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79557  379565  379571  379575  379581  379583  379587  379593  379595  379601  379607  379611  379613  379617  379623  379625  379631  379635  379637  379641  379643  379647  379649  379651  379652  379653  379655  379656  379657  379659  379661  379665  379667  379671  379673  379677  379683  379685  379691  379695  379697  379701  379707  379713  379715  379721  379725  379727  379733  379737  379743  379751  447090 

   某跨国公司在中国某市投资建设自动化的食用油生产厂,用国际市场上的大豆为原料,生产食用油。据此完成5-6题。

 5.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建设食用油生产厂,主要是因为中国

   A.消费市场广阔        B.劳动力资源丰富

C.技术力量雄厚        D.生产成本低廉

答案:A

  6.该食用油生产厂应靠近

   A.商贸中心          B.机场

C.火车站           D.港口

答案:D

[解析]:

应用相关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是该题的考察落脚点。

关联考点:工业的区位选择、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5)题干信息提取:“跨国公司”、“国内建厂”、“高技术自动化”、“国外原料”;这些特点都明显反映出“两头在外(技术、资金、原料在外;产品市场在外)”的出口加工工业,故选项A、C是不合理的,选项B、D具有包含与被包含、笼统与具体的关联,即生产成本低廉包含了劳动力丰富且廉价,故B选项更具体、到位。

(6)出口加工工业的<区位选择需有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解决原料运进、产品运出。需要注意:原料为大豆、产品为食用油需真确取舍交通运输方式。

(09年上海文综第17题)

试题详情

企业的空间扩张受区位条件影响。读图5,回答14~15题。

14.有关该企业的叙述,与图中不相符的是

A.  生产基地布局在成本低廉的外地农村

B.  销售部门布局在市场需求旺盛的农村

C.  研发中心布局在科技发达的本地城市

D.  公司总部布局在人才聚集的本地城市

答案:A

15.按区位因素分,该企业的类型是

A.原料指向型    B.市场指向型  

C.技术指向型    D.动力指向型

答案:A

(09年海南地理第5,6题)

试题详情

图12是美国新一代波音737飞机在中国的零部件生产地说明图。读图回答23-24题。

23.图12反映出国际飞机制造业的

A.集聚现象   B.分散现象   C.产业升级现象  D.产业转移现象

答案:BD

24.此类合作,对我国区域发展的影响有

   A.增大就业压力  B.加快工业化进程 C.促进技术创新  D.改变能源政策

答案:BC

[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工业地域的形成及产业转移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图12反映美国新一代波音737飞机在中国的零部件生产地涉及天津、成都、沈阳、廊坊等地,是美国企业将生产的部分转移到中国的产业转移(典型的工业分散)现象。这样的产业转移,对于我国这样的产业转移对象国,可缓解就业压力,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我国飞机生产技术革新的作用,而对于能源消费及政策的影响较小。故第23题选BD,24题选BC。

(09年广东地理第14,15题)

试题详情

8.与乙国相比,甲国维持其在世界鲜切花市场竞争力的优势条件是

  A.专业化、规模化生产,鲜切花价格较低

  B.土地丰富,天然花卉品种较多

  C.培植历史久,劳动力成本较低

  D.技术含量高,鲜切花质量较优

答案:D

[解析]:

本题以特定的区域图对比为切入点,通过定位、分析、判断,对各区域特征进行分析。

(7)地处热带地区的肯尼亚发展鲜切花的优势自然条件可从光、热角度分析(高原地形、草原气候不能成为对比后的优势)。

(8)A选项“价格较低”值得商榷(至少存在一个劳动力成本问题),B、C选项皆有明显描述性错误:“土地丰富”、“劳动力成本低”。

(09年江苏地理第23,24题)

试题详情

7.与甲国相比,乙国发展鲜切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①热量丰富 ②光照充足 ③地形平坦 ④水源丰富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试题详情

8.与Ⅰ、Ⅱ走廊相比,Ⅲ走廊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A.当地市场广阔

B.水运便利

C.科技实力强

D.原有工业基础雄厚

答案:B

(09年辽宁,宁夏文综第7,8题)

图2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2,完成

试题详情

图1示意我国某企业集团型生态产业园区的生产联系。完成1-2题。

1.   影响该生态产业核心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能源   B.技术

C.原料    D.市场

答案:C

2.  该生态产业园区中

A.企业的集聚避免了市场的竞争

B.技术协作带来了企业间的集聚

C.企业彼此间形成了生产工序上的联系

D.物质的循环利用形成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联系

答案:D

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下图中的Ⅰ、Ⅱ、Ⅲ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

试题详情

图8为欧洲四种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图9是该区域某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经营方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4-16题。

