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14693  214701  214707  214711  214717  214719  214723  214729  214731  214737  214743  214747  214749  214753  214759  214761  214767  214771  214773  214777  214779  214783  214785  214787  214788  214789  214791  214792  214793  214795  214797  214801  214803  214807  214809  214813  214819  214821  214827  214831  214833  214837  214843  214849  214851  214857  214861  214863  214869  214873  214879  214887  447090 

4、本文写太行王屋的高大,愚公的年迈,移山人力的缺乏,运土路路的遥远,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地的感有何作用?(衬托愚公移山的决心、信心、恒心)

试题详情

3、从课文中看得出来,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作者这样给他们命名,用意何在?

试题详情

2、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

试题详情

第一步:导入,提出目标

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寓言中的名篇,这个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之,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徐悲鸿,曾以愚公精神为素材创作了一幅同名的巨幅国画,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1945年毛泽东在中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闭幕词时,提到过愚公移山故事,他用空上故事教育全党,只要能团结全国人民大众和我们一齐奋斗,就一定能夺取革命胜利。那么,到底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还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愚公移山。

问题思考:

1、愚公是什么样的人,作者塑这一形象有什么寓意。

试题详情

本节课通过自读课文,师范读课文达到对内容的理解,通过师点拨、引发、生生互动,对难词难句理解,如“险”在文中指的是高山,“阴”,指的是水的南面等,抓重点偄研析分析人物对话,揭示人物性格,从而把握主题,剖析难点从而使学生能力得到提升,愚公精神该如何发扬光大,进行德育渗透,采取思、读、议、评、驳的教学环节和措施,完成本课目标,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试题详情

根据学生基础和己有的知识水平,对愚公移山这则寓言故事能够理解,重点教学放在愚公和智叟两人对话,分析二个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揭示出作者的写作意图,难点教学放在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怎样理解以及神话结尾在文中起的作用。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试题详情

(二)教学过程:

1.逐段朗读课文。

2.讨论分析课文的结构、内容。

(1)概括每段内容。(分步投影)

第一段:极言太行、王屋两座山的高大,交代它们的位置。

第二段:具体写愚公移山的原因和经过。

第三段:写愚公和智叟的对话。

第四段:写愚公移山的胜利。

(2)小组讨论问题,分析内容。

①首段一开始极言两山的高大,用意何在?

明确:写两山的高大,为下文移山的艰难作了铺垫。

②分析课文第二、第三段。

a.请排出移山的人物表。

b.思考:作者这样介绍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移山的人物有年近90岁的愚公,荷担者三夫,还有始龀的遗男,总共五个人,并且是老的老、小的小,要移走两座大山,的确千难万难,但越是艰巨的任务面前,就越能显示人们的精神面貌。

c,思考:不同的人物对待移山有不同的态度,愚公妻子与智叟的话差不多,他们的态度一样吗?孙子和“遗男”态度又怎样?

明确:愚公妻子认为丈夫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动不了,能拿大行、王屋怎么办呢?智叟则认为凭愚公这把老骨头,连山上的一棵草都毁不了,还想动土石吗?可见,愚公妻子是怀疑中带着担心;智叟则是轻视和嘲笑的语气。再则,“甚矣,汝之不惠。”这样的话愚公妻子是不会说的,而“且焉置土石?”这样的话智叟是不会说的,因为他根本反对移山,绝对不会关心如何处理土石的问题。总之,愚公妻子是“献疑”,智空是“笑而止之”,一“疑”一“笑”,态度迥然有别。“疑”是对愚公的关心和担心,“笑”则是出于对愚公的轻视和嘲笑。而遗男是“跳往助之”,子孙是“杂然相许”,还献计献策,说明愚公移山是得到大家支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的。

d.思考:愚公是移山的积极倡导者,他对移山的态度自然很坚决,那么,他和智叟的分歧在什么地方?各用什么观点来看待移山这个问题? 明确:智吏认为人力是有限的,不能改变自然,因而嘲笑和阻止愚公移山;而愚公认为人定胜天,山虽庞大但是死的,而人力无限。智奥只用短浅的停滞的观点看待问题;愚公用长远的、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

e.思考:有人说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也有人说愚公“有愚”,智叟“有智”,你的看法如何呢?

