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14591  214599  214605  214609  214615  214617  214621  214627  214629  214635  214641  214645  214647  214651  214657  214659  214665  214669  214671  214675  214677  214681  214683  214685  214686  214687  214689  214690  214691  214693  214695  214699  214701  214705  214707  214711  214717  214719  214725  214729  214731  214735  214741  214747  214749  214755  214759  214761  214767  214771  214777  214785  447090 

3.下面选项中,句意关系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

A.王,人君也;斶,人臣也

B.封万户侯,赐金千镒

C.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

D.士贵耳,王者不贵

试题详情

2.“与使斶为趋势,不如使王为趋士”正确的意思是(   )

A.与其让我做仰慕权势的臣子,不如让大王做礼贤下士的君主。

B.与其让我贪慕权势,不如让大王亲近贤士。

C.与其你们逼我趋炎附势,倒不如让王把我们这些贤士赶走。

D.与其你们令我做趋炎附势的小人,倒不如让王把我赶走。

试题详情

1.与例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

A.趋之若鹜

B.夜趋高邮

C.今背本而趋末

D.(触龙)入而徐趋,至而自谢

试题详情

24、“而”作连词用时,通常有以下几种用法:A表并列 B表修饰 C表承接 D表转折 E表因果 F表假设,请对以下句中“而”的用法加以判断,并将结果依次填入后面的括号中( )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

 ②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

 ③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

     ④暮寝而思之( ) 

 ⑤林木茂而斧斤至焉( )

     ⑥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

 ⑦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

 ⑧越可以无听天之命而听君之令乎?( )

试题详情

23、下列句中“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句的是( )

  A.客之美我者。          B、与坐谈,问之客曰。

  C.徐公来,孰视之。      D、暮寝而思之。

试题详情

22、选出与“忌不自信”句式相同的一项(    )

   A.客从外来,与坐谈

   B.欲安所归乎

   C.曹公,豺虎也

   D.受制于人

试题详情

21、下列句子中的“之”的作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D.王之弊甚矣

试题详情

20、下列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

   A.吾与徐公孰美--我与徐公比美

   B.忌不自信--邹忌不相信自己

   C.群臣进谏--群臣都到朝廷进言规劝

   D.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试题详情

19、下列对“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的翻译,正确的一项(    )

   A.能在公共场所诽谤讥笑我,让我听到的

   B.能在市场上批评议论(别人的过失),让我听到的

   C.能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让我听到的

   D.能在市场上批评议论(我的过失),让我听到的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