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36504  336512  336518  336522  336528  336530  336534  336540  336542  336548  336554  336558  336560  336564  336570  336572  336578  336582  336584  336588  336590  336594  336596  336598  336599  336600  336602  336603  336604  336606  336608  336612  336614  336618  336620  336624  336630  336632  336638  336642  336644  336648  336654  336660  336662  336668  336672  336674  336680  336684  336690  336698  447090 

23.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说:“各时代的统一性是如此紧密,古今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对现代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布洛赫在此强调的是

  A.颂古非今   B.以古讽今   C.厚今薄古   D.贯通古今

试题详情

22.“为什么不是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而是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呢?因为要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就需要有粮食和燃料。从整个国家经济的角度来看,现在最大的‘阻碍’正是由这方面引起的。”这则史料作为背景材料可用于研究

  A.俄国农奴制改革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苏俄新经济政策   D.苏联斯大林的改革

试题详情

21.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保罗·肯尼迪这样说:“如果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那么,亚当·斯密则是挥动一只看不见的手,为工业革命的推进缔造了一个新的经济秩序。”以下对保罗·肯尼迪的话理解正

确的有  

①牛顿经典力学为工业革命奠定理论基础

②瓦特蒸汽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动力手段

③亚当·斯密提出国家干预经济运行模式

④“一只看不见的手”意寓市场供求规律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试题详情

20.托马斯·杰斐逊在谈到华盛顿时说:“一个伟人的节制和美德,可能使这场革命免于像其他众多的革命那样,使盼望建立的自由被扼杀而告终。”这主要是赞美华盛顿

   A.就任大陆军总司令   B.创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c.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D.拒当国王且主持制定宪法

试题详情

19.17世纪后期,正当中国清王朝的统治开始走向“盛世”之时,西欧社会经历着巨大的变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导致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法国爆发大革命,实现民主政治

 C.英国社会的统治方式由人治走向法治   D.德意志结束分裂,中央王权形成

试题详情

18.对图7所示报纸内容出现的时代背景,叙述正确的是

  A.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和转机

  B.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工农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

  C.“一国两制”方针的制定,使祖国统一成为必然

  D.两极格局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试题详情

16.《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与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这场运动的民族感情之所以如此强烈的深层次原因是

A.巴黎和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了日本

B.工人阶级和广大市民群众的直接参与和推动

C.许多学生与知识分子接受新文化运动的洗礼

D.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鼓舞

试题详情

15.《元史·释老传》说“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民犷而好斗,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及郡县吐蕃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国师)”。下列选项与材料相符合的有

   ①元世祖重视利用宗教来进行统治

   ②西藏已经正式成为元朝的一个行省   -

   ③八思巴是西藏地方的宗教领袖和行政长官

   ④元朝根据吐蕃风俗实行僧官制

   A.①②   B.①⑨   C.②④   D.⑨④

试题详情

14.学习完中国古代历史,探究小组的同学撰写了多篇历史小论文。下列论文的题目不准确的是

   A.《丝绸之路与文化传播》   B.《(齐民要术)与西学东渐》

C.《坊市制度与城市布局》   D.《内阁制度与专制皇权》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