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15939  215947  215953  215957  215963  215965  215969  215975  215977  215983  215989  215993  215995  215999  216005  216007  216013  216017  216019  216023  216025  216029  216031  216033  216034  216035  216037  216038  216039  216041  216043  216047  216049  216053  216055  216059  216065  216067  216073  216077  216079  216083  216089  216095  216097  216103  216107  216109  216115  216119  216125  216133  447090 

1.作为一名女性,我对文中老妇人的儿媳妇“出入无完裙”,感受特别深刻。裙:古谓下裳,上古时代,男女服装差别不大,区分也不严格。唐代以后,妇女穿裙之风大盛,男以穿袍为常服,女以裙为常服,后泛指衣服。为什么连一件会客的衣服都没有?(生活贫困)为什么会如此贫困呢?(战争)

试题详情

2.反衬是诗歌常使用的手法,即以甲物之是来衬乙物之非。《春望》开头两句就使用了这一手法。请分析。

研究方法:

①搜集关于《春望》的资料,包括不同版本的注释、选讲、赏析、评论、背景资料等。

②搜集关于作者的资料,包括生平、年谱、思想、背景资料等。

③仔细研读这首诗,获得自己的感悟。

④参阅各方面的资料,说出自己的观点。

推荐书目:

《唐诗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第一版;

陈伯海主编《唐诗汇评》,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5月第一版;

孙育华主编《唐诗鉴赏词典》,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10月第一版;

贺新辉主编《全唐诗鉴赏词典》,中国妇女出版社,1997年6月第一版。

陶道恕主编《杜甫诗歌鉴赏集》,巴蜀书社,1993年10月第一次第一版

第二课时

◆创设情境,课堂导入

多媒体课件展示蒋兆和先生的名画《流民图》中《西望长安》,二胡名曲《江河水》缓缓响起。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各种形式反复朗读,将诗歌读熟。教师要特别强调要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诗中人物的感情和诗人的思想感情,体会场面的气氛和诗歌的意境。

理解词语,复述课文

◆师生互动,深入探究

试题详情

教师示范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月,一封普通的家书,是多么难得,多么珍贵啊!“万金”,古代以十两黄金为一金。极力写出了难得和珍贵的程度。此句所流露的感情是常人所有的想法,很自然的使人产生感情共鸣,因而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

学生分小组讨论,品味赏析。

①“阴阳割昏晓”中“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写出了他心底的愿望: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含义:它不只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抒发了诗人向往登上绝顶的壮志。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极富哲理性。

③“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如此强力的反差怎能不使人触目惊心呢!一座繁华似锦的城市,曾几何时,竟被毁坏到了“无余物”“无人”的地步,是何等可悲啊!这一联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设计选题,课外探究。

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一联一般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认为这是拟人写法,意思是由于战乱,都城破败,仿佛话、花也像人一样因感叹时事而落泪,鸟也因世间的离别而惊心。还有一种通行的解释是:花、鸟在春景中是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目,但诗人因为感伤时事,所以看到花开反而黯然泪下;因为久别家乡,所以一听鸟鸣反而倍觉心惊。你赞成哪一种解释?理由是什么?

试题详情

《望岳》全诗可分为两大层,都是切着“望”字。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后两 联,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

《春望》本诗前四句写春城破败的景象,包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表达了诗人深沉含蓄的感情:忧国伤时、念家悲己。

梳理清楚了诗的写作思路,背诵起来就容易多了。

试题详情

《望岳》:学生读原诗,教师示范译诗:

五岳之首的泰山景象如何?

这些青山耸立在齐鲁间。

大自然的神奇秀美聚集在此,

山北山南如黄昏清晨不一般。

云层翻滚荡涤着我的心胸,

注目飞鸟入林直到看不到。

我定要登上最高峰,

举目纵观傲视群山。

《春望》:教师读原诗,学生译诗。

山河依旧而国都已经破残,

春天的京城荒树野草蔓延。

感念时事看见花草就想落泪,

痛惜离别听到鸟鸣倍觉心寒。

战火接连从去年三月烧到今年三月,

一封家书抵换万两黄金。

白头发已经越挠越稀,

简直是梳不成髻插不住簪。

试题详情

古诗讲究平仄压韵,讲究对偶,句式整齐,读起来有节奏感、有音韵美。这些特点是由诗歌的形式决定的。但不同内容、不同风格也是影响诗歌朗读效果的因素。同时把握好每首诗中作者的情感是读好一首诗的关键。《望岳》写于开元盛世,是他的早期作品,赞美泰山,表露诗人远大抱负的,要读得激昂豪迈。《春望》写于安史之乱时期传达了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感情深沉含蓄,要读出沉痛忧伤。

试题详情

☆实例探究: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堂导入

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的诗歌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广泛而尖锐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矛盾,内容深刻。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诗史”。现在我们来集中学习他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三首诗歌,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思想的发展变化和当时的社会状态。

