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14788  214796  214802  214806  214812  214814  214818  214824  214826  214832  214838  214842  214844  214848  214854  214856  214862  214866  214868  214872  214874  214878  214880  214882  214883  214884  214886  214887  214888  214890  214892  214896  214898  214902  214904  214908  214914  214916  214922  214926  214928  214932  214938  214944  214946  214952  214956  214958  214964  214968  214974  214982  447090 

1、完成书后练习一、二

试题详情

小黑板揭示练习题:

(1)从《曹刿论战》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从《曹刿论战》谈“民不可失,机不再来”。

(3)从《曹刿论战》谈鲁庄公鄙乎。

试题详情

6、齐背课文

试题详情

5、师生交流,归纳总结。

(1)、曹刿是个有远谋的人,在长勺之战中表现了他的战略思想和指挥才能,他认为战争要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拥护,他认为战争中要抓准战机。他是一个典型的军事家。

(2)、曹刿有所建树,重要的一条是爱国精神。

(交流、讨论能激发学生的个性兴趣,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的形成。)

试题详情

4、学生分组讨论,探究人物形象,理解作品主题。

投影讨论题:

(1)、课文写他怎样成为英雄的呢?写出了他怎样的性格?

(2)、曹刿能发挥他的远谋,有所建树,似乎应该加上重要的哪一条?你对之有什么启发?

(3)、你对鲁君是怎样看的呢?谈谈自己的认识,体会。

试题详情

3、老师简述课文三段的段意。并讲述参与战争的三个主要人物,同时让学生去思考这三个人物中谁是英雄人物。(答案一目了然,曹刿。)

试题详情

2、翻译理解课文:(1)、同桌右边的同学逐句翻译第一段给左边的同学听,再请左边的同学逐句翻译后2段给右边的同学听,相互提意见,力求释词准确通畅。

(2)、老师指导一个讨论小组,然后请其中一位同学上讲台翻译。

(这种形式从动嘴到动脑,气氛热烈,每个学生都投入了活动,很好地锻炼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试题详情

1、提问:同学们对词语解释还有什么问题?

(提问的目的一是自然过渡,二是复习交流巩固。)

试题详情

5、作业布置

(1)、学生填写课本上练习三、四,并对照订正,师适当检查,点拨。

(2)熟读课文

(以上为第一课时)

试题详情

4、总结本课内容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