14.面向城市市场,商品化和集约化程度最高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a   B.b   C.c  D.d

答案:C

15.若图9中箭头线q表示产品流量最大,则该经营方式对应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a   B.b   C.c  D.d

答案:B

16.m、n两地均盛产葡萄。两地相比,m地的区位优势是

A.交通便捷   B.市场广阔   C.鲜果上市早   D.技术条件好

答案:C

[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农业区位与农业地域类型的掌握情况。图8中农业地域类型可以理解为:a是地中海沿岸亚热带水果,b欧洲谷物与乳畜混合农业,c乳畜业,d林业。面向城市市场,商品化和集约化程度最高的农业地域类型应该是乳畜业,在欧洲典型分布的国家有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等国。故14题选C。图9反映的农业类型可以理解为混合农业,q表示大量谷物供应到市场,可见当地的谷物农业商品率较高,因此在欧洲平原地区,适宜大规模发展,第15题选B。西班牙m和法国n两地均盛产葡萄。m纬度低,故鲜果上市早,第16题选C。

B.工业

(09年全国卷文综Ⅱ第1题)

1.近期研制出利用玉米叶片加工、编织购物袋的技术,这种购物袋易分解且物美价廉,该种购物袋的生产厂应该近

A.原料产地                B.销售产地

C.能原产地                D.研发基地

答案:A

(09年天津文综第8,9题)

读图文(下图)材料

葡萄酒用新鲜葡萄或葡萄汁酿造而成。近年来,我国葡萄酒产量及消费量快速增长。

8.据图文材料分析,影响葡萄酒产业布局最主要的一组区位因素是

A. 原料、劳动力 B. 原料、市场

C. 技术、市场  D. 交通、能源

答案:B

9.对图中葡萄酒产业特点的描述,符合图文信息的是

A. 以工业为基础,产业部门单一

B. 地域文化决定了葡萄酒的产量

C. 工业产品间都有“上下游”联系

D. 产业结构体现了可持续发展观念

答案:D

(09年福建文综第1,2,8题)

试题详情

图I是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带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

1.农业地带沿0°经线变化所反映出  

  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

  A水分   B热量

  C地形   D土壤

答案:B

2.甲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棉花产

  区,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 光照   B热量

 C 水源   D土壤

答案:C

(09年四川文综第2题)

图1是亚热带欧亚大陆东部某地等高线分布图,读图回答

2.下列四地的农业生产活动,合理的是

A.甲--育用材林          B.乙--培育橡胶

C.丙--种植棉花          D.丁--发展茶园

答案:D

(09年江苏地理第14,15,16题)

试题详情

1979--2000年,我国蔬菜种植规模和种植地区分布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分析表1、表2,完成19-20题。

表1  我国蔬菜种植面积、总产量

   年份
种植面积(万h㎡)
  总产量(万t)
   1979
   18.0
   896.0
   1980
   360.6
   16335.2
   1999
   1335.0
   40513.5
   2000
   1523.7
   42399.7

表2  我国商品蔬菜种植面积的分布

   区域
   1980年
   1999年
大城市郊区
   70%
   20%
其他农区
   30%
   80%

19.1979--2000年我国蔬菜

   A.种植面积2000年比前一年增加最多

   B.单位面积产量经历了高-低一高的变化

   C.单位面积产量下降

D.城市郊区蔬菜种植面积减少

答案:C

20.从1980--1999年商品蔬菜种植面积分布的变化,可以推断出

   A.沿交通干线出现一批蔬菜种植基地   B.农村地区蔬菜的商品率降低

C.粮食种植面积大幅度缩小        D.通过大规模垦荒,增加了耕地面积

答案:A

[解析]:

   该题考查考生图表解读、分析;提取信息、分析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联考点: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农业区位的选择。

(19)各时间段种植面积的递变幅度:79~80为342.6,99~2000为208.7;

各年份,总产量与种植面积的比值,简单计算,可得出单产量的变化。

由表2知:城郊种植面积的比重减少,但实际面积是否减少,判断条件不充足。

(20)城郊蔬菜种植是基于城市这一市场需求,且靠近城郊,与市场的交通联系便利;因此,其他农区的此类农业生产活动也可以借助便捷的交通得以实现。

(09年全国卷文综Ⅱ第3题)

3.近期研制出利用玉米叶片加工、编织购物袋的技术,这种购物袋易分解且物美价廉,该种购物袋的生产原料在我国的最大产地是

A.河南省                 B.吉林省

C.四川省                 D.吉林省

答案:D

(09年重庆文综第5题)

读图2,回答

 5.甲、乙两地可能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分别是

 A.咖啡、甜菜        B.花生、咖啡

C.甜菜、亚麻        D.亚麻、花生

答案:A

(09年山东文综第1,2题)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