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15905  215913  215919  215923  215929  215931  215935  215941  215943  215949  215955  215959  215961  215965  215971  215973  215979  215983  215985  215989  215991  215995  215997  215999  216000  216001  216003  216004  216005  216007  216009  216013  216015  216019  216021  216025  216031  216033  216039  216043  216045  216049  216055  216061  216063  216069  216073  216075  216081  216085  216091  216099  447090 

《有的人》这首短诗,是我1949年到北京之后,为了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写的。那一天,我去瞻仰了鲁迅故居,看到了他文章里谈到的枣树,他的“老虎尾巴”也亲眼目睹了。对着这遗迹,想念鲁迅的一生,心里感慨很深。

我没有见过鲁迅,他在上海活动的时期,我正在青岛大学读书。1935年夏天,在青岛遇到萧军同志,他希望我给鲁迅写写信,把地址开给我了。但我没写,那时,我在临清中学教书,信件检查,特务捣乱。我的《烙印》《罪恶的黑手》两本诗集,给鲁迅寄了,他写在了日记上。

1942年8月14日,我到了当时所谓“战时首都”重庆。不久,为了纪念鲁迅逝世,在“中苏文化协会”的俱乐部召开大会,文化界的同志都到了,老舍主持。大会刚开始,一群特务闯上主席台,把老舍架了下来,乱叫乱闹,会没开成,大家悲愤而散。1946年到1948年,我在上海,家住虹口,茅盾同志住大陆新村,我常去看他,隔壁就是鲁迅的旧居。内山书屋就在附近,我也不时地出入,那时王造时也搞了一个书店。我在上海二年多,参加了两次纪念鲁迅的大会,都因国民党特务捣乱破坏未能终场。记得有一次,宋庆龄同志也参加了,特务们气势汹汹,把大会的签名簿都抢走了。在上海时,我曾经和几个朋友到万安公墓去拜望鲁迅的坟墓,一黄土,一块小小的石碑。来去路上,都有特务们的眼睛。

虽然生前没见过鲁迅,但对他崇敬的感情是很深的。五四运动以后,我在济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的时候,爱好文艺,读了鲁迅的《呐喊》《彷徨》以及他翻译的《苦闷的象征》《出了象牙之塔》等著作,以后又读了他许多书,读其书想见其为人,鲁迅的形象高高地、高高地矗立在我的心头上。

《有的人》虽然是一首短短的抒情诗,但写出它来,至少得具有几个条件。首先是对鲁迅的认识,崇敬他的思想情感;像前面所说的那一些,但这只是一个方面,我在这首诗里歌颂了伟大战士鲁迅,也同时揭露批判了鲁迅的对立面,官僚地主阶级和一切骑在人民头上的反动派。对这一点,我的感受也是极深刻的。从“中华民国”这块空招牌高高挂起之后,我亲眼看到、亲身经历了旧军阀、新军阀的种种罪恶残暴的迫害,我也悲愤地目睹了地主阶级和一切达官贵人为非作歹、欺压群众、视人民如草芥的各种情况,这帮坏家伙,利用他们的走狗作吹鼓手,替他们歌功颂德,同时,还想在石头上刻上自己的名字,为自己树碑立传,什么“功德碑”“神道碑”,不一而足,以期“流芳百世”,其实是“遗臭万年”。

以上正反两个方面的经历、感受,存在心里,酝蓄多年,借着纪念鲁迅逝世这样一个机会,用诗作为一个出口,抒发了心中的积愤,水到而渠成。抒情诗当然是抒情的,但如果没有深厚的生活经验作底子,仅凭一时感触,即兴而成,那它的思想性和感情的深度就会显得不足,不能深深地打动人心。

一切优秀的文艺创作,都离不开深厚的生活经验,和作者对这种生活经验深刻的爱憎情感。

当然,艺术表现能力的强弱,也是作品高低的关键。

写这首短诗,我处处用了对比手法,这是显然可见的。这种手法,是以对两个阶级、两个对立面的真实情感为出发点的,爱什么,憎什么,诗里表现得很清楚。它歌颂了应该歌颂的,它打击了应该打击的。

