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79583  379591  379597  379601  379607  379609  379613  379619  379621  379627  379633  379637  379639  379643  379649  379651  379657  379661  379663  379667  379669  379673  379675  379677  379678  379679  379681  379682  379683  379685  379687  379691  379693  379697  379699  379703  379709  379711  379717  379721  379723  379727  379733  379739  379741  379747  379751  379753  379759  379763  379769  379777  447090 

5.(1)KIO3;0.5 

(2)决定反应速率的一步反应是慢反应①  

(3)I2会使淀粉变蓝,从反应过程和机理看,只有当SO32-消耗完,才会有I2存在。

检测提高

试题详情

1.B   2.C   3.BC  4.AC

讲析:1.由题知2s时C的浓度为0.6mol/L,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比,可算出B的变化浓度为0.3 mol/L,进而确定B的浓度是(1 mol/L-0.3 mol/L)=0.7 mol/L;A的变化浓度为0.6 mol/L,从而求A的转化率为30%;用C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mol·(L·min)-1,可推知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min)-1,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15 mol·(L·min)-1。对照各选项,符合题意的是B。 2.开始时盐酸浓度和镁带表面积会影响反应速率,又因此反应为放热反应且有H2产生,则温度和容器的密闭情况也成为影响该反应速率的因素。 3.加入碳酸钠固体,反应掉硫酸,会使生成氢气总量减少,A不选;加入水,溶液中c(H+)减低,反应速率减缓,但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不变,故生成氢气总量不变,B可选;加入硫酸钾溶液,相当于加水稀释,C可选。加入硫酸铵固体,显然不能减慢反应速率,D不选。故答案为B、C。 4.C为固态反应物,增加其用量对反应速率几乎没有影响;容器体积缩小一半相当于压强增大一倍,浓度增大,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体积不变,充入N2体系总压强增大,但反应混合物浓度并未改变,反应速率基本不变;充入N2使容器体积增大,总压强不变,但反应混合物浓度同等程度变小,正、逆反应速率均变慢。

试题详情

10.(1)3X+Y 2Z

(2)0.05 mol·(L·min)-1;0.04 mol·(L·min)-1

(3)5min时,反应达到了平衡,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不再改变,故5min后Z的生成速率与5min末Z的生成速率相等。

第11课时 (B卷)

纠错训练

试题详情

9.(1)2KCl O3+6NaHSO3==3Na2SO4+2KCl+3H2SO4,溶液中c(H+)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2)随着反应的进行,H2SO4和NaHSO3之间反应使H+及HSO3-浓度减小,后期化学反应速率减慢。

试题详情

8.(1)0.25 mol·(L·min)-1  (2)0.25 mol·(L·min)-1

(3)因在同一反应里,v(HCl)=2 v(FeCl2),对比前2min和后4min的反应速率知前2min时HCl的浓度较大,所以前2min反应速率较快(实际上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不断减小,反应速率肯定要减慢。)

试题详情

7.升高温度和使用催化剂。升高温度,反应物分子的能量增加,使一部分原来能量较低的分子变成活化分子;使用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所需要的能量,从而使更多的反应物分子成为活化分子;因此,升高温度和使用催化剂都可以增大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试题详情

2.0m=  则n=1/2

试题详情

1.0n=  则m=1

选择c(H2)=2.0 mol/L的两种情况:

试题详情

1.C  2.CD  3.A  4.BD  5.D  6.B

讲析:2.若反应物为固体或纯液体,增大其量对反应速率无影响。压强只是对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而言,改变压强会改变速率。3.温度升高,反应速率都增大。对于一个可逆反应来说,吸热反应速率增大的倍数比放热反应增大的倍数要大。5. 选择c(Cl2)=1.0 mol/L的两种情况:

试题详情

4.(1)反应速率可用反应物的消耗速率,也可用产物的生成速率来表示。(2)直线、抛物线。(3)Ni,它的腐蚀速率随时间的增长比镁的要慢。

讲析:4.(1)金属因高温氧化反应,遭到破坏是常见的一种腐蚀现象。然而,不同的金属因其所形成的氧化膜致密程度不同,它们的耐腐蚀性亦不同。化学反应的快慢既可由反应物消耗速率表示,也可由生成物的生成速率来表示,显然,金属的腐蚀速率可用其氧化膜的生长速率表示。(2)根据题给数据不难导出以下数学关系式:MgO膜厚Y与时间t的关系为:Y=0.05at;NiO膜厚Y’与时间t的关系为Y’=bt1/2。由数学知识知,前者为直线型,后者为抛物线型。(3)据此可知Y’随时间t增长要比Y随时间t增长得慢,故而镍的耐高温氧化腐蚀性要比镁的好。

新活题网站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