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15807  215815  215821  215825  215831  215833  215837  215843  215845  215851  215857  215861  215863  215867  215873  215875  215881  215885  215887  215891  215893  215897  215899  215901  215902  215903  215905  215906  215907  215909  215911  215915  215917  215921  215923  215927  215933  215935  215941  215945  215947  215951  215957  215963  215965  215971  215975  215977  215983  215987  215993  216001  447090 

3.想象一下《滁州西涧》描绘的画面,并说说本诗所配的插图和你的想象是否一致。

                                     

试题详情

2.解释下列诗句中粗体字词。

(1)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2)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4)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试题详情

1.填空。

(1)白日放歌须纵酒,     。     (2)春潮带雨晚来急,    

(3)黄梅时节家家雨,     。     (4)有约不来过夜半,    

(5)知否?知否?     。       (6)     ,毕竟东流去。

试题详情

本课编选了唐宋五位作者的作品,展示了不同的风格,同学们可以在背诵中多角度地领略唐宋诗词的精粹,以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自主实践

试题详情

4.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可怜:可惜。

试题详情

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肥红瘦:枝叶繁茂,花儿凋零。

试题详情

2.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怜:爱。

试题详情

1.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歌:歌唱。青春:春天。

试题详情

3.《约客》和《如梦令》反映了诗人怎样不同的心境?

《约客》反映了诗人“约客”不至时的无奈和凄苦;《如梦令》反映了诗人在少女时代对美好事物的关切,以及对闺中生活的怀念。

试题详情

2.想象《滁州西涧》描绘的画面,并说说所配插图和你的想象是否一致。

这是一首著名的山水诗,写的是安徽滁州西涧很平常的景色:隐蔽沉静的野草生长在涧水边,岸上茂密的树林里有黄鹤啼鸣。傍晚带雨的春潮流水更急,无人问津的野渡小舟自然摆横。这给我们创设了一种恬淡幽静的意境。诗的寄寓是作者对那些无声息者抱有一丝同情,这从“独怜”句可以看出;作者还似乎要在急剧变化的潮流中去寻求一点自由和安静,这从“春潮”、“野渡”句可以看出。看似平常、平静的写景,却不动声色地蕴藉着自己的心迹。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