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16007  216015  216021  216025  216031  216033  216037  216043  216045  216051  216057  216061  216063  216067  216073  216075  216081  216085  216087  216091  216093  216097  216099  216101  216102  216103  216105  216106  216107  216109  216111  216115  216117  216121  216123  216127  216133  216135  216141  216145  216147  216151  216157  216163  216165  216171  216175  216177  216183  216187  216193  216201  447090 

1、填空

1)   失之东隅_______________

2)   蒙络摇缀_______________

3)   斜阳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要求大家用自己的符号,把答案标注在文章上面。

(投影4)

通过分析人物描写方法来概括人物形象

人物

 语言

 动作

 神态

 人物形象

聪明人

 这实在令人同情、唉唉……、你总会好起来……

可不是么……

 叹息着

代为高兴似的回答

 惨然、眼圈有些发红,似乎要下泪

 虚伪、自私

傻子

 混帐!你不会要你的主人开一个窗的么?那么,你带我去看去!管他呢!

 大叫、动手就砸那泥墙、仍然砸

 爱憎分明、果敢无畏、热情、无私

奴才

 我所过的简直……、我住的只是……、先生!你干什么?、这不行!主人要骂的、人来呀!强盗……、我首先叫喊起来

 寻人诉苦、哭嚷着,在地上团团地打滚

 眼泪联成一线,就从眼角上直流下来、高兴、恭敬而得胜

 麻木、短视、懦弱、无能、胆怯和慌乱

(7)通过填表,我们更好地认识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老师也写了一篇关于奴才形象分析的文章,下面我选择其中的语段来读一读,以便进一步加深大家对文章的理解和认识。(老师读自己的文章《可怜可叹可恶可鄙》)

[深层探究,理解作者的思想]

问题:听了老师的文章,你现在对这篇文章的思想内容有什么样的看法?

(学生)好像不仅仅是批评了文章中的奴才和聪明人,赞美了傻子,作者好像是在批评和赞扬某一类人。

(投影5)

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资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

中国人的历史归结起来就是做稳了奴隶和欲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灯下漫笔》鲁迅

实际上,作者写这篇文章就是对国民身上共有的遗毒无穷、源远流长的奴才本性给于了有力而辛辣的批判!这种奴才的本性有多长呢?长达两千多年!这种奴才本性有多坏呢?它使我们失去了人格的独立,感受不到做人的尊严。(投影6)大家回去后可以想想看,在今天的社会,在我们自己和周围的人的身上,还有这样的病毒吗?

[联系现实,深化对文章的理解]

同学们,现在如果让你选择的话,聪明人、傻子、和奴才三类人,你愿意做那一种人呢?(傻子!)请大家理直气壮的大声再说一声:“傻子!”。

下面老师请大家看一个傻子似的人物:

(投影7)林秀贞的照片

认识她吗?(不认识!)她像不像我们邻家的大妈?(师生笑!)

老师介绍、投影文字:

她就是“感动中国2006”获奖人物,她叫林秀贞。她被称为“孤寡老人的好女儿”。(投影11)

 林秀贞是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王常乡南臣赞村农民,30年如一日,她克服了各种困难,像女儿一样赡养了6位孤寡老人。这位朴实的农村人,始终记得她母亲的朴素教诲:人人管闲事,世上没难事;人人都帮人,世上没穷人;千千治家--用一千分的力量来治理自己的家,万万治邻--用一万分力量来治理邻里关系。

[颁奖辞] (投影8)

   用30载爱心让一村之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富人做这等事是慈善,穷人做这等事是圣贤,官员做这等事是本分,农民做这等事是伟人。这位农妇让九州动容。

(师生齐读颁奖词)

愿我们都像林大妈一样,做一个新时代的傻子!好了,马上就要下课了,今天,老师要给大家布置一份要用你的一生去完成的作业!那就是请大家牢记住下面的一句话,并把它落实在具体的生活之中。(投影9)

让别人因自己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下课!)

试题详情

20.请按照不同的要求,运用以下三个词语,分别扩展为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个字。(2004年西宁试题)

溪流   大海   生命

⑴描绘自然景物:

⑵表达你对人生价值的感悟:

试题详情

19.教师节期间,有位同学给老师送上了这样的贺词,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赞美和敬意。(2004年无锡试题)

你博古通今,像滔滔不绝的历史长河,引导我们追求无穷知识。(历史老师)

请你仿照上面的句子,写一句话,送给某门学科的老师。

试题详情

18.请按要求修改下面一段话。(2004年武汉试题)

乘车时希望能有个座位,这无可厚非,坐着毕竟比站着要舒服。但是,也应该看到,那年纪大的老人,(a)只能站在车箱内随着车辆的颠簸而摇摇晃晃,(b)由于体质弱“竞争”不过年轻人,(c)他们会不会因体力不支而跌到?车厢内有人想过这个问题没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重老人,古人都推崇备至。我们怎能连古人都不如呢?面对老弱病残,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

①文中有一个句子由于用词不当造成表重复,应该删去的是  。

②文中画直线的句子(a)(b)(c)顺序不当,应调整为   。

③文中加点的句子表意有缺陷,应为   。

试题详情

16、作者在文中说“读别人,其实也是在读自己”,请你说出其中的道理来。

试题详情

15、文中有5组“有的人……你读他时……”,请把这5组共10段文字的内容概述出5个要点来。

①    ②

③   ④

试题详情

14、“读人”的“读”在文中的语境义是什么?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