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311239  311247  311253  311257  311263  311265  311269  311275  311277  311283  311289  311293  311295  311299  311305  311307  311313  311317  311319  311323  311325  311329  311331  311333  311334  311335  311337  311338  311339  311341  311343  311347  311349  311353  311355  311359  311365  311367  311373  311377  311379  311383  311389  311395  311397  311403  311407  311409  311415  311419  311425  311433  447090 

9.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并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试题详情

8.人类所从事的活动主要包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无论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说到底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世界的本原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C.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问题

试题详情

7.“我思故我在。”下列说法与这一观点蕴含着相同哲学思想的有

①存在即被感知        ②物是观念的集合

③气者,理之依也       ④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试题详情

6.柏拉图说:“惊讶,这尤其是哲学家的一种情绪。除此之外,哲学没有别的开端。”这表明

A.哲学来源于社会生活又指导着社会生活

B.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C.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总结

D.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试题详情

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5日至7日在北京举行。回答1-5题。

1.会议强调,要在复杂经济环境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坚持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就应该高度重视

①价格信号的变化       ②经济手段的运用

③税收政策的调整       ④供求关系的变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会议把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由“保增长”,调整为“转方式”(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你认为下列举措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是

①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②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③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       ④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会议认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并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2010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从中我们可以领会到

①党坚持科学执政           ②党坚持民主执政

③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         ④政府坚持民主决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作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提法的理论依据是

A.经济对文化具有决定作用      B.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C.文化和经济相互交融        D.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5.会议强调,要增强宏观调控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哲学上看,要增强“针对性”主要是指

①要研究普遍性中包含的特殊性     ②要研究特殊性中包含的普遍性

③要调查研究把握对象的本来面目    ④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索事物运行规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试题详情

21. (本小题满分14分)

数列的各项均为正数,为其前项和,对于任意,总有

成等差数列.

  (Ⅰ)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 设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求证:对任意实数是常数,=2.71828…)和任意正整数,总有

  (Ⅲ) 在正数数列中,.求数列中的最大项.

试题详情

20. (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斜率为的直线过点和椭圆的右焦点,

且椭圆的离心率为

(I)求椭圆的方程;

(II)若已知点,点是椭圆上不重合的两点,且

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试题详情

19. (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函数图象上一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Ⅰ)求的值;

(Ⅱ)若方程内有两个不等实根,求的取值范围

(其中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试题详情

18. (本小题满分14分)

如图,已知三棱柱ABC-A1B1C1的侧棱与底面垂直,AA1=AB=AC=1,

M是CC1的中点,N是BC的中点,点P在A1B1上,且满足

  (I)证明:

  (II)当取何值时,直线PN与平面ABC所成的角最大?并求该角最大值的正切值;

  (II)若平面PMN与平面ABC所成的二面角为45°,试确定点P的位置。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