这,表现了我个人的爱憎,但这种分明的爱憎又不仅仅属于我个人的。

鲁迅活着的时候和逝世之后,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国民党反动派,怕他、恨他,发动攻势“围剿”他,造谣侮辱、中伤他,连他的坟头,都怕得要命。而人民呢,却敬他、爱他,把他作为自己的代言人,阶级斗争的勇士,文化的旗手,伟大的民族英雄。在对待鲁迅的态度上,可以清楚地感到阶级斗争的剧烈。这篇短诗,是为纪念鲁迅有感而作的,但它却有着更大、更广泛的含义。《有的人》写了两种人,实际上也就是写了两个阶级、两个阶级斗争,以及人民群众对它们的爱憎之情。《有的人》从它诞生到今天,已经有30年的生命史了。它没有被时光浪潮所淘汰,还被大家记着,就是因为诗中抒发的思想,爱憎之情不仅只是我个人的。

1979年12月15日

试题详情

臧克家,1905年生,又名臧瑗望,山东诸城人。1930年考入国立青岛大学中文系,师从闻一多先生学习诗歌创作。1942年去重庆,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活动。1948年底去上海,先后编辑《侨声报》副刊和《文讯》月刊。建国后任华北大学三部研究员、人民出版社编审、《诗刊》主编等职。诗集有《烙印》《罪恶的黑手》《运河》和《泥土的歌》等二十多种,论著有《学诗断想》等。

试题详情

有的人/着  /已经/死了;  有的人/了  /还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啊,/多伟大!”  有的人  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尸首/得更;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野草

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着的人,  群众/把他得/很高很高

●有 关 资 料

试题详情

此题意在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由课文中的哲理,引发有关历史、现实问题的思考,并写成文章。比如,学生会联想到,诗中批判的那些人在现实中仍然存在(如“社会的蛀虫”之类),他们是否像诗中说的那样遭到人民的唾弃?或者有的人如诗中歌颂的那样,无私奉献、忘我工作(如在“教师”等岗位辛勤耕耘的人),以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人民对他的尊重。学生的思维还会辐射得更远,只要他们的思路合理,就应当予以肯定。

●教 学 建 议

试题详情

3.这首诗通过议论,给人讲了一个道理,这个道理是什么?诗歌本来不长于说理议论,但这首诗却以深刻隽永的思想深深地打动了读者,这是为什么?

这首诗所要说明的道理蕴含在第一节的诗句中:“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作者由纪念鲁迅联想到,深爱人民的人,并且甘愿为人民作牛马、为人民奉献、牺牲的人是永垂不朽的。就像鲁迅先生一样,虽然已经逝世多年,生命不存在了,但他的精神永远活着,人民永远在心里纪念他。作者不仅歌颂鲁迅和具有鲁迅那样品质的人,也启发和引导读者要学习鲁迅精神,做品质高尚的人。

作者发挥了诗歌的特点,运用形象化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来阐释上述道理,因而打动读者,取得了较好的说理效果。

试题详情

2.这首诗从哪些方面把两种截然不同的人作了对比?

从第二节开始,这首诗从三个方面把两种截然不同的人作了对比,也就是比对人民的情感,比人生境界,比人生观。(详见“课文说明”)

试题详情

1.“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两句诗中,两个“活”字和两个“死”字各有什么不同的含义?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指的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只是躯壳活着,它们徒具形骸,虽生犹死,生命毫无价值;“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指的是一生为人民,甘愿作人民的牛马的人,他们的生命虽然不复存在,但他们的思想、精神永驻人间。

试题详情

6.诗第三节中“不朽”的引号在句里起什么作用

[   ]

A.表示假设和引用

B.表示特定称谓和引用

C.表示反语和否定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