◆资源共享,走近杜甫

课堂交流关于作者生平思想的有关材料。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分小组讨论、交流,将所搜集到的材料归纳整理,然后课堂发言,并补充完整:

杜甫,唐代大诗人,字子美,诗中常以少陵野老自称。年轻时举进士不第,遂各地漫游。天宝时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居长安近十年,安史之乱,逃至凤翔,见唐肃宗,任左拾遗。长安收复后回京,不久辞官,移居成都。晚年携家眷离开成都,漂泊于湘鄂一带,死于途中。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杜甫出身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处在唐朝由兴盛走向衰落的时代。他怀有忠君爱国、积极用世的抱负,但因仕途失意,又历经祸乱,有志不展,生活贫困,因而能体察和同情人民的疾苦。其诗歌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刻,境界广阔,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杜甫创造性地发挥了各种诗体的功能,发展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丰富和提高了诗歌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表现力,并形成了“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

以上内容教师可根据情况增删,但一定要为学生理解诗歌做好背景介绍。

◆一诗四读,理解诗意。

试题详情

从内容上看,这是叙事诗还是抒情诗?类似的诗歌我们还学过什么?《木兰诗》

四要素:时间(有吏夜捉人)、地点(暮投石壕村)、人物(老翁老妪乳孙寡媳差吏)

     情节(诗歌欣赏)

诗歌欣赏

一、指定学生朗读第1段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段。 
第1段第一句在诗篇中起着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暮投石壕村”,由诗人投宿地点,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表明诗人目击耳闻了故事的始末(板书:目击耳闻)。 
 
哪一句是关键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有吏夜捉人”是诗篇的关键句。是“捉人”,而不是“征兵”、“招兵”,已经表明差吏强抓,百姓当兵;前面又加上一个“夜”字,更表明差吏时常抓人,以致白天难以抓到,就趁夜深人睡来搞突然袭击,凶狠残酷。这一句揭开了故事的序幕,故事也循此而展开(板书:凶残夜捉 揭开故事序幕)。 
 
三、四句表明了什么情况?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表明差吏夜间抓人,连老翁也一样抓走,已经屡见不鲜;所以老翁夜间一闻捶门声音,就顾不得年迈体衰、腿脚不灵,赶紧爬墙逃走,而由老妇出门应付。这一默契,说明差吏抓人的经常。这深刻地揭示出战祸连绵、差吏残酷抓人、人民睡卧不得安宁,朝不保夕的情景,揭示了老妇一家悲惨遭遇的社会环境。 
 
二、指定学生朗读2、3段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两段。 
第2段两句诗的用词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在这两段中起着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一“怒”,一“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两个“一何”,加强了感情色彩:既表现出“吏呼”咆哮如雷,“妇啼”悲伤凄苦,又体现了诗人强烈憎恶差吏、深刻同情老妇的感情。
这两句诗统领着第3段老妇苦啼申诉的记叙(板书:苦啼申诉)。课本编者把这两句诗独立成段,也是意在强调吏之怒、妇啼之苦和统领后文的作用。 
 
第3段只是叙述了老妇的苦啼申诉。差吏是在一直静听老妇的苦啼申诉而没有怒呼咆哮吗?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差吏决不是一直静听老妇的苦啼申诉而没有怒呼咆哮。这里是实写老妇的苦啼申诉,虚写差吏的怒呼咆哮,以实现虚,在老妇苦啼申诉的几层意思之 间暗含着差吏的怒呼咆哮。 
 
老妇的苦啼申诉包含几层意思?从中体现着什么样的进程?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老妇的苦啼申诉包含三层意思,从中体现着老妇不断苦啼申诉,差吏不断怒呼咆哮的进程。 
 
第一层申诉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表明老妇的三个儿子都上了战场,两个儿子已经战死,她家已为那场战争作出巨大牺牲,论理论情都不应再到她家捉人了。
“且偷生”,表明“存者”也生命毫无保障,更无生趣;“长已矣”,表露了对死去亲人的无限哀思。
老妇沉痛地申诉这些,意在唤起差吏的恻隐之心,高抬贵手。但是差吏不为所动,继续怒呼,逼着要人,逼出老妇进一步的苦啼申诉。 
 
第二层申诉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表明老妇家中只有个吃奶的小孙子一个孤儿,和因乳孙而未去的衣服破烂的一个寡媳,家庭情况倍极凄惨(板书:家庭凄惨)。
想象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中“更”与“惟”转换的原因?
此时,里屋突然传来孩子的声音,差吏逼问,老妪马上转说。
老妇申诉这些,意在唤起差吏的怜悯之情,网开一面。但是凶狠差吏仍然不为所动,继续怒呼,逼着要人,甚至要捉走寡媳,逼得老妇说出下面的话。 
 
层申诉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请:被逼迫而自请。急:(探讨:差吏、老妪、河阳三者都有“急”之意)既表现老妇想快些让家庭脱离危险的心情,也表明前方战事紧急。表现出老妇为了避免年迈丈夫、乳孙寡媳被捉,被逼得只能挺身而出,自请应役了(板书:被逼自请应役)。 
 
