示。某人买一件商品,若在该商店买,价格是730元,获一次抽奖机会;若在其它商店买,价格是700元。

I、求参加抽奖,获5000元奖金的概率.

II、请你利用概率的知识,分析该顾客是否应该在“好运道”商店购买该商品?

(19)(本题满分12分)已知四棱锥.四边形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

(Ⅰ)求证: .

 (Ⅱ)试问:当的长度为多少时,二面角的大小为 ? 

(20)(本题满分12分)已知点(5,0)和⊙:,是⊙上的动点,直线与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

I、证明点的轨迹是双曲线,并求出轨迹方程.

   II、若,求点的坐标.

(21)(本题满分12分)已知数列{an}各项均为正数,Sn为其前n项的和.对于任意的,都有.

I、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II、若对于任意的恒成立,求实数的最大值.

(22)(本题满分14分)已知函数.

 I、求的极. 

  II、求证的图象是中心对称图形.

III、设的定义域为,是否存在.当时,的取值范围是?若存在,求实数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试题详情

(13)设集合,则=   

(14)已知中,=,则=  

(15)设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两个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命题:

①若,则.      ②若,则.

③若,则.      ④若,则.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

(16)定义“等积数列”:在一个数列中,如果每一项和它的后一项的积都为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积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积数列的公积.

   已知是等积数列,且,公积为2,则这个数列的前项的和=     

试题详情

(1)(  )

A.0       B.       C.1         D.不存在

(2) 已知直线l的方程是,与直线l垂直的一条直线的方程是(  )

A.     B.     

  C.     D.

(3) 已知角的终边过点,则(  )

A.     B.        C.    D.  

(4) 函数的反函数是(  )

A.  B.   C.   D、

(5) 用i表示虚数单位,则(  )

A. 0       B.1      C.          D.

(6) 函数的图象是(  )

A.
 
                     

(7) 已知是等比数列,,则的公比是(  )

A. 1     B.     C.      D. 2或

(8) 当满足不等式组时,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是(  )

A. 1         B.2        C. 3         D. 5

(9) 已知,命题p:,命题q:.则命题p是命题q的(  )

A. 充要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 必要不充分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0)已知,对于抛物线上任何一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1)已知不共线,,则中(  )

A. 至少有一个是锐角      B. 至少有两个是钝角    

C. 至多有一个是钝角      D. 三个都是钝角

(12)已知是正四面体的面上一点,到面的距离与到点的距离相等,则动点的轨迹所在的曲线是(  )

A. 圆   B.椭圆    C. 双曲线    D.抛物线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90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