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15987  215995  216001  216005  216011  216013  216017  216023  216025  216031  216037  216041  216043  216047  216053  216055  216061  216065  216067  216071  216073  216077  216079  216081  216082  216083  216085  216086  216087  216089  216091  216095  216097  216101  216103  216107  216113  216115  216121  216125  216127  216131  216137  216143  216145  216151  216155  216157  216163  216167  216173  216181  447090 

1.《夸父逐日》

《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在这篇神话中,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竞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桃林。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夸父是一位十分神奇的人物。他是一个善于奔跑的巨人,他与太阳“逐走”。他口渴如焚,虽然接连喝干了黄河和渭水两条大河,仍不解渴,又赶往大泽,终于没来得及喝大泽的水而渴死。他遗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还能为人类造福。夸父敢与太阳决一高低,可以奔驰于天地,可以饮干大河大江,可以化手杖为桃林,真是气概非凡,本领非凡。夸父这一神话人物形象,具有超现实的想像、夸张的浪漫主义魅力。

这篇神话对后世影响很大。人们常以“夸父逐日”或“夸父追日”“逐日”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如陶潜《读山海经》诗有“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句,柳宗元《行路难》诗有“君不见夸父逐日窥虞渊,跳踉北海超昆仑”句。有时也用“夸父逐日”来比喻不自量力,但这是从消极方面理解这个神话,不合乎《夸父逐日》作为神话在本质上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试题详情

(三)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一年归来,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亡,通“无”)’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

18.解释句子中的词语:(6分)

⑴妻跪问其故(其:   )

⑵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引:      )

⑶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已:     )(遂:     )

⑷今若断斯织(斯:     )

⑸复还终业(终:    )

19.文中“斯织”的同义词是     。(2分)

20.翻译下列文句。(6分)

⑴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⑵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

⑶何异断斯织乎。

21.第一段中乐羊子妻批评丈夫拾遗金的那段话里,主要意思是希望丈夫成为      。她以织布不例所说的一段话,则是希望大使丈夫       。(3分)

22.这篇人文章叙述的是什么故事?(4分)

23.乐羊子的“大惭”与“感其言”是    描写,很好地烘托        ,也是精彩的一笔。(4分)

24.该文成功地运用了鲜明的对比,请说一说文中的对比。(4分)

《短文两篇》答案

1.山海经、列子 2.⑴竞跑,赛跑⑵丢弃⑶原因⑷距离⑸到⑹通“智” 3.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4.回答不拘一格,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5.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日初出沧沦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6.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化成桃林。⑵太阳刚出来时像个大圆车篷,等到正午时就像个盘子或盂。⑶太阳刚出来清凉寒冷,等到了正午,它热得像把手伸向热水里。 7.太阳;探索 8.⑴第1-3节:写孔子路遇两小儿辩论太阳离人之远近,各抒己见。⑵第4、5节:写两小儿各自申述所持看法的根据,同时反驳对方的看法。⑶第6、7节:写孔子面对两小儿“辩日”的不同看法,不能判断是非,受到嘲笑。 9.略 10.权威人士;自然现象 11.略 12.⑴告诉,对……说⑵疲倦⑶我⑷快步走 13.A 14.⑴天下不想帮助禾苗生长的人很少。⑵禾苗却枯死了。 15.寡谦鲜耻、孤陋寡闻、薄情寡义 、寡不敌众等 16.“||”应标在“苗则寡矣”的后面;记叙,议论 17.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符合事物的本身规律(意思相近即可) 18.⑴他(回家的)⑵拿起⑶停止;才⑷这⑸完成 19.此织 20.略 21.志士;廉者;学业有所成 22.乐羊子妻为人方正,品行高洁,规劝丈夫改过从善的故事。 23.侧面;乐羊子妻 24.略

试题详情

(二)

宋人有闻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选自《孟子》

1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的词语。(4分)

⑴谓其人曰(谓:    )

⑵今日病矣(病:    )

⑶予助苗长矣(予:     )

⑷其子趋而往视之(趋:   )

13、下列句子中的“之”字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闵其苗之不长

B、其子趋而往视之

C、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D、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14、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⑴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⑵苗则槁矣。

15、写出几个含有“寡”字的四字成语(写的越多越好)。(3分)

16、本文从结构上可分为两层,试用“||”在文中标出层次;另外从表达方式上看,第一层以   为主,第二层以     为主。(4分)

17、读完这段文字后,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4分)

试题详情

(一)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8.将本文分为三层并概括层意。(6分)

9.根据“探汤”的注释,说明“赴汤蹈火”中“汤”的释义,你能否再举一个含“汤”的成语。(4分)

释义:

成语:

10.本文在思想倾向上,客观上有助于我们破除对    的崇拜和迷信,更难得的是,本文提出的问题,表现了先祖们对      的广泛兴趣和他们的探讨精神。(4分)

11.借助你所掌握的知识,试回答:为什么“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3分)

试题详情

7.《夸父逐日》和《两小儿辩日》两篇短文的内容都与    有关,都体现了古人的           精神。(4分)

试题详情

6.译句:(6分)

⑴未至,道渴而死。弃杖,化为邓林。

⑵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⑶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试题详情

5.《两小儿辩日》中,一儿“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也”,理由是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理由是          。(用文中原文填写)(4分)

试题详情

4.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孔子不能决”说明了什么?(4分)

试题详情

3.《夸父逐日》中通过对夸父的描写表达了什么主题?(4分)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