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14676  214684  214690  214694  214700  214702  214706  214712  214714  214720  214726  214730  214732  214736  214742  214744  214750  214754  214756  214760  214762  214766  214768  214770  214771  214772  214774  214775  214776  214778  214780  214784  214786  214790  214792  214796  214802  214804  214810  214814  214816  214820  214826  214832  214834  214840  214844  214846  214852  214856  214862  214870  447090 

2、“应是绿肥红瘦”,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无言外之意?

明确:用拟人的方法描写花、叶,同时又一语双关,曲折表达自己因思亲而憔悴,自己像海棠花一样消瘦了。

试题详情

1、3至7句写了什么?是哪两人对话?对话人各自心情如何?哪两个字表露了他们的不同心情?

诗人与侍女的问答,诗人有心问,侍女却不解其意。

试题详情

李清照(约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是诗、词、散文皆有成就的宋代女作家,但她最擅长的,成就最高的还是词。李清照词风婉约,她的艺术特征表现在:(1)善于抒情造境。她善于把强烈的感情熔铸在艺术形象里,造成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她还善于从描绘一段情节、一个思想曲折中,显示出感人的意境来。(2)用语浅显新奇。李词语言既浅显自然,又新奇瑰丽,富于表现力。她的词用典不多,却善于运用口语、市井俗语,使词写得明白而家常。李词的音节和谐,流转如珠,富有音乐美。

试题详情

3、读陆游的诗词总让人感慨万千,词人为之奋斗一生的理想无法实现,叫人如何不悲愤!读着这样的词句,你会为自己或同学写下怎样一段励志短话呢?

试题详情

2、这首词主要是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来表现主题,试结合具体词句来说说运用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

试题详情

1、你欣赏这首词吗?用你喜欢的方式在班中为大家高声吟诵一下吧,听一听同学们对你的评价。

试题详情

2、用散文的形式改写这首词,可适当地加入环境、心理活动、神情、动作等描写,但力求意境、思想和原词保持一致。

试题详情

1、背诵全词;并积累生字新词3-5个。

试题详情

2、结合词的内容与我们现实的生活来展开联想,试用简短的几句话来谈谈你读了这首词后的感悟。(也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当前的民族精神教育)

⑴陆游:《示儿》“死去无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岳飞:《满江红》“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等等。

⑵学生自由交流,触动生活的体验和感受。 通过联想来积累学生的诗词素养,同时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与感悟展开联想,提高自己鉴赏词的能力,并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深化对词的理解。

课后作业

学习反馈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