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61918  261926  261932  261936  261942  261944  261948  261954  261956  261962  261968  261972  261974  261978  261984  261986  261992  261996  261998  262002  262004  262008  262010  262012  262013  262014  262016  262017  262018  262020  262022  262026  262028  262032  262034  262038  262044  262046  262052  262056  262058  262062  262068  262074  262076  262082  262086  262088  262094  262098  262104  262112  447090 

1.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现代的人可以用现代字音来读古代的书,这就    了语音变化的真相。

②葬礼没了众多与此无关的热闹,老人的身后却多了一份    ,老人本来就是寂寞的。

③不同的人,对“人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是     不同的。

A.掩盖 清静 截然          B.掩饰 清静 截然

C.掩饰 清净 迥然          D.掩盖 清净 迥然

试题详情

8. 辨析词语的语境义

词语的语境义比较灵活,它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所产生的特定意义或临时意义。它常常要根据上下文的特定接受对象.人物关系.情感氛围等多种因素来考虑,而不能简单看其字面用语。

(1)把握具体的环境气氛。如两个人为一件小事吵了半天,旁边一个人叹息说:“太有意思了,太有意思了。”那么,结合当时的氛围,自然能听出这话中的特定含义,即:太无聊了,太乏味了。

(2)注意特定情景或处境。如:“繁漪(喝一口):苦得很,谁煎的?”(《雷雨》)这儿的“苦”并非仅指“药”苦,而是指“日子过得痛苦,精神痛苦”。如果不了解繁漪在周家的处境,就很难理解到这层意思。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中写到那些不争气的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摘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标致”多形容女子相貌.姿态美丽。鲁迅先生是用辛辣笔法讽刺了那伙男不男.女不女的纨绔子弟。

试题详情

7. 辨析词语的语体风格

如: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说明文体与文学作品用语的区别,新闻语体与一般书面用语的区别等。

试题详情

6. 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

从感情色彩的角度来说,词语可分为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在使用时,应辨析其感情色彩。如“爱护”,指爱惜并保护,褒义词;“庇护”指袒护,贬义词;“保护”指尽力照顾,使不受损害,中性词。再如,说某人办事“果断”,是褒奖;用“武断”一词,则含有贬斥.否定或憎恨之意;而“诀断”一词基本上属中性词。

试题详情

5. 辨析词语的语法功能

有的词虽属近义词,但词性不同,其语法功能自然不同。例如“突然”和“猛然”都有变化快.出人意料的意思,但前者是形容词,除作状语外,还可作定语和谓语(突然事变,情况很突然);后者是副词,只能作状语(她猛然转过头来)。

试题详情

4. 辨析词语的不同搭配

有些词语在使用时一般有比较固定的搭配,不能混用。如“交换”用于具体的.范围小的事物(交换礼物或意见),“交流”用于抽象的.范围较大的事物(交流思想或经验)。再如“充足”“充分”“充沛”都有“足够”的意思,但一般来讲,“充足”多与自然界或物质方面的比较具体的东西搭配(阳光充足,水源充足),“充分”多与比较抽象的事物搭配(条件充分.理由充分),“充沛”多与表示精神方面的抽象概念搭配(精神充沛.体力充沛)。

试题详情

3. 辨析词语的适用对象和范围

如“爱戴”用于对上(周总理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爱护”用于对下(老师爱护学生)。又如“边疆”和“边境”,前者指靠近国界的领土,范围较大,而后者指靠近边界的地方,所指范围较小。

试题详情

2. 辨析词义的轻重

有些近义词表达的内容基本相同,但在表现程度上却有轻重.深浅的不同。例如“损坏”“毁坏”“破坏”都表示因某一动作行为而造成伤害,但“损坏”的语意要轻.程度要小,而“毁坏”“破坏”则层层升级,程度加重。“他损坏了公物”“他毁坏了公物”“他破坏了公物”在程度上有明显的区别。再如,“他门门功课在班里名列前茅,还发表了几首小诗,可见文学造诣很深”,这句中“造诣”一词使用不当。

试题详情

1. 辨析词语的确切含义

有些词语看起来意思比较接近,但其所表达的内容常有细微的差别,因此一定要理解词语的确切含义,比较其异同,这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如:我国大型深水港-山东石臼港的建设进展顺利,截至(截止)九月中旬,已完成年施工计划的90%。“至”与“止”是应用于不同的语境中的,“截止”是指到一定期限停止,它与“已完成年施工计划的90%”不符;“截至”是指截止到某个具体时候,与建设尚未最后完工的语境相符。

试题详情

6. (09年辽宁卷)请在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虚词,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层次分明。(5分)

  ① 人类来说,理想的居住环境是山水园林城市,当然,最富有魅力的城市还是历史文化名城。有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家的首都;有的 ② 不是首都, ③ 在这里曾发生过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有的在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曾经产生过重大影响。 ④ 有一点很关键,就是历史文化名城保留了比较多的文化遗迹。  ⑤ ,是不是历史文化名城,主要看它是不是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答案]①对于;②虽然;③但是;④还;⑤总之

[考点]考查连贯的语言表达

[解析] ①处,对应后面的“……来说”应该填“对于”;②.③两处可以从语义上加以分析,承接前文,不是首都便缺少文化名城的要素,所以两个分句之间应构成转折关系,应填“虽然”“但是”;④处,承接前文重在强调后者的重要性,和前文构成转折关系,应该填“但是”;⑤ 后面的句子“是不是历史文化名城,主要看它是不是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显然是对整个段落论述的总结,属于结论,所以应该填“总之”。

[思路点拨]这里重在分析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添加合适的词语。逻辑关系判断不对,那么词语就添加不准确。分析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凭借对语境中语义的理解,也可以凭借自己的语感来判断,但是要在平时的学习和训练中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语感。

能根据语言环境判断一般词语和近义词语使用正确与否;能认识高考题型并熟知高考题型的解法。下边主要谈一谈辨析近义词的角度和方法。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