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14835  214843  214849  214853  214859  214861  214865  214871  214873  214879  214885  214889  214891  214895  214901  214903  214909  214913  214915  214919  214921  214925  214927  214929  214930  214931  214933  214934  214935  214937  214939  214943  214945  214949  214951  214955  214961  214963  214969  214973  214975  214979  214985  214991  214993  214999  215003  215005  215011  215015  215021  215029  447090 

8、学生讨论,举例说明本文写作特点。

要点:(1)详略得当如《以虫治虫》观突出以虫治虫这一中心,对“傍不肯”外貌、特征、剿灭子方虫的情况介绍比较详细而对“子方虫”为害则一笔带过。

《梵天寺木塔》对如何解决塔动,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作了传神的描写。

(2)生动简洁

如:“方”   “笑”     “密使其妻”

试题详情

7、用自己的话说说喻皓采用了什么方法解决了“塔动”这一难题?

试题详情

6、《梵天寺林塔》写人着墨不多,却很生动。

“密使其妻”写出匠师怎能样的心态?一个“笑”字透露出喻皓什么样的心理活动?

讨论要点:匠师认为“塔动”的原因是“未面瓦”,“上轻”,可实践的结果让匠师很难堪。为了向钱帅交待而又不失面子,于是“密使其妻”见喻皓的妻子,请求喻皓解决塔动难题。“密使其妻”写出了匠师的难堪和良苦用心,喻皓的“笑”一方面透露出他对匠师无能的嘲笑,另一方面表现出他对解决“塔动”胸有成竹。

试题详情

5、论《梵天寺木塔》中如何表现当时解决“塔动”问题之难?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要点:“动如初”表现建筑工匠的认识和实践都未能解决问题,“无可奈何”一词也写出了大家对“塔动”无计可施。

作用:为后面喻皓轻易解决难题作了铺垫,反衬其技艺高超。

试题详情

4、那么,请同学们谈谈你们对现代农业的看法。

要点:粮食增产,农药的使用对人体有害。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提倡绿色农业。

试题详情

3、动物中还有哪些天敌,学生比赛发言。

例如:猫--鼠     青蛙--害虫

试题详情

2、岁以大穰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害虫天敌的出现,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促进了农业增产,保护了生态环境。

试题详情

1、用自己的话说说“傍不肯”这种虫子的形状和消灭“子方虫”的办法。

试题详情

小组间互相提问(字、段翻译,课文背诵)。

试题详情

3、  完成书后练习三。

第二课时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