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14725  214733  214739  214743  214749  214751  214755  214761  214763  214769  214775  214779  214781  214785  214791  214793  214799  214803  214805  214809  214811  214815  214817  214819  214820  214821  214823  214824  214825  214827  214829  214833  214835  214839  214841  214845  214851  214853  214859  214863  214865  214869  214875  214881  214883  214889  214893  214895  214901  214905  214911  214919  447090 

2、  表现民不愿与官交往的句子: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试题详情

1、  最能体现曹刿参与精神的词:请见。

试题详情

19、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迎战--备战--胜战--评战);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试题详情

18.“既克,公问其故。”一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 承上启下 。

试题详情

17.“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前文与该句呼应的句子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试题详情

16.曹刿请见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他不顾同乡劝阻“请见”,表现了他勇于为国分忧的爱国热忱。

试题详情

15.“论战”的中心是“ 远谋 ”;本文以长勺之战的经过为线索,表现了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杰出才能。

试题详情

14.本文说明了必须①取信于民;②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③善于把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试题详情

13.曹刿认为进军、反攻的有利时机是“彼竭我盈 / 齐人三鼓”之时;追击开始的时机是辙乱旗靡之时。

试题详情

12.曹刿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是 是否取信于民/民心向背,文中相关的句子是: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