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14617  214625  214631  214635  214641  214643  214647  214653  214655  214661  214667  214671  214673  214677  214683  214685  214691  214695  214697  214701  214703  214707  214709  214711  214712  214713  214715  214716  214717  214719  214721  214725  214727  214731  214733  214737  214743  214745  214751  214755  214757  214761  214767  214773  214775  214781  214785  214787  214793  214797  214803  214811  447090 

4. 公:公用。      吝:吝惜。      类:一样。

   第五题:略

试题详情

3. 故:所以。      辄:就。

试题详情

2. 与:给。       形:出现。

试题详情

1. 独:只是。      然:这样。

试题详情

10. 略(参见译文)

   课后习题

   第一题:

   作者的遭遇是“张氏之吝书”,“予固不幸而遇张”。黄生遇到的则是“予之公书”,“生固幸而遇予”。

   第二题:

   “书非借不能读”的观点。从三方面进行论述的:首先泛举历史上的例证,天子、官宦豪门和富有之家都是以书为装饰品,实际上并不读书。再以读自家所有的书和读借自别人的书,两种不同心理的对比来论说只有借来的书才能认真读的道理,并以自己切身的经历和体会加以印证。最后以自己当年的贫寒境遇和黄生相对照,使黄生感知能借到书读的幸运,以激励其勤奋读书的上进心。

   第三题:略

   第四题:

试题详情

9. 照应开头“授以书而告之”,结束全文,进一步表示对黄生的殷切期望。

试题详情

8. 正面是幼年在借书不得后求书愈切的心理支配下,读书效率很高。反面是做官后藏书不少反而不读书。

试题详情

7. “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

试题详情

6. 作者的遭遇是“张氏之吝书”,“予固不幸而遇张”。黄生则是“予之公书”,“生固幸而遇予”。

试题详情

5. (1)(参见课文注解①)

   (2)叙事兼议论;说说。

   (3)吾,余,予;尔,汝,子。

   (4)“书非借不能读”①藏书者和借书者对书的不同态度的对比;②藏书者和借书者不同心理的对比;③作者过去和现在对书的不同态度的对比。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