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79589  379597  379603  379607  379613  379615  379619  379625  379627  379633  379639  379643  379645  379649  379655  379657  379663  379667  379669  379673  379675  379679  379681  379683  379684  379685  379687  379688  379689  379691  379693  379697  379699  379703  379705  379709  379715  379717  379723  379727  379729  379733  379739  379745  379747  379753  379757  379759  379765  379769  379775  379783  447090 

9.B.石脑油,因为石脑油和水生成的H2与CO2物质的量之比为3.2:1,与合成氨、合成尿素中该比值最接近,原料利用最充分。

讲析:由2NH3-CO2,导出原料利用率的最佳关系:3 H2-CO2,故只有当n(H2):n(CO2)接近3:1时,各原料的利用率最高。现对上述物质写出有关的反应方程式并导出各自对应的n(H2):n(CO2)

A.CO+ H2OH2+ CO2  1:1,氢气不足,CO2不能充分利用。

B.C5H12+10H2O16 H2+5CO2  3.2:1,接近最佳比。

C6H14+12 H2O19H2十6CO2  3.2:1,接近最佳比。

C.CH4十2H2O4H2+ CO2  4:1,氢气过量,利用率低。

D.C十2H2O2H2+ CO2  2:1,氢气不足,CO2利用率低。

注意:工业生产中,一般按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比投入原料,可使原料都得到充分利用,如合成氨中是按体积比N2:H2=1:3投料。只有对于某些易得的价格相差较大的原料参加的可逆反应,才考虑将廉价原料过量投入,促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提高另一种价格高的原料的利用率。

试题详情

8.设起始时通入的一定量A气体为n mol  

2A(g)   B(g) + xC(g)

起始(mol)  n      0   0

变化(mol) na%    a%  na%

平衡(mol)n(1-a%) a%  na%

据气体定律有:n/[n(1-a%)+a% +na%]=1/[1+p%]

解得:(x-1)a=2p  对照选项可知BC符合。

试题详情

1.B  2.C  3.B  4.B  5.A  6.A  7.BC  8.BC

讲析:2.由于NO2气体中总是存在2NO2(g)  N2O4(g);△H<0 这一反应,故通常测得的“NO2的相对分子质量”,往往是NO2与N2O4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故测量值总是偏高。为了尽可能准确地测定NO2的相对分子质量,应使可逆反应尽量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升高温度,减小压强都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4.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则反应物和生成物中一定都有气体。且,说明正反应是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 6.运用差量法求解。 7.化学平衡的计算模式:      mA2(g)+nB2(g)pC(g)

起始浓度(mol/L)  a   a    0

变化浓度(mol/L)  mx   nx   px  

平衡浓度(mol/L)  a-mx  a-nx   px 

据题意:a-mx=0.9   a-nx=0.1   px=0.8

联立解得:n-m=p  对照选项,运用原子守恒,满足关系的是BC。

试题详情

4.(1)减小,通入适量SO2或给体系升温 (2)任意值 (3)3.6<c≤4

讲析:(2)a:b=1.2:0.6=2:1,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时的起始比例相同,为恒温恒压下的等效平衡,生成物只有一种物质,则c取任意值。

(3)     2SO2(g)+O2(g) 2SO3(g)

起始量  a   b     c

据题意有: a+b+c<4.2……①   

假设c molSO3完全转化为SO2、O2,则

(a+c)+(b+)=6……②   联立①②得:c>3.6

若起始时只有SO3,则c≤4。

c的取值范围:3.6<c≤4  

检测提高

试题详情

3.(1)770℃   890℃

(2)降低压强或移去钾蒸气   适当升高温度

(3)K=C(K)/C(Na)

讲析:此题要求学生能够分析图表数据,并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加以运用。要知道常压为101.3Kpa,且对平衡常数数学表达式的要求要熟悉。

试题详情

1.B   2.A

试题详情

9.(1)在等温等容条件下,达平衡时容器内气体压强都为P。两者为等效平衡,换算为同一半边的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设通人1/3molNH3,需加入N2和H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和y,则有:x+=1  x=5/6  y+ =1  y=1/2

(2)假设1molH2完全反应,可生成NH3 2/3mol,

消耗N21/3mol,则2/3<n(N2)<1; 0<n(NH3)<2/3。

(3)不可能,若按题中给出的N2和H2物质的量

n(H)=0.5×2+0.5×3=2.5>2,不符合守恒原理。

第13课时 (B卷)

纠错训练

试题详情

8.关于合成氨反应压强条件的选择,从理论上看:由于增大压强有利于增大化学反应速率,而该反应又是一个很难进行的反应,因此,应尽量采用高压;又因该反应正方向是一个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将向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即正反应方向移动,故高压有利于提高N2、H2的转化率。由此可知,无论从反应速率,还是从化学平衡考虑,增大压强总是有利的,因而从理论上讲,压强越高越好。

但是,基于以下两个原因:(1)实验表明,当压强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继续增大压强,NH3在平衡混合物中含量增加的幅度越来越不显著;(2)压强增大,对动力、材料及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而这些要求又受到现实条件的种种限制,因此,压强的无限增大既无必要,也不现实。

综上所述,从提高综合经济效益考虑,应采取适当高压,就目前理论和实践发展水平来看,根据生产厂家的规模和条件,宜采用的压强是20MPa--50MPa。

关于SO2转化为SO3的反应:2SO2(g)+O2 (g)  2SO3(g);△H<0,虽然增大压强对提高反应速率和转化率都有利,但由于在V2O5催化下,此反应已有很快的速率,且常压下SO2转化率已高达97.5%(450℃),故不必采取加压的措施。

可见,反应条件的选择应从理论与实际两个方面综合考虑。

试题详情

7.(1)除CO的原因是防止合成塔中的催化剂中毒;

(2)吸收CO的适宜条件应选择:低温、高压;

(3)醋酸铜氨再生的适宜条件是:高温、低压。

讲析:分析吸收CO反应的特点:正反应是气体体积缩小的放热反应,对于这样一个可逆反应,用化学平衡原理及有关知识可做出解答。

试题详情

6.解建立计算模式:  X  +  2Y   2Z

n始(mol)   a     b     0

Δn(mol)   x     2x     2x

n平(mol)   a-x    b-2x    2x

据题意:(a-x)mol+(b-2x)mol=2xmol  mol

气体Y的转化率= 故B项正确。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