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47291  247299  247305  247309  247315  247317  247321  247327  247329  247335  247341  247345  247347  247351  247357  247359  247365  247369  247371  247375  247377  247381  247383  247385  247386  247387  247389  247390  247391  247393  247395  247399  247401  247405  247407  247411  247417  247419  247425  247429  247431  247435  247441  247447  247449  247455  247459  247461  247467  247471  247477  247485  447090 

32、(1) N溶液中不含CO32-、SO42-(或M溶液中含有CO32-、SO42-)(2分)

(2)  M  (1分) N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Fe2+,在大量的H+存在下Fe2+与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分)

(3) N  (1分)除Cl-外其他阴离子均存在于M溶液中,可以确定Cl-存在于N溶液中(或溶液呈电中性)(2分)

试题详情

31、(1)

            (1分)     

(2)O<S <P< Na  (2分)

(3)H2SO3 + Br2 + H2O = 4H+ + SO42- + 2Br- (1分)  

(4)P2O5+3H2O(热)=2H3PO4  (2分)

(5)Na2O2 + S2- + 2H2O = 2Na+ + S + 4OH- (3分)

(6)Na2S + 2H2O     S↓+ H2↑+ 2NaOH(3分)

生成的NaOH可循环利用,副产氢气可以作为化工原料或燃料 (2分)

试题详情

36、(12分)已知A、B、C、D是短周期中的四种非金属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6,A与B、C、D之间均可形成含有10个电子或18个电子的化合物,且A、D组成的化合物在常温下呈液态。

(1)A、C两种元素组成的10个电子化合物的分子的空间构型是     ,属于       (填极性、非极性)分子。

(2)B单质在高温下可从A与D组成的某种化合物中置换出A,同时生成化合物B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A、C、D三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用元素符号表示)     ;由A与C、 A与D构成的两种分子,结合H+的能力______强(填化学式),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这一事实:                

(4)A、B、D三种元素形成的具有18个电子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5)这四种元素可组成原子个数比为5:1:1:2(按A、B、C、D顺序)的化合物,其名称为         

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高三第四次调研考试

高三年级化学试卷

答案:BACAC  DBCDC  ACCDD  DACCA  CDDCA  DCABC

试题详情

35、(10分)X、Y、Z为周期表中前20号主族元素,原子序数递增,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Z是人体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1) 下列含氧酸根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a.X   b.X   C.Y   d.Y2   e X2O42-   f  XO42-

(2) Y的最高价含氧酸是重要的化工产品。  

①实验测得相同条件下一定量的Y单质分别在空气和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产物的成分(体积分数)如表。

Y在纯氧中燃烧产物里YO3含量比空气中少的原因是               

  ②天然ZYO4既可用于制备Y的氧化物又可用于制水泥。ZYO4与X单质在高温下反应,得到两种常见气体。每消耗1 molX单质,有4 mol电子转移,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为了测定某水泥样品成分,称取10.0g样品,将其中的Z元素转化为ZX2O4沉淀,将沉淀用稀酸处理得H2X2O4溶液,取该溶液体积的1/100,用KMnO4溶液滴定(氧化产物为XO2,还原产物为Mn2+),结果用去0.0200 mol·L-1。的KMnO4溶液24.00mL。该样品中Z的氧化物的质量分数是     

试题详情

34、 (8分)如图所示:

①已知甲、乙、丙、丁均为前三周期元素的单质。

② 在一定的条件下甲与丙和甲与丁都按物质的量之比1:3

反应,分别生成X和Y,在产物中元素甲呈负价。

③在一定条件下乙与丙和乙与丁都按物质的量之比1:2反应,

分别生成Z和W,在产物中元素乙呈负价。  填空:

(1)甲是___________,乙是____________

(2)甲与丙反应生成X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与丁反应生成W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33、(8分)

  如图所示,甲、乙之间的隔板K可以左右移动,甲中充入2molA和1molB,乙中充入2molC和1molHe,此时K停在0处。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2A(g)+B(g)2C(g),反应达到平衡后,恢复到反应发生前时的温度。

填写下列有关空白:

(1) 根据隔板K滑动与否______(填“能”或“不能”)

判断左右两边的反应是否达到平衡。

(2) 达到平衡后,隔板K最终停留在左侧刻度__________位置。

(3) 到达平衡时,甲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______乙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填“>”、“<”或“=”)。

(4) 若平衡时K停留在左侧1处,则活塞仍停留在右侧______(填序号)。

A.右侧6处    B.右侧6~7处    C.右侧7处    D.右侧7~8处

试题详情

32、(8分)有M、N两种溶液,经测定共含有10种离子(不考虑水的电离):Na+、K+、Fe2+、NH4+、H+、Cl-、NO3-、OH-、CO32-、SO42-。现取少量M、N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N溶液,滴加足量的Ba(NO3)2溶液,无沉淀产生;

②取M 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焰色为黄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不呈紫色。

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由实验①得出结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NO3-存在于_______(填M或N)溶液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Cl-存在于_______(填M或N)溶液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31、(14分)A、B、C、D四种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1)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A与D同主族,A和D可形成两种化合物X和Y,X和水反应后生成一种具有还原性的二元酸M,M可以使溴水褪色。

(2)A元素的单质和C元素的单质化合可生成Z, Z在加热条件下跟水反应的产物1 mol需用3mol KOH才能完全中和。

(3)A元素的单质和B元素的单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N,D元素的单质和B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化合物G,化合物N和化合物G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且焰色反应均呈黄色。

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元素D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     ___;

(2)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按由小到大排列的顺序为(用相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3)M可以使溴水褪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Z与热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化合物N与化合物G的水溶液反应,若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常温下,D的氢化物呈气态,有毒,水溶液呈酸性。脱除天然气中D的氢化物既能减少环境污染,又可回收D的单质。

用过量NaOH溶液吸收D的氢化物后,以石墨作电极电解该溶液可回收D的单质,其电解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忽略溶解氧的氧化还原反应)为__________                

该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                          _____                             

试题详情

30、右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W均为短周期元素,X、W的质子数之和为23。

 
X
 
Y
Z
 
W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元素最多可形成五种氧化物

B.W元素的非金属性比Z元素非金属性弱

C.Z和X能以共价键结合形成一种无机非金属材料

D.Y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

非选择题部分(60分)

试题详情

29、下列关于晶体结构和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氯化钠晶体中每个Cl-周围同时吸引6个Na+,在氯化铯晶体中每个Cl-周围同时吸引8个Cs+

B.氯化钠、氯化铯和二氧化碳的晶体都具有立方的晶胞结构,它们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质

C.干冰晶体是分子晶体,其中不仅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也存在共价键

D.在二氧化硅晶体中,平均每个Si原子形成4个Si一O共价单键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