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15747  215755  215761  215765  215771  215773  215777  215783  215785  215791  215797  215801  215803  215807  215813  215815  215821  215825  215827  215831  215833  215837  215839  215841  215842  215843  215845  215846  215847  215849  215851  215855  215857  215861  215863  215867  215873  215875  215881  215885  215887  215891  215897  215903  215905  215911  215915  215917  215923  215927  215933  215941  447090 

附板书:

再现画面,感受艺术形象

动化画面,感受情境氛围

四步赏景法

品味修辞,把握景物特征

归纳景点,把握写景层次

试题详情

那么,今天我们以袁宏道的《满井游记》为例,介绍了一些赏析景物的方法及步骤,现在我们最后一起回顾一下“四步赏景法”:首先,要在自己的脑海中再现文章中的画面,感受其中的艺术形象;其次,我们不能满足于投影式的静态画面,而是要将静态画面动化,组成一系列连续的镜头,将自己投身进去感受那种情境;第三,注意文章中的一些修辞手法及写作方法,通过它们来把握景物的特征;最后,记得要回过头去,从整体上把握全文,归纳所有景点,理清文中写景层次。希望大家能在将来的学习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久而久之,大家的写作水品自然也会相应地提高。同时也希望大家能从平时的生活中不断地发掘出美的东西,相信大家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试题详情

请大家翻开上册课本,也是一篇很短的文言文,请看《湖心亭看雪》,在上个学期我们只是简单地赏析过这课,那么,在大家深入分析过《满井游记》之后,能不能对这篇课文有另外一番的领悟呢?这篇文章以清新自然的笔墨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湖、山、游人构成了一种画面感极强的艺术境界。

现在就请大家用我们刚才所学的方法,重新解读《湖心亭看雪》,迅速地在脑海中形成画面,感受意境,呆会请一些同学说说他们的所见所感,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

试题详情

(五)小结

那么以上我向大家介绍了赏析写景文章的四个步骤,当然,不是说在欣赏每篇文章是都要严格按照这几个步骤,今天只是让大家对赏析写景文章初略的有个认识,当遇到这类文章的时候,我们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做些适当的调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经过我们大家一同对《满井游记》的赏析,如果再次让大家来做昨天的作业,我相信一定会有很大的进步。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把今天所学的四步赏景法实际地运用一下吧。

试题详情

(四)归纳景点,把握写景层次

经过再现画面、动化画面、品味修辞三步骤之后,我们已经能较准确地把握景物特征,体会作者感情了。最后我们当然要回过头来再次纵观全文,归纳文中所描写的景点,理清写景层次。第四步骤--归纳景点,把握写景层次。

《满井游记》中先写自然景物,再由景写人,继而又由人及物,层次清晰。写自然景物,先总后分,分写时由山到水再到万物;写人,先写他人情态后写自己的主观感受;写物,不仅写出了飞禽游鱼的外在形态,更是写出了他们内在的神。这样回过头来归纳一下景点,把握了写景层次,便能从整体上把握作品内容,对文章的行文结构获得深刻的印象。

试题详情

(三)品味修辞,把握景物特征

当然,作者要把景物写活,还需要运用到一些修辞手法及一些特别的写作手法,现在请大家找找,在第二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明确:比喻,作者在写水和山时分别用了一个比喻句,说水是“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说山是“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细细品味这两个喻体便可以把握初春之时满井景物的鲜明特征:水是冷而清的,山是明净而秀丽的;拟人,“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移情入景,心境物化,将自己对春景的喜爱,陶醉之情投射在了动物身上。作者之所以能敏锐地感受出满井景物的这些特征,并予以生动的描绘,在于他投身于初春的大自然有一种特别的兴奋与喜悦,对大自然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与热爱,我们在赏析作品时,一定要注意文中所用的修辞,通过修辞把握景物的特征,这就是我要告诉大家的第三个步骤--品味修辞,把握景物特征。

试题详情

3、联系写作问题

  说到写景的文章,大家现在都普遍存在一种排斥心理,不愿意写这类文章,觉得有点难度,不知道该如何将死的景物写活。要写一篇好文章,首先应该从欣赏同类文章开始,那么,我们今天就以《满井游记》的第2段为例,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赏析一篇写景文章。

试题详情

2、        作业情况

现在我念两份作业,大家注意听,之后告诉我,你觉得哪份作业做的好原因是什么。(选择2份作业,一为照课文翻译,一为在原文基础上进行加工)

教师小结:从作业中可以看出,很多同学是将第2段直接翻译出来,虽然严格忠于原文,但是少了一点的灵气,请注意,我的题目是“改写”,而不是“翻译”,而做的比较好的同学,则是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加上自己的语言,将一幅很有立体感的满井春光图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十分生动。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