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14779  214787  214793  214797  214803  214805  214809  214815  214817  214823  214829  214833  214835  214839  214845  214847  214853  214857  214859  214863  214865  214869  214871  214873  214874  214875  214877  214878  214879  214881  214883  214887  214889  214893  214895  214899  214905  214907  214913  214917  214919  214923  214929  214935  214937  214943  214947  214949  214955  214959  214965  214973  447090 

10、看图背课文。

试题详情

9、 请想出相应的成语

¡     齐人三鼓--一鼓作气(击鼓进军)

¡     望其旗靡--所向披靡(倒下)

¡     彼竭我盈--恶贯满盈(充满、旺盛)

¡     小信未孚--不孚众望(为人所信服)

¡     惧有伏焉--危机四伏(埋伏)

¡     未能远谋--足智多谋(计谋、谋略)

¡     故克之­--克敌制胜、攻无不克(战胜)

¡     三而竭--殚精竭虑、精疲力竭(衰竭、用尽)

¡     视其辙­--南辕北辙、重蹈覆辙(车印、车痕)

¡     遂逐之­--逐鹿中原、追亡逐北(追击、追赶)

¡     难测也­--莫测高深、心怀叵测(推测、估计)

试题详情

8、纵观全文,弱小的鲁国能战胜强大的齐国原因有哪些?

⑴战前准备充分;取信于民,这是保证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这是“人和”因素。

  ⑵选择了有利的地点,长勺在鲁国,鲁国是反侵略战争,这是“地利”因素。

  ⑶抓住了有利的反攻时机,待“彼竭我盈”之时,后发制人。

  ⑷抓住了恰当的追击时机,详察敌情,确证无埋伏时,乘胜追击,大获全胜。后两点是“天时”因素。

  总之,鲁国取胜的原因,在于天时、地利、人和,最主要的是人和。

试题详情

7、为什么“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因为“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试题详情

6、为什么“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因为“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试题详情

5、第一段写曹刿与鲁庄的对话有几问几答?重点说明了什么?

共三问三答。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试题详情

4、 第一段写曹刿与乡人的对话,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曹刿“请见”的原因。

试题详情

3、本文共有三个自然段,概括一下各写了什么?

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第二段,叙长勺之战的全过程。

第三段,论鲁国取胜的原因。

试题详情

2、辨析句中加线词语的古今异义

 (1) 又何间焉 (2) 肉食者鄙  (3) 牺牲玉帛

(4) 小大之狱  (5) 必以情  (6) 忠之属也  (7) 可以一战

试题详情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