明确:愚公所以要移山,是痛感“迂”“塞”之苦,而移山之后,则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见其做事有很明确的目的,而且他也深明可移山之理,他认为子子孙孙绵延不断,他的志气,他移山的决心,将会代代相传,无穷无尽,就这样一点点“啃”,终能将山移平,何况“山不加增”,这些足见其移山的行动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是盲目行动,可见其并不愚,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说很聪明,因为他既自知不能享受移山之利,却还要移山,实乃造福子孙的聪明之举。而智叟却自作聪明,目光短浅,毫无远见,只不过智于其表,愚在其中罢了。

③分析课文第四段。

思考:有人说这个故事最后还是靠神仙的力量把两座大山搬走的,这样看来,愚公还是无能的,你同意吗?

明确: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使山神害怕,天帝感动,文章这样写,正是恰恰表现了愚公移山的精神感人至深,其移山之举有不可抗拒的力量。

④概括故事的寓意。

寓意: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改造大自然的精神。

3.通过课堂练习,小结全文并讨论文章的现实意义。

4.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愚公移山〉的读后感

试题详情

(一)教学目标

1.分析故事情节、人物、寓意。

2.感受寓公精神的现实意义。

3.熟读并背诵课文。

试题详情

(二)教学过程:

1.导人新课。

愚公移山,这是一则寓言。寓言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

2.简介《列子》及作者。

《列子》,相传为列御寇撰写。《汉书·艺文志》所录《列子》八篇,早已散佚。今本《列子》八篇,可能是东晋人根据古代有关资料编写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期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列御寇,相传为战国时道家,郑国人。主张虚静、无为,被道家尊为前辈。

3.学生听课文录音,扫清文字障碍。

要求:掌握下列字词

仞 冀 箕 畚 孀 龀 匮 亡 厝 雍 陇

4.疏通课文。

(1)利用快速、连环朗诵的方式再次正音,并使学生能较流利地读准全文。

(2)教师划出难解的单音节词,引导学生在四人小组自学时,对照注解,自行解释这些难词。

(3)四人小组在扫清难词障碍的基础上,试着逐字落实翻译全文,并将组内无法解决的疑难语句划出来,以备全班讨论。

(4)师生共同研讨,解答疑难。

尤其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和字词的落实。

①年且九十(年纪将近九十岁)

②惩山北之塞(苦于大山的阻挡)

③杂然相许(大家纷纷表示赞许)

④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还不能够搬掉魁父这样的小山丘)

⑤且焉置土石(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

⑥箕窑运于渤海之尾(用土筐把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

⑦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夏去冬来,经过一年才能往返一次)

⑧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

⑨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思想太顽固,顽固到不可变通的地步)

⑩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

⑾何苦而不平(愁什么挖不平呢)

⑿如太行、王屋何(又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呢)

⒀其如土石何(又能把土石怎么样呢)

⒁一厝朔东,一厝雍南(一座放置在朔方东部,一座放置在雍州南部)

⒂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从此,冀州的南部,汉水的南边,没有山岭阻隔了)

(5)学生朗读一遍,自查是否还有疑难语句。

5.复述“愚公移山”的故事。

(1)四人小组共同准备复述故事,并推荐一名同学,准备在全班复述。

(2)被推荐同学复述课文。要求:①语言流畅。

②可加上一定的合理想象。

(3)对复述者进行简单讲评,让学生在听、评中,不断熟悉课文,为后面逐字落实翻译全文作准备。

6.抽学生逐句逐段翻译课文。

7.布置作业。

(1)复习、巩固文中疑难字句的解释。

(2)完成文后练习二、三。

第二课时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