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68864  268872  268878  268882  268888  268890  268894  268900  268902  268908  268914  268918  268920  268924  268930  268932  268938  268942  268944  268948  268950  268954  268956  268958  268959  268960  268962  268963  268964  268966  268968  268972  268974  268978  268980  268984  268990  268992  268998  269002  269004  269008  269014  269020  269022  269028  269032  269034  269040  269044  269050  269058  447090 

1.如果复数为纯虚数,那么实数的值为(   )

A.-2         B.1           C.2        D.1或 -2

试题详情

40.读黄河三角洲及附近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

[材料一]黄河三角洲及其附近地区位置示意图(图1)

图1

[材料二]黄河口及其附近地区的卫星影像图(图中左下角为拍摄日期)

图2

[材料三]2009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开发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优势突出,地理区位条件优越,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生态系统独具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具有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良好条件。本区发展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改善为主线,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建设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特色产业基地、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区和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增长区域。

(1)材料二中黄河口及其附近地区的卫星影像图主要是通过    技术获取的,入海口处陆地影像图颜色深浅不一,这表明      。(6分)

(2)从三张影像图中看出,从1984年至2006年,黄河三角洲面积的变化特点是     。分析造成其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6分)

(3)与珠三角相比,黄河三角洲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势条件是     ,劣势条件是     。(6分)

(4)本区的寿光市享有“中国蔬菜之乡”的美誉,也是冬暖式蔬菜大棚生产的发祥地,简要分析该市发展反季节蔬菜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3分)

(5)简述黄河三角洲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优势条件。(7分)

试题详情

右图给出我国一些主要城市的纬度与海拔高度,读图完成10-11题。

10.图中①②③④城市,分别是

A.广州、长沙、太原、沈阳

B.海口、福州、西安、长春

C.南宁、南昌、兰州、大连

D.贵阳、武汉、郑州、大庆

11.近期调查结果表明,分布在图中所示的I地带城市的居民家庭碳排放水平较低,最主要的原因是

A.冬季无集中供暖         B.生产力水平较高

C.清洁能源广泛利用       D.夏季无空调耗电

试题详情

8.下图是2000-2006年中美贸易顺差相关的CO₂排放(a)及占本国排放的比重(b)图,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中美贸易顺差的增加,中国本土CO2排放量增加

B.随着中美贸易顺差的增加,美国本土CO2排放量减少

C.美国CO2排放量减少,是因为调整了产业结构

D.中国CO2排放量不断增加主要是国内工业产品需求量增加引起

试题详情

7.万科馆中“麦垛”尽可能最大化自然通风的主要原因是

A、保持空气清洁   

B、节能降耗

C、防潮       

D、维持建筑形态

试题详情

6.当潜水位埋深小于15米时,该地区

A.空气相对湿度大于70%     

B.盐碱化加重 

C.月降水量在50mm到100mm之间

D.月均温大于0℃

试题详情

读我国某地潜水位埋深与气象要素相关模式图,回答4-5题。

4.图中曲线①、②、③分别表示

A.潜水位埋深、气温、空气相对湿度   B.空气相对湿度、气温、潜水位埋深

C.气温、空气相对湿度、潜水位埋深   D.气温、潜水位埋深、空气相对湿度

5.该地可能位于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太湖平原    D.珠江三角洲

试题详情

读我国某地相关地理要素示意图,回答1-3题。

1.图示时刻是北京昼长最短的当天12时40分,此时当地日影最短,则该地的经纬度为

A. 110°E,30°N      B. 130°E,60°N 

C. 110°E,36°34′N     D. 115°E,36°26′N

2.该河流流向可能是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 自南向北      D. 自北向南

3.有关该地的判断错误的是

A.甲岩可能是大理岩        

B.M坡容易产生滑坡现象

C. 河谷的形成与断层和流水侵蚀作用有关 

D. 图示地区区域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