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15821  215829  215835  215839  215845  215847  215851  215857  215859  215865  215871  215875  215877  215881  215887  215889  215895  215899  215901  215905  215907  215911  215913  215915  215916  215917  215919  215920  215921  215923  215925  215929  215931  215935  215937  215941  215947  215949  215955  215959  215961  215965  215971  215977  215979  215985  215989  215991  215997  216001  216007  216015  447090 

1、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试题详情

3、学生再读全文,翻译全文,并质疑问难。

试题详情

2、学生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试题详情

1、教师朗读全文,并疏通疑难字词的读音。

试题详情

3、作者简介: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人(浙江义乌县一带),明初著名文学家。生活在元末明初,曾被召为翰林院编修,他借口父母亲年老,辞不就职,专心著述。明初朱元璋重用他,命为江南儒学提举,替太子讲经,并在自己左右顾问。主修《元史》,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被称为“国家文臣之首”年老辞官回乡,不久因长孙宋慎列入胡惟庸党,全家谪往茂州(四川茂汶),中途病死夔州(四川奉节)。生平著述很多,有《宋学士文集》75卷。他的散文成就尤高,立意精深,语言生动畅达。这篇课文是他散文中影响最大的一篇。

  “宋濂、刘基、高启”─明初诗文三大家。

试题详情

2、解题:

这是作者写给他的同乡后生马君则的一篇文章,节选自《宋学士文集》里的《朝京稿》。这是一篇“赠序”,它不同于一般印在书前评介作品或说明写作目的的“序”。赠序是古代文体之一,有临别赠言的性质。本文的重点是叙述自己的力学苦学的情况,以激励对方努力学习为目的。“生”是对晚辈的称呼,也有亲密的意思。东阳马生:东阳的马君则。

试题详情

1、导入语: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板书课文标题。)

试题详情

28.送东阳马生序 第一课时作业优化设计:一、Shi4 yan4 shuo4 yu2 nei3 ye4 jun1 qin1 二1跑,尽快地 2.借 3.腰上挂着 4.之于的合音 三1.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 吃穿享受不如别人。2.如果不是天赋、资质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 这样专一,难道可以说是别人的过错吗? 第二课时作业优化设计:1.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明2. C 3.(l)询问 (2)等待 (3)热水 (4)光彩照耀 4.A 5.从得书、从师、求学三个方面谈自己刻苦求学的经历。6.劝 勉马生不要辜负良好学习条件,要刻苦读书,以期有成。

试题详情

6.与“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B.录毕,走送之

C.益慕圣贤之道

D.当余之从师也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