三、指定学生朗读第4段后,引导学生分析这一段。 
这一段前两句的遣词造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从寡媳低微悲苦的哭泣声,暗示出老妇已被捉走 (板书老妇被捉)。“夜久”,反映
出差吏不满足于捉走老妇,百般威逼,老妇再三啼请自己应役的漫长过程,“如闻”,表现出诗人一直在关切倾听幕惨剧的发展,彻夜未能入睡。 
 
后两句的遣词造句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呼应开篇的“暮投”,一个“独”字,表明昨暮投宿,老翁老妇双双接待,今晨登程,只有老翁一个相送,老妇已被去承担那根本不应由她承担的徭役了。相送者、被送者的凄惨心情都无法表述。言简意深,凄情绵绵无尽(板书:惨别老翁 凄情绵绵无尽)。 
 
四、引导学生分析这首诗的写作特点,社会意义。 
诗人怎亲以目击耳闻者的身份写出这首诗?产生着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开篇句“暮投石壕村”,为以目击耳闻者身份叙述故事作好了铺垫;结尾段“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一直在关切倾听故事的发展:表明了诗人确是故事的目击耳闻者。
杜甫曾言“语不惊人死不休”。全诗120个字,平白如话,却字字蕴含深情,“言有尽而意无穷”。除中间主体部分用两个“一何”表达憎恶差吏、同情老妇的强烈感情以外,通篇都只是平实地叙述故事情节、人物语言,再没有什么议论抒情的诗句。通过故事情节、人物语言,展现出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塑造出老妇的凄苦形象,控诉了官府捉人的凶狠残酷,反映了黑暗渗淡的战乱现实,表现了对苦难人民的深刻同情(板书:反映战乱现实 同情苦难人民)。 

试题详情

《石壕吏》是作者的现实主义代表作,写于安史之乱。唐肃宗乾元年(759)。当时唐军60万在邺城被叛军打败,唐王朝为了补充兵力,便在四处大肆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这一年,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由于作者奔波在难民之中,对人民的苦难体会很深,亲见差吏将老人、少年、结婚才一天的青年,都统统抓去当兵,心情沉痛激愤,就创作出了《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这组诗篇镜子从小小的画面反映了当时的战乱社会现实,《石壕吏》则是通过一个农村家庭的悲剧,批判当时的社会战乱现实和征兵的凶残。
二、朗读诗歌,再现故事。正音正字:逾邺戍妪
 
三、欣赏课文插图:
中国画历来以写意为主,不求逼真,只是简单的几笔勾勒,求其神似。画景物则塑造一种意境,一种氛围。画人物,惟妙惟肖,从人物的外貌、表情、动作等突出人物的内心。
师:大家说这幅画画得好不好?
生:好!环境(农家、残破、枯树),一种悲凉的气氛(教师引导:在整个背景下关照这个小环境;人物,外貌肖像动作表情,突出差吏与老妇对比(教师引导:文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不好!不够逼真,景物过于单调(可添乌鸦“枯藤老树昏鸦”的意境)

试题详情

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安史之乱。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诗歌赏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诗语“树尤如此,人何以堪”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诗的后四句,作者含蓄地表达了“想忘亲人”的情感。反映诗人眷恋亲人的情操。然而,诗人并不是快乐地思念着,可以想象当时诗人正孤单的在异地漂泊,面对着残破的墙垣,遥望着苍茫的远方,苦苦的思索着,回忆着这人世间发生的一切悲剧。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望岳》《春望》总结

从这两首诗我们大致了解,诗歌内容及情感表达和诗人当时的时代环境是密切联系的。诗人年轻时为了施展抱负,希望受用,当他看到泰山时,通过泰山的高大雄伟来表达诗人的愿望,整首诗豪迈奔放。而当诗人经历战乱之后,目睹国都残破,家庭妻离子散的悲剧,现实主义成为其创作方法的最大特色,他的诗也成为“诗史”。《石壕吏》是诗人现实主义的代表作。

 第二课课时

  石壕吏

教学目标:1. 整体感知课文  2. 揭露官吏的横暴  3. 同情人民的苦难 

教学重点:差吏夤夜捉人的凶残,老妇形象的凄苦,她家遭遇的悲惨,
诗篇社会意义的深刻,诗人对苦难人民的同情。

教学难点:体会老妇的话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

教学导入:古语曰:“诗史以言志”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杜甫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两首诗歌。《望岳》是诗人处于唐朝盛世写的,诗人意气风发,抒发了誓要攀登高峰,实现人生理想的远大抱负。《春望》是在唐朝爆发安史之乱,由盛转衰的时期写的,当诗人目睹国都残破,又想起家乡的亲人,不禁痛心疾首,一切的为国奋斗的理想在战乱中灰飞烟灭。      

